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雪儿|查看: 14416|回复: 22
[通信

微信发布重要更新!

 [复制链接]
13#
 天涯蓝天 发表于: 2018-9-19 10:06:00|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的朋友圈

源自:新浪创事记
⊙作者:德鲁大叔

源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朋友圈功能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
  在微信推出朋友圈这一功能后,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朋友圈极大得满足了用户社交的功能。
  2017年3月27日,微信推出“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范围”的新功能,可以设置三天、半年和全部可见。
  微信这一功能一经发布,便引起热议。
  有用户认为功能很“人性”,满足了社交平台人们对隐私的需求。
  也有用户觉得这功能很差,不能了解对方的情况;甚至有专家称这是一个败笔“三天可见正是在鼓励自闭,违背社交原则”。
  2017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媒体纷纷发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探讨当下网友“逃离朋友圈”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更是引起不少网友共鸣,大家纷纷感慨“朋友圈里没有人,全是人设”。
  汪涵在2017年《火星情报局》一期节目中聊到微信话题时,向观众透露为了管理自己的朋友圈,连范冰冰、陈坤的微信都删了。


  他说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他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在朋友圈只有100人时,他感到很轻松,因为所有时间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
  你会突然觉得,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
  汪涵说,彼此没有微信,而且感情根本不会因为长期不联络就变得不好。
  随着人际关系的扩张,朋友圈越来越陌生,我们也越来越折腾:标签分组,仅三天可见,甚至渐渐逃离这个“陌生圈”。



  李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袒露用微信已经很久了,工作、生活都已经完全离不开微信,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群、朋友圈的画风开始变了。
  各种外卖红包、砍价链接、打折助力活动占领了微信群,一下子让我感觉以为进入传销组织。
  一些商家为了营销活动,为了多拉一个人头,多增加一个点击量,绞尽脑汁,利用好友之间社交关系的营销活动层出不穷,让他感到非常不满。
  本来是单纯用来沟通交流的软件,如今被一大堆“无聊垃圾链接”推广塞满,李默感觉自己的微信变得越来越粗暴和杂乱。
  有一天收到5个微信好友给他发助力、点赞的链接,他一怒之下把500个微信好友全都清理了一遍;其中删了300个根本没怎么联系的朋友,清完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朋友圈非常清净了。
  也不知道微信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哎……



  以前看到别人朋友圈发的动态,偶尔会点个赞就匆匆略过。
  最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装逼”,我感觉浑身难受。和他们相比,感觉自己过得水深火热,感到好累,几乎都想关闭朋友圈了。
  尤其是在你在拼命工作,熬夜加班,或者最近压力比较大的时候,看到朋友圈里各种晒旅游机票、演唱会门票,晒豪华大餐、晒Gucci等奢侈品……
  那种对比给你带来的打击非常大。
  还有就是经常看到有的人每天敷个面膜都要发朋友圈,配上“女人就是要对自己精致一点”的文字。
  甚至明明是非常简单的一段话,硬是要加几个英语单词或者是高级的专业术语,结果还是用错的。
  反正我每次刷完朋友圈,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过的简直太糟糕了。
  自己刚毕业工作没多久,刷到朋友圈的同龄人已经升职加薪甚至赚够了一套房的首付。
  我才23岁,我为什么慌得一匹,其实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朋友圈给我们带来无形的压力。
  我也不是针对某个朋友,就是对这种朋友圈带有炫耀的行为感到不适。
  我也明白:大家都喜欢美好的东西,没有人整天喜欢晒一些痛苦、艰辛、黑暗的事情。
  可能他们发朋友圈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一条动态,可能会影响到另一部分群体的心理。
  你说他们是故意的吗?
  有恶意么?
  也没有吧。
  最多炫耀一下,但是看到这条朋友圈的人,可能就受到了一万点的打击。
  现在每次刷朋友圈就像是在一个真空世界,这种严重的失衡、双方的平等、落差导致每次刷朋友圈都像是在吸毒,明明对自己伤害很深,但是却像中毒一样不刷就难受。
  总之,朋友圈那些装逼的人,不管他们的朋友圈真实与否,他们的本意是什么,但确实对我影响挺大的。



