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47|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科考船“科学”号 我国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复制链接]
“科学”号 科考船返航
源自:南方日报

  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圆满完成对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的考察任务,于29日凌晨开始返航。此前人类从未探索过这一海山。
  据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奎栋介绍,本航次中,共采集到深海巨型及大型底栖生物样品近400个、170多种,涉及许多未知新物种,此外还采集了大量岩石和沉积物样品等。其中一些生物样品非常罕见,包括多个高度超出1米的海绵和珊瑚,以及非常难采集到的“深海小飞象”(烟灰蛸属章鱼)等。
  图为“科学”号科考船上的吊车回收“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 ●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上官123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上官123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上官123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上官123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上官123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上官123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借力支付宝和微信 苹果欲在中国扭转颓势 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成趋势?
2# 四姑娘山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11-2 11:08:00|只看该作者

菲媒:中国“科学号”科考船再赴菲律宾海域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菲媒:中国“科学号”科考船再赴菲律宾海域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 菲媒称,中国“科学号”科考船再次在菲律宾领海被发现。今年早些时候,“科学号”科考船曾在菲律宾东部海域进行科考。
  据《菲律宾明星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美国研究机构中国海事研究所的助理教授瑞安·马丁森在推特上发文称,这艘中国科考船10月25日在距离棉兰老岛海岸不到20海里的地方作业。
  他说:“可能是部署(或回收)放置在海底的仪器。”
  报道称,今年1月,在获得菲律宾外交部的许可后,这艘中国科考船在吕宋岛东部附近海域进行了海洋研究。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证实了在菲律宾进行的海洋科学研究活动,并表示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
  陆慷1月称,欢迎菲方科研机构参与联合科考,并愿与菲方一道,继续推进包括海洋科考在内的各领域海上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要求,菲律宾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加入了中国研究人员的海洋研究。
3# 峨眉山
 孽角 发表于: 2019-2-1 07:53:00|只看该作者

我国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我国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昨天(1月31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维护升级了我国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
  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实现了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该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克服了深海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困难,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显著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本航次历时74天,航程12000余海里,这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观测网内的20套深海潜标、4套大型浮标共千余件观测设备,已经稳定获取连续4至5年的观测数据。
  编辑刘佳妮
4# 金佛山
 蓝色简单 发表于: 2019-2-1 09:53:00|只看该作者

“科学”号返回青岛

源自:青岛政务网
原文标题:“科学”号返回青岛

  青岛日报1月31日消息,今日,“科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顺利完成西太潜标维护升级航次返回西海岸新区母港。这是“科学”号2018年第六个西太航次,航次历时74天,航程12000余海里,也是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在开展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调查的同时,“科学”号向东拓展首次在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进行了物理、生物和化学多学科联合观测,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建设不断完善。
  据航次首席科学家汪嘉宁介绍,本航次的一项重大突破是首次实现了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此次由海洋所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克服了深海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困难,利用国产通讯卫星“北斗”进行深海数据的实时传输显著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
  “今年航次的另一项重大突破是,我们融合感应耦合和水声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深海6000米数据实时传输,这些数据每隔一小时就能传输回我们的系统,可直接运用到我国海洋环境预报中,真正实现了深海环境数据由‘录播’到‘直播’。”汪嘉宁说,6000米深海数据北斗卫星实时通信潜标自布放以来已安全运行了1个多月,数据回传正常。
  “本航次的显著特点是把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设备运用到科考中,几年来我们逐步实现了1000米、3000米到6000米的大水深数据的实时传输,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能随时掌握海表面到6000米水深的海洋环境变化数据,服务国家深海科学研究、气候预报预测和海洋环境预报的能力显著增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介绍。
  王凡表示,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经过5年建设,深海连续和实时观测能力稳步提升。观测网内的20套深海潜标、4套大型浮标共千余件观测设备,已稳定获取连续4至5年的观测数据,不断刷新我国观测网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时间记录,而且观测平台更加多样化,既包含了实时潜标和实时浮标等固定观测平台,也包了剖面浮标和船载移动观测平台等,实现了大洋上层和中深层的全覆盖,并建立了实时观测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应用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10:17, Processed in 4.430407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