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47560|回复: 47
 
 泰迪嘻嘻 发表于: 2011-7-22 12:57:4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食材] 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闭幕

 [复制链接]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泰迪嘻嘻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泰迪嘻嘻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泰迪嘻嘻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泰迪嘻嘻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泰迪嘻嘻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泰迪嘻嘻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宇彬 发表于: 2020-9-28 07:36: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闭幕

源自:甘肃日报
原文标题: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闭幕

  9月27日下午,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定西闭幕。
  本届大会以“马铃薯产业与美丽乡村”为主题。两天来,相关专家、学者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病虫害防治、乡村振兴等,开展了全方位的技术交流和战略研讨,在学术、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同时,定西市隆重举办了以马铃薯美食为主的定西地方特色美食体验、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推介采购以及现场观摩等系列活动。
  据了解,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展馆分别设计了鲜薯展区、种薯展区和加工产品展区。在主展区共展出9个特装馆,80个标准展位,有全国各地的77家企业参展。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等11个省份的56家农业机械研发生产企业参加了此次大会农机具展。
  本次大会推进了马铃薯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提升了定西马铃薯在国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定西马铃薯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
  202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将由陕西省榆林市承办。(记者:王朝霞 崔银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朱曲河 发表于: 2020-9-27 13:50:28|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马铃薯集成“现代”技术 亩节本增效600元以上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甘肃马铃薯集成“现代”技术 亩节本增效600元以上

52d4-izrvxmh3073133.jpg
9月25日至28日,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召开。图为马铃薯展馆现场。 张婧 摄

  中新网甘肃定西9月27日电(张婧)“目前,甘肃强化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旱作农业技术在马铃薯产业中的集成应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举例说,尤其在构建种薯繁育推广体系方面,该省培育引进国内外优质种薯,自主研发培育陇薯7号、10号等马铃薯新品种25个,推广椰糠栽培、水培雾培等先进技术,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梯级种薯繁育推广体系。
  25日至28日,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召开。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干旱少雨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20年以来,定西的马铃薯产业走上集良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路子,甘肃建成安定、会宁2个百万亩产业大县,打造了一批万亩以上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在原原种培育大棚看种薯长势。 张婧 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在原原种培育大棚看种薯长势。 张婧 摄

  李旺泽介绍说,甘肃还构建了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具体而言,当地推广半膜垄作沟灌栽培技术模式、黑膜全覆盖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种植技术模式,示范了马铃薯收获、分级、装袋功能为一体的联合收获机械,扶持培育农机服务队、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耕种收托管服务和关键技术指导,实现全环节生产技术服务标准化,提升了马铃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水平,亩节本增效600元以上,鲜薯产量由原来的每亩2000多斤增加到4000斤以上。
  大会期间,中新网记者走访位于安定区香泉镇的马铃薯研究所,了解马铃薯集成“现代”技术方面的有关情况。该研究所所长李进福介绍说,2016年开始,他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新建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包括组培到病毒检测在内的全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设施,目前已拥有组织培养室、炼苗室、育种温室、防虫网室等。

临洮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康勤在马铃薯大会期间的样品展示。 张婧 摄临洮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康勤在马铃薯大会期间的样品展示。 张婧 摄

  李进福说,目前,研究所引进推广离地苗床、椰糠基质、雾培生产等先进生产技术,达到了年生产脱毒试管苗6000万株、原原种1亿粒、原种2万吨的生产规模,并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进行,得到授权生产的国内外优秀马铃薯品种20多个,原原种产品销售遍及中国马铃薯主产区,外销出口到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无独有偶,位于定西市临洮县的马铃薯产业协会日前挂牌并成立了马铃薯“科普小院”。
  据悉,“科普小院”以临洮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为实施支撑,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技术指导,联合甘肃省多家研究机构和技术单位,是建立在农业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农村科普、服务“三农”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临洮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康勤于此间会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他表示,“科普小院”重点选育和推广适合当地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开展马铃薯脱毒苗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生产、田间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传播科技知识、加速成果转化、促进增产增收、综合利用资源。 ●
 索乐西 发表于: 2020-9-26 21:16:00|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定西马铃薯进入收获季节 即将与北京市民见面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甘肃定西马铃薯进入收获季节 即将与北京市民见面
⊙记者:周怀宗 编辑:穆祥桐 校对:吴兴发

