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散眼子|查看: 12073|回复: 47
[探讨研究] 

我收藏的古董级老成都相机

 [复制链接1熊猫  
 楼主|散眼子 发表于: 2010-7-21 11:36:09|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成都前几年各主管局编写的工业史、厂史和四川百科全书,从没有见过有关记载,也从没有听说过有这个“地 ...

黄正东 发表于 2010-7-21 00:17

请教黄正东先生:
  据你说:“成都从没有这样一个厂,如果有,这个相机就会有很多个在社会上,老一点的摄影人就都会知道有这个相机,但至今从没听说有人见过。”
  那么我问你:你是否全面掌握那二年,成都市的地方国营工厂(合作社、生产组)名录?
  你是从何处断定“成都从没有这样一个厂”的?请拿出你的依据。
  根据你的逻辑:凡是不知道的,没见过没用过的就是假的。
  这样的逻辑成立吗?
 一条江 发表于: 2010-7-21 13:07:4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个对古董鉴定常识“稍微有些了解”者,应该请楚“造假”的目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散眼子”造假何利之有?造假者一概应视为是,唯利是图小人,更疯更甚更驱利,一定要精打细算这“造假的成本”与期待获得的不义高额巨大利润利益的空间是否能对应成立?若否则否,若立则立。

  我们心平气和,冷冷静静地以现在人的造假技能水平,来作这样的设定:

悬赏100万,造一台,地方国营成都摄影机制造厂造的,“锦城60-1型照机机(包括原装皮盒)”;关键要求是,造的这台“假机”的材质必须是60年代初的,这台“假机”的“包浆”必须符合从60年代至今已历半个世纪的时间风化要求程度,並由真正的国家级高级古董鉴师来认定。谁敢接招?

  可以断定,伪造这台“假相机”的成本是可想而知的!是“橇狗偷石滚──笨贼”;是“偷房梁做赶面杠──瓜痴”。

  切记:现今人们的心态,与60年代初的人们的心态,是两码子事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黄正东 发表于: 2010-7-21 13:55:14|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当年中国的照相机生产水平,如果成都在60年就能生产出这个相机,哪怕就是能仿制出一架,那在当年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各种媒体一定有不少宣传报道,主管部门和上级一定会作为大事给予记载,有关人员一定会受到表彰和奖励。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各种证据来支持的,才50年的时间,如果这个所谓1960年成都生产的相机和这个工厂在成都的各种有关资料中根本没有记载过,也没有人听说过,更不要说在全国照相机制造史中不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这些起码的证据一个都没有,这不合乎基本逻辑吧。

00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黄正东 发表于: 2010-7-21 14:33:01|显示全部楼层
1007191748fd21cc58e069f15d.jpg
2340b.jpg

仔细对比一下那几个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黄正东 发表于: 2010-7-21 14:39:21|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对比一下那几个字

       

        “散眼子”这个相机照片上的名字如果不是PS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年有人用类似的双镜头相机的配件组装了两个相机,打上成都牌子而已。或者干脆就是用类似的相机做的假。

       

        我到不认为是“散眼子”造的假,只是认为他太自信了,把假货当成了真古董,这些东西多半就是当年大跃进全国都在争放卫星时造的,可能当年实在是不好意思拿出来献礼就放那里了,哪知道50年后有人确把他当成了真的成都当年制造。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散眼子 发表于: 2010-7-21 20:49:17|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对比一下那几个字

黄正东 发表于 2010-7-21 14:33

黄正东先生:

搞不懂,你上传一台4B机子的图片能证明啥子?

我如果把我的老4A发上来,又能否证明什么呢?!

“一条江”先生的说法我十分认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散眼子 发表于: 2010-7-21 21:02:38|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对比一下那几个字

“散眼子”这个相机照片上的名字如果不是PS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年有人用类似的 ...

黄正东 发表于 2010-7-21 14:39

据黄先生说:镜头上刻的JIN-CHENG,可能就是我干的。
 老金 发表于: 2010-7-22 09:51:02|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收藏了20多台国产相机,但这个机器还第一次听说。

不过成都应该造过相机,但是不叫成都照相机厂,叫四川金都光电仪器厂,在新都,大家都知道。

金光制造的金都S207单反相机,是仿宾德K1000型的国产单反相机 。由金光、明光、华光仪器厂联合生产。

至于跳登河的光学仪器厂造过相机没有,确实不清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老金 发表于: 2010-7-22 10:08:36|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金 于 2010-7-22 14:22 编辑:

不能说没有文献记载就没有生产过,以前还一直认为重庆乐器厂第一个生产“长江相机”,结果去年一个爱好者多方打听研究,发现50年代的长江电工厂才是第一个生产“长江相机”的厂,而文献里面从来没有记录过这个厂生产过照相机,包括人民日报《中国照相机工业30年历史大回顾》也没有提过,所以眼下这部相机的历史还需要深挖,现在说什么都为言尚早。