  关于社交网络与幸福指数,密西根大学此前做了一项的实验:
  他们找来两组学生,A组每天花更长时间看朋友圈,而B组基本不看,结果发现相比B组,A组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低。
  而在《心理学报》上的一项研究,则更是直接说明了社交网站的使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内在关系。
  研究人员对1038名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症状出现的频率。
  朋友圈的出现,由于它的种种特性,会使人滋生各种各样的“隐性比较”,让我们不得不潜意识的陷入到将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做对比的怪圈之中。
  在《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报告中,研究者指出:
  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无所不在,会降低用户的生活满意度。
  被动浏览会让人产生反感,用户主要是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动。
  三分之一的人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朋友圈的本质就是「晒」,它是一种新型信息传递方式,通过『晒』让身边的朋友知道我们的最新动态。
  涉及隐私的事情大家不会晒,涉及悲伤痛苦之事人们不想晒,毫无意义的事大家也不会晒,这就导致朋友圈中晒的多是幸福、多是美好之物。
  晒者可能并无恶意,最多只是一点炫耀,但受者呢?
  看到别人发旅游风景、看演唱会的照片,你会想到:
▲ 为什么别人过得这么好我却依然碌碌无为?
▲ 为什么别人可以经常去旅游而我却每天都在加班?
▲ 为什么他可以去那么好的公司,我却不行?
▲ 为什么他经常去听演唱会,难倒他不用上班吗?

  更糟糕的是潜意识中,你会拿自己与那个理想化的虚拟人物做比较。
  可是你看不到对方朋友圈背后的生活,他可能已经几年没旅行、已经单身很久、已经买股票多年都失败了,这背后的一切你是看不到,人家也不愿意分享。
  这就是朋友圈带来的怪像「隐性比较」它总能通过潜意识不经意地影响你的心态。正是这种失衡的比较给你生活带来巨大隐性伤害。



  此外,谈到朋友圈不得不提到点赞功能。
  从2009年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在页面中加入“Like”按钮,点赞功能就在各类社交网络中沿承下来,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微博上,无论好事还是倒霉事,人们都习惯性地去点一下赞留个印记。
  点赞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交流互动中离不开的工具。
  日本科学家此前做过研究发现,称赞跟现金一样,可以促使人们努力地表现。
  所以就会产生一种现象:有时候做事情,最大的目的不是完成某件事,而是得到赞美。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Larry Rosen在《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一文中写道:
  每天数小时沉溺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的年轻人,数次“小啜”式地与人沟通,就像喝水一样,虽然一小口水不能满足你,次数多了,饥渴仍然会得到缓解。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组发现:用户们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的照片究竟获得多少个“赞”,点赞现象也成了引发嫉妒心理的原因之一。
  另外点赞、认可代表着爱现心理。
  在形成自己人格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周围的人、环境、事物来塑造自己,通过自身行为获得荣誉感,成就感,甚至是通过爱现满足心理的虚荣心。
  朋友圈点赞功能的出现,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活在人们的赞美和羡慕中;而且这种状态太久了,一天不发,浑身难受。
  他们的情绪与分享内容时所收到的赞与评论有关,收到赞与评论越多,人就会越开心,相反无人问津就会让他们感到失望。



