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215|回复: 1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名人“感谢贫穷”出名女生北大报到:大学四年学业为重

 [复制链接]
河北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一篇“感谢贫穷”看哭无数人……
源自:人民日报
  图片上这位笑容灿烂的女孩,名字叫王心仪,毕业于河北枣强中学。今年高考考了707分,已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之时,她却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因家境贫困,高考结束后,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她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

辅导机构的日常
  她告诉我们,当妈妈把录取通知书照片发过来的时候,特别兴奋,一直要妈妈里里外外把录取通知书拍个遍,当晚激动到失眠。“我印象当中只有三次失眠,一次是知道高考分数的那天,一次是知道录取结果的那天,另外一次就是看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

没拆封之前的录取通知书
  王心仪的妈妈告诉我们,自己并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是弟弟把录取通知书的图片给心仪发过去的。家里手机都是老年机,唯一一台智能手机就是舅舅淘汰下来不用的,特别卡,特别慢,但是只有这台手机可以使用微信

王心仪妈妈
  提到孩子被北大录取,心仪妈妈难掩欣喜之情“村里人都知道孩子考上了北大,走到哪都是赞美声一片,我心里非常高兴!”
  妈妈,我是你的骄傲,但你也是我的骄傲!
  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旅程
  有的直达彼岸
  有的蜿蜒曲折,艰难前行。
  王心仪出生在枣强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顾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家中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即将升入高三,小弟弟还没有上小学。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王心仪的家
  贫困的家境丝毫没有影响乐观积极的她,小学、初中、高中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

  妈妈说每次学校开家长会,看到心仪在讲台上做主持或者分享学习经验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但是自己没有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没有其他家长那么优秀,觉得自己丢了孩子的人。

王心仪演讲照片
  很多时候都告诉女儿,“家长会我就不去了!”这个时候,女儿都会说“妈妈,我特别希望你去参加我的家长会,每次你去我都非常开心,看到你我的心里就有了底!”王心仪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

幼小的身躯和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
  从小学开始,王心仪就主动帮爸爸妈妈承担家务,经常会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喂鸡割草,采摘棉花,放羊,春耕时帮妈妈在田间犁地,她在前面拉,妈妈在后面推,深一脚,浅一脚,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帮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担。
  “心仪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真的替我分担了很多,她像个大人一样照顾我,帮我一起支撑这个家。”提到这,心仪妈妈有些哽咽。

王心仪的小弟弟
  妈妈身体不好,经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好长时间好不了,胃不好,经常喝中药。每次妈妈不舒服的时候,王心仪就会在一旁倒水喂药,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承担起妈妈所有的家务,照顾姥爷和弟弟、做农活等。

王心仪的妈妈和弟弟
  王心仪的妈妈告诉我们,王心仪每个月在学校花的生活费是平常孩子的一半,每次买饭就买一些大白菜,舍不得吃点荤菜。在学校的时候,非常挂念妈妈的身体,经常给妈妈打电话询问妈妈的身体情况。妈妈每次都在电话里告诉她:“你在学校过得好妈妈的身体就没问题,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忽略了身体。”

王心仪家的院子
  心仪妈妈说,自从孩子姥姥癌症去世后,自己越发觉得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自己失去了妈妈,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回家能看到爸爸妈妈,所以一定要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永远做心仪最坚实的后盾。

王心仪的大弟弟,成绩和她同样优秀

定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
  王心仪的班主任张秀英曾这样评价她:“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的确,她爱好画画,唱歌,演讲,平时经常会关注时事政治、阅读外文书籍。

  父母面对生活不屈的样子是孩子最好的养分

  “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不是所有的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

  家庭的贫困只是暂时
  努力拼搏出的幸福才是长久!
  家长们
  别忘了也ZHUAN给孩子看看!
源自:河青教育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我很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我很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我很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外籍人士泄露内幕消息被罚60万 辩称是就业建议 进口商品原产国标注“台湾” 当事超市称将更改
15#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8-30 18:0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感谢贫穷”出名女生北大报到:大学四年学业为重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感谢贫穷》女生开学北大报到:不想因网络舆论有很大变化

  8月30日,北京大学新生陆续到场报到。一个月前,以707分被中文系录取的河北女孩王心仪因写文《感谢贫穷》而出名,开学当天现身北大。王心仪表示,大学四年会以学业为重,会申请奖学金,面对因文章而起的网络舆论,自己“不想有很大变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8-8 21:01:00|只看该作者

“感谢贫穷”北大女孩爆红:写文章不是为了博关注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红星深度丨“感谢贫穷”北大女孩爆红后的坦然与不适:写文章不是为了博关注

源自:“红星新闻”公众号

  这些天,17岁的女孩王心仪把自身物质上的“贫穷”纤毫毕现地袒露出来。
  在河北衡水的农村老家,面对一拨又一拨访客,她反复讲述“关于自己、关于贫穷以及关于希望的故事”,应众人的要求,展示她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和历年来所获的奖状,也不断在媒体的摄像机前“摆拍”做家务。
  一周之前,那篇《感谢贫穷》的文章让她成为了“超级网红”。随后数天,来采访的、来看望的、来慰问的,挤满狭窄的屋子,王心仪从早忙到晚,没了自己的时间。绝大多数时候,女孩脸上笑容洋溢,她并不介意自己的贫穷,也不介意用袒露贫穷的方式“向社会传递某种正能量”。
  偶尔她也会感到不适,尤其是面对摄像头的时候。她会被要求“摆拍”,她不太懂得拒绝,总是配合,但内心的感觉是,那不是真实的自己。
王心仪。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王心仪想活得真实。以理科生身份报考北大中文系,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她想去中文系,不想去那些“好找工作的热门专业”;她感谢贫穷,是因为她接受自己过往的处境,明白“贫穷”带给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她不觉得“超级网红”的经历会让她有太多变化,社会关注的热度总会淡去,她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
文章被刊发不可思议──
“写《感谢贫穷》不是博关注”

