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537|回复: 0
 飞翔 发表于: 2017-6-21 14:45:0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锅庄舞的活态传承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知网  : 王立勇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对锅庄舞的起源、流派、类别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锅庄舞的传承必须建立和完善对传承人的动态保护为重点的保护机制上,在政府的主导下使锅庄舞进一步社会化和学校化,不断拓展各种各样的传承模式,促使锅庄舞形成更快、更广、更强的活态传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锅庄舞是一直活跃在中华大地的众多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典型代表,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继承和发展锅庄舞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 锅庄舞源流考
  1.1 锅庄舞的起源
  锅庄舞起源于西藏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之中。分布于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藏族是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灿烂艺术文化的民族之一,中国境内藏族 人 口 约 640万 余 人( 2013年)。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藏族与各族人民相互融合,创造了灿烂悠久的藏族文明史锅庄舞是藏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展现了藏族所独有的民族魅力,有着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
  “卓”汉称“锅庄”、“歌庄”,西藏、云南称“果卓”,其他省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的传说来分析,卓舞早在吐鲁番时期就存在了,卓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歌舞形式,它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四川甘孜等藏族聚居区。

  1.2 锅庄舞分类和流派特点
  锅庄舞按地区分类,可分为昌都锅庄、迪庆锅庄、树卓舞、玉树依舞、白龙卓舞等。

170626032.jpg
表1 锅庄舞按地区分类
  1.2.1 昌都锅庄
  昌都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川、藏、滇三省交汇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发祥地。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昌都锅庄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
  1.2.2 迪庆锅庄
  迪庆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从丽江石鼓轿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画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测,锅庄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迪庆藏族锅庄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形式完整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有较高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1.2.3 玉树卓舞
  玉树卓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至今还保留着很多远古时代的痕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卓舞具有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基础,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独特的风貌、精湛的技艺、强烈的个性为广大群众所称誉,在藏族歌舞艺术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卓舞蕴有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价值。它所具备的凝聚力和激发力,在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1.2.4 玉树依舞
  玉树“依”的产生比“卓”早。旧石器晚期原始人为了表达内心情感、传递住处根据日常劳动呼声、劳动节奏,发现原始音乐,随藏族语言的出现和发展,继而产生了歌,后又有谣,随着它们的发展和完善,便产生了“依”这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依”是有歌必舞,有舞必歌,二者不可分割。
  1.2.5 白龙卓舞
  在称多县白龙村的白龙卓舞,距今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迎宾和寺庙宗教活动时表演的舞蹈。白龙卓舞以诗体的语言,通过唱和舞的形式,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迎宾和寺庙宗教活动时表演的舞蹈。白龙卓舞存世约有 30多种,以诗体的语言,通过唱和舞的形式,反映自然万物。白龙卓舞舞姿粗犷飘逸,曲调庄重饱满,蕴涵了藏民族对精神、信仰、价值的取向,地域特色鲜明,极具美学价值。

2. 锅庄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是世代相传的,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 其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再次,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是“活态的”。【2】2006年锅庄舞被列为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省市、自治州都积极地组织了锅庄舞非遗的申报工作。具体如表 2。

170626036.jpg
表2 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对锅庄舞“活态”的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是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如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的方式。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一词定义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 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和振兴”[4]。其中“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而“活态”是指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无论是口述文学及语言,还是传统表演艺术,无不与个体或群体的人的活动( 包括展示、表演和传承) 紧密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而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保存。
  锅庄舞等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身体文化互动的特性,其传承与保护的主体是“活态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锅庄舞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被“活态文化”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与互动,这种特殊形式的交流与互动既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与创新,也提升了“活态文化”的思想价值理念。但是在人类社会步入21 世纪以来,受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锅庄舞面临中国大众健身多元化的挑战,政府对锅庄舞的扶持力度相对不够等,导致“活态文化”的价值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颤变,这种颤变导致了锅庄舞项目所依托的载体“活态文化”的后继乏人,很大程度上失去发展主体,遭遇了传承的瓶颈。

4. 对锅庄舞“活态传承”采取的措施
  4.1 完善锅庄舞“活态传承”的动态保护机制
  2005年,我国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5】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多数学者认为其保护形式和内容包括发展性和活态性。近年来,非遗保护己不再是单项保护,而应提高到科学规范化保护的阶段。因此,我们应制定配套制度和办法,改善传承人保护机制,逐步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定期对传承人进行培训,提高思想觉悟,更新知识结构,完善适合我国锅庄舞传承人的动态保护体系。

  4.2 完善对锅庄舞传承人的保护
  4.2.1 建立传承人的普查、认定与退出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即传承着某种技术或技艺且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截止 2012年 12月 21日,在文化部已公布的四批传承人名单共 1981 名中,前后共产生 9 名锅庄舞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 如表 3),分别产生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因此,在此基础上应建立起该项目的普查制度、认定制度与退出制度。比如每隔三年或四年进行普查,发现新的人才并重点培养,建立起规范的认定和审批程序和制度,并出台相关的细则。

