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68|回复: 1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医护意大利医生卡纳维洛回应换头术质疑:伦理不应阻碍新技术

 [复制链接]
  塞尔吉奥·卡纳维洛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的神经外科专家。2015年2月27日宣布,他将在两年内进行世界第一例完整的人体头部移植,将这一过去仅存于科幻小说和恐怖电影中的情节变为现实。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外茂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外茂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外茂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外茂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外茂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外茂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生命的奇迹[讽刺] 国际锐评:BBC被逐出中国市场咎由自取
10#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11-23 10:48:01|只看该作者

科技日报:“换头术”逾越伦理底线 应贴永久封条

源自:科技日报
原文标题:“换头术”逾越伦理底线,应贴永久封条

  11月21日,备受质疑的“换头术”参与者出面更正:“我们并没有做‘换头术’”,而“是按科学步骤完成了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
  我没有看出更正的实质,更正了什么?“人体头移植实验模型”,无非“换头术”在路上而已,它的终点难道不是指向移植活体人头的吗?!
  人类“自虐”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克隆人,比如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比如麻痹直至剔除人类繁殖意识的性爱机器人……诸如此类的胡作非为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力过度介入自然过程。“换头术”也好,“人体头移植模型”也罢,只是“胡作非为”中最新的一例;而这一次“过度介入自然”,人已走得太远。
  此事激起舆论连日来沸沸扬扬的讨论,针对科学事件的公众喧嚣已很久没有如此高涨。显而易见,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甚至,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从21日更正的内容看,舆论聚焦的科学的边界、科学家的底线等等伦理议题完全没有命中标靶,台上的信息发布者似乎仍未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那么,从头定义一下这件事,也就不是无意义的。
  迄今为止,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迥别于其它动物的意识和思辨能力,主要源自一颗聪明的脑袋;主导人体应激反应的神经中枢,也位于这颗脑袋。由此生发出认知、理念、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其中一项基本认知人人皆有,即主体意识,说白了就是“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这是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石,既廓清人类彼此,亦界定人兽差别,更见证生命尊严。脑袋被称为“高贵的头颅”,根源在此。
  “换头术”轻易冒犯了“高贵的头颅”,却永远无法突破人格界定的伦理困境,无论它在技术层面取得多大进步,过去、现在、将来皆然。试想,以己之身,换彼之头,“我是谁”“我是他吗”“他是我吗”;在“脑死亡”定义前提下,“我死了吗”,还是“我活着,他死了”……既然分不清彼此,也就无所谓共同。往小了说,必将导致个体身份甄别混同危机;往大了说,人类基本认知和价值观将面临系统性崩塌和重塑。在此意义上,说“换头术”越过了人格底线,是毫不为过的。不管人类永生、重获新生的冲动多么强烈,这件事也归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列,理当永远封入“想做而不敢做,能做而不愿做”的禁地。
9#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11-22 04:07:00|只看该作者

意大利医生回应换头术质疑:伦理不应阻碍新技术

原文标题:意大利医生回应“头移植”质疑:伦理不应阻碍新技术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近日中外媒体铺天盖地都在报道一个听起来非常耸动的话题:“换头术”。自从这一消息传出之后,对于它的关注与质疑就没有断过。有媒体惊呼“人类史上第一例换头术成功”,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实施这一手术的人是“疯子”,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认为这有着严重的伦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21日专访了此次手术的主导者之一、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他表示,自己从来不在乎这些指责,他认为中国是做这项研究最合适的地方。
  卡纳维罗在接受专访前给《环球时报》记者看了一篇名为“头部移植的新时代:对批评者的回应”的文章,该文由他和任晓平共同署名,并引用1903年一篇名为《飞行机器前景展望》的文章片段作为其略带讽刺的开头:“已知物质,已知形式的机器和力量,没有任何可能的组合可以结合在一台实用的机器上,让人们可以在空中长距离飞行。”而就在当年的12月17日,莱特兄弟开创了人类飞行的新时代。