  从河北衡水枣强县县城一路往北,10余公里后,路的两旁已没了商铺和高楼,连绵的玉米地被一条条乡道分割成一个个方形。从其中一条乡道往南拐进数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庄,道路横直、房舍低矮,家家户户皆有院落。
  枣强镇新村,王心仪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
  从县城乘出租车出发时,司机听到目的地是“新村”,遂问红星新闻记者:“你是去找那个北大女孩吗?”司机师傅和记者聊开了天:本县古时盛产红枣,因此得名“枣强”,除了枣,也不缺优秀学子,每年总有一两个孩子考上北大、清华。
  “这些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数王心仪名气最大,枣强人人皆知”,司机师傅热络介绍,“听说她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太好。”一边开车,一边口称“难得,难得”。
  今年7月,王心仪收到了北大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但令她一夜走红的,是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
王心仪的录取通知书。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在文章中,王心仪讲述了“关于自己、关于贫穷以及关于希望的故事”,她的母亲体弱多病,外公生活不能自理,家中两个弟弟,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外出打零工的微薄收入。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王心仪说,贫穷让她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赋予她“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感谢贫穷》中的文句在网络流传,引发热议。有人感慨“寒门出贵子”,也有人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8月4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王心仪一脸平静:“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表达自己对贫穷的看法,是对过往经历的一段总结,并不是为了博取关注。”
  因文章而走红,在王心仪看来其实“是个意外”。以707分的高考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后,有当地媒体约她采访,聊到自己过去的生活,王心仪把此前为准备北大自主招生而写的一篇文章发给记者,“供他参考。”没想到,这家媒体直接将文章全文刊发了出来。
  这段经历令王心仪觉得不可思议。她打趣说:“只是把文章发给记者参考,都没允许他们全文刊发呢。”
不适应突然走红──
“不想让爱和温暖集中在我身上”

  进入8月,一拨拨访客纷沓而至,来到这个交通不便的村庄。
8月3日,王心仪家中,当地妇联工作人员前来探望。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王心仪是在7月底回到老家的。高考出分后没几天,她在物理老师的推荐下,去到河北保定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当辅导员,这是她人生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
  提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她很羞涩,不向人透露自己在保定的21天里挣了多少钱。她的母亲说,王心仪从小俭朴,生活、学习上的必需品,都是家里帮忙购置,她对“钱”并没有多少概念;她的舅舅说,孩子从来没有用过化妆品、护肤品,“以后也不建议她化妆,素颜最美。”
  知道自己成为了“网红”,也是在保定的时候,她的照片登上了本地报纸的封面。一大早,就有学生和家长纷纷冲她打招呼,“这不是感谢贫穷的那个北大女孩吗?”有人向她索取签名,有人跟她合影,王心仪不太适应,“怎么突然之间就像明星了一样?”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女孩。
媒体到王心仪家扎堆采访。图据东方IC
  她知道自己不是明星,也不希望大家把她当明星一样看待。
  回到家后,是更大的热闹和更多的关注。政府机构、学校、媒体、热心人士不断涌入王心仪家里狭窄的屋子,她一遍一遍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也一遍一遍地说,《感谢贫穷》中所写的经历,更多的是过往,目前,她的家庭不愁温饱,生活条件比以往好多了,她不是最需要被关注和关心的贫困学子。
  在王心仪家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屋子虽然不大,但足够一家人住,屋内陈设相对简单,没有太多家具,但两间主屋也安装了空调。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没有太多存款,尽管一家三姐弟都在上学,但在母亲的操持下,也勉强能够维持收支的平衡。
王心仪的家。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她所毕业的枣强中学,将为她颁发一笔4万元的奖学金,为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颁发奖学金,是该校的惯例;当地政府也为她提供部分助学金;北京大学也有相关的助学政策。这令王心仪感到欣慰:有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再加上以后勤工俭学的收入,大学阶段的开支基本能够解决,家里的负担就小得多了。
  她拒绝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想让所有的爱和温暖都集中在我的身上。”她更盼望的是,把这份感动与爱心传递下去,温暖更多需要它们的人。
不渴望挣大钱,但明白钱重要──
想让家人以后生活得好一点

  王心仪很喜欢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小说《岛》,讲述了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佩特基斯家族世代对抗麻风病侵袭的故事,佩特基斯家族由绝望到希望,由痛苦到光明,一步步前行、寻找,直到重获新生。
  她喜欢这类在悲凉生活中寻找希望的故事,对照着她自己的成长经历,会觉得有所共鸣、有所启发。王心仪说,她不渴望挣大钱,但也明白“钱”的重要性,她想让家人以后生活得好一点。
  童年时,她穿着亲戚们送的旧衣服,远离玩具、零食和游戏。妈妈仍然穿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学校服,常对孩子们说,衣服不图好看,干净、保暖就行了。有一次妈妈问她:“家里日子穷,会不会觉得苦?”王心仪回答:“妈妈每天陪在我身边,这和很多小孩比,我已经很幸福了。”
  村里小学只有低年级,上到三年级时,王心仪只能去乡里的学校。那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妈妈骑着车,王心仪坐在后座,弟弟坐在前面的大梁上,两条腿要翘起来。别人眼中近乎是“演杂技”的样子,姐弟俩坚持了三年。
  王心仪还记得,当时到乡里的路破得不成样子,走起来坑坑洼洼,一到雨天还会积很多水。可妈妈每天接送,从不误时。
王心仪的妈妈从心仪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教其读书写字。图据东方IC
  “其实我们也可以寄宿在学校,一周接送一次,但乡里学校的伙食实在很贵。妈妈心疼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却苦了体弱的自己。”王心仪至今忘不了,有一年下大雪,雪积了一尺多厚,自行车出不了门,妈妈裹着棉袄,顶着风,走到学校来接他们。“看到妈妈时,她的头发、眉毛上挂满了雪花,我当时鼻子一酸,难过极了。”
  她不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少了什么。在《感谢贫穷》一文中,王心仪写道:
  “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时偷偷玩水;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后高高的桑树,摘下紫红色的果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
  她知道贫穷来给她的好与坏,她说,贫穷赋予的底色将伴随她一生,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回避不了,也摆脱不掉。
走红之后拒绝为商家代言──
更希望通过努力收获幸福