  (记者:周怀宗)9月26日上午,甘肃定西市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30辆大车,装着刚刚收获的1000余吨马铃薯,正式从定西发车,这些马铃薯将被送到徐州、武汉、重庆等地的终端市场上。
  定西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地,其种薯、鲜薯、薯制品等,远销全国乃至国外。9月~10月是定西马铃薯收获的季节,1000余吨马铃薯从定西发车,也意味着今年的定西马铃薯销售季即将开始。

装载着马铃薯的大车从定西出发。刘丁隆摄装载着马铃薯的大车从定西出发。刘丁隆摄

  据介绍,定西马铃薯,在市场化之初,就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市场,近年来,还多次在京举行了定西马铃薯进高校活动,向北京各大高校的食堂推介当地优质马铃薯。这些马铃薯将在随后的一两个月中,陆续通过网络销售、传统运输等方式,到达北京各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及消费者个人手中。
  作为全国马铃薯大会活动的一部分,除了发车仪式,定西还在同日举行了马铃薯产品展示、推介签约仪式等活动。

参观的市民拿起展示的大个土豆自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参观的市民拿起展示的大个土豆自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26日上午,记者在展会上看到,这里汇聚了品种众多的马铃薯鲜薯,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甚至还有内外都是紫红色的马铃薯,有参观者误以为是紫薯,但负责展示的工作人员表示,紫色的马铃薯并非紫薯,而是一种人工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俗称“黑美人”。

俗称“黑美人”的紫色马铃薯。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俗称“黑美人”的紫色马铃薯。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除了粉条、淀粉、薯片等传统的马铃薯制品外,记者在展会上还看到,马铃薯被加工成饼干、泡面、酸辣粉、馒头等速食产品。

展会上的各种马铃薯制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展会上的各种马铃薯制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展会上的各种马铃薯制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展会上的各种马铃薯制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只有拇指大小的种薯,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据介绍,这些“小土豆”是马铃薯的初代种薯,在经过三代繁育后,在第四代成为商品薯,一个这样的“小土豆”,最终会产出超过2000个正常大小的马铃薯。这些“小土豆”大多来自定西市安定区,据介绍,定西市安定区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繁育基地,每年生产初代种薯“原原种”超过5亿粒,年外销4亿粒以上,出口5000万粒以上。

拇指大小的种薯(红圈内)和正常土豆。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拇指大小的种薯(红圈内)和正常土豆。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豆包七 发表于: 2020-9-25 19:46:00|显示全部楼层

把土豆玩出花样 甘肃定西举办马铃薯美食节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把土豆玩出花样 甘肃定西举办马铃薯美食节
⊙记者:周怀宗 编辑:唐峥 校对:李项玲

  (记者:周怀宗)金瓜土豆、芝士焗土豆、土豆比萨、土豆寿司、土豆凉粉……
  9月25日下午,全国马铃薯大会期间,甘肃定西市举办了马铃薯美食节,展示了上百种马铃薯制作的美食,吸引了众多市民。

在甘肃定西马铃薯美食节上,展示了上百种马铃薯制作的美食。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美食节上,展示了上百种马铃薯制作的美食。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甘肃定西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地之一,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种薯培育地,被称为“中国薯都”。近年来,定西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据介绍,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育种、栽培、加工、销售产业链,其中加工业以马铃薯为基础,开发出全粉馒头、全粉汤圆、薯条、饼干、面条、挂面、无矾粉皮等多种产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示台的中央,工作人员用马铃薯制作了一座凤凰形态的雕塑,周边摆满了各色菜式,每道菜旁标注了菜名和特色。虽然不是周末,但马铃薯美食节仍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不少市民都是全家参加。

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自2018年开始,每年秋季马铃薯收获季节,定西都会举办马铃薯美食节,一位美食节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美食节展出了108道马铃薯制作的菜品,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特别制作了华诞宴,今年我们有162道美食菜品亮相美食节。”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0-9-25 19:46:00|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7000万亩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7000万亩
⊙记者:周怀宗 编辑:唐峥 校对:李世辉

