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3168|回复: 5
 大灵猫 发表于: 2011-6-22 18:06:46|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 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

 [复制链接]
  近年来,脸书等互联网巨头在实现用户和营收双升的同时,在隐私保护、内容监管、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不足亦广受质疑。此次国会听证主题虽是“反垄断”,其他问题在听证中亦被涉及。而就在听证会召开前夕,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以罚款50亿美元和其他附加限制条款实施了对脸书的处罚,原因是这家社交网站对用户个人信息处理不当。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灵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灵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灵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灵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灵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灵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诺吉卡瓦桑布神山 发表于: 2022-3-8 10:46:0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

源自:澎湃新闻
源自:@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法工作报告: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审结垄断案件4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478件。
  审理平台“二选一”、刷单炒信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严惩妨碍公平竞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审理“茶颜悦色”奶茶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对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2022年全国两会新浪特别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搜索浪漫 发表于: 2019-7-18 15:25:24|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们的罪与罚:揭秘反垄断风暴中的互联网巨头

源自:澎湃新闻
4679-hzxsvnp4156415.png
原文标题:反垄断风暴中的互联网巨头

  顾登晨/澎湃新闻特约作者
  7月16日,美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反垄断小组就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谷歌(Google)和脸书(Facebook)四大互联网企业涉嫌垄断问题举行听证会,昭示着对这些硅谷巨头的新一轮反垄断调查山雨欲来。
  近年来,脸书等互联网巨头在实现用户和营收双升的同时,在隐私保护、内容监管、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不足亦广受质疑。此次国会听证主题虽是“反垄断”,其他问题在听证中亦被涉及。而就在听证会召开前夕,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以罚款50亿美元和其他附加限制条款实施了对脸书的处罚,原因是这家社交网站对用户个人信息处理不当。