  俗话说:色有三原,人有七彩;人过一百,就形形色色。
  现实中如此,朋友圈更是如此。
  关系链的扩张几乎是所有社交产品的必然结果,所以社交产品具有天然的隐私衰减,尤其是熟人社交。
  每当熟人在好友中的比例被稀释到一定程度,类似「三天可见」的被遗忘需求就会出现。
  心理学有个词叫“重要他人”,是指一个人在人格形成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
  一个重要他人的理解、容纳、承担,足以改变你整个人生。
  所以当朋友圈好友超过 100 人时,汪涵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意味着你放在每个人身上的精力只有 1 %──每增加一个人,我们与重要他人相遇和沟通的时间机会就会更少一点。
  很多人花大量精力时间社交,最后只不过是给他们不值得交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朋友圈原本是好友之间自我呈现、互相交流的一个通道,但如今不仅没有让我们更加真实轻松,分享生活,而是像个包袱,让我们更加沉重,也导致不少人开始清理好友,甚至关闭朋友圈。
  对于微信朋友圈现象,相关媒体也发表了看法:
  心理学平台壹心理:
  当我们在朋友圈扮演功利的、虚假的自己,社交沦为形象管理或赚钱的工具,就注定只能吸引功利的、虚假的连接,注定和自己的重要他人越来越远,让内心走向无尽的空虚和孤独。
  如果我们宁愿多一点勇气,用真实的自己跟重要他人连接,彼此接纳和理解,我们的孤独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缓解,生命力才能延展和爆发。
  人民日报:
  今天我们关于朋友圈的种种讨论,无论是喜欢也好,逃离也罢,都可能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朋友圈太多的期待和意义。
  朋友圈是我们维系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唯一方式。如果过度依赖线上的窗口来塑造一个人,认识一个人,可能潜在很大的危险。
  正如有人说,“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实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因为现实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澎湃新闻:
  想通了,就明白,坦诚做自己,真实过人生。
  朋友圈里的你,应是一个人,不是角色扮演。
  微信诞生7年,一方面我们努力的增加微信好友,努力给朋友圈的人捧场点赞;另一方面我们忍受着被微信支配的恐惧,说实话这样的日子我们过够了……

  本文部分参考源自:
  《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Larry Rosen
  《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
12#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9-19 00:0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研究生翻墙浏览网站并在微信群散布谣言 被罚两百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西安警方:一研究生翻墙浏览网站并在微信群散布谣言,罚两百

  2018年9月11日,(西安)公安长安分局网安大队发现驻区某高校在校研究生白某,在微信群中散布谣言(通过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并在微信群中发布不实信息),在郭杜派出所的配合下,经过依法讯问,违法人员白某对其在网上散布谣言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同日公安长安分局依法对白某处以行政罚款200元。

网警提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另外,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犯寻衅滋事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源自:“长安宣传”微信公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zhenshiyaya 发表于: 2018-9-16 11:26:00|只看该作者

微信朋友圈为微视做限时推广 可直接跳转微视拍短视频

源自:TechWeb
  【TechWeb】近日有网友发现点击微信朋友圈右上角相机图标,拍摄菜单新增了一个“用微视拍摄”的选项,下面用灰色字标注为“推广”。

  网友曝光的微信朋友圈“用微视拍摄”推广入口

  根据网友提供的上述信息TechWeb进行测试,未能显示该推广入口。

  TechWeb测试未发现入口
  据腾讯方面介绍,这是微信给微视的一个限时推广广告。点击该选项从朋友圈可直接跳转微视进行视频拍摄,发布到微视的视频链接可选择分享至朋友圈。
  目前,微视拍摄的视频不能直接在朋友圈展现,而是以链接形式出现,好友需要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才能打开视频。8月28日开始,微信对部分微视内容直接在微信中播放进行了灰度测试。只有经过微视认证的账号通过微信分享后才能直接播放,其余账号目前只能以链接形式分享。
  据了解,这不是微信第一次进行限时推广,腾讯王卡、星巴克等都采用过。
10#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5-20 17:01:00|只看该作者

微信出新规这些行为会被永久封号 第一个你就常做

源自:中国经济网
原文标题:“紧急提醒!微信又出新规,这些行为会被永久封号!第一个你就常做”

  为保障用户隐私安全,优化微信外部链接体验,微信团队近日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相关规则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新规将于5月29日起正式生效。
规范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传播
  为避免过度营销造成对用户的骚扰,朋友圈内不允许发布及传播具有识别、标记功能的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