  卡纳维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下对于这项研究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四点:即脊髓再生的可行性、大脑在缺血期的生存问题、心理适应性以及免疫排斥反应。“长期以来,一些在脊髓再生或神经保护领域没有经验的医生凭着死记硬背,就认为脊髓损伤是不可恢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卡纳维罗以争议最大的脊髓再生为例。他表示,脊髓融合方案已经由韩国、中国和德国的三个独立小组的动物(小鼠、大鼠、犬)实验验证过。“目睹这些实验的一些记者称这个结果‘近乎奇迹’。”
  卡纳维罗的说法21日也得到任晓平的证实。指导这次手术的中方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任晓平当天在哈尔滨召开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任晓平向记者展示了几分钟的短片:实验人员从狗的背部开口进行脊髓全切断,接下来,立即用一种名为聚乙二醇(PEG)的化学黏合剂来进行融合。视频显示,术后两星期,狗已能蹒跚走路。术后两个月,它开始能跑。任晓平对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效果非常好,尽管不能说完全和正常狗一样”。
  至于大脑缺血的问题,卡纳维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早在1970年就已经证实:深低温条件下,大脑可以在脱离并重新附着于新的血管系统存活下来,且没有缺血性损伤。“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的计划是通过一个插入的泵,通过交叉循环来保持血液流动,使大脑冷却到一定温度。最近在灵长类动物中,该方法已经被证实了安全性。”
  任晓平在记者会明确指出外界所说的“第一次换头术”的说法不准确,他和卡纳维罗只是“完成人类第一例头移植外科模型”。
  从这项研究在2015年被媒体披露以来,质疑声就从没间断过。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弗兰克斯坦教授认为意大利医生卡纳维罗是个“疯子”。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主席亨特教授表示:“我不希望任何人接受这种手术,手术结果有可能比死更难受。”而且,对于“头移植”后,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也一直引发争论。任晓平在2015年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曾明确回应:“如果一个技术可以有效延长人的生命,伦理学角度没有理由不批准。”
  至于外界对此项研究的伦理学角度的质疑,卡纳维罗表示,生命伦理学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学科:它是从历史中各种形式的辩论中产生的,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文化中更是如此。因此,所有的批评都远远不能被称为科学的“硬”证据。《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卡纳维罗和任晓平联合发表的手术论文中,明确写着“本研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哈尔滨医科大学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和患者(指家属签署了捐赠遗体进行研究实验工作同意书)批准。”
  “千万不要相信西方媒体,他们只想阻止中国复兴!”在谈到中国作为研究地引发的争议时,卡纳维罗放慢语速,“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的世纪,中国正在为前沿科技加大投资。20世纪的美国也曾做过一些起初让人认为不可思议的科研计划,比如登月,所以21世纪的中国也应该做一些让世人肃然起敬的事。中国是做这项研究最合适的地方。”
8#
 红英 发表于: 2017-5-3 09:35:00|只看该作者

意医生对老鼠实施头移植:人头移植打算遭专家批评

源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5月2日电(记者:刘霞)据英国《独立报》1日报道,意大利极富争议的神经外科医生塞尔吉奥·卡纳维洛所在团队近日对实验鼠进行了头部移植手术。卡纳维洛打算年底进行人头移植,但遭到一些知名专家的批评。
  此次手术有三只实验鼠参与,科学家们将一只小实验鼠的头连接到另一只大实验鼠的身体上,制造出一种“双头”动物;然后利用一根泵,让第三只实验鼠朝被移植的头输血,以确保这个大脑不缺氧。
  最新研究发表在《中枢神经科学与治疗学》杂志上,实验初衷是研究与血流到大脑以及免疫系统排斥新器官等有关的问题──在人体移植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卡纳维洛打算今年年底在人类身上进行头部移植手术。他此前曾宣布,届时接受手术的病人可能是天生就患有罕见遗传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人瓦列里·斯比利多诺夫,但后来又表示,接受首例头部移植手术的人很可能是一位中国人,这一变化中间的是非曲直仍不清楚。
  此前,卡纳维洛和其合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已进行了一系列与头部移植有关的实验。他们的方法涉及到用一种非常锋利的小刀切开脊髓,接着将身体置于低温状态从而使其愈合。
  在一项实验中,他们表示,切掉了一只狗90%的脊髓,然后将其重新缝合;在另一项实验中,他们报告称,在猴子身上进行了头部移植手术;第三项实验中,他们将老鼠的脊髓切掉,然后重新连接,老鼠能恢复行动能力。他们还宣称,已利用死尸进行了头部移植实验。
  这些实验都没有经过同行评议。而且,科学界很多人批评卡纳维洛的实验过于耸人听闻。有些专家表示,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移植人头能取得成功。美国神经外科协会会长赫特·巴杰也对头部移植计划提出了批评。他说:“我不喜欢头部移植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情。”
7#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5-3 09:35:00|只看该作者