  (记者:周怀宗)9月25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召开。

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定西召开。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定西召开。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作为重要的大宗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快速。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7000万亩,平均亩产1.2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助力脱贫攻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马铃薯产业仍存在脱毒种薯应用范围较小、专用品种少,机械化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强化政策引导、调整优化生产布局、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进一步推进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发展。
  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从上世纪末,甘肃成为旱作农业示范区,其中,马铃薯产业是主要的突破口。时值9月,定西当地正处于秋季马铃薯收获期,在定西市安定区的一家农场,记者看到,在马铃薯田中,两台农机正在作业,一台割秧机负责割秧,一台收获机随后将埋在土中的马铃薯挖起,随后再由农民集中收纳。

定西农场收获土豆。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定西农场收获土豆。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到2020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030万亩,总产量预计可达1550万吨。
  此外,甘肃也是全国马铃薯薯种的主要培育区。马铃薯是无性繁殖,容易富集多种影响马铃薯生长的病毒,如马铃薯卷叶病毒等,从而导致马铃薯减产,同时也会让薯种快速退化。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脱毒薯种,通过试管移栽或扦插,获得极少病毒的薯种,称为原原种,原原种经历原种、一级种二代繁育之后,第四代即为商品薯。

种薯培育。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种薯培育。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来自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生产原原种13亿粒,占全国马铃薯供种的60%。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区,同时出口俄罗斯、土耳其、埃及等多个国家。
  据介绍,当地马铃薯产业还带动了全省26381户贫困户的增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金达莱 发表于: 2020-9-23 18:06:00|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马铃薯大会24日在甘肃定西开幕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全国马铃薯大会24日在甘肃定西开幕
⊙记者:周怀宗 编辑:穆祥桐 校对:王心

  (记者:周怀宗)9月24日,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和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将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开幕。

收获的马铃薯。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收获的马铃薯。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次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省农牧厅、定西市政府主办。会议包括马铃薯美食为主的定西地方特色展览展示、推介采购以及现场观摩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农特产品,开展直播带货,马铃薯鲜薯定点销售专运发车仪式,现场观摩定西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等。

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糕点。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以马铃薯为主料制成的各种糕点。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定西到广州的马铃薯专列。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定西到广州的马铃薯专列。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此次会议采取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活动包括大会开幕式、推介签约、专题研讨、展览展示等。
  甘肃定西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据介绍,该市每年建成优质种薯扩繁基地100万亩以上,年产脱毒种薯200万吨以上,年产原原种10亿粒以上。脱毒种薯销往内蒙古、四川、贵州、河北等十多个省份,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国家。今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7.47万亩。

植保机在进行田间管理。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植保机在进行田间管理。甘肃定西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落语 发表于: 2020-9-9 21:53:53|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中国马铃薯之乡”:无限“薯光”在西吉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探访“中国马铃薯之乡”:无限“薯光”在西吉
⊙记者:于晶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红耀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 于晶 摄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红耀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 于晶 摄

  中新网宁夏西吉9月9日消息,题:探访“中国马铃薯之乡”:无限“薯光”在西吉
  9月9日,记者走进西吉县红耀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连片的马铃薯郁郁葱葱铺满田地,奏响了增收致富的“丰收曲”。
  宁夏固原西吉县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苦甲天下”是西吉曾经的写照,这片贫瘠的土地是我国扶贫开发的发源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马铃薯,曾经是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
  风沙、烈日、黄土,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境,却也更适合马铃薯的种植生长。
  马铃薯传入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西吉县种植也有300多年。经过长时间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加上品种的不断更新和换代,马铃薯已更加适应西吉的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区,成为西吉的首选作物之一。
  2004年,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如今一个响亮的名字让世人记住了西吉,这里盛产的马铃薯也让40多万西吉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工作人员在马铃薯育种基地检查水培的马铃薯原原种。 于晶 摄工作人员在马铃薯育种基地检查水培的马铃薯原原种。 于晶 摄