罪与罚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脸书8700万用户数据被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用于定点发送支持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宣传广告。此事于2018年3月曝光,随后,FTC对脸书展开调查。脸书此番付出的50亿美元罚款刷新了FTC的罚款记录(此前最大额度系2012年对谷歌2250万美元的判罚)。
  除隐私问题外,互联网巨头对虚假新闻甄别不力,任由网络暴力泛滥,也引起大众反感。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三百家公司或组织在谷歌旗下知名社交视频网站YouTube上播放含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纳粹主义或阴谋论内容的视频。由于此类“仇恨言论”、“虚假新闻”往往与政治活动相关,互联网巨头也因此与政治生出瓜葛,甚至可能“干扰选举”。
  在公平竞争方面,今年5月,知名反垄断专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莫顿(Fiona Scott Morton)主导的课题组发布了针对亚马逊、苹果、谷歌和脸书等数字平台涉嫌垄断的调查报告,指出相关平台利用垄断地位对市场中其他竞争者构筑了“准入壁垒”,进而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对平台用户和广告商“两头吃”,导致所提供服务(平台内容和广告产品)质量低下,直接推高了市场平均广告费用,且严重抑制创新。
  应该说,上述三类问题往往为硅谷互联网巨头共有,但各巨头之间有所区别。例如,谷歌和脸书涉嫌垄断和泄露用户隐私问题突出;推特和YouTube的问题集中于“虚假新闻”和“仇恨言论”泛滥;亚马逊除“垄断线上销售”外,还存在诸如“廉价用工”等问题。此次听证会上,苹果没有被作为主要目标。
  在此轮反垄断调查开启之前,欧盟、美国监管机构对互联网巨头的不满由来已久,而这些巨头面对来自政府的罚款、征税似乎都习以为常。
  因在欧洲市场“使用安卓系统(Android)作为工具来巩固其搜索引擎的主导地位”,谷歌与欧盟陷入长达十年的垄断官司,并最终累计遭欧盟罚没近80亿美金。今年4月,欧洲议会决定,如果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络公司不能在被监管部门要求后迅速移除极端主义内容,可向其征收多达全球营业收入4%的罚款。今年7月,德国监管部门认为脸书报告的该平台非法内容量偏低,违反了德国有关互联网透明度的法案,对脸书处以200万欧元的罚款。
  此外,2017年,欧盟还以“苹果与爱尔兰签署的税收协议违法”为由,迫使苹果补缴了130亿欧元的税款。今年以来,法国对谷歌、亚马逊等三十余家互联网巨头开征数字税,预计全年将为法国带来4亿欧元税收。
  在系列丑闻面前,今年以来,脸书总裁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承诺今后公司将朝加密的私人互动以及安全数据存储方面努力,谷歌则宣布成立一个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全球技术顾问委员会”以监督公司在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时遵循相关伦理准则。
  然而,互联网巨头的“痛定思痛”并不足以让政府满意。随着罚款和征税两大手段局限性的暴露,推动“自我监管”走向“第三方监管”、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防范”正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先天之困
  2018年3月,美国新闻网站Axios发布了对亚马逊、苹果、谷歌、脸书四家公司开展的好感度调查。结果显示,与2017年相比,脸书由于受“剑桥分析”事件影响,公众好感度骤降28%,仅剩下48%;另三家公司的好感度也均出现10%左右的跌幅。
  公众好感度的下降,既是近年来缠绕互联网公司负面消息的作用,也是硅谷互联网公司迅速扩张、进入寡头时代后,长期内生困局的集中体现。
  一是隐私之困。2018年2月,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约翰·诺顿(John Naughton)在英国《展望杂志》(Prospect Magazine)刊文指出,谷歌等寡头主导下的互联网正日益成为一种“监控型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它们对用户的观察和塑造构成了“数据监控”。
  今年3月,《平台资本主义》(Digital Platforms,2016年英文初版)一书作者、加拿大学者尼克·斯尔尼塞克(Nick Srnicek)在接受《洛杉矶书评》采访时说,亚马逊、谷歌等公司已成为以数据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商业平台,其存续依靠广告,广告的精准投放则倚赖于对用户的充分了解。
  在诺顿与斯尔尼塞克看来,没有对大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没有对用户的侧写、画像以及由此形成的精准广告投放,寡头互联网时代根本不会到来;寡头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平台对大数据的掌握已是既成事实。
  换句话说,脸书与硬件制造商或第三方软件共享用户数据,YouTube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有选择地推介新视频,广告商根据脸书旗下照片和视频分享社交服务Instagram用户的身份投放广告,这些在法律和程序上都可能构成数据滥用的行为,归根结底是无可避免的。
  二是内容之困。今年以来,针对“虚假新闻”和“仇恨言论”,多家互联网平台封禁了宣扬种族对立、散播“阴谋论”的极右翼人士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极右翼作家米洛扬诺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以及反犹主义者路易斯法拉汗(Louis Farrakhan Muhammad)的社交账户;对一些暗含攻击和影射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別者)等群体内容的危害相对轻微的社交账户,则禁止它们通过广告途径营收。
  然而,互联网公司此举却被保守派解读为“审查和压制保守派声音”。7月中旬,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召开“保守派互联网大会”,多个保守派组织的约三百人出席,集体吐槽谷歌、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会上,一位来自某反堕胎组织的女士说,推特不接受该组织的广告投放,同时却反复播放Planned Parenthood(一个伸张女性合法堕胎权益的组织)的广告。
  互联网空间的内容之困,折射出美国政治与社会环境的日益极化。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民众在诸多问题上立场显著对立,且明显依照党派划线。一个分裂的原生社会是“仇恨言论”或“虚假新闻”盛行,也是社交媒体中的虚假账户、僵尸账户得以兴风作浪的温壤。
  三是垄断之困。早在2006年,谷歌即动用16.5亿美元收购当时尚处初创阶段的视频网站YouTube。2011年,谷歌时任总裁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说:“谷歌每天收购一家公司。”虽然当时收购频率实为“每周一家”,但施密特此言无疑道出了谷歌的黄金岁月。
  谷歌之外,脸书也是知名的收购大户。2012和2014年,它分别以1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nstagram和及时通讯软件WhatsApp,以弥补自身产品Messenger(移动短信社交端口)的不足。更早的2008年,它曾试图以40亿美元收购推特,收购不成还一度想通过“抄袭”开发类似产品以“毁掉推特”。2013年,推特推出短视频业务,脸书在自家平台上封禁了该业务,这成为扎克伯格在去年国会参议院听证时被指垄断的一个铁证。
  7月16日的听证会上,针对脸书“并未垄断”的申辩,民主党众议员内古斯(Joe Neguse)说:所有社交产品中,脸书和旗下产品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的用户量分列第一、三、四、六名,这当然是垄断。
  对互联网行业的后起之秀,“收购”、“抄袭式开发”和“全平台封禁”是谷歌、脸书等互联网寡头给出的基本选项。一般而言,优质产品被收购后可在既有超级平台中拥有一席之地,甚至能独立运营(如Instagram和WhatsApp),这让人难免动心。但如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学者蒂姆·吴(Tim Wu)在此次听证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危险之处在于,“发明家和企业家从此将只梦想被收购而不愿另起炉灶”,从长远看,这不利创新。
  互联网寡头敢于打垄断擦边球甚至行垄断之实的一个基本预期是,美国古老的反垄断法难以严格对标如今的“数字平台”式垄断。此外,“用户集聚效应”也常被拿来论证垄断的合理性,例如,当朋友和家人都开设脸书账户时,你很难另觅平台,用户“用脚投票”常被平台拿来论证自己没有“主动垄断”。最后,“方便与他国互联网公司竞争”是寡头拒绝政府反垄断拆分的一个重要依据。