  网络走红之后,有商家找到王心仪,希望由她代言一些商品。王心仪认为,她从未用过那些商品,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因此统统拒绝了。
  她说,希望通过努力来收获幸福;自己不是什么明星,仅仅因为“感谢贫穷”和北大而得到暂时的关注,并不具备为商品代言的价值,如果要去代言,那是对社会和自身的一种消费。
  8月4日,来自广东湛江的梁贵(化名),坐了一夜的火车来王心仪的家中。凌晨五点敲开大门后,害怕被当作“坏人”,双手把身份证举高,递了过去。梁贵说,他有着和王心仪相似的童年经历,想来看看这个家庭;在屋子里逗留到下午,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这家人聊天。临走时,梁贵掏出一叠现金。
  王心仪和家人立刻推掉了,他们说自己“不需要”。
  她和每一个来访的人谈论“贫穷”,并不感到羞于启齿。在她看来,“感谢贫穷”,就像感谢一个敌人、一个对手一样,“每一次克服贫困给我设置的层层障碍,总让我更加坚强。因为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
王心仪。图据东方IC
  来自众人的关注,也给了王心仪不小的压力。她希望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在大学期间,争取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她对红星新闻记者说,“超级网红”的经历不会让她有太多变化,社会关注的热度淡去之后,她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
  家人没有把她视为“全家的希望”、“全村的希望”。她的舅舅说,即使北大毕业,也未必就能当大官、挣大钱;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并不一样,对这家人而言,知识和做人,远比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加重要。
  身为理科生的王心仪,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很多人看来不可理解的决定,在她而言却是自然而然的。母亲早早地教她背诗,一岁时,王心仪已能背下很多唐诗;她说,她热爱古典文学。很多人建议她选择就业前景比较好的计算机、金融或者管理专业,但她的兴趣点不在那里,“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我更愿意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王心仪说,未来她想当一名老师,把自己的所知所学所感传递给那些和她境遇相似的人。更远一些,她想成为一个随性、从容的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做一个真实的人,也想成为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的人,“起码比现在强一些吧?我希望我是有意义的。”
王心仪和六岁的弟弟。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6岁的弟弟一直在院里、屋内玩闹,说着充满童真的话:“我要把白云抓下来,然后骑着白云飞到天上去,飞到月球上。”弟弟无忧无虑,不知道“贫困”是什么,也不知道姐姐考上了令人羡慕的大学;姐姐只是含着笑,看着弟弟。
  红星新闻记者丨王剑强 发自河北衡水
  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 一篇《感谢贫穷》引发热议
13#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8-8 07:01:00|只看该作者

感谢贫穷女孩母亲:没让她读衡水中学 哪课少去哪

源自:钱江晚报
原文标题:母亲李春花:为何没让她读衡水中学

  天色向晚,临近饭点。当天的晚餐是心仪和弟弟从地里摘来的豆角,晚饭是弟弟做的,一碗豆角酱汤,一锅稀粥,再加一笼馒头就是当晚的菜单。
  看上去,这个家确实不富裕。此前,“感谢贫穷”的观点和“寒门贵子”的标签,将心仪扯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当记者走进这个家庭,却发现在表面的贫穷之下,这个家里的父母和孩子,很阳光,很开朗,也比记者想像的快乐。
  当天晚饭后,照旧是心仪洗碗。一家人一边忙着各自的事,一边大声交谈着。母亲催促赶紧填了助学金表格;叔叔品评着最近来采访的媒体,提醒心仪说话别太直;弟弟则安静地走回房间,关上门开始为高三做准备。
  在王心仪的记忆里,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赚钱,所以自己和母亲相处更久。
  母亲的陪伴与教育,也深深地塑造了王心仪如今的个性。采访中,她乐观开朗、不卑不亢的态度,都可以见到妈妈──李春花的影子。