[示例]
规范视听内容传播
  外部链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传播含有视听节目的内容。
禁止更改用户返回路径
  外部链接禁止更改用户返回路径,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点击“返回”时强制跳转到非上一级页面等。
禁止使用含有用户隐私数据的浮层
  鉴于外部链接中使用浮层可能导致用户头像昵称等信息泄露,外链分享将禁止使用含有用户数据隐私的浮层,否则视为违规处理。

[示例]
对违规行为采取阶梯式处理机制
  链接第一次违规修改完可申请解封,申请方式为发邮件到moment@tencent.com说明被封链接及修改情况。第二次封禁12小时,第三次封禁一天,第四次及以上封禁一周。之后若未修改完成不予解封。
  对于违规后仍进行恶意技术对抗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用多域名、多帐号来规避平台限制),一经发现,永久封禁其帐号、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
  以上规则,将于5月29日起正式生效。更多具体内容,可通过《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及相关平台规则了解。
  除此之外,这种账号可能会永久限制登录……
  最近不少用户在微博反馈吐槽,自己的微信账号被微信官方给封了……据悉,微信此次封号,主要针对使用第三方软件登录的用户,被封用户基本都使用了微信“分身”软件。
  微信中心给出的封号理由是:该微信账号因使用非官方微信客户端被限制登录,若后续仍继续使用将永久限制登录。
  微信官方给出的解封方法为:
  发送短信验证,输入一位好友手机号码,然后绑定该手机号码好友在微信的“微信团队”里自助解封。
源自:微信派、工人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5-15 00:01:00|只看该作者

这是微信群里最讨厌的8种行为 看到哪个你想退群?

源自:央视新闻
原文标题:话说微信群里最讨厌的8种行为!看到哪个你想退群?

  轰炸小游戏
  私家小广告
  卖保险的、做代购的、干微商的
  时不时就来个广告宣传推广
  不厌其烦,每日无限推
  各种诱惑你花钱
  甚至还会有些领导、老师卖东西
  买?还是不买?
  帮忙砍个价
  不管砍价是不是真的,先分享再说!
  然而……
  砍价0元需要几千人
  砍价的人多,优惠幅度有限
  砍价成功没有任何回应
  更重要的是!!!
  替朋友砍价,自己的信息却被泄露
  帮朋友砍价,你怕了吗?
  来来来,拼个单!
  拉个人,拼个单
  就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买到各种东西
  看起来很实用
  可是……
  4.9元团购两斤进口车厘子
  5块钱团购榴莲还包邮
  越南毛椰子4个售价才24.9元
  这些便宜到离谱的拼单
  还可信吗?
  微信拼单,馅饼还是陷阱?
  亲,投个票吧
  微信响不停,以为是什么重要信息
  点开却是各种投票
  支持朋友是好事,但是次数实在多
  有时连续几天,天天都要投
  有时还要先关注,填信息,再投票
  今天,你投票了吗?
  快去点赞
  朋友圈里已经刷到了一遍点赞信息
  但还要私信、群聊提醒你去帮忙点赞
  “我已经领了,是真的哦”
  “点赞就能领,亲们赶紧哦”
  但……真的是真的吗?
  随手点赞的事,至于吗!?
  随手转发下
  招聘信息、筹款治病
  不仅转发给你看
  还要请你一起帮忙转发
  看似善良的随手行为
  殊不知背后隐藏的危险
  那些随手转发的内容
  都核实了吗?真的可信吗?
  链接无限发
  小编提醒:
  性格测试、投票获奖
  集赞换奖品、筹款治病
  拼团买水果、帮忙砍价
  转发免费送……
  这些链接和消息不仅会骚扰微信群
  更重要的是
  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
  可能会窃取你的信息
  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
  你还记得当初群聊的欢乐吗?
  建群不易,且入且珍惜
  别等到失去
  才想起曾经最纯真的情谊
  愿友谊长存,亲情常在!
8#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5-10 08:06:00|只看该作者

