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3237|回复: 2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10-5 07:28: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中国走向世界科创舞台中央

 [复制链接]
境外媒体:中国已成科技创新全球领军者
源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0月4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2010年时,几乎所有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即“独角兽”企业)都来自美国或欧洲。但时代变了。现如今,美国锡尼克咨询公司在分析了CB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数据后称,就创造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而言,中国在2015年迅速超越了欧洲,并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0月3日报道,今年以来,全球33家新成立的“独角兽”企业中有12家来自中国。这是一个长期趋势中的最新里程碑。自2010年以来,超过四分之一新成立的“独角兽”企业诞生于中国。在此期间,私人资本的涌入提升了全球初创企业的估值,中国经济也日趋成熟并朝着更先进的服务型经济发展。
  要了解这些“独角兽”企业的“真正”价值为时尚早,但趋势显而易见。现在,中国新成立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与美国非常接近。自2015年中期以来,共有34家“独角兽”企业在中国诞生,而美国为39家。虽然美国仍在总数上占有优势(自2010年以来,共有100家“独角兽”企业在美国诞生,而中国为56家),但这种优势可能会逐渐消失。
  全球技术孵化器火箭空间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邓肯·洛根说,就像腾讯谷歌滴滴优步微信与脸书一样,两极世界已经到来。近年来,中国经济以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而美国的经济增速在1%至2.5%之间。预计到2030年甚至更早,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此外,中国还拥有对初创企业来说无可匹敌的本土市场:美国有11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而中国有100多个这样的城市。
  尽管硅谷仍是世界顶尖技术人才、资本和风险投资者的中心,但旧金山湾区飙升的房价和薪酬正在导致企业迁往成本更低的城市。据《旧金山纪事报》报道,由于美国环境不够友好且中国国内机会较多,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去年,共有43.25万名留学生回到中国,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58%。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日报道,随着开发全球5G移动标准的努力接近最后阶段,在电信行业,中国即将从纯粹的追随者转变成主要的技术创新者。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我很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我很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对山 发表于: 2019-2-4 17:53: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走向世界科创舞台中央

源自:和田信息网
原文标题:中国走向世界科创舞台中央

1sar-hsmkfyp2961257.jpg
在北京市海淀公园内的“未来空间”,几名记者与智能机器人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德国《世界报》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对下一波技术创新浪潮的贡献引人注目。与其他新兴工业国家不同,中国成功发展成了领先的技术大国。
  据拉美社报道,作为未来战略的组成部分,中国利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取代了过去重速度的发展模式,在这个再平衡的过程中,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印度教徒报》网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国创新从人工智能到无人驾驶汽车,不一而足。近年来,中国在计算机芯片研发中也取得了有力进展。
  2018年,中国在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开拓了人类历史上的多个“首次”:首次在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中实现三量子比特逻辑门,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中国在高端技术领域取得的一次次新进展,提升着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促进力,中国渐渐从“世界工厂”成为智能制造的“世界中心”。
  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科技进步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外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新兴的消费理念和需求带动了新技术、新产业快速成长,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市场日益专业化,也激发了企业创新动力,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拉动了各个层面上的技术进步,绿色发展需求拉动了中国对绿色、可持续、环保等新兴技术的持续投入。
  第二是中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巨大投入。2018年,全社会科研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418万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经过40年发展,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第三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构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及时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调整,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中国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加完善。
  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开始在华积极开展创新合作,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和研发方式,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示范,从“为中国创新”到“在中国创新”,再到“与中国一起创新”,借中国之力促世界创新发展,推全球智能化进程。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一大“创新中心”,是世界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增长的重要来源,是论文产出最多的国家,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最多的国家,是最大的留学生和STEM教育毕业生来源,也是高技术产品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大国。中国的科技扶贫举措、杂交水稻技术等政策创新与技术革新更为缓解世界贫困与推动世界包容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正在逐渐走向世界科创舞台的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丁明磊赵雪彤采访整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1-27 00:35:00|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技工作者:科创体制改革力度之大、密度之大前所未有

源自:澎湃新闻
中国科技工作者:科创体制改革力度之大、密度之大前所未有
  李纯/中新社
YuSH-fyqwiqk4790806.jpg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4日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创新与媒体记者见面交流,谈及创新环境、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
  “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变。”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说,一方面,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提高了很多;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仅号召人们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还有实际的行动。
  生物光学成像是骆清铭的研究方向。讲起研发的故事,骆清铭介绍,从原理样机、产品样机到应用示范,他们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持,“我们这个技术至少在目前,处在引领的位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蒋立新认为,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从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改革方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革力度之大、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她还以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例表示,国家在整体的研究导向上更加注重实效,以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谈基础研究:为创新大厦打地基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强化基础研究也是当日谈论的话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朱日祥举例说,上世纪40年代,中国的科学家通过独立研究中国的地质条件,提出了著名的陆相生油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才有了后来的大庆油田。“在我看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石油,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基础理论研究对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一个实例。”
  骆清铭也谈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最后要形成颠覆性的或变革性的技术,它的前期一定是基础研究有重大的突破。”
  “我觉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基和楼房之间的关系,我们平常虽然看不到地基,但它是建高楼必须的,这就是基础研究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说,基础研究这个“地基”打得越宽广、越深厚、越扎实,创新型国家的“大厦”才会建得越坚实、越宏伟。
  谈成果转化: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我们的研究结果,特别是现在,更容易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大大地加快。”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昭东的科研成果,已经在中国国内主要的大型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他认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抓住企业的痛点,把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投资的主体,真正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做出东西来。
  “举个例子,我们和河北钢铁成立了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针对河北钢铁各条产线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靶向式’的改造。”
  王昭东说,这样的改造能够抓住企业的痛点,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的产线用很小的投入进行升级,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当然对我们就认可,我们的成果转化就会很快地推进”。
原文标题:中国科技工作者话创新:科创体制改革力度之大、密度之大前所未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05:02,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