测试换头术老鼠头部移植:“双头鼠”平均存活36小时

  在这项令人略感不适的实验中,卡纳维罗的合作伙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任晓平教授将一些较小老鼠的头部移植到另一些较大老鼠的背上,并使这些“双头鼠”平均存活了36小时。

  科学家在每次手术中都使用了3只老鼠:一只体型较小的老鼠作为“捐献鼠”,另两只较大的老鼠分别作为“接受鼠”和“血液提供鼠”。

  这些“双头鼠”平均存活了36小时。实验期间,提供头部的小老鼠并没有出现与失血有关的大脑损伤症状。

  此前俄罗斯男子、身患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Valery Spiridonov)曾表示志愿作为第一位手术者。
  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赛吉尔·卡纳维罗(Sergio Canavero)曾宣称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世界上首例头部移植手术。近日,卡纳维罗声称,他们已经成功把一只老鼠的头部移植到另一只老鼠的身上。
  在这项令人略感不适的实验中一些较小老鼠的头部移植到另一些较大老鼠的背上,并使这些“双头鼠”平均存活了36小时。实验期间,提供头部的小老鼠并没有出现与失血有关的大脑损伤症状。
  据介绍,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以往头部移植实验的基础上,找到了避免大脑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受损及长期免疫排斥的方法。在此之前,科学家已经在狗和猴子身上进行了类似尝试,研究如何在大脑供血被切断时保持神经活力,他们在发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科学与药物治疗》(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期刊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解释。
  然而,实验对象的长期存活并不是这些研究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此次研究中,科学家在每次手术中都使用了3只老鼠:一只体型较小的老鼠作为“捐献鼠”,另两只较大的老鼠分别作为“接受鼠”和“血液提供鼠”。
  为了维持被移植头部的血液供应,研究人员用一根硅制管将其与血液提供鼠的血管连接起来,这根硅制管再穿过一个蠕动泵,借助后者来推动血液流动。接着,在头部被移植到第二只老鼠身体上之后,研究人员用人造血管将捐献鼠的胸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与接受鼠的颈动脉和体外血管连接起来。研究团队表示,实验中捐献鼠的大脑组织并没有因为血液流失而受损,而且在手术之后,捐献鼠的头部还能够眨眼和感觉疼痛。
  据报道,这些“双头鼠”在手术之后平均存活了36小时。研究人员称,借助蠕动泵和人造血管,移植后的长期存活是有可能的。
  在更早之前,赛吉尔·卡纳维罗曾表示,争议性的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将在2016年12月进行。许多专业人士对这一计划表示反对,并质疑这类手术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尽管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成功。
  一些批评者直言,卡纳维罗的计划“纯粹是幻想”,还有人将这位医生比作经典小说角色弗兰肯斯坦。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医学家亚瑟·卡普兰(Arthur Caplan)更是直言不讳,称卡纳维罗是个“疯子”。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主席亨特·贝特杰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不希望在任何人身上进行这一手术,我也不允许任何人对我这么做,因为会有很多比死亡更糟糕的情况发生。”
  然而,卡纳维罗似乎对这一计划越来越执着。2016年11月,这位神经科学外科医生发布了一个虚拟现实(VR)系统,并宣称这将“使患者为在一个新的身体里生活做好准备”。该系统由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创新生物工程技术公司(Inventum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ies)开发,能帮助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卡纳维罗称,这种手术最终将帮助那些颈部以下瘫痪的人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
  此前俄罗斯男子、身患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Valery Spiridonov)曾表示志愿作为第一位手术者。在移植手术中,他的头部将被“冻结”,以避免大脑细胞死亡,同时人工血管将连接各条关键的动脉和静脉。 ●
6# 青城山
 红星 发表于: 2017-4-4 08:48:00|只看该作者