微信群竟这么值钱?揭秘群主“发家致富”之路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雷锋网

微信群能卖钱?
  天上不会有掉馅饼的事,即使有,馅饼背后可能也是陷阱。
  微信群明明可以无限创建,为什么会有人出钱购买呢?不过是利益驱动罢了。
  据百家号“六大串”的分析,这些微信群很可能是被收购用于赌博或是洗钱。微信群开展网络赌博一段时间后会卡群,就是所谓的卡包现象,用新的群可躲避风险。收购者买群后会先完成收购者测试,测试红包会不会卡包,然后将群里原有的成员全部清空。
  总之,高价收购微信群就是为了规避法律的检查,如果出了事也是群主的锅。(毕竟自从去年颁布了谁建群谁负责的规定后,群内一切违法乱纪举动背锅的都是群主。)
  为了验证,编辑刻意伪装成想要买群的客户用微信小号(毕竟大号朋友圈有不少宅客正直的文章)加了一位贴主与他攀谈起来,以下为聊天记录。
  简单归纳一下聊天内容:
  而另一个买卖行业群的贴主则告诉雷锋网编辑,他手中有装修、家具、机械、环保、汽配、汽贸、互联网、金额欧等行业群,群内都为行业内人员。买群进入后可以打广告,加人,至于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群的,对方没有作答。

上线群来源
  这么一看,下线卖群的只是小喽喽,站在黑产链条上游正是那些掌握大量微信群并仍在时刻建群的“群来源们”,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快速建群的?
  在百度搜索如何快速建立500人微信群,会出现一大波网络推广的措施,早前也有不少媒体曝光过快速聚合微信/QQ群的方法,基本招式就是先寻找种子用户,随后裂变,即利用种子用户帮助扩散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赠送礼品形式的群裂变,通过换群扩展群资源,免费课程群加粉,用免费的东西,比如一些美食课程或者取名资料等,把用户吸引过来,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帖引流,比如微博上不少明星微博下都会有类似的推广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问答平台引流,比如在百度知道,知乎,搜狗问答回答问题打上广告,甚至自问自答打广告。总之,对“群来源们”来说,做一个微信/QQ群So easy。

微信回应
买卖微信号是否犯法?

  在新闻中,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晓辉表示,微信群的建立一般是由微信号实施的,而微信号通常又通过电话号码或QQ号的绑定,间接和身份证信息进行了关联,实际上就等同于微信群也进行了实名认证。就像把自己的身份证卖给别人一样,这样的转让是违法的。一旦涉及违法犯罪,卖出微信群的人理所应当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别人是用你的名义去做的。
  雷锋网宅客频道也就此询问了微信团队,微信方面给出了官方回应:
  至于上文提到的违法现象,微信方面并没有给出回答。
  总之,编辑建议大家不要贪小便宜去买卖交易微信群,要是时运不济不仅微信号会被永久封号,还可能背上一大口黑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红星 发表于: 2018-3-23 12:01:00|只看该作者

在海外用微信的注意:有这些内容的人 可能被遣返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在海外用微信的注意了!微信里有这些内容的人,极有可能被遣返,速速自查!

  中国侨网3月23日消息,微信对于当今中国民众而言,算得上手机必备的一款软件了。
  华侨华人常年生活在海外,虽说没有在国内那么大的刚性需求,但想要跟亲戚朋友视频通话、发个红包、看看动态什么的,不用微信还真不行。
  殊不知,这一用,可能就此给自己埋下遣返的雷!