  近年来,随着当地对马铃薯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延伸,马铃薯从种薯繁育到食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逐渐清晰,旱塬上过去的“救命豆”变成了“致富豆”,马铃薯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跟记者碰面时,红耀乡井湾村村民王海涛刚从地里回来,手上捏着两个沾着泥土的马铃薯。“原本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口粮’如今让我脱了贫,还致了富,从过去的一贫如洗到如今年收入达到15万元(人民币,下同)。”王海涛咧开嘴乐。
  整个井湾村,2016年都靠着马铃薯脱贫。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苏林富告诉记者,从种子开始,西吉的马铃薯就不一般。光是宁夏佳立、西吉土豆种业2个脱毒繁育中心,就能做到年繁育原种5000万粒,扶持20多家经营主体建设原种基地1万亩,一级种基地10万亩。当地种薯甚至远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过去,马铃薯一多就卖不出去。现在西吉马铃薯年产量达150多万吨,市场在哪里?
  据苏林富透露,为了能保证这150多万吨的马铃薯有销路,能卖个好价钱,西吉县近年来在马铃薯产业链的下游做起了文章。西吉马铃薯交易市场已经成为西北马铃薯集散地,从事马铃薯销售贩运的大户有1000余户。在马铃薯上市后,市场中会有200多名马铃薯经纪人将这些马铃薯发往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
  西吉县马铃薯产量稳定,每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以上,占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2019年,西吉县主推“青薯9号”“青薯168”等品种,种植马铃薯85万亩,平均亩产1768.2公斤,年产马铃薯150.3万吨以上,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5.03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元,占经营性收入的34%。
  近年来,西吉县坚持走“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举的产业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有了优质种薯作保障,马铃薯的亩产不断提高,而随着“西吉马铃薯”这个中国驰名商标的推广,西吉马铃薯的市场认知度和价格也在不断提高,这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小小的马铃薯,正带着西吉县一起翻身。西海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下降到2019年的0.95%。如今的西吉人正伴着“薯光”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李雪 发表于: 2020-6-19 09:36:00|显示全部楼层

政务要闻马铃薯产业全覆盖 娄烦土豆成脱贫致富"金豆"

源自:太原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政务要闻马铃薯产业全覆盖 娄烦土豆成脱贫致富"金豆"

  6月18日,娄烦县消息,今年该县加大力度推进马铃薯产业全覆盖项目,重点发展5万亩有机旱作马铃薯种植。项目覆盖全县8000户2.3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人,通过此项目,贫困户可实现年人均收入1887元。
  娄烦县以马铃薯一级脱毒种薯为种子,以“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和村社合一”为实施主体,按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户+贫困户”的组织形式,建成2.5余万亩有机旱作绿色产品基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
  除了发展传统马铃薯种植产业外,娄烦县今年继续积极打造1万亩富硒马铃薯功能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增施含硒底肥及喷施富硒叶面肥,使马铃薯富硒含量达到50ug/kg以上,实现了该县马铃薯由普通农产品向功能性农产品的迈进。
  此外,今年娄烦县还将建设100亩省级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示范观摩点,并在上海、太原设置2个以销售全县贫困户马铃薯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市场档口,预计销售量达2万吨以上。
  (转载自太原新闻网)
 东京热 发表于: 2020-3-10 06:13:59|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好天气 抢种马铃薯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趁着好天气 抢种马铃薯

  3月3日,湖北恩施市三岔镇惠生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里,6名工人戴着口罩正忙着精选分装马尔科和鄂薯10号马铃薯。
  连日来,三岔镇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片忙碌景象,耕地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人们在田间抢种马铃薯。惠生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萍说,合作社抓住晴好天气,组织机械和社员进行马铃薯播种,今年2000亩的基地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从气调库调运马铃薯,组织工人精选分装,每日可分装5000斤,包装好的马铃薯1小时后便可进入城区24家超市。”王萍说,除了基地建设,合作社的分装生产线和物资供应链也步入正轨。
  当前正值恩施市马铃薯播种生产紧要时节。为了保障群众顺利完成种植,恩施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各个乡镇成立了3至5个物资配送中心,定点送农资、送技术,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减到最低。
  据恩施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常年种植马铃薯28万亩,低山(800米以下)和二高山(800米至1200米)的马铃薯种植在年前已基本完成,目前,高山(1200米以上区域)近5万亩马铃薯正在抢种播种,本月中旬可完成总体播种计划。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chiaki 发表于: 2019-2-9 16:26:00|显示全部楼层