世界首位换头术志愿者讲述感受 离手术剩9个月

源自:红星新闻
原文标题:离换头只剩9个月 世界首位换头术志愿者向红星新闻独家讲述心路历程
⊙实习记者:徐缓

  红星新闻清明特别奉献
  古时,帝王向往永生,炼丹求药,闹出不少笑话。当永生的梦想幻灭后,“年寿有时而尽”就成了我们基于生死的一种普遍认识,生命常在,而年寿有尽。
  而到了现在,医疗科技带来的技术革新,永生或将不再是幻想。为此,在清明之际,红星新闻特别奉献,推出关于医疗革新改变生命的新闻──
  时间已近2017年夏天,距离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和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医生预计进行头部移植手术,只剩下不到9个月的时间了。

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

  回到两年前,这位来自俄罗斯的计算机工程师正式进入公众视野的那一刻──
  2015年,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维洛和他的首位志愿者──俄罗斯人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向所有人宣布,他们计划在两年后进行世界上首例头颅移植手术。消息一经公布,瞬间轰动全球,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今年31岁的俄罗斯人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自出生起,就患有一种被称为“沃尼克-霍夫曼症”的罕见先天性脊髓肌肉萎缩疾病。这种疾病的新生儿患病率为1:6000到1:10000之间,患者平均寿命为18个月。他从1岁被确诊后,就只能依赖轮椅生活。
  虽然身体瘫痪,但他的大脑却十分健全。幸运的是,相比于大多数幼年病逝的孩子,瓦列里成为了极少数能活到成年的患者之一。然而不幸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正在加速萎缩,他开始感到呼吸和吞咽越来越困难。
  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瓦列里最终做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成为世界上首位头颅移植手术志愿者。

2015年学术会,卡纳维洛医生(左)和瓦列里(右)宣布了这个重要计划

  经过多方联系和不懈努力,近日,红星新闻对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进行了专访。
  :瓦列里你好,我们都知道,你是第一个愿意接受换头手术的志愿者,那么一开始你是如何得知手术的相关消息的?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知道关于头部移植手术理念的存在。感谢父母的不放弃,是他们的鼓励激励了我开始在家自学。
  自学的过程使我学会了思考及自我反省,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爱好所在:喜欢阅读科幻作品,喜欢一切和科学相关的事物。由此,我知道了苏联科学家弗拉基米尔德米霍夫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怀特的“换头实验”,并且对这些研究十分感兴趣。德米霍夫曾进行过各种移植术的先驱性实验(双头狗只是他研究的一部分)。
  我一直相信,总有一天这样的技术会达到更高的水平并得以应用,比如现在的心脏移植手术。这样的治疗手段将对我恢复健康有极大帮助。
  当然,我也明白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所遇到的难题。他们的理念不被社会认同,并且在那个年代似乎没有找到能将大脑和脊髓重新连接的方法。
  然后在2013年,我看到了卡纳维洛医生的研究,他表示已经找到了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必然的。

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维洛(右)

  :在得知消息后,经过了多长的时间,你决定联系卡纳维洛医生并接受手术?在这段时间中你又做了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我生命大部分的时间中都伴随着先天性肌肉萎缩症:不能提重物、不能自如行动,生活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成长,我很明白,必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点什么。
  所以在2013年,我看到卡纳维洛医生在一个采访中表示有可能进行头颅移植手术后,便立刻开始寻找并很快通过网络联系到他。当我知道有机会参与到如此重要的事情中时,便毫不犹豫投身其中。
  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迫不及待,我整个人生都在为之准备的事情,现在真的要发生了!