1、朋友圈暴露罪证 遣返!
  近日,在加拿大,37岁的华人女子 Chun Tao Zhang被指控涉嫌非法组织卖淫活动,正面临被当局执行遣返。
  而证据,竟是她的朋友圈截图。
  经过调查,这名zhang姓女子来自中国台湾,与B.C省男子结婚后,以工签身份留在了加拿大。
  2017年3月,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收到消息,称该女子在加拿大组织卖淫活动。
  边境局人员扮作嫖客加上微信,不费吹灰之力,直接通过zhang姓女子的朋友圈,获得大量涉嫖信息。
  之后,迅速制定抓捕方案;再之后,嫌疑人毫无悬念落网。
  被抓捕后,都不用边境局多问,任何一个人打开她的朋友圈,都能截下其犯罪证据。

2、表情包太污 遣返!
  这一事件的主人公是名已经在加拿大留学两年多,成绩优异,大小签证向来顺利的中国小伙。
  2017年暑假结束后,这位留学生从国内回到加拿大。
  循例检查时,一向没出过问题的他,居然被海关人员没收了手机,关进“小黑屋”。
  更令他诧异的是,海关都没怎么问他,就直接叫来了警察,并对警察说:“在这位同学的手机微信群聊中,发现了疑似淫秽视频……”
  小伙吓得不行!赶紧解释自己不是群主,只是被朋友拉进去,从没有参与群聊。
  说得口干舌燥,加拿大警方才终于认定,他有没构成犯罪。
  然而,海关却不是那么好说话的。CBSA坚持撤销他的签证,温哥华机场都没出,这位留学生当即被遣返回中国。
  ……
  如果说确实入了不雅群却没退,可以叫“罪有应得”。那么出于好玩,在微信中存有挑逗意味的表情包导致遣返,就真有点冤了!
  2015年底,一名中国籍男子从国内赴加拿大,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入境时,海关人员检查了他的电脑和手机。
  当海关人员打开微信,在“收藏表情”中发现裸女跳舞的GIF动图后,这名男子被指收藏淫秽图片。
  不光人被遣返,连手机都被没收了,为一个表情包付出的代价,未免太过惨痛。

3、聊天对话落把柄 遣返!
  2016年2月,一位中国女留学生抵达洛杉矶机场后,被要求交出手机。无不良意图、从未发表过激言论,这位女留学生完全不认为海关能通过手机找上自己麻烦。
  谁知,几小时后,海关人员向她亮出几张纸,上面打印着她早在2015年时,用微信跟朋友的聊天记录。
  纸上,她对朋友说,自己不喜欢正就读的学校,“不是真的想上学,只是临时挂一下身份”。
  要不是因为被海关打印出来,她几乎已完全不记得曾说过这样的话。
  尽管想尽各种办法跟海关作出解释,她最终还是没逃脱被遣返的命运。
  同样在聊天内容上栽跟头的,还有这么一个家庭。
  目前该家庭的状况是母亲在美国工作,父亲在国内照顾他们年纪尚幼的女儿。
  谁知,当爸爸带女儿去看妈妈时,洛杉矶海关发现,在他们过往的聊天记录中,曾提到在美国买房、让女儿在美国上学等信息。
  这一下就让海关人员提高了警惕,认为这个华人家庭具有移民倾向,放这对父女入境,很有可能造成非法居留。
  于是当场遣返了爸爸和孩子,并处以两人五年内不得再次入境美国的处罚。
  小侨给您举的上述例子,有些是自身行为确实有偏颇,但有些也不必上纲上线,原本完全可以避免。
  既然如此,又何必自找麻烦,留下隐患呢?
  要知道,美国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共享签证信息的。
  其中共享的信息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个人基础信息、签证和出入境信息以及安全背景调查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识别出申请失败者、被驱逐者、海外难民移居申请被拒者以及试图利用假身份入境者。
  也就是说,如果你去过以上国家,并留有不良记录,会在多个国家的使领馆签证处和移民局被匹配和关联,日后再想出国,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要提醒生活在国外却常常使用微信的朋友们,微信虽好,可不要用得“太任性”了!
  重要话题完全可以通过打微信语音沟通,群聊聊得再嗨,也不要用过于猎奇刺激的表情助兴。
  实在想不起微信中是否有敏感内容,不妨在入关前彻底卸载。
  否则,等海关或移民局将来自你微信的内容放你面前,并告知你将被遣返时,再想剁手,已经太晚了!
源自:中国侨网
6# 青城山
 红星 发表于: 2018-3-22 11:01:03|只看该作者

玩微信的25条社交礼仪,你能做到几条?句句扎心!