出路何在
  蒂姆·吴(Tim Wu)在其2011年出版的著作《资讯帝国盛衰录》(The Master Switch)中指出,电影、电话、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媒体都经历过在混乱、创新、开放和免费中闪亮起步,但终将为企业利益所俘获的历史。那么,互联网也将如此吗?
  答案是确定的,而且互联网用了更短的时间。今年5月,脸书联合创使人休斯(Chris Hughes)批评扎克伯格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为点击量牺牲对安全的考虑”,“未考虑到新闻推送算法会如何改变我们的文化或影响选举”。
  蒂姆·吴所问,休斯所忧,及斯尔尼塞克在《平台资本主义》中所述,都意在回答与公众生活深入捆绑的“数字平台”一旦被企业利益俘获,公民隐私如何保全?平台内容如何加以甄别?垄断危险又该如何打破?
  脸书的应对是转型升级。
  今年3月,面对接连不断的调查和罚款,扎克伯格称,脸书“历来专注于开放分享的工具,没有打造隐私保护服务的良好声誉”,在未来将“以私信和小组群聊为中心,强调私密分享而非公开内容”。具体来讲,是“对主要产品提供加密信息服务以实现行私人聊天”,“开发与此类信息服务产品相关的附加产品,如支付和电子商务”。
  扎克伯格此番表态看似反思隐私保护不足,重点却指向主营业务的转型,即脸书将实现从“人人网+微博”到“微信+支付宝”的转变,在不放弃传统的互联网广告盈利模式的同时,试图通过支付和电子商务寻求盈利。
  推特则强调重回公共广场。
  与脸书有充足的产品工具可供转型选择不同的是,推特、YouTube短时间之内恐怕还只有继续走发散式内容分享的老路。
  今年以来,因极右翼势力的言论在互联网上遭受管控,保守派指责互联网公司“破坏言论自由”。对此,技术新闻网站Recode创始人卡拉·斯维斯(Kara Swisher)5月间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社交媒体不是公共广场,甚至不是虚拟广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只要求政府不得制定限制其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因此公司有权利对信息予以审核裁剪。
  今年2月,推特联合创始人、现任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Jack Dorsey)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当初,人们带着言论自由的预期来到推特这一公共广场”,但“语言暴力与威胁让边缘人群日益沉默”,“推特不会继续维持所谓的中立与被动”,而将“按照清晰的规则和方法,保护用户免于暴力伤害”。
  如果说斯维斯的言论透出的更多是强硬,那么多西的表态则更富情怀,二人的共识在于:对虚假、极端、暴力的拒绝,或将成为新的凌驾于“绝对分享自由”之上的更高层级的政治正确,哪怕这并非特朗普总统乐见。
  如果说“隐私之困”可通过“转型发展”来规避,“内容之困”可倚赖“自我监管”来化解,那么,“垄断之困”则可能是寡头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此次众议院听证会上,关于反垄断,哥伦比亚大学法律专家蒂姆·吴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莫顿,给出了有区别的路径。
  蒂姆·吴此前在接受美国科技媒体《连线》(Wired)杂志采访时,从“美国的反垄断传统”、“分权的必要性”、“增进竞争”等角度详述了“为什么要拆分互联网寡头”,此次,他将“拆分论”委婉地带入众议院听证会。
  在5月份出炉的反垄断调查报告中,莫顿指出,打破垄断不能仅靠互联网寡头的自我觉醒,而需要强调顶层建设,如修正过时的《反垄断法》、设立专门法庭并成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此次听证会上,她具体提出“阻止寡头收购小公司”、“打破行业壁垒”、“构建标准的数据交换规则”及“用户数据用户做主”等实操路径。
  与莫顿主张相类似,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提出,通过实施“强制性数据共享”(data sharing mandates,DSMs)为小公司开辟新机会。

