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65|回复: 0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申琛 发表于: 2013-9-14 16:10:4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牛市口的学校—得胜乡高级小学(尚义乡塾)

 [复制链接]
牛市口的学校—得胜乡高级小学(尚义乡塾)

得胜乡高级小学是一座百年老校──尚义乡塾,据民国华阳县志记载“尚義鄉塾民国八年易名为华阳县得胜乡区立第一初级学校,在牛市口华光寺内”,解放初期再次易名为得胜乡高级小学迁到邓家花园老公馆,1958年10月因成都无缝钢管厂落户牛市口乌龟坝迁住得胜乡莲花大队滑车道,80年代末期因修建二环路又迁往琉璃场锦华路到今,该校现为锦江区得胜小学,盐小得胜分校。

据清嘉庆华阳县志十五卷学校记载,尚義鄉塾,治東五裏,得勝場側,嘉慶二十年(1815年) 至今有近198年的历史。

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置成都市政公所,牛市口就归属成都市政公所的管辖范围(界在圣经桥)属市政府外东区;1928年成都市为省辖市,牛市口属市政府下属的一个直辖第九区;1 9 3 5年9月省市当局就计划城市行政区扩展,又于1944年奉令废镇设区,将城内的二十四个镇,以每三镇合并为一个区,共设八个区,城墙之外原外东之紫东全镇,与华阳划入新东郊各保,改编为九区,原水津、大安两镇与华阳新交的白塔等相连各保,改编为十区,原德胜全镇(牛市口)改为十一区。尚義鄉塾至民国八年易名华阳县得胜乡区立第一初级学校直到解放初期。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四川地区人口稀少,田地荒漠,城镇也是茂草丛生,甚至虎狼出没;面对这样的情况,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征收赋税,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人口和恢复生产的措施,一是实行屯田,官给牛种;屯田包括兵屯和民屯。兵屯由清军拨兵屯垦,收入归官;民屯由官招佃,给发田地,也拨给部分牛种,收纳租赋。牛市口是招民垦荒的中心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好,地域经济很快的得以恢复,成为东山地区五场之首,经济的发展又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嘉慶二十年华阳县紳者張寅包寬林鳳翔王鶴鳴等为贫家子弟而设尚義鄉塾,由地方官集资经理,帅先在东山五场置办的第一所综合性乡间义学,这所学校不光是为贫困垦荒者儿童蒙学馆,同时也是牛市口鄉試童生们的经学馆,该学馆同时承担有对本地区乡试、会试、殿试的贫困学子“助以資斧人咸義之”

据有关资料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牛市口有居民六百三十五户,人口二千八百一十八人。1928年成都市政公所时期,牛市口居民发展到近一千余户,人口五千余人,(相当于1934年叠溪古城城住户的3.59倍)然而该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以相当发达,各类学校达16座之多:得胜乡区立高级小学校,大田坎街(建于民国四年)。得胜乡区立第一初级学校由尚義鄉塾易名,建于嘉庆二十年华光寺内。得胜乡区立第二初级学校,仁胜团普照寺(建于光绪间)。得胜乡区立第三初级学校,萃亨團永興寺(建于宣統二年)。得胜乡区立第四初级学校,欣聯團法華寺(建于光緒年間)。得胜乡区立第五初级学校,保和場三官廟(建于宣統年間)。得胜乡区立第六初级学校,一心橋五顯廟(建于宣統年間)。得胜乡区立第七初级学校,勇勝團五桂橋三官廟(建于光緒年間)。得胜乡区立第八初级学校,八裏莊華光寺(建于光緒年間)。得胜乡区立第九初级学校,六合團德元寺(建于宣統年間)。得胜乡区立第一女子初级学校,華光寺廟內(民国)。得胜乡区立第二女子初级学校,保和場地母廟(民国)。得胜乡区立第三女子初级学校,萬年場鋪房內(民国)。孫氏私立樹德第一小學校,泰安團孫家祠(民国)。孫氏私立樹德第二小學校,多寶寺廟內(民国)。

牛市口学校地产学田,在柏蜡林八亩田、八里庄六亩水田、仁胜团七亩水田、保和场水田二十四亩,地四十四亩,智胜团吴家山水田六亩,、槐树店水田二十二亩、王家碾水田八亩、五显庙水田三亩七分、欣联团水田十二亩、大田坎水田四亩、蚂蟥壩水田十二亩,地八亩,簧門鋪地七亩等,牛市口共有学田地,一百柒拾一亩柒分。

如在大田坎街《聚星学堂》(民国四年易名得胜乡区立高级小学校), 就是在清朝末年由牛市口因纺织出名的纱商集体出资修建,陈毅,郭沫若等均出至这所学校。

这些田地钱财的决大一部分都是牛市口当地的乡绅及被商人捐资办学善款,教育的发达使得城东这片古老的土地在百余年间培养出了灿若星河的名人志士。

在牛市口众多的学校中,决大多数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产物,除得胜乡区立第一女子初级学校,得胜乡区立第二女子初级学校,得胜乡区立第三女子初级学校,孫氏私立樹德第一小學校,孫氏私立樹德第二小學校五所学校外,其它均为清朝嘉慶,光绪,宣统年间的产物。

牛市口最老的学校是尚義鄉塾,据清嘉庆华阳县志十五卷学校记载,尚義鄉塾,治東五裏,得勝場側,嘉慶二十年邑紳者張寅包寬林鳳翔王鶴鳴等損置,每歲春秋二季招集肄業子弟課其文藝列優等者給以獎賞,鄉試之年,助以資斧人咸義之。尚义乡塾为贫家子弟而设,由地方官集资经理,有义学之责。