源自:沪江英语(ID:hjenglish)

  转眼间微信都已经存在8年了,从一开始的“某个app”,现在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现在出门联系父母靠微信,看新闻靠微信,连出婚礼的份子钱都可以靠微信,简直就是已经活在微信里了。



  今天为大家盘点了25条“第一套全国微信礼仪基础考试”,一起来看看自己和朋友都得了多少分吧。
  01. 不要随便拉新人进私密群,拉之前问一下大家。
  02. 不要随便把朋友的微信给陌生人。
  03. 如果你还有某人的微信消息放着没回复,不要在回复前发朋友圈。
  04. 不要在朋友圈发你和别人的对话截图,除非先打马赛克。
  05. 偷拍别人的照片别发朋友圈。
  06. 不是特别亲密的话,不要发语音,别人不一定能听,也不一定想听。
  07. 不要发60秒的长语音,也不要发OK一类的一秒语音。
  08. 谁先加的微信,谁就应该自报家门。

  09. 不要给别人很久以前的朋友圈点赞,别人会觉得你在调查他。
  10. 不要连续点赞别人的一堆朋友圈,别人会觉得你在例行公事。
  11. 不熟不要打语音电话,打之前要先问问对方是不是方便。(视频通话也一样)
  12. 不要主动加朋友的男女朋友的微信。
  13. 别发“在吗”。那是人家的微信,他不在谁在?有正事直接说。
  14. 别给微信运动垫底的人点赞,那不是赞美,是嘲讽。
  15. 聚会不要随便拍视频,别人不一定想被拍。
  16. 长期不联系的人就不要去问有没有员工优惠了。
  17. P图不要只P自己,也不要把朋友P得太失真。

  18. 不要找不熟的人代购。
  19. 不要给别人发一堆淘宝链接然后让对方给你当参谋,一个个点开看很麻烦。发截图。
  20. 不要发“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吗”,大家可能根本不在乎你怎么觉得。
  21. 不用说“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谁都知道你打算讲。
  22. 要取关就直接取关,特地留言说“取关”很幼稚,而且很可能是在高估自己在对方心里的重要程度。
  23. 别用合照做头像,不然不知道哪个是你。真那么想用那张合照的话,就用成朋友圈封面。
  24. 太过私人的东西别发朋友圈,别人不一定想知道那么多。
  25. 不要什么内容都配个自拍,这会让人很想屏蔽。
  以上25条,你做到了几条?

☆ 相关资讯
  收好这张思维导图,了解中国领导团队新阵容
  我身边辞职的公务员朋友,有些又后悔了
  在“二流大学”感到迷茫?一些过来人的大实话……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为,五不亲
  毕淑敏:享受幸福,也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
  贾平凹:人过50,最好的活法是什么?
  为何那么多年轻人不爱吃早餐?答案很意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8-8 10:07:00|只看该作者

揭微信红包赌博案:群主只抢不发仨月赚400万

源自:人民日报
  据安徽商报消息 昨日,本报报道了来安警方破获一起微信红包赌博案,涉案金额达1.7亿元,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这种赌博方式被称为“踩雷”,由一名成员发红包,并指定一个数字,如果有成员抢到的金额尾数与数字相同,就要按照数倍红包的金额返还给发红包者,而庄家“哥哥”则享有只抢不发的特权,他还专门购买了抢红包的外挂软件,确保自己第一时间抢到红包。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哥哥”抽水收入400多万元,从一个无业游民变成挎名包戴名表的“暴发户”。