回归初心
  此轮反垄断调查山雨欲来,但硅谷寡头辩称“竞争一直存在”。的确,谷歌和脸书从未放松对广告市场的激烈争夺,谷歌还投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以打破亚马逊的“一家独大”,亚马逊则尝试进军手机行业以挑战苹果公司。更重要的是,几大寡头都在未来高地人工智能领域投以重金。
  回顾过往,硅谷寡头的任何动作都在美国政府的许可之下发生,垄断似乎主要是欧洲人的焦虑,很多判罚也都体现出“欧盟主动、美国被动”的特征。如果没有2016年“剑桥分析”事件以及特朗普执政以来保守主义的全面回潮,隐私保护、内容校正恐怕也未必见得会以如此激进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再考虑到,在此次听证会现场,蒂姆·吴对“拆分疗法”表态相对保守,苹果公司几乎“毫发未伤”,以及长期以来国会对扎克伯格“宽容有加”,硅谷依然是民主党2020年总统参选人的主要资金池,──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总体基调依然没有走出“爱之深、责之切”的态势;在他国互联网浪潮冲击压力下,国会后续的反垄断调查极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尽管我们已远离2000年初那段互联网与人的“蜜月期”,尽管当下的互联网存在隐私泄露、虚假新闻盛行、涉嫌垄断问题,但必须看到,互联网的主流仍然是好的──毕竟,YouTube中“仇恨言论”占比不到1%。围绕硅谷所发生的一切,根本逻辑在于,更为强大的信息采集、分析和使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是人类通向更为完善的文明之路上所必经的阶段。
  在这条路上,做出何等选择,兹事体大。
  2016年的美国电影《天才捕手》(Genius)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美国知名编辑麦克斯·珀金斯(Maxwell Perkins)的故事。片中,科林·费尔斯(Colin Firth)饰演的铂金斯曾这样论述文学的意义:
  “在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们,总在夜幕降临时围聚篝火旁,而狼群,总嚎叫在距离篝火不远的地方。每每这时,总有一个人开始说话,他或许只是讲了个故事,即便只是这样,也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笼罩下不觉得害怕。”
  所谓社交网络,所谓数字平台,归根结底,无非是围聚起众人的那团火,它让我们像先人一样,免于黑暗,免于恐惧。
 爱车达人 发表于: 2019-6-4 20:56:27|显示全部楼层

美强化对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反垄断监管 或耗时数年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美国府院强化互联网巨头反垄断监管

⊙作者:海洋

  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3日针对几家本国互联网技术企业发起国会首次反垄断调查。
  消息人士同一天披露,美国联邦政府两大反垄断执法部门已分别对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作监管审查。
  媒体分析,调查可能耗时数年,不太可能以拆分企业而告终。

分头查
  众议院司法委员会3日发表声明,说“将对大型技术平台掌控的市场权力作自上而下的评估”,判定这些互联网巨头是否有反竞争行为。
  《纽约时报》认为,这可能导致美国数十年来首度修订反垄断法规。现有法规出台时,互联网行业尚未诞生。
  众院司法委员会反垄断小组委员会民主党籍负责人戴维·西西兰当天告诉媒体记者,国会今后18个月打算举行系列听证会,听取顶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证词并调阅企业内部文件。大型互联网平台是调查重点,国会已经把相关打算告知上述4家企业。
  西西兰说,如果国会经调查发现企业不当行为,将敦促司法部或联邦贸易委员会介入。
  两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披露,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划分地盘”,分别监管苹果和谷歌、脸书和亚马逊并决定是否正式立案调查。
  美国媒体最先报道这一动向。受此影响,4家互联网巨头的股票价格当天早些时候急跌。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和4家企业3日拒绝回应媒体提问。
  国会参众两院多名议员当天欢迎府院着手调查互联网巨头,认为大型企业掌控的权力理应接受审查。

路迢迢
  多家媒体推断,调查将是漫长过程,政府监管措施和反垄断新法规可能数年后才能到位。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曾任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幕僚长的布莱尔·莱文告诉美联社,反垄断调查不会一蹴而就,最有可能的调查结果是政府加强对企业隐私政策等方面的监管。
  互联网巨头不太可能应消费者权益组织呼声而遭拆分。拆分寡头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比较罕见。按照路透社的说法,美国反垄断调查通常以企业同意改变特定经营行为而结束。
  对互联网巨头持批判态度的非营利组织“公开市场研究所”法务总监桑迪普·瓦希桑认为:“正式调查以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调查可能遭延长。”他希望政府能对互联网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收购加以限制。
  其他专家认为,美国政府不太可能采取宽泛的措施。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尽管互联网巨头可能涉嫌倾轧同行企业,消费者似乎没有因为企业垄断遭受损失。谷歌和脸书对用户免费,亚马逊标榜自己收费低廉。
  调查可能进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能引来反垄断“炮火”的企业势必坐拥大批说客和律师,在全国各国会选区雇用大量员工。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红英 发表于: 2017-7-13 09:35:00|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历时7年,互联网反垄断执法难在哪