推荐大家看看重庆朋友张雪松的《解谜长江胶木相机》,网上搜吧,别人用事实来推理就很严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乐摄宝 发表于: 2010-7-22 11:05:53|显示全部楼层

纵横165年 把脉全球相机工业──之中国篇

  中国的照相机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照相机产业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至“辉煌”,引以“骄傲”到目前的逐渐退出,不断萎缩的过程。
  1956年1月15日,北京大来精机厂与永新合作社、荣炎合作社联合组成公私合营北京市大来照相机厂,开始试制仿西德“徕卡”的“大来牌”(后改成天坛牌)35mm焦平面快门照相机,共计10台,成为中国照相机生产的先驱。
  1956年4月18日,,公私合营天津市照相机厂成立。为向中国共产党诞生35周年献礼,试制120折叠式照相机命名为“七一牌”(又改为幸福1型)。据同年7月2日《天津日报》刊载:“我国自己制造的七一牌折叠式(120)照相机,1日在公私合营天津照相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了。这种照相机,除了镜头用的光学玻璃以外,所有四百八十多个零件,都是用国产原料做的”。是年,京,津两地在缺乏技术,设备的条件下,制成的照相机总数不足100台。
  1957年,北京大来照相机厂试制成仿日本“理光”的“大来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同年,经上级批准,该厂更名为北京市照相机厂,产品改名为“天坛”牌。天津市照相机厂的产品正式定名为“幸福1型”照相机。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调集照相机修理部的老工人,成立照相机试制小组,于11月试制成功仿苏联“卓尔基”的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定名为“上海58-1型”。接着,着手开发仿西德“徕卡”的“上海58-2型”照相机。是年,京,津,沪三地试生产照相机共约200台,有少量投放市场。
  1958年2月,上海是在原钟表工业公司照相机试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照相机厂筹备处,后并入大明誊写用品厂、海通工艺厂、勤联文具制造厂、施鹤记电镀厂和中星工场等单位后,于3月17日正式成立上海照相机厂,并推出“58-1型”照相机,小批量投产。
  1958年4月,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紫金山”牌“z-120”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快门速度达1/500秒。
  1958年5月,上海市五一照相机厂成立,从事座机和外拍机生产。
  1958年9月,上海照相机厂试制的“上海58-2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同年,上海长城工业社和大明铁工场分别试制“上海58-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和仿西德“禄莱”的“上海58-4型”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成功。此外,上海还成立孔雀照相器材厂,开发120平视取景照相机,以及上海试制成“s-1型”小型曝光表。
上海58-2型上海58-2型

  1958年10月,轻工业部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全国照相机技术培训班”,参加学习的人员是从事相机制造及开发照相机生产厂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我国照相机行业的生产骨干。是年,天津市照相机厂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北京市照相机厂在并入中百电镀厂、北京装订十厂、东单机修厂、东风工业合作社、地质仪器厂、东城刻字社、迈进合作社等七个小厂后,生产能力扩大,同时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试制出仿“禄莱”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样机。重庆市乐器厂试制成仿苏联“爱好者”的“长江”牌35mm照相机。西北光学仪器厂试制“华山”牌35mm简易照相机和“长乐”牌120型照相机成功。南京光学仪器厂(即中国人民解放军3304工厂)试制生产仿苏联“菲特-2型”的“南京58-1型”及“58-2型”两种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先后共计有600台投入市场。广州,福州二地在“社会主义大跃进”形式下,均先后成立照相机厂。广州照相机厂是以艺林照相器材修理店和大亚仪器厂为基础,又合并玉华电筒厂后成立。全国各地试制及生产照相机的总数约为2.1万台。
  1959年3月,南京电影机械厂开发“紫金山”牌“Z-135”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功,同年9月通过批量生产鉴定。该机系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与国际水平相接近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59年4月,上海照相机厂一分厂和二分厂分别在上海长城工业社和新华电筒厂基础上改建成立。上海照相机厂又分出一个车间成立上海照相器材厂。
  1959年10月,上海照相机厂二分厂开发试制“上海201型”折叠式120照相机。
上海201型上海201型

  1959年7月,由北京,天津,上海等三个照相机厂和南京电影机蟹厂的技术人员组成的“照相机制造技术考察小组”,赴民主德国学习,1961年7月学成归国。这是我国照相机行业首次派遣到国外的考察学习活动。是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的“蓝天”牌120型胶木壳体和“星光”牌35mm两种简易式照相机;广州照相机厂试制仿西德“蔡司”的“珠江60-1”型120折叠式照相机成功。哈尔滨照相机厂在哈尔滨光学仪器厂和光学机械厂部分车间合并的基础上成立。杭州光学仪器厂试制“钱江”牌120型简易照相机成功。轻工业部组织全国部分照相机厂技术人员,在浙江大学的协助下,成立“全国照相机技术设计组”,开发设计由天津照相机厂生产的“晨光”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口号推动下,全国照相机生产首次打破十万大关,达到10.4万台。
珠江60-1珠江60-1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7 00:46, Processed in 3.369606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