全班唯一一本彩印课本
  “心仪”这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寓意心仪已久,她一直想要个女孩。“好听,关键是简单,好写。”
  好听、好写,这是李春花朴素的起名哲学。
  这样的朴素哲学,也贯穿在了妈妈的教育理念上。孩子还未出生,她寻思着也给孩子做些胎教。她爱听广播,当时家里只有一台收音机,她跟人要来些旧电池装好,就放给肚子里的心仪听。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每次这个声音一起,肚子里就会有点动静。”这个上世纪80年代最风行的少儿广播节目,却是王心仪这个世纪宝宝最早接触的世界。
  一岁多,她又开始教小心仪识数、念字,内容就来自于自己幼时的课本。“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就这些五个字的诗句。”
  李春花还专门托在保定工作的兄弟买些三字经之类的蒙学书籍,自己先背会了,再教给几个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上,李春花从不吝啬。王心仪在村里小学读一年级时,课本是黑白的复印本,她嫌文字模糊,专门托人去镇上买来了一本彩色正版课本。“小学时我没有书包,没有笔袋,但课本却是全班唯一一本正版彩色的。”
  这个念过中专,又在村里教过书的女人明白,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我在村里教过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不死教书,没事爱带着他们一块玩,孩子都比较喜欢我。”自称孩子王的李春花,又把这样的教育经验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我不爱强迫他们。”不想学习的时候,李春花就领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捉迷藏、扔沙包、打弹子,我教他们玩。”在她看来,玩耍或是干活,其中都蕴含着智慧。
  李春花最看重孩子们的独立意识,“我就希望,他们能自己想明白要什么”。王心仪想学文学做教育,她支持,甚至还建议女儿进了大学要辅修哲学,“文史哲不分家嘛”。读高三的弟弟现在也已经定下了目标,“我想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念中医”,这个内向的大男孩说。
  如今,王心仪已经考入大学,大儿子王宇同也不太需要她劳心,她又操心起了6岁的小儿子晨曦。家里贴满了儿童画册,门外的矮墙上,李春花用粉笔工整地抄写了加法算式和拼音音节,教6岁的小家伙唱着“上学歌”。

母亲是良师,更是益友
  对王心仪来说,母亲是良师,更是益友。
  王心仪记忆中的重要场景,母亲从未缺席。“送我上学,陪我玩耍,一块下地,一块聊天。”
  如果说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支撑起了这个家庭的经济,母亲则给了他们最长情的陪伴。
  在王家,不少农村传统家庭存在的长幼等级变得稀薄。母亲常给王心仪带来一种错觉,“总觉得我多大,我妈就会和我一样大。”李春花常常和女儿打趣,梦见和她一块学习、考试,“我问她然后呢,她说一题都不会。”王心仪摆出一张笑哭的脸,母亲的豁达和包容,在心仪身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每当年幼的王心仪产生了困惑,母亲最常见的回答,就是“哎呀,妈妈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换位回答让她倍感亲切,也让她没有顾虑。
  除了学习、生活,甚至青春期懵懂的情愫,她也愿意与母亲一块分享。
  这种陪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王心仪的压力。
  从小,家庭情况就使得她在某些方面显得尤为敏感。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郁结的她想着出去散心,却被老师批了一句“这个王心仪,考得这么差,还出去玩。”被误解的她不敢在同学面前落泪,“只有给妈妈打电话,才敢放声大哭。”就像是避风港,在外要强的王心仪只有在妈妈面前,才能肆意表露自己的感情。
  母亲的贡献,王心仪心里很清楚。“我妈把很多心血倾注在我们身上,那种陪伴是我们最需要的,(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报答。”

除了温情,这个家庭更有平等和独立
  在这个家庭,除了温馨的亲情,更可以看到平等和自由的关系。
  孩子们依着天性,自由生长。
  王心仪不仅从不参加补习班,还养成了许多兴趣爱好。小学毕业,热衷画画的王心仪想去离家最远,也是县里唯一开设美术班的枣强五中上学。李春花一咬牙给孩子报了名,每周她都踩着电三轮送孩子去二十多里之外的学校上学,电瓶只够单程,回来她就只能推着电三轮走上个把小时。
  当时王心仪并不知情,直到后来她才明白母亲的付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王心仪高二时。不愿意高三复习一年的她,和母亲吐露了想提前参加高考的希望。“既然新知识都学完了,为什么不能参加高考?”母亲的想法依然朴素而简单,她再次支持了王心仪的想法。为此,这个不太懂流程的家庭妇女,在学校和部门之间跑了好几趟,最后因故没有实现。
  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李春花会为他们尽自己所能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很少加以限制。
  以枣强县第一名从初中毕业的王心仪,当时没有选择著名的高考工厂衡水中学。问起原因,李春花说,“哪间学校近我们就上哪间,哪间课少我们就去哪间。”
  她始终认为,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王心仪家的衣柜上,贴着她的毕业照和姐弟俩的合影。柜门上,白色的粉笔印被擦拭得有些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认。这是王心仪小学四五年级时写上去的:“我喜欢妈妈。” 正是这位母亲的努力,使整个家庭没有被贫穷所拖垮。相反,妈妈主张家庭中自由和平等,这让王心仪家的家庭氛围,在整个村里都显得尤为特别。
  《论语》里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这个家庭,钱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的情况,生活的清贫或许带来现实的种种限制,但他们的心灵不受约束。
  这个家庭,并不贫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8-8 07:01:00|只看该作者

女孩考上北大“感谢贫穷”:网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源自:钱江晚报
原文标题:对话王心仪:贫穷不是我的全部

  以707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学文学系后,王心仪最近有些心绪不宁。
  她的一篇旧作在网上公开,文中她写道,“贫困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事业,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很多人被这篇文章感动。河北省委书记还委托专人前去看望她。
  但另一方面,网上也有人认为她不必感谢贫穷。
  几天前,钱江晚报记者赴河北衡水和王心仪面对面,她对记者表示,网上流传的版本并非原文,“流传的是文章的前半部分,算是我对过去生活的告别。而后半部分,是我对大学生活的展望。”