170626037.jpg
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现今,传承人在进行传承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文化部在 2008年以后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每人提供传习补贴 8000元,2011年提至 10000元; 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根据地区的不同获得地方政府的各种资助。因此,传承人理应依法担负起为国家社会传承技能的责任和义务。传承人如果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经核实批准后,应被取消资格,并重新认定该项目传承人。另外,如果传承人出现自然死亡,也应该中止或者变更该项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4.2.2 关注特殊群体传承人的保护
  对传承人的保护不仅要加强普查与认定,更要创造宽松的传承环境,由于锅庄舞存在地区、类别等不同特点。从已有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验来看,我们尤其要对以下特殊人群的保护:首先,对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 其次,对年龄较大、身体欠佳的传承人的保护,如表 3 所列的传承人,年龄度比较偏大,应予以积极的人文关怀和经济资助,让他们能以健康的身心状态,积极锅庄舞的传承事业中; 最后,对濒临灭绝的遗产项目的传承人的保护,如许多白龙卓舞艺人相继去世,断层严重,文化空间越来越小,陷入消亡的境地,亟待抢救和保护。
  4.2.3 加强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纽带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传承人,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文化”必须由人去弘扬与延续。因此,人不仅是锅庄舞的创造者、传承者,更是锅庄舞的拥有者、享用者,使锅庄舞文化完美地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全面普查、立体记录、及时抢救、分类整理和有效扶持的同时,我们要具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眼光,充分发挥人对非遗文脉的核心载体,不能舍本逐末。

  4.3 锅庄舞传承的社会化、学校化及国际化
  4.3.1 社会化
  锅庄舞具有超越民族的普适性,现今,已由藏区渗透到外围其他民族社会群体,以愉悦健身的方式被大众所接受。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历史上都不曾参与过。这与其具有强大的行政资源( 如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及学校等)、话语权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关。他们完全有可能为身处藏区并被西方传统体育冲击的“锅庄舞”文化搭建一座牢固的、足以抵御外来文化冲击的防洪大堤【7】。
  例如,昌都是锅庄舞的发祥地。据昌都地区文化局书记洛松尼玛介绍,自去年( 2013年) 8月底昌都解放广场建成开放以来,每晚 8点,当地群众就自发地聚集在此,跳起昌都锅庄、芒康弦子和丁青热巴。最初,文化局仅为群众提供音乐和舞蹈指导。没想到,群众的热情出乎意料的高涨,日均参与人数达到数百人,周末可达上千人。此后,文化局便定期更新音乐和舞蹈,并派老师现场指导。如今,开展近一年的昌都广场舞让昌都地区锅庄舞及其他传统歌舞得到了真正的“活态保护”。
  洛松尼玛书记说,为了传统歌舞的传承和保护,昌都地区还推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每年昌都地区举行一个大型文艺汇演,以发现县上的优秀民间人才; 11 个县每年都举行一次文艺汇演,从乡里发现优秀传承人; 138 个乡镇每年各自举行文艺汇演,发现民间优秀传承人才; 1198 个村委会均成立民间演出队,争取3-5年时间培养 1万个民间歌舞传承人。【8】因此,锅庄舞真正做到社会化后,其“活态传承”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3.2 学校化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全球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是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传承锅庄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因此,在民族地区或锅庄舞开展比较活跃非民族地区,把锅庄舞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并聘请或选派优秀的锅庄舞传承人或锅庄舞能手到学校授课。一方面可使人数众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锅庄舞活动之中,学习其文化,掌握其技能; 另一方面在学生走向社会后可以在一个新的群体中让锅庄舞得以继续发扬,进而形成承前启后的“活态传承”。
  4.3.3 国际化
  锅庄舞诞生于几千年的藏民族文化,其相应文化属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民族是世界的,锅庄舞及其文化理应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国际化与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创造了条件,更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胸怀,积极融入到锅庄舞与各类体育项目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去。尽可能为传承人提供“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会,才能更有利于锅庄舞文化永远活在我们的身边。主动走“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才能活出锅庄舞文化的特有风采。

5. 结论
  5.1 强化传承人的载体作用。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性人所共知。锅庄舞传承过程中如果脱离了传承人,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对锅庄舞传承人的保护应以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及退出机制为中心,不断拓展家族式、师徒式、社会化、学校化和国际化等方式的传承模式,定期组织传承人进行活态展示、重视交流、定期奖励等活动,努力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健康有序、卓有成效的发展。
  5.2 锅庄舞的传承需要依托其社会化、学校化和国际化,才能保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阵容庞大的传承大军,保证其强大的生命力。
  5.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非遗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政府主导,对传承人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关政府部门要着力提高传承人的各种待遇,以确保传承人专心致志搞传承,一心一意谋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特别关注那些技术含量高,传承环境恶劣、濒临断层的锅庄舞项目和传承人。各级各类政府应以藏民族各种传统节日为契机,建立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的机制,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参与意识。相关体育部门应努力打造围绕锅庄舞运动为品牌的宗教、庆典、赛事等活动,积极探索引入民间资本进入锅庄舞领域,从而建立各类具有重要示范和引导带动作用的传承机制。

§ 参考文献
  [1][4]中国人大网【EB/OL】.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6-05/17/content_350157.htm
  [2]许林田.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J】.浙江工艺美术,2006.04:97~101
  [3][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EB/OL】. http://www.ihchina.cn/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N】.2005
  [7]毕研洁,冯涛.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舞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24
  [8]国际在线【EB/OL】. http://gb.cri.cn/

⊙ 作者简介
  王立勇( 1976~),四川南溪人,西华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藏族|主题: 266, 订阅: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09:59, Processed in 0.280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