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3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讯李敬泽作品结集《会饮记》:“四不像”文体构筑精神星图

 [复制链接]
《会饮记》收录了李敬泽近年来在《十月》杂志专栏刊登的系列随笔(郑筱诗 摄)
  8月17日,由思南公馆、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七夕,会饮:打开他的精神星图──李敬泽《会饮记》新书分享会”于思南公馆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及本书作者李敬泽出席活动,与各界读者分享了关于《会饮记》的阅读感悟。本次活动由上海作协创联室副主任李伟长主持。
  李敬泽,批评家、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评论集《为文学申辩》《致理想读者》《会议室与山丘》等,散文集《咏而归》《青鸟故事集》等。2004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2016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奖”,2017年获首届“十月散文双年奖”。
  《会饮记》2018年8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李敬泽近年来在《十月》杂志专栏刊登的系列随笔,是继《青鸟故事集》《咏而归》之后的又一力作。李敬泽用亲历者的眼光,从历史的深邃中观照当代文学的现场,拾起落满灰尘的书籍,在缝隙中劈开思想的天地,编织出属于作者自己的文化和心灵地图。
“七夕,会饮:打开他的精神星图──李敬泽《会饮记》新书分享会”现场(郑筱诗 摄)
  关于《会饮记》的文体,作家张新颖认为《会饮记》采用了一种类似钱钟书《管锥篇》的写作方式。十二篇散文,每篇都由一个现实的触点切入,这个现实的触点或是一次谈话、或是一次会议、又或是作者李敬泽在写作前后的经历。“《会饮记》就像是作者的记事本,既记录了他实际的日程安排,又书写了他古今中外、天马行空的精神活动。”而在评论家毛尖看来,《会饮记》的形式则很难界定,有时候像在看评论文章,有时候像在读小说,有时候又像是在品诗歌……“敬泽老师可以从曾国藩一下子谈到范仲淹,然后又联想到王宝钏,他用汪洋的思想呈现着很多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因此,我把李敬泽的《会饮记》定义为横溢体,从中可见他控制不住满溢的才华。如此广阔的播种,给收割种子的读者造成了一定难度。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让这本书经得起反复翻阅。”作家黄德海表示:《会饮记》的文体其实是“四不像”,不像小说、不像散文、不像诗歌、不像评论,但是又好像什么都像。中国古代的吉祥物,比如麒麟、龙、凤都是“四不像”。《会饮记》就是敬泽老师送给大家的吉祥物。
  就李敬泽如何通过《会饮记》呈现自己精神星图的问题,张新颖说:精神活动通常是流动的液体,又或者是飘散不定的气体。李敬泽用文字一边记录、一边梳理着他的精神世界。他创造了一个条件,让液体或气体随时可能蒸发掉的东西,在文字的烘托下形成自由的精神结晶。他就像是现实的镜子,既跟我们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又有着超越现实羁绊的才华和能力。“会饮”的“会”字按照字面解释,可以理解为很多不同之物聚合在一起。有些人的大脑里一旦装了很多东西,便会乱成一锅粥。但李敬泽显然不是,他始终葆有一种平衡与梳理的能力。他的宽容与平和,让我们在他的《会饮记》中既可以听到很多声音,又可以从声音中辨出差别。在各种各样的声音外,还有李敬泽自己的声音,或直接、或尖锐、或隐晦、或温和、或委婉。他跟现实对话,跟他脚下的土地对话,跟他面临的世界对话,跟朋友和不一定是朋友的人对话,也跟他自己,跟他自己的记忆、身体、经验对话,同时也跟他自己的想法对话……如是众声喧哗的场面,构成了《会饮记》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的鲜明个性。
  针对《会饮记》一书中虚构与现实的关系,黄德海认为,小说作为一种虚构形式,必定安放在恰当的支架上。如果我们意识不到支架的存在,那只是因为它是如此基本,如同空气那般透明,如同呼吸那般不必费力感知。虚构就像是一个精致的肺。如果你把肺的支架抽掉,那么一切都会坍塌下来。《会饮记》一书足可见出作者的才气纵横。敬泽老师就像是这个时代的情人一样,他爱每个具体的人,并给予他笔下的每个人物一个精致的肺。在繁花似锦的才华背后,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热气腾腾的肉身落实到文字上,使之具有一种夺人眼目的冷艳色彩。让《会饮记》中的现实之物经由肺的虚构转化,彰显出鲜活的自由流动之美。
  李敬泽也对评论嘉宾、参会媒体、与会读者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谈及《会饮记》的创作体会,李敬泽说:《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有一篇《会饮记》,我这篇散文集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此,只不过并没有谈爱欲。希腊有一群文化人,中国也有。我想书写他们的交往、言谈、思绪,并在这种思绪中希望能够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中的有意思之处。最初的创作想法并没有特别复杂,说老实话我是那种写不了正规小说或者正规散文的人。所以《会饮记》的文体也就成了一种“四不像”。我虽不及庄子之万一,但我还是希望可以不断努力让想象能够更为自由。《会饮记》的思维链条虽现在无法完整画出,但庆幸的是,它依然在文本中自己那么走着、延伸着。写文章就是这样,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和习惯。就《会饮记》的十二篇散文来讲,我希望每篇文章最好都不以线性的方式呈现,不采用一种我要达到什么目的从哪开始说的直线叙事。我希望我的文章是一个花园,你可以在这儿坐坐,也可以在那儿坐坐,溜达溜达又到了那儿,它应该是这样的场所和空间。我写的时候也是这么写的,从门进去,一会儿从窗户翻过去又到了那儿,前面穿过一个小月亮门过去,又不知道到了哪儿。徜徉于此,我倒是尤为喜欢《会饮记》的这种创作感觉。
《会饮记》  李敬泽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导语
源自:柏拉图的“会饮”,新酒神精神的复苏,当代智力生活和精神社交的秘密地图。十二篇文字,十二种文学生活的场景和庞杂的内心戏剧,是隐微书写者也是宏观建筑师,巨鲸翻腾,熔岩喷洒,万物肃静。

  《会饮记》收录了李敬泽近年来在《十月》杂志专栏刊登的系列随笔,是继《青鸟故事集》《咏而归》之后的又一力作。李敬泽用亲历者的眼光,从历史的深邃中观照当代文学的现场,拾起落满灰尘的书籍,在缝隙中劈开思想的天地,编织出属于作者自己的文化和心灵地图。

编辑推荐
  勾勒存在的方式有许多种,李敬泽《会饮记》系列散文有种宇宙星图的形式感:作家以吞星吐月的文化胃口与结构能力,挥洒词与物、想象与经验的燃料,严密控制叙事的起爆与飞升,每一块脱落而出的材料碎片,因某种隐含的主体意志,准确抵达其意义的星轨。这是一种沉重的轻逸,是在知识与经验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的时代回应“怎么写”的问题,修辞创新的背后,隐藏著作家关于文学、哲学和信仰的总体性思考: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应该如何组织自我和世界的重新追问。

⊙ 作者简介
  李敬泽:批评家,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评论集《为文学申辩》《致理想读者》《会议室与山丘》等,散文集《咏而归》《青鸟故事集》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奥特莱斯牟利18亿港元内幕曝光 铁岭新城上市前作假 18种药纳入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 入医保有望大幅降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3 22:07,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