据民国华阳县志记载,“尚義鄉塾:東治五裏,得勝場,前清嘉慶二十年,邑紳者張寅包,王鶴鳴等損置”。这所学校比当时在东桂街的华阳县义学还要早二年(清嘉慶二十二年)。

在清朝是以读书求仕谋取功名,乡紳商人们的尊师重教有着强烈的时代愿望,是牛市口地区招民垦荒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着清代统治者耕读文化的时代烙印,一些官员和有识之士都主张走教育救国之路,办学堂成为一股潮流,一种慈善之举。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尚义二字的由来,是取“尚义勇为”之意。也有说法取名尚义乡塾与宋濂 有关,也就是与潜溪书院有关,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著有李疑传,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文章树造一位有古道热肠的君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重利轻义庸俗世风的忧虑,因此传说华阳县令董淳建义乡塾为《尚义》

邑紳者張寅包,少有文字记载,民间传闻多为乡学,私塾老师口头故事,張寅包以经商起家,因为張家历代都非常重视子弟读书,尊师重教成为家风。

張寅包贫寒出身,只读过几年私塾,在经商实践中,都深切地感到没有文化的苦处,因此他们在经商发迹之后,纷纷立下誓愿,决心捐资办学,让故乡的子孙后代不再受没有文化之苦。 “阁自幼酷爱学习,因家贫未能如愿,造成终生遗憾。小子愿将所赚之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兴办学堂,造福乡民。我宁愿为社会做贡献,不为儿孙当牛马。” 后经乡紳寬林,鳳翔,王鶴鳴共义,“公益要丰,私用要廉,捐资办学,培养英才,”之举。

尚义对乡塾教师的“束修(即薪金)”是相当丰厚的,教师是清代的秀才,启蒙读本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读物。

这所乡塾的创办比在城内东桂街的华阳义学还要早二年时间,仅晚于乾隆时期创立的潜溪书院(成都四大书院之一),其实老成都都知道位于净居寺的宋濂祠(潜溪书院旧此)本身就在得胜乡(牛市口)的地盘上,现在的空军医院也就是牛市口海椒市社区。民国时期属吴家山智胜团,距老的牛市口场镇不到一里路,嘉慶二十年牛市口创建尚义乡塾时,潜溪书院以于乾隆13年迁往梨花街,在华阳义学还未创立之前,在人口集中的城墙内很多地方还没有乡塾义学的情况下,牛市口一个小乡场帅先创立乡塾义学,说明当时这一地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乡村城市化的文明体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反映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进程。

解放后成都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五O年将序数命名的十四个区调整合并为八个区,并辖成都、华阳二县。成都市划华阳县得胜乡、永丰乡并入五、六区,由于得胜上街西归属了成都市,大田坎的得胜乡区立高级小学校,归属市教育局更名为第六中心校后,而得胜下街以东及牛市口农村任归华阳县得胜乡管辖,华光寺的得胜乡区立第一初级学校(尚義鄉塾),更名得胜乡高级小学校迁往邓家花园老公馆,华光寺的得胜乡区立第一初级学校更名为得胜乡初级小学校在邓家花园忠义堂办学招生。

原华光寺内的蒙学馆及各私塾未年满七岁的蒙学童,在邓家花园新公馆办起了幼儿园,使得胜乡的学校一度成为,有高小,初小,幼儿园的完小。

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在牛市口出生的稍许有点文化之人,对这里的学校特别亲切,这是母校,是知识的摇篮,童年的记忆!

清朝之前,牛市口地区的场镇规模与人文历史因受明清战争的摧毁,早以荡然无存,成为历史断档无从考证,因此所有的文献资料均以清嘉慶二十年华阳县志仅有的记载着为参考。

牛市口除以上学校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培根义学大田坎分校》,水巷子的《中华女子中学》,大田坎茶叶厂《随营学校》,小桥子(沙河堡)猪综厂《随营军校》。中华女中内的《西康革命干部学校》(簡稱革大),1952年四川省团校在成都东郊水巷子原中华女子中学的校址上开始筹建。海椒市小学(大田坎小学附小)成都市39中学(中华女中易名为牛市口中学,再易名39中),牛市口民办中学,牛市口民办小学,五冶子弟校,成都无缝钢管厂子弟校,420厂子弟校等。

解放前当地的私塾也很有名气,莲花堰的岳家私塾,楊柳店的周家私塾,小桥村的曾家私塾,魏焕章私塾,魚市壩陈先澤私塾,邓家花园的义学也远近闻名,当然很多远离牛市口场镇,在牛市口地域的村乡私学随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二零一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申琛

注:一:解放前牛市口在官方上称为得胜场,得胜镇,解放后一度将牛市口分为乡村与城镇,一部归城区,一部分归得胜乡,但主要还是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划分。一九六0年初了郊区更名为成都市金牛区时。牛市口所属街道全部归属东城区,而除居民外的所有农村户都归属琉璃场,后又将琉璃场更名为胜利乡,史书上所指的得胜场,得胜乡是指牛市口地区,而不是琉璃场更名后的胜利乡。

二:解放后由于行政区的划分,得胜场所豁地域随区划变小,牛市口的地域名也仅限于大田坎,得胜场所属街道,因此除解放前牛市口地域名学校外,解放后不再成为撰稿之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申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申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陈丹青:推介木心,我可以歇歇了 泰山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3 22:39, Processed in 0.265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