【乐见】了不起的土豆

源自:界面_综合
  如果一个人特别木讷、无知,或者永远都没有人会理会他,那你可以叫他“土豆”;如果一个人总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还爱吃垃圾食品,那你也可以叫他“土豆”。土豆外表坑坑洼洼,其貌不扬,因为长在地下所以全身是土,所以土豆很容易因为外表受到歧视。在英语里,和土豆相关的俚语一般都含有贬义。不过,土豆也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物种。土豆、马铃薯、洋芋、薯仔、地蛋……都是它的名字;薯条、薯片、薯格、土豆泥……都是它的吃法。作为一种淀粉类食物,土豆已经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因为B族维生素丰富,在法语中,土豆有“地下的苹果”之意。
_fD0-hsqyiwu5101433.jpg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  是印第安人的“丰收之神”,也是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战利品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印第安人将土豆奉为“丰收之神”,因此土豆的丰收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如果某年的土豆严重减产,就被认为是“怠慢”了土豆神,必须举行一次盛大而残酷的祭祀仪式,杀死牲畜和童男童女为祭品,乞求土豆神保佑丰收。1492年,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也发现了印第安人的土豆。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发现新大陆后,土豆作为“战利品”被带回了西班牙。因其甘甜软糯的味道和口感,西班牙的国王和王后迅速就喜欢上了这种新食物。到17世纪80年代,欧洲上流社会仍然把食用添加了大量香料和糖烹制的甘薯作为一种时尚。

  有人爱,有人怕。虽然西班牙王室将食用土豆作为一种时尚,但是在土豆得到推广之前,对于大多数欧洲人来说,食用土豆会危及生命,虽然这并没有任何根据。土豆能作为粮食作物在欧洲大陆得以广泛传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一位平凡的法国农学家巴曼奇(Parmenti),是他认识到土豆良好的食用价值。巴曼奇在村落考察时,发现了这种“易蒸熟,适合做面包”的块茎,于是带回家乡打算推广,但是村民认为这种奇形怪状的家伙会损害健康,甚至会让土地寸草不生。为了推广土豆种植,巴曼奇在一块贫瘠的处女地上种下土豆,围起来之后还向国王借了一支全副武装的警卫队守护,并且要求警卫队在白天严阵以待,晚上则只留一位耳聋眼花的老兵执勤。巴曼奇的小伎俩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入夜之后,村民偷偷挖走了巴曼奇种下的土豆。到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法国的大多数农民都已经开始种植土豆,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连以崇尚美食闻名的法国人都吃土豆了,那土豆一定美味──当历史迈过十九世纪的门槛时,土豆已经传遍了全欧洲。但是谁又能想到,在成为食物之前,土豆仅仅是种在花园里的一种花。
X1NG-hsqyiwu5102919.jpg
2018年7月2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马铃薯种植户在查看马铃薯开花情况。
  明末清初,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原产美洲的大批农作物也被欧洲殖民者通过海路带到了东方。“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很快便接受了这一外来作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土豆也极大地缓解了古代中国人的吃饭难题。“马铃薯”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据说因其酷似马铃铛而得名。“土豆”最终成为中国人对它的一个称呼。
  由于大饥荒和移民潮,土豆也随着爱尔兰移民登上了新大陆的土地──美国。至今在美国的一些地方如新罕布什尔州还是把土豆称为“爱尔兰薯(Irish potato)”。
  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代表,也是云南人桌上的“硬菜”

  1853年春天,一位食客向厨师抱怨油炸马铃薯片太厚了,并拒绝付账。厨师又做了一些薄一点的,但是食客依旧不买账。被激怒的厨师决定教训下这位客人,他把马铃薯切的非常非常薄,以至于叉子都无法插住。但事与愿违,不仅这位食客非常喜欢吃薄薄的马铃薯片,其他客人也很喜欢,于是马铃薯片便成为了一种特色食品。不久,这种马铃薯片被包装并且出售,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于当地发售,立刻就风靡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到了上世纪20年代,随着马铃薯自动削皮机的发明,马铃薯片从小规模制作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一个美国南方的旅行推销员赫尔曼.莱(Herman Lay)带着皮箱在美国南部的杂货店叫卖此机器,之后他更创立了公司,令他的名字“乐事(Lay's)”几乎成为马铃薯片的同义词。从19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马铃薯片开始流行起来。时至今日,“薯片”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好莱坞的“大片”一起,成为了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甚至在一些国家,薯片已经贴上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wzOF-hsqyiwu5103330.jpg
53岁的Gary Kaye有四个孩子,他从十年前开始收集薯片包装袋,如今已收集了超过8000个袋子,他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厨房内。Gary Kaye希望通过收藏来为慈善机构募捐。