源自:科技日报
soTS-fyhwret2438598.jpg

  行业观察
  日前,因认定谷歌公司滥用其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违反欧盟规定,被处以创纪录的24.2亿欧元(约合27亿美元)反垄断罚款。
  对于该处罚,谷歌方面表示,不同意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所给出的调查结果,并考虑上诉。

旷日持久的调查
  早在2010年,欧盟就开始调查谷歌是否利用其在网络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打压对手。
  2015年6月,欧盟正式起诉谷歌,称其利用在搜索引擎市场的垄断地位,在搜索结果中推广谷歌自家的比较购物服务,打击其他竞争对手。欧盟要求谷歌对搜索排序进行修改。
  2016年6月,欧盟宣布以不正当商业行为起诉谷歌,这次涉及的业务是安卓应用。欧盟表示,谷歌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要求智能手机厂商预装谷歌的软件和服务,对设备厂商进行不公正的限制,打压其他竞争对手。
  2016年7月,就谷歌展示某些广告的方式,尤其是在配置了谷歌搜索引擎的第三方网站上显示广告的方式,欧盟再度亮剑谷歌,认为其限制了第三方网站使用网络广告服务的范围。
  虽然过去七年间,谷歌因三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被欧盟盯上。但是,目前仅有一项调查有了结论,即谷歌涉嫌滥用其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为其比较购物服务谋求不正当竞争优势。

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欧盟在相关声明中指出,谷歌“不顾(产品的)优缺点,向用户在搜索结果中展示了来自Google Shopping的内容。”
  据悉,谷歌利用了网页搜索市场的优势地位,给自家的互联网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出现次序,在流量方面也进行了照顾,而这被认为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的权益。比如用户在使用在线旅游等服务时,在搜索结果中,谷歌会让旗下的旅行服务获得更好的排名。
  依据相关法律,由于谷歌在欧盟地区的搜索服务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使得其捆绑性或融合性的各项业务或服务,很容易被认定为“搭售”。
  此外,更重要的是,谷歌在搜索服务中,对于同类的自营和非自营的业务,给予不同的待遇,将更多优势资源集中在自营业务中,使得其自营业务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而这些是谷歌被认定违反相关法律且被予以处罚的原因所在。

关键概念界定模糊
  整个反垄断调查前后持续了近7年之久,不禁让人疑惑,互联网反垄断执法缘何这么难?
  不同于传统领域,互联网企业或平台在涉及反垄断调查中,有几个要素难以界定。
  其一,相关市场概念的边界问题。根据反垄断法,要认定企业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当行为,首先要确认其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
  但如何界定“相关市场”的范围呢?互联网服务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那么“相关市场”这一概念的范围是仅限在特定地区,还是全球范围内比较;是仅限特定服务内容,还是类似服务均纳入,这些现实性问题使得互联网反垄断调查和执法面临诸多难题。
  其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问题。互联网服务具有明显的平台效应,基于已有业务孵化或承载新业务,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选择。比如,基于QQ的用户关系链推广微信,以及基于电子商务商品信息优势,捆绑第三方支付服务等。
  到底该如何界定合理创新和不当竞争,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也导致了很多具有明显垄断地位并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嫌的互联网企业或平台没有受到处罚。
  这张反垄断巨额罚单,对各国加强针对互联网企业或平台的反垄断执法和监督,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忘伤 发表于: 2016-11-10 17:56:00|显示全部楼层

Christopher YOO:勿因互联网抛弃反垄断传统

源自:新浪财经其他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hristopher YOO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hristopher YOO