关于文章:本意并非感谢贫穷
  从衡水开车约半小时路程,就到了王心仪家所在的枣强县枣强镇新村。这是一个在籍人口超过千人的大村,壮劳力多数选择外出打工,不少老房缺了打理,衰败倾颓,墙柱间杂草丛芜。正午12点,整个村子在烈日下一片寂静。顺着村里大路向左一拐,王心仪一家六口人就住在巷口的第一间院子。
  迈过老式的红漆木门,院子不大,正房的矮墙如今成了6岁三弟的“黑板”,上面写满了母亲工整抄写的加法算式、拼音韵母表,和三弟“100分”的稚嫩笔迹。听到声响,王心仪匆忙从里屋出来,她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有些婴儿肥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为了接待这几日的采访,她特意换上了一套新衣。
  钱江晚报记者赶到时,她刚送走一波记者,家里还没来得及做午饭。
  王心仪有些羞涩,把记者迎进了唯一装着空调的里屋。这是一家人的起居室,十几平米的空间,摆放着两张床铺,几组衣柜和书柜。屋子有些乱,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放在床边,一旁的小书桌是王心仪和她刚上高三的二弟的学习场所,在一厚沓试卷上,压着一本鲁迅的《呐喊》。
  “从北大师姐那要来了书单,本打算回来后开始读的。”但是现在,王心仪的读书计划被打断。她没想到,那篇为北大专项招生所写的自述,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王心仪看上去有些疲惫,“最近几天,每天都有记者来。”
  说起让她出名的那篇文章,“其实我本意并非单纯感谢贫穷。”王心仪说,网上流传的那篇“感谢贫穷”并不是全文,“那只是前半部分,是我对过去的一种告别。还有后半部分没有刊发,那是我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展望。”
  她突然有些愤懑,“网上不少人说我卖惨,我真没那个意思。”
  她给记者看了文章最后的结尾,特意放大的字体寄予了她对北大生活的期待。“我希望能在那里遇见更好的自己,结交更多的良师益友,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王心仪始终觉得,生活在变得更好,这次引来关注后,也有不少好心人直接给她寄来了生活用品和学习书籍,这让她很感动。

关于自己:不是寒门贵子
  无论如何,得偿所愿考进北大,是王心仪最开心的事。
  6月22日晚上,在收到通过北大专项招生通知和707分的高考成绩后,她激动得彻夜难眠。
  收到录取通知书当天,还在保定实习的她,让弟弟把通知书拍了照片发给自己。
  “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志向未来。”通知书封面上的这段话,击中了她的心,她翻来覆去念了好几遍。
  王心仪是个独立的人,从小她就习惯于自主选择,大学志愿也是。
  四个月前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有人问她志愿,她脱口而出:“北大中文系。”
  相比众人期许,她更相信自己心之所向。
  分数出来后,北大招生老师咨询她的志向,理科生的她说出了中文系的名字,“招生老师愣了一下,问了句确定吗,你可以再考虑下,我说确定”。
  王心仪是个好学的人。还未入学她就提前要来了书单。闲聊时,她拉着记者追问大学生活的一切,选课、社团、学生会等等。在新生群里,她不太爱发言。“他们谈的NBA啦,社团啦,我都不太了解。”但对所有聊起的新事物,她都充满好奇。
  王心仪是个乐观的人,就像她自己写的:“幸福不是因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并尽力拥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与阳光。”对此,她身体力行。她会模仿记者的南方口音,然后止不住地大笑;去农作的路上,她轻声哼着新学会的韩文歌曲;结束采访,她换上常服,蹦跳着自嘲说:“这才是真正的我嘛。”
  采访中,王心仪的淳朴、乐观,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记者,她真正乐在其中。
  王心仪是个立体的人,对于外界给她贴上“寒门贵子”的标签,她不太认同。“我觉得我很普通,只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更何况,一次高考能否衡量人的成功,她不确定。“难道高考以前,我就不优秀了?”说完,她自己也笑了起来。

关于未来:想做个老师
  “其实相比过去,我更愿意谈谈未来。”见面前,王心仪特意向记者强调。
  高考结束后,在物理老师的介绍下,她去了保定一家教育机构做暑期班辅导员。“一来赚点学费,二来终于可以过一把老师瘾。”王心仪有自己的打算。
  她滔滔不绝地和我讲起这短暂的教学生涯,讲起自己怎么和这群初三的孩子打成一片。“我有时会板起脸来,这样他们吃完饭后,就会把桌子收拾干净。”“他们做对题目的时候,我会鼓励他们。”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在她的工作服上画满了图案,这让她感受到:“在那边做的事,比写一篇文章然后受到关注,要重要得多。”
  她说,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做老师的决心,“以后如果我做老师,会少布置些作业。”
  未来,她也想去支教。“我知道有很多情况比我更糟的孩子,我希望能通过自身给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只要努力,你可以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11#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8-5 03:08:42|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感谢贫穷”女孩拒代言 有些人惭不惭愧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感谢贫穷”女孩拒绝代言,有些人惭不惭愧?