  2015年12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云南师范大学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马铃薯学院”的战略框架协议。“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是马铃薯学院的教学宗旨。这一消息看似笑话,但却体现了土豆的地位。2015年,中国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推进把土豆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土豆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虽然土豆是舶来品,但中国已经是世界土豆总产最多的国家。2010年,全世界共生产了3.24亿吨土豆,其中中国独占7500万吨。
FYhb-hsqyiwu5103753.jpg
2018年7月1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马铃薯种薯种植基地,村民种植时绘制的“昭通洋芋”、“中国马铃薯大会”“鲁甸欢迎你”字样。
jQKX-hsqyiwu5104151.jpg
煎、炒、烹、炸,没有不适合土豆的做法。  土豆在云南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州,那么在云南,就是没有一块土豆能被剩在盘里端下餐桌。云南有一句口头禅叫“吃洋芋,长子弟”,“子弟”有丰富的内涵:相貌端正,浓眉大眼,人品耿直,聪明朴实,而且一定身体健壮,吃苦耐劳,比起只能养眼的“帅哥”更加富有实用性。心灵手巧的云南人能做出108种花式不重样的土豆吃法,从主食、零食到家常菜,从蒸、炒、煮到炸和烤,不得不说土豆的灵魂掌握在云南人手中。微博“昆明城事”甚至曾经发过一条这样的内容“什么叫生活仪式感,你来云南吃一次烤洋芋就明白了。只要你买一个烤洋芋,接近二十种佐料,对得起洋芋也对得起你的味蕾”。
  在云南,土豆就是硬菜。
  环保、美妆、区块链艺术……土豆样样玩得转
  2019年1月12日,英国《卫报》放弃塑料封面,正式采用可降解的土豆淀粉再生包装。在全国性报刊中尚属首例,这也导致了《卫报》三年来首次涨价。《卫报》鼓励读者将新的土豆淀粉包装用于堆肥货或扔到食物垃圾桶中,而不要与其他一次性塑料用品混在一起。
  除了玩转环保,土豆在成为新一代“美妆博主”。俄国Vlog博主Elona Balasyan在2018年圣诞节前发了一个给土豆化妆的视频,视频中土豆不仅涂上了粉底、眼影、口红、睫毛膏,还戴上了一顶金色假发。在Elona Balasyan的启发下,大家纷纷拿起厨房里的土豆开始了美妆挑战,甚至在YouTube等视频平台上出现了“make up on potato(在土豆上化妆)”、“potato challenge(土豆挑战)”等热门话题。土豆化妆后的样子也引起了部分网友的不适,不是因为土豆土土的外表,而是因为“太像人脸了”。在美妆界脱颖而出的新一代博主“土豆”甚至引起了BBC的注意:为什么土豆可以做美妆博主的宠儿?专业化妆师表示:“因为土豆水分比较少,能更好的吸收化妆品,而且表面也相对平滑,重要的是,土豆更接近人的脸型。”

  除了环保、美妆,土豆还能跟区块链、艺术沾上边。在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火热的当下,艺术品交易与收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关注到这一点,并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革命”中,土豆也参与其中。
ymNI-hsqyiwu5106004.jpg
《Patato #345》。
  艺术家Kevin Abosch的主业是给明星名人、富商巨贾拍摄以黑色作为背景拍摄的肖像照,他的主顾包括“海盗船长”强尼·德普、好莱坞大牌导演斯皮尔伯格等等。Kevin Abosch最知名的作品要数他在2010年拍摄的《Patato #345》,展示了一颗被置于纯黑背景板前的生土豆肖像。这件摄影作品在2015年以75万英镑的价格被一名欧洲商人收入囊中,艺术家和作品也因此被推上世界各大媒体头条,并奠定了Kevin Abosch的作品风格:通过结合摄影和现代科技挑战传统概念中的艺术价值问题。也是从《土豆#345》开始,Kevin Abosch真正将关注点转向了探索艺术品的货币价值,“大众对这件作品的关注令人兴奋,但他们的焦点很快从艺术价值转向了作品的货币价值,”Kevin Abosch说,“对艺术家来说,艺术是艺术家的延伸,所以我感受到我自身也被商品化了”。