  由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承办的“2016中国竞争政策论坛”于10月27日~28日在北京举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hristopher YOO出席并发言。他表示,某些传统行业当中的竞争已经超越了自己行业的边界,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反垄断法规定的事情,而是合同法或者其他法律需要规制的,在进行市场份额界定的时候,必须要做一个传统的反垄断的分析,而不是因为互联网特殊,要完全抛弃反垄断的传统以及理论,这是并不可行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主要想说一下这个行业的不同行为者或行为企业,如何去简化这种分析,可能跟传统的竞争法的政策模式不一样。
  谈一下目前的辩论有关互联网公司竞争法方面辩论的发展方向,另外可能也有些令人担忧的趋势。看一下微软的案件,提醒我们,我们做清晰分析的重要性,传统上对一个市场进行恰当的定义,要确保这个理论是非常清晰的,这个证据的确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补救也是适用于这个案件。同时我们一定要有合适的救济措施,并且我们在进行救济的时候要对它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
  有人把互联网上所有争议都认为是一种平台的争议,不管是关于什么样的具体的反垄断法的问题,大家都简化成为平台,以及多边的效应、双边的效应等等。也探讨如何处理像平台这种多边形的问题,平台究竟是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在这个角度上而言,不管是对于美国的听众还是欧洲的听众而言,以下这些公司在市场上都是有一个市场支配地位的,我们把它叫Gafa,像谷歌、苹果、脸谱、亚马逊这四大公司。
  事实上日本的经济部门也接受了这个词叫做Gafa,这些公司他们都是非常不同的公司,并且在市场上的地位完全不同,所有这些公司都是从事于颠覆式科技的,GAFA更多是关于像广告搜索等,Apple很显然在硬件方面有支配地位,但大部分其他的Apple主要收入来自自己对手机的生产,亚马逊之前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基本的电子商务的服务,而现在更多的是提供一个云计算的服务。而NATU是来进行流媒体一些视频的服务。LBNB大家已经非常知道了,还有优步新的创新公司进行分享,经济当中非常好的公司。
  这是由美国的FCC提供的一些数据,FCC是美国在通讯行业的监管者,现在在整个广告市场当中,即使我们认为谷歌和脸谱都在这个市场上运营,即使是在某一些广告或者是社交网络上面,具有一定的支配地位,但是我们要考虑到的是它会不会真正造成一个垄断呢?因为在线的广告仅仅是整个广告行业当中的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线下的广告也放到一起的话,在线的广告它们所占到的地位事实上占整个广告业的市场份额不足10%,所以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在线的广告在不断增加,但是肯定还是无论如何都到不了20%。看一下当地的比如地方上的一些广告,更多是在传统的电视或者报纸等等,很显然,我们的在线在不断增长,但是无论如何,在美国目前,在市场份额上面,像互联网这些巨头都占到了不到20%的份额。
  如果我们想要对于任何数据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看一下在线的这种广告,是不是真的已经造成了一个垄断的地位?而且在替代性分析的时候,在进行市场份额以及市场界定的时候,我们要看一下究竟它和线下的这些广告是不是构成了互相可替代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所需要搜集的一些信息,并且也需要我们了解的一些非常详细的一些东西。比如从广告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要意识到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有多元化的渠道来进行广告的,而在线的广告既使是在某些公司市场份额非常高,但整个在线市场则非常低。
  有些服务貌似免费的,但实际上是在做广告,很显然这种是非常典型的双边市场,一边是免费的,另外一边是收费的,我们对于这种市场特征的一个分析是,我们必须要把传统的反垄断工具来进行一些新的调整,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市场份额分析得更好,因为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对于一些市场进行静态的分析,而现在要更多进行动态分析。
  现在移动世界对我们来讲越来越重要了,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要看一个应用程序,而不是简单的浏览器了,我们的平台所提供的已经不是让你有一个浏览的机会,而更多的是你在应用程序上面,我们已经不用特别多的台式电脑来进行特别的搜索了,而更多的我们是在苹果的苹果商店进行应用程序的使用。
  我们已经看到现在互联网的情形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这里要非常谨慎说一个事情,这个和其他一些国家是有些不同的,因为我们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和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像印度是不一样的,印度目前,比如你要有一个应用程序的运营,你必须首先通过一个浏览器才能够进入那个单独的程序。不然你是无法来接触到这个应用程序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在不同的市场上运营的商业模式的不同,也会对于整个我们的分析来产生很大的一些影响。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我想特别说的一些事情是,我们现在在整个设计救济措施的时候,必须要非常注意整个市场当中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比如像小米、阿里巴巴等等这些公司,它们的竞争已经完全超过自己的市场边界,在某些传统行业当中的竞争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行业的边界。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反垄断法规定的事情,而是合同法或者其他法律需要规制的,而在进行市场份额界定的时候,必须要做一个传统的反垄断的分析,而不是因为互联网特别的特殊,所以咱们做反垄断分析的时候要完全抛弃反垄断的传统,以及理论,这是并不可行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9-9 04:0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