  人家人穷节操不穷,有些人则相反……
因“感谢贫穷”走红的清澈女孩王心仪。
⊙作者:殷国安

  “突然间‘走红’,让我有点不知所措,网络上流传的那篇文章其实是高考前参加自主招生写的个人陈述,本想告诉大家物质匮乏不值得畏惧,精神贫瘠才最可怕。”王心仪,这位出生于河北衡水农村的女孩,因那篇《感谢贫穷》成了焦点人物。据报道,走红后,有商家找上门来出价不菲找她代言,但被她拒绝。
  王心仪拒绝广告代言的行为,又收获一片赞许。从常理看,王心仪家境困厄,刚考上名校,正是要用钱之际。若能通过代言获得收入,那也是用名声变现的方式,来改善自身处境。
王心仪的家里。
  可她却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那些商品我从来没用过,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所以“绝不会代言”。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做法,大概也是她“感谢贫穷”的依据和底气:贫穷并没有击溃她,让她失去应有的价值坚守。
  平心而论,王心仪谢绝代言的做法,其实只是守住了底线──新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不得为未使用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做代言,若是代言虚假广告,广告代言人不仅承担连带责任,还将受到行政处罚。
  但什么事都怕对照。现实中,乱代言的情况太常见,甚至有名人大言不惭地说,“全世界的广告,全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不夸张就不叫广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
  不光是名人,此前就有高考文科状元陈某为某款家教机代言,广告说陈某原来是差生,因为用了这款学习机才考上北大,但据媒体披露,陈某从没用过家教机,考上北大也是在公司成立之前……
  相形之下,王心仪于困窘之中仍能坚守底线,当得起难能可贵几个字。
  赞美王心仪坚守住底线之余,我们应有清醒认识:守住广告代言等方面的底线,不能靠道德自觉,更要靠法律力量。我们无法指望每个人都有王心仪那样“贫贱不能移”的品格,但通过严格监管执法倒逼所有人恪守基本底线,不应是奢望。
⊙殷国安(职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红星 发表于: 2018-8-4 05:01:00|只看该作者

超七成受访者:寒门学子感谢贫穷代表乐观生活态度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超七成受访者 寒门学子感谢贫穷代表乐观的生活态度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对此,我们需要关注什么?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感谢贫穷”是为了走出贫穷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贫富之分,最根本的两个原因在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是个人天赋、才能上的差异。对于前者,我们需要通过不懈的改革,来消除造成贫穷的社会因素,为民众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于后者,政府往往通过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来为底层民众的生活兜底。
  而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贫穷,都不是人们和社会乐见的。没人愿意选择贫穷,相反,贫穷最大的坏处就是限制了人们的选择。所以北大女生王心仪《感谢贫穷》的文章一经媒体传播,就引起舆论哗然。不少人反对王心仪的观点,对炮制感谢贫穷这种“鸡汤”的媒体更是心生反感。
  其实,从王心仪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女生对贫穷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尽管引起了不少争议,民众对其乐观、坚毅的生活态度也非常肯定。而通过争论,人们也进一步认识到“赞美苦难”的陈旧观念应该被摈弃了。这也许才是这次舆论风波的可取之处。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都是人们向前的动力,期待这位乐观的女生经过北大生活的洗礼,掌握帮助更多人走出贫困的力量。毕竟,“感谢贫穷”不是目的,走出贫穷才是。
  新京报评论员 陈静
9#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8-3 07:01:00|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能感谢贫穷呢?中青报:别苛求女孩当公知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为什么不能感谢贫穷呢?别苛求女孩当公知