  :当你首次与卡纳维洛医生联系时,你们就换头手术进行了怎样的沟通?
  :我与卡纳维洛医生的第一次交流很轻松并且很坦诚,我们都了解彼此的想法,明白对方在讲些什么,所以第一次通话并没有耗费很长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们都保持着邮件来往,也常常通过Skype讨论研究工作的进展。
  我与卡纳维洛医生第一次碰面是在2015年由美国神经外科及整形外科医生学会举办的年会上,卡纳维洛医生向社会正式介绍了这个研究,而我作为首位志愿者与他一同上台。我们在台上进行了3个小时的展示,年会后又进行了2个小时的私人交流。

论坛后瓦列里与他人交流

  在宣布这个令世人震惊的计划后,卡纳维洛医生一直高调地宣传着自己的计划引发了医学界、伦理界和不少媒体的争议。有人质疑计划的真实性,称他们只是为了炒作自己。对此,瓦列里有着自己的见解。

  :当你们向全世界公布这个消息后,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对你们表示质疑,对此你们是否早有心理准备?你周围的人又有怎样的反应?
  :我和卡纳维洛医生曾就此进行过讨论,考虑到他正在进行研究的内容和以前科学家们不容忽视的经验教训,卡纳维洛医生倾向于高调的宣传。我认为这是个正确的策略。
  显而易见,在没有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卡纳维洛医生很难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我们必须要让全世界明白这些研究的重要性,现今所有科学研究本就进行得十分艰难,没有人能够凭一己之力完成,每一项重大的科学研发都需要各个领域的大量投入及相互合作。
  对于我的家人,无论我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很支持我。

瓦列里(右)接受媒体访问

  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卡纳维洛医生和瓦列里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着,他们将精力投入了脊髓研究、药物、材料、工具以及康复手段的研发中。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外界如何讨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这个计划。
  2017年2月,瓦列里和卡纳维洛医生在接受俄新社访问时表示,他们的手术计划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一年半前被预测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经被攻克。他们向社会公布了首张老鼠大脑和断裂的脊髓成功重新连接的图片。在图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神经末梢已经开始在脊髓伤口处发芽生长,卡纳维洛医生的理论终于得到了证实。

老鼠的神经系统示意图

  :在今年2月你和卡纳维洛医生接受俄新社访问时表示,换头手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个成果意味着什么?
  :如往前一样,实验正在公开地进行,能够公布现今的结果确实让人感到振奋。这也表明,目前的一切都在按我们的计划进行,并且卡纳维洛医生的理论拥有了科学依据。脊髓神经轴突的融合是可以完成的,我们的实验验证了这一切,而这个成果将开启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未来。

  :那这是否意味着手术能够在2017年底如期进行?目前,你们对于手术有多大的把握?
  :手术的日期并不由我决定,我也不知道时间为什么要定在2017年底。据我所知,目前科学家们还需要在活体上进行实验。
  我并不着急接受手术,对我而言,手术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实验后对接受手术的动物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确认它们是否能够康复并过上积极的生活。康复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物种类,老鼠可能需要几个月或者半年,而灵长类动物可能会需要几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关键技术的有效性,可以在动物身上将断裂的脊髓重新连接。但是我们还需要时间。

  :手术需要花费近2000万美金,你和卡纳维洛医生是如何筹备手术资金的?目前手术资金已到位还是仍在筹备中?
  :我个人并没有参与任何项目的资金问题。我认为,不能将这个问题只看成是一台手术的筹资,而是投资一个医疗领域的新方向。如果卡纳维洛医生成功说服了投资人,那么手术将会如期进行。
  除了尽力推动头颅移植手术的进展,在生活中,瓦列里作为一名科学家积极投身于各种研发中。
  他还是一名社会活动家──弗拉基米尔市公众院的一员,致力于维护残疾人群的权利和利益,并成立了“Desire for life”社团。

瓦列里和“desire for life”社团

  :你一直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并成立了“Desire for life”社团,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社团?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我与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成立了“Desire for life”,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向大家普及科学、揭穿伪科学、推动用于帮助人们的研发项目。我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生命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实现。
  而我则因为这个社团,机缘巧合踏进了生物医学及推动相关科学进步的领域。为了在未来能够拯救人类的生命,推动医学科技发展,我们与各领域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有很多互动与联系。