  从印第安人的“丰收之神”,到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数百年间,土豆真正做到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Sz4k-hsqyiwu5106728.jpg
2017年9月27日,甘肃民乐县南古镇柳谷村的农户正在忙碌着收获成熟的土豆。
  如果说“马铃薯”是它的学名,那么土豆、洋芋等名称则是全国各地对它的昵称。虽然它叫“土豆”,但是并不土。在英语中,马铃薯叫做potato,是来自西班牙语的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马铃薯”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据说因其酷似马铃铛而得名。“土豆”最终成为大家普遍认知的一个称呼。
  发展至今,马铃薯已经是大众餐桌上的一种食物,但是在人类文明史上,马铃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同美国知名环境史学家 W.H.麦克尼尔所说:“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这并非荒唐事……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

  印第安人将土豆奉为“丰收之神”,因此马铃薯的丰收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如果某年的马铃薯严重减产,就被认为是“怠慢”了马铃薯神,必须举行一次盛大而残酷的祭祀仪式,杀死牲畜和童男童女为祭品,乞求马铃薯神保佑丰收。1492年,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也发现了印第安人的土豆。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发现新大陆后,土豆就被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西班牙。因其甘甜软糯的味道和口感,西班牙的国王和王后迅速就喜欢上了这种新食物。到17世纪80年代,欧洲上流社会仍然把食用添加了大量香料和糖烹制的甘薯作为一种时尚。
xoNe-hsqyiwu5107278.jpg
2017年9月6日,吉林市街头一个吊起来的简易网兜,里面晾晒的土豆干。如此晾晒的土豆干接受阳光充足,还能被风吹着,自然干得快。
ZrtP-hsqyiwu5108256.jpg
2012年4月26日,湖北武汉,作为“中法文化之春”武汉站活动之一,《阿涅斯的海滩在中国》艺术作品在湖北美术馆开展。阿涅斯·瓦尔达是法国电影导演、摄影师和艺术家,她将“土豆”运用在自己的多部作品中,以土豆比喻女性衰老的过程。
yutu-hsqyiwu5109260.jpg
当地时间2014年9月20日,俄罗斯克拉斯诺雅茨克举办食品博览会,卡通艺术家Daria Chebunina和Tatiana Mironenko在土豆上绘制了奥巴马和普京等人的肖像。
ROYu-hsqyiwu5110066.jpg
当地时间2017年1月26日,一名埃及男子在尼罗河三角洲沙玛村的田地里监督工人收获土豆。
mG2O-hsqyiwu5110736.jpg
当地时间2017年3月13日,美国纽约,货架上的土豆被抢购一空。据悉,美国气象局发布暴风雪警报,东海岸降雪量将达2英尺。学校和航班深受影响。
sn2A-hsqyiwu5111668.jpg
2017年11月18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实拍纯手工制作土豆粉条的操作过程。
KKVC-hsqyiwu5112046.jpg
当地时间2018年1月19日,柏林国际绿色周(“Gruene Woche”)农业博览会开幕当天,展台上不同品种的土豆。
-XQs-hsqyiwu5112107.jpg
当地时间2018年5月17日,孟加拉博格拉县Kahalu Upazila,工人们每天要花12-15个小时处理这些总计2000公斤的红土豆。
neCy-hsqyiwu5112875.jpg
2018年6月23日,土耳其主要反对派共和党人民党总统候选人Muharrem Ince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集会上发表讲话时举起土豆和洋葱。
Ar2x-hsqyiwu5113354.jpg
当地时间2018年7月4日,韩国春川,农民正在田间收土豆。
TMkl-hsqyiwu5113673.jpg
当地时间2018年8月10日,荷兰农民收获新的土豆,由于干旱土豆减产,但是预计价格会上升。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东方I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10-14 09:17, Processed in 1.528802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