抢红包“踩雷”赌尾数
  今年5月,有群众向来安警方反映,他被拉进一个微信群玩抢红包“游戏”,很快就输掉几千块钱。据介绍,这种抢红包的玩法叫“踩雷”,在发红包之前需要标注一个“雷点”,“雷点”可以是0~9之间的任意数字,抢红包的人如果抢到的金额尾数与“雷点”一致,就叫“中雷”。“中雷”的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返还红包给发红包的人。
  警方打了一个比方,“比如这个‘雷点’数字为8,发红包的人可以发一个200元的红包,事先约定好赔率为1.5倍,如果有人抢到红包金额为10.8元这样尾数为8的金额,就‘中雷’了,要赔付200×1.5倍=300元的金额给发红包的人。”
  由于发红包的人没有限制,经常会出现很多人同时发红包的场面,群里红包满天飞,这种玩法非常快,一两分钟就可玩一局。

群主用外挂软件“只抢不发”
  在这个赌局中,群主“哥哥”就像赌场里的“庄家”,专门靠抽水营利,当“游戏”要开始时,他会发个红包确认一下群里在线人数。“哥哥”享有特权,只抢红包不发,为了保证自己能第一时间抢到红包,他特地买来了外挂软件,每次都能第一个抢到。
  除了抢红包外挂软件,“哥哥”还买来几千个微信群。据警方介绍,一个正常的微信群里面的红包有上限数字限制,一般红包发到200个左右就被系统自动屏蔽不能再发红包了,或者会出现卡红包的现象,“哥哥”从上线手里买来大量的“不卡红包”微信群,这种群没有红包限制,但是玩上一两个小时,就会被腾讯监控并封群,因此需要不断“转移阵地”。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警方查到“哥哥”已经使用了上千个微信群。

三个月群主赚了400多万
  在这个赌局里,很多参赌者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经常一个红包就要发500元,但是十赌九输,“玩家”永远是输的一方,有人一晚上输了几万元,而群主“哥哥”则靠只抢不发的规则,成了稳赚不赔一方。
  来安警方告诉记者,他们调查了“哥哥”的微信转账流水记录,发现从今年3月到6月案发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哥哥”的流水记录达到了惊人的1.7亿元,他靠着抢红包营利400多万元,算下来平均每天可收入数万。
  据介绍,“哥哥”原本在来安当地是一名无业游民,经济条件很一般,但是自从开设这个红包赌局后,他一夜暴富,挎几万元的名包,戴上万元的名表,出入高档场所。

“抢红包”赌博属违法行为
  警方介绍,微信红包赌博方式有很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群友只要参与进去都赢不了。这类网上小游戏跟其他网游一样,“外挂”总是如影随形,可以控制红包的尾数、大小,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也有玩家利用微信群里的“转发红包”的功能,将红包转到自己的群里,保证自己抢到大点数,“免死”和“抽头”的规则设置也让群主稳赚不赔,庄家用“外挂”只赢不输,只剩下群里的玩家,一次次地发出红包。
  据警方介绍,判断“抢红包”是不是赌博,关键就看组织者是否从中营利。按照《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开设赌场的,都将构成犯罪。以营利为目的的“抢红包”群,是一种新型赌博形式,其群主的行为就等同于“聚众赌博”开赌场,属于犯罪行为,群成员“抢红包”也是涉赌的违法行为,要受到治安处罚。
源自:中安在线
4# 金佛山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26 12:35:00|只看该作者

微信6.5.10内测版曝光:进群方式群主一目了然

源自:IT之家
  IT之家6月25日消息,目前,安卓版微信最新正式版为6.5.8,而更新版本6.5.10已经开放测试。在新版本中,微信进一步调整界面UI、优化聊天记录图片编辑、群主可以查看群成员进群方式、个人详情添加发票资料。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版本登录界面更为美观大方

聊天记录图片在内测版中可以直接编辑

群主可以查看群成员的进群方式

重新设计实验室界面,更美观

个人详情页添加发票资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02:19, Processed in 1.747203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