  曹林
  一篇《感谢贫穷》,写满阳光,写满向上流动的努力,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寒门女孩王心仪以707分考进了她心仪的北大,在讲述了贫穷生活的经历后她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说得多好,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小时候读《平凡的世界》时内心受到的触动,我不知道这一代人是否还在看《平凡的世界》,是否像我们当年读时那般感动,在黑暗中让挣扎中的人们眼前闪过一束光。为贫穷所困的时候,心仪同学可能也痛苦和迷茫过,走出来站在更高处的时候,心中才会有谢意。她表达的,并不是对贫穷的赞美,而是没有被贫穷压垮、超越贫穷之后,面带笑容对贫穷的藐视。这种感谢,只有不屈者和胜利者才有资格去说,超越了贫穷,才配去感谢贫穷。这不是一碗迷人的鸡汤,而是残酷现实磨砺出来的强大意志。
  显然,那个写《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的同行,没有看懂心仪同学的这篇文章,而用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姿态和优越感把贫穷批判了一番,称不是贫穷让人成功,而是坚强的人没有向贫穷低头,讲了一番诸如“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无论多么坚强,成功几率都远低于那些富家孩子”之类的残酷现实。此文对“感谢贫穷”的误读实在太深了,没有尝试去理解一个从贫穷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对贫穷的态度,而是站在另一个世界把贫穷批判一番,貌似充满愤世嫉俗的深刻,其实很肤浅。
  不是贫穷让人成功,而是坚强的人没有向贫穷低头。这个道理谁不懂呢?心仪同学并没有赞美贫穷,没有说贫穷多好多好,更没有把自己今天的成绩归因于贫穷。她的意思其实很清楚,她无法选择出身,生在寒门,她只有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如果能生在富家,当然会有更好的教育条件,有更大的成功几率。当她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看到了这些,贫穷让她更坚信知识和教育的力量,贫穷逼着她去面对各种压力,永不低头。她举的这个例子就带着泥土的气息: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重重地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播种,她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再破土而出?可母亲告诉她,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
  贫穷能打垮人,让人绝望,让人沦落,让人平庸,也能成就人,让人卓越,让人拥有一种不可被打倒的强大韧性。战胜了贫穷的人,才有资格去感谢它。这篇《感谢贫穷》,表达的与其是感谢,不如说是变得强大后对压力的轻视:你没有压垮我,而是让我变得更强大,让我有能力笑着对你说谢谢。谁不痛恨贫穷?只有走过贫穷并战胜的人才会对贫穷露出微笑。
  这篇《感谢贫穷》,不只是写给自己,更是写给无数今天仍然被贫困生活压得绝望的人看的。这正是我喜欢这篇文章,而反感《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一文的原因。都知道贫穷的劣势,知道比自己有钱的人比自己还更努力,知道“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无论多么坚强,成功几率都远低于那些富家孩子”,知道贫穷值得诅咒。可是,对那些生在贫困中的人,怎么办呢?对那些生活在残酷现实中的人,怎么办呢?他们需要《平凡的世界》,需要《感谢贫穷》帮他们克制自卑,给他们坚强的力量。
  《感谢贫穷》是写给生活在贫穷中的孩子看的,走出大山的孩子,给山里的孩子一束光,给他们向上的力量,让奋斗着的他们不会失去希望。而《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唾弃贫穷之类的高谈阔论,是没有经历过贫穷、不能感同身受的局外人,写给一群没有生活压力的人看的,他们读不出生活的重量。励志的,批判的,两种视角,也许并不矛盾,只是对那些身在贫困之中、无法立刻改变困境、不得不面对贫穷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感谢贫穷》中所表达的强大意志,而不是站在局外的诅咒和批判,不是“考上北大一样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冰冷凉水。
  身在局外的清醒批判,很好,但我更欣赏那些有同情心理解力的、能给人点一束光的思维,让最弱势无力的人有力,让在贫穷中挣扎的人获得《平凡的世界》般的温暖慰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红星 发表于: 2018-8-2 23:01:00|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感谢贫穷是对生活的态度 并非赞美贫穷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感谢贫穷是直面生活的态度,并非赞美贫穷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这几天,河北衡水女生王心仪备受关注,在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她的一篇旧文刷爆朋友圈,其中“感谢贫穷”的说法引来不少讨论。8月1日,河北省委书记对此作出批示,相关部门也为她提供了助学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经由生活沉淀和思考的肺腑之言,更容易击中内心深处的最柔软的弦。“人生的路不是走给人看的”“幸福是极力拥抱,自己看到的美好与阳光”“尽管贫穷刺伤了我的自尊,但仍想说:谢谢你!”“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读完这篇文章,在赞叹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文笔同时,更为她在贫困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不已。
  生活不易,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是积极向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王心仪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由此来看,值得感谢、应该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那种热爱生活、勇于奋斗的态度,是在人生过程中收获的宝贵成长。
  命运给予每一个人的馈赠千差万别。对生活抱以什么样的态度,就能够收获怎样的果实。在现实与诱惑面前,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留下的风范;承受着身体痛苦与折磨,用思考拓展宇宙的边界,这是科学家的执着与伟大;永远无法预测人生下一块巧克力的味道,但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这是影视剧呈现的道理。的确,阳光的投射不会是均匀分布,比如出生的家庭无法选择,再比如运气好坏也无法左右。但即便如此,18岁的王心仪仍以积极心态面对成长之路上的风雨和阴霾,由此构成一份独一无二的生活理解,更从中收获内心的平和与改变命运的力量。
  贫穷绝非成功的条件,而且往往会让人在成功之路上付出更多努力。被贫穷阻断了发展之路者,更不在少数。不过,也正像老话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份努力绝不会白费。风吹日晒,成就果实的甜美。生活也是如此,每一份磨练都会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宽度,而不被困境打败,更能成就精神的高地。
  《老人与海》里面的渔夫忍着饥饿和伤痛搏斗,虽然最终捞回来的是一副鱼骨架,但依然可以自豪的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世界杯期间,喝着混水牛奶成长为顶级射手的卢卡库告诉我们,“生活不会无视你的努力”。对于不少像王心仪这样,在逆境中成长的人来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消磨掉意志,困顿坎坷也没能阻挡前进的脚步,反而更加执着地相信奋斗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谢贫穷”背后,是战胜贫穷、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正因如此,如果把“感谢贫穷”误解为“赞美贫穷”,忽视背后复杂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体验,难免会陷入片面。当然,感谢贫穷,不代表掩盖、忽视不公平的存在,这既是文章带来的多元思考,也是当下讨论的共识。从“大凉山格斗孤儿”的争议,到“工地收北大通知书”的新闻,再到如今考入北大“感谢贫穷”的刷屏,贫寒中的奋斗之路,让人们看到执着的希望,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才能让更多孩子走出贫困,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找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值得庆幸的是,贫困中没有迷失自我的王心仪,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未来难免仍有诸多不期而遇的困难,但那一份乐观向上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成长的礼物。当前,国家也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全力以赴,为更多贫困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畅通向上的渠道。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一条不变的真理是:梦想成真,最终靠的还是每一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这正是:无论顺境逆境,奋斗才是唯一。
  (文 | 桂从路)
7#
 福正身有 发表于: 2018-7-31 08:30:01|只看该作者