瓦列里和市议会合影

  :作为一名高科技计算机工程师,你目前在进行着什么样的科技研发?
  :我一直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康复医疗中,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带有自动驾驶系统的轮椅“CleverChair”。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声控操作轮椅前进,轮椅还带有红外技术,可以自动避开路上的障碍物。
  我们还在继续研发更多的功能,希望在未来,这个轮椅可以让生活受限的人们同样行动自如。比如,当你来到商场或电影院时,可以通过一根手指或声音控制轮椅移动到你想去的地方──到牛奶货架前、收银台或者厕所。
  “CleverChair”系统可以自动下载地图,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所在建筑内轮椅可以到达的所有地点。所以,对于这个发明我们还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从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他无限的活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当很多人还在迷茫人生的意义何在时,他正在用自己的力量与命运搏斗。
  当得知自己所患的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时,他知道,他只能期待有一天科学的进步能够拯救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对于这样一位不愿向命运妥协的人,我们带着敬意和美好的祝愿,希望手术能够早日成功。

  2016年年底,在即将迈入2017年这个对他有着重要意义的年份时,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我很少回顾过去,我的生活通常在不间断的忙碌中平静地度过。但2016年发生的很多事情,让我明白──为什么我还在这里。
  我的生活被各种令人振奋的时刻和想法充实着,变得越来越好。
  在这一年中,我游览了很多地方:莫斯科、基辅、圣彼得堡、伦敦、斯德哥尔摩。感谢每一座城市中真挚、热情好客的人,感谢给予我建议及愿意与我合作的人。与你们的相遇教会了我更多:不要拒绝一切的可能性、保持坦诚、努力实现梦想并不断追寻新的梦想。
  当每一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发表演讲时,我都能感受到,是共同的追求使我们靠得更近:实现人生的价值、健康地生活、攻克科技难题、改善生活质量。
  在这一年中,我致力于研发那些可以改善人们未来生活的科技产品。除此之外,还在俄新社发表了很多科技文章以及我个人的感受经历。有这样一个可以向大家讲述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对我来讲十分重要。
  如果我仅仅坐在家里,等待2017年12月到来,那我永远也不可能拥有上述的这些经历。我知道,我不能将自己的生命全部押注在卡纳维洛医生的研究上。我必须对我的生命负责,也只有我能对它负责,正因如此,我需要做一些可以改变它的事情。
  另外想对陪伴我的朋友和家人说一声感谢。我带着最好的祝愿,期待着更多有趣的经历!
  感谢我的2016!你好2017,我在等你!

瓦列里和其家人朋友
5# 华蓥山
 龙泉山 发表于: 2011-7-28 16:20:35|只看该作者

伦理争议

  但围绕头部移植尚存在伦理争议。
  卡纳维洛医生称,当瘫痪患者别无他路时,头部移植也许是“称得上道德”的选择。但反对者称,即便手术获得成功,那么获得康复的患者到底是谁?从生物学角度考虑,新的躯体所生下的后代来自供体还是受体?
  此外,美国神经和矫形外科学院主席威廉·马修斯认为,对于头部移植这一复杂手术来说,两年时间过于仓促。
  “我赞同脊柱融合的医学概念,头部移植需要多领域配合,但我不认同卡纳维洛医生的时间表,”马修斯说,“他(卡纳维洛)认为万事俱备,但在我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曾多次成功治疗脊损伤患者的美国加州医生哈里·戈德史密斯则对头部移植的设想持乐观态度。“我不认为这永远不会发生。”他说。
4# 金佛山
 小蘑菇 发表于: 2011-7-28 10:12:35|只看该作者