马光远:我从来不感谢贫穷

⊙作者: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马光远

  贫穷是我们无法选择的选择,没有贫穷,我们会更好,这是我一直坚信的。

我从来不感谢贫穷
  河北女孩王心仪以707分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她的一篇被媒体冠以《感谢贫穷》的文章感动了很多人。
  王心仪在文章中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在文中,王心仪用了大段的段落“感谢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谢谢你,贫穷,你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读完这篇文章,一是很感动。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无疑很励志,给很多同样家境的孩子点燃了人生的希望之火;二是王心仪的文笔真好。
  想想当年我和她同样年龄的时候,虽然我的语文也不错,文章也还好,但绝对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一个高三刚刚毕业考入大学的孩子,能写这么棒的文章,加上以后在北大中文系就读,只要继续努力,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对于她文章中一再的“感谢贫穷”,我完全不同意。我在这里不是反驳王心仪同学,在她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见识不易。我是在反驳一种根深蒂固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错误思维。
  几千年的教育,让这种贫穷出才子的理念仍然影响着很多中国人。但,这是错误的。
  我也来自全国贫困县,当年我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感谢过贫穷。我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绝不是因为贫穷激发的;我能从一个贫困县走出来到北京上学,也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改革开放给了我这个机会;我现在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更和贫穷无关,而是中国社会的进步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我今天的一切,都与贫穷无关。说实话,我从小就痛恨贫穷,憎恶贫穷,诅咒贫穷,并且一直想着改变贫穷。
  我家里八个孩子,小的时候,父亲因为是右派被开除公职,在家乡的小学当民办老师,在那个物质贫困的年代,要让八个孩子活下来都不容易,遑论过上好日子。我很佩服我的父母,是怎么样让我们八个孩子都活下来的。
  我记忆深处最深刻的是,经常吃不饱,每天吃土豆能吃饱都是一种奢求。小学的时候,借阅小画册,看到书里说美国的黑人儿童每天吃的黑面包,不能保证每天喝牛奶,当时我义愤填膺,庆幸自己生在幸福的中国。可是,我那个时候连黑面包都没见过,牛奶更是传说中的东西。
  小时候读课文,读到共产主义,我特别向往,我问我爸,共产主义是什么,我爸说,共产主义是土豆加牛肉,土豆我见过,但是牛肉我从来没有吃过,也不知道什么味道。
  平常吃的都是糜面,谷面粗粮的东西,上学早上带一个冻成冰疙瘩的糜面馒头就着冷水吃就是早餐,而且不是每天都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白面馒头。现在很多城市的人讲究吃粗粮健康,我却见不得粗粮的东西,我对粗粮一点感情都没有!小时候真的吃伤了。
  但在中国的节日里,我对过年感情很复杂,虽然能吃上平常吃不上的白面馒头,但没有新衣服穿让我始终很心酸。我过年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轮流穿了好几个人才轮到我的,一过年,看到别人家孩子有新衣服穿,而我没有,这让我很自卑,不愿意出去玩。
  另外记忆深刻的是给公社下来的工作组管饭,这在村里是一种福利,因为工作组会带粮票,会有点小补贴。家里给工作组做好吃的,我也能跟着喝点汤。
  记得有一次,几个工作人员来我家吃饭,还带着一只路上打的野鸡,我们很兴奋,希望他们走的时候不要带走这只野鸡。吃完饭走的时候,果然没有带走,我们高兴的烧了一大锅开水,准备煮野鸡,等水开了,却找不到野鸡了,家里各个地方找了都没找到,后来才知道被邻居家的猫偷走了。那种被偷走好吃的失落可谓刻骨铭心。当时吃饱饭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迄今还记得那只猫的样子,以及后来它每一次从我们家屋脊上走过时我用石子打它的事。
  我对共产主义的幻想是,每天有白面馒头吃就是共产主义,但我觉得这不可能,怎么可能每天都有白面馒头吃呢,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白面呢?然而,一个改革开放,一个包产到户,却让我认为的这种不可能没有几年就变成了现实,这真的是奇迹!现在有多少孩子能够理解我这种当年对共产主义的朴素的幻想?
  改革开放后,父亲的公职得到恢复,家里的日子比过去好了很多。我们村子里面,我的同龄人,后来只有我一个上了大学。根本原因是我父亲挣工资,家里有条件让我上学,村里其他孩子,很多因为家庭根本没有条件而中途辍学,这在当时也很正常。
  我不否认我的努力,但是,要是当时我的家庭条件一般,我最多就是在初中考个师范学校,到小学去当老师,而这也是当时很多成绩不错的学生的选择。在我的人生中,我对贫穷极端厌恶,特别是上大学后,看到甘肃和其他省份的巨大差距,更感觉到贫穷是甘肃人最大的敌人。
  我所在的中学,学生都很刻苦,老师都很敬业,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考学改变命运,摆脱贫困,改变人生。贫穷给了我多少人生的启迪?我真的没有觉得,我反而觉得,如果一个人的条件好,再加上他的努力,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会少走很多弯路。

贫穷是我们无法选择的选择,没有贫穷,我们会更好,这是我一直坚信的。
  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去克服贫穷,战胜贫穷,那是因为我们坚强,而不是贫穷给了我们什么正如王心仪同学,和当年的我们一样,面对贫穷,没有趴下,而是勇于面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人生。是一个人的坚强和努力改变了一切,而不是贫穷。
  在中国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极大的误区,好像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在艰苦的环境里才可以,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人,如果他再是富豪或者官员家的孩子,一般都会给他贴上纨绔子弟的标签。
  事实绝对不是这样的,我周围有很多家庭条件非常好,但自己又非常努力的人,“三代成就一个贵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孩子,父母是高干,但他自己非常努力,自己考上北大,毕业时拒绝父母帮他安排工作,而是自己找的保险公司,后来又跳槽到私募股权基金,现在是非常成功的股权投资专家。
  贫穷不是努力的前提,相反,无论是家庭好的,还是贫穷家庭的孩子,只有努力,才能有成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如果家庭条件好点,再同样的努力,成功的概率的确要大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这意味着,贫困家庭的孩子真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以。
  后来研究经济学,我更觉得财富,富裕,对一个国家,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一个国家为何富裕,以及富裕的途径,国富国穷从来都是经济学最核心的话题。中国人真正过上好日子是改革开放,是中国后来选择市场经济的道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去纪念的事件,是真正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事件。中国人一定要记住,没有当年伟大的改革开放,我们现在很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让中国正在逐渐告别贫穷,让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作为一个经济研究人员,我们最大的希望莫过于中国永远告别贫穷,跨越中等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感谢贫穷,而是去改变贫穷,去消灭贫穷。贫穷一点不诗情画意,贫穷很可怕。
  感恩改革,拒绝贫穷!
  此文,也算我今年要写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的开篇吧,感谢王心仪同学。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10:36, Processed in 4.820408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