评价

  批评者认为卡纳维洛医生的设想过于疯狂,是“纯粹的幻想”。但卡纳维洛反驳称医学技术足以支撑整台手术完成,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技术整合到一起。
  按照刚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第一例手术的供体来自一名脑死亡的患者。手术的关键是同时切断供体和受体的颈部组织及脊椎,将他们的头部和身体干净利落地切离。
  卡纳维洛在文章中解释称,必须利用锋利的手术刀切断脊髓,并与其他身体“机械相连”。他进一步解释道:“这种干净果断的切割是脊髓融合的关键,它使得近端切断的轴突能够与远端轴突融合在一起。”
  下一步是迅速将患者的头部移植到供体的颈部,使用一种医学“胶水”将脊椎连接到一起。接下来则要将二者的肌肉和血管缝合起来,手术完成后患者还要昏迷长达4个星期以便让创口尽可能愈合。在这个过程中,医生还会用弱电流刺激颈椎内的神经,强化头部和身体的连接。
  卡纳维洛说,一旦手术成功,患者将在理疗的帮助下在一年内学会行走,并学着适应自己的新躯体,包括感受面部,甚至用原来的声音说话。
  与此同时,医生将使用强力的免疫抑制药物,抑制新的身体对头部的排斥反应。
3# 峨眉山
 不做胖妹妹 发表于: 2011-7-28 04:21:40|只看该作者

实验历史

  动物试验多以失败告终
  研究人员以前进行过头部移植,最著名的是1970年用猕猴进行的一项试验。
  1970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罗伯特·怀特博士成功地将猕猴的头部移植到另一只猕猴的身上。2001年,美国的医生又进行了一项类似的手术,这些猴子能够嗅、睁开眼和品尝食物。但结果证明把一对中枢神经系统连接起来太难了。在用猕猴进行的试验中,许多器官顺利运转,但从颈部往下瘫痪,因为无法正确连接脊柱。最终,这些动物很快就瘫痪并在手术后数小时死亡。
  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和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曾设法恢复了脊髓被切断的大鼠的重要控制功能。这项手术类似于1970年的手术:把体温降至尽可能低,诱使心脏停搏,然后尽可能重新连接。连接循环系统相对容易,但这项手术第一次恢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连接脊髓的方法是,用大鼠胸腔的神经纤维制造一个类似支架的东西,然后用血纤蛋白固定。血纤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能诱发凝血的蛋白。研究人员利用少量化学物质加快这个过程以达到预期效果,用软骨素酶ABC防止瘢痕形成,用成纤维细胞促进神经生长。
  6个月后,大鼠重新获得膀胱控制功能,但它们再也没有重获行走的能力。正如卡纳维洛指出的,这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 四姑娘山
 午夜思 发表于: 2011-7-27 23:00:46|只看该作者

过程

  关键步骤一小时内完成
  卡纳维洛曾在学术期刊《神经外科的国际》上发表论文,详述移植手术的过程。
  首先,用于移植的头部和身体将被冷却到12摄氏度至15摄氏度左右,以减缓细胞死亡的速度。然后,患者和捐赠者的颈部将被同时切断,大血管以人造血管连接。接着是切断颈椎。这一过程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因为一小时是人类大脑在没有血液和氧气的稳定流动下能够存活的最长时间。
  下一环节是将患者的头部与捐赠者的躯体相连接。而这一过程中,关键一环是将颈椎内紧凑的神经连接在一起。卡纳维洛计划用聚乙二醇(PEG)之类的塑料把供体和受体机械结合起来。他从理论上说明,干净利落地切割和紧密融合可以使人体能够自然地修复被切断的神经。
  一旦头部重新连接后,受赠者的心脏就可以重新启动。
1# 贡嘎山
 大小姐 发表于: 2011-7-27 21:02:35|只看该作者

提出计划

  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2月25日报道,提出这一计划的是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的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奥·卡纳维洛。他认为,这一移植手术需要100名外科医生持续进行36个小时,花费750万英镑。手术对象是那些因脊损伤或患有严重肌萎缩疾病而瘫痪的病人,如已故的“超人”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和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卡纳维洛医生表示,他将在2015年夏天的一次高等级医学会议上宣布自己的头部移植计划──在2017年进行首例头部移植手术。
  “(头部移植)最大的技术障碍无疑是重新连接供体和受体的脊髓。我认为,进行这类连接的技术已经存在。”卡纳维洛在论文中说。此外,卡纳维洛拟好了一份备选患者名单,手术地点则倾向于英国伦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01:29,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