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4488|回复: 29
 蜀猴 发表于: 2014-3-5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汽车·电动车] 全球1月份新能源车型销量榜 宝马反超特斯拉成第一

 [复制链接]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Road)。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兰草卡吉 发表于: 2020-3-2 21:33:0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全球1月份新能源车型销量榜 宝马反超特斯拉成第一

源自:快科技
原文标题:全球1月份新能源车型销量榜 宝马反超特斯拉成第一

  当下随着全球各地汽车市场向新能源方向转型的加快,各大车企也开始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来抢占市场份额。而特斯拉作为一家纯电动汽车公司,在电动车制造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不过,在1月份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特斯拉没能守住冠军宝座,被宝马以微弱优势反超。
  具体来看,虽然宝马在纯电动车领域布局不如特斯拉那般卖力,但随着宝马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力,1月份,宝马凭借12,976 辆的销量(同比劲增128%)赢得了月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销量冠军宝座。
  而特斯拉则被宝马超过后,跌下冠军宝座,以月销12,779辆的成绩排名新能源市场第二。不过,二者之间的差距仅有197辆,凭借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热卖,很快还能重回冠军宝座。
  此外,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雷诺、大众、标致、比亚迪、上汽、现代、沃尔沃、奥迪等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厂商中,也有比亚迪、上汽两家车企挤入前十名,其销量分别为7058辆、6450辆。而在国内市场中,受1月份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比亚迪和上汽的终端销售情况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接下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向好,二者的销量情况也有进一步增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宝马1月份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全球排名第一,但这是依靠旗下多款插混车型热卖而实现的。在单一新能源车型方面,特斯拉还是当之无愧的领军品牌,其旗下的Model 3纯电动车型,一月份共售出10,013辆,并且为1月份全球新能源车型销冠。

9e31-iqfqmat5717642.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吖吖 发表于: 2019-8-17 11:07:59|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新能源车上半年销量逾百万辆,特斯拉居首比亚迪第二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全球新能源车上半年销量逾百万辆,特斯拉居首比亚迪第二

  (记者:魏帅)据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网站EVSales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111.75万辆,同比增长47.4%。其中,特斯拉Model 3以16万辆夺冠。
  数据显示,特斯拉品牌销量以16万辆位居第一位,占比高达14%;中国车企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分居二、三、四位,总销量超过27万辆,占比上半年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吉利以4.7万辆居第七位;江淮以3.2万辆居第十位。
  细分至车型看,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12.72万辆,稳居冠军;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达5万辆,位居第二位;比亚迪元系列销量为4.34万辆,位居第三位。
  此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总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2.4%,同比增长0.8%。业内人士认为,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仍有增长空间。
⊙记者:魏帅

  编辑:李文娣 校对:郭利
 灰头 发表于: 2019-6-26 17:23:00|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蔚来、比亚迪接连自燃,工信部拷问电动汽车安全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特斯拉、蔚来、比亚迪接连自燃,工信部拷问电动汽车安全
⊙记者:孙晓萌 图片制作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编辑:陈小兵 张洁 校对:刘军

  此前几个月,接连发生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工信部日前第三次发通知要求各车企排查安全隐患。
  (记者:孙晓萌)近几个月内接连发生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涉事车辆包括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著名品牌。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信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重点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工信部第三次发文要求排查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下发的《通知》充分体现出主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重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望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注已售及库存车辆,工信部再发安全排查通知
  6月17日,工信部正式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工信部自去年9月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安全隐患 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之后,下发的第三份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的文件。
  可以看到,工信部于2018年9月5日最先发布的《通知》主要针对新能源客车。而后于2018年9月25日发布的《通知》主要以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为主。而此次将重点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工信部要求车企应主动备案召回问题车辆
  相比此前的通知,《通知》不仅针对私家车的安全隐患排查提出了更加详尽和细致的要求,而且首次提出了“应当主动向主管部门备案召回”的新要求。
  此外,《通知》还首次提出,要求企业应对各地区售后服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机构消防器材配置和应用能力、防雨防雷防水条件、专用维修设备工具配备及绝缘防护、技术人员维修及防护能力等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的,应积极整改;企业监控平台应当落实7×24小时全天值班制度,设置故障处理联系人。对出现3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及时通知用户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处理结果在1日内反馈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对1日内连续出现多次3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安排车辆开展安全检查,并将处理结果于5日内反馈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下发的《通知》充分体现出主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重视,有望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自燃事件频发,专家称新能源汽车需严把质量关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当下车市最大的亮点。
  然而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几个月内接连发生了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4月21日,特斯拉在上海某小区车库内自燃;4月22日,蔚来汽车ES8车型于西安自燃起火;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5月再现自燃事件后,蔚来汽车5月17日在其官方APP发布《关于加强充电安全的临时措施》,称事故车辆在插枪状态下停放4天,充满电后系统多次自动复充使电池长期保持满电状态。并表示“鉴于动力电池在长时间高电量的状态下的失效概率会增加,出于安全审慎的原则,在正式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对于处于联网状态的专属桩和车辆,我们将临时采取措施将充电量限制在90%。对于非联网状态下的充电,或者在使用第三方充电桩时,除确有必要,也建议大家在日常使用中按90%电量以下进行充电。”但蔚来同时也表示,以上措施并不意味着本次事故是因为充电引起。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有初步结论后将向大家通告。但截至目前,蔚来仍尚未公布后两次自燃事件调查结果。
  对此,6月20日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林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电量限制在90%并不能根本上解决自燃问题,而是可以避免电池过充过放,以提升电池寿命。针对为何电动车频繁起火,林程表示,当下新能源车投放量在逐渐加大,且国家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与续驶里程长短挂钩。因此不排除有部分企业为追求高补贴、高续驶里程而采用高能材料电池,而这种材料能量虽高但危险性也大。
  此外,林程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动车自燃有可能是电池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例如电池一致性、生产设备的投入、所采用的材料稳定性等都会影响电池的品质。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瑕疵,最终也会触发短路导致燃烧爆炸。另外,从硬件角度来讲,车辆防护不到位,电池损伤出现问题也会导致起火。从系统角度来讲,对电池的预警、监控及管理环节不到位,没有系统的解决方案等,都会导致电动车起火。
  不过林程强调,其实电动汽车自燃事件的比例要低于燃油车,且自燃概率一定会是下降趋势。另外,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安全性也会有所提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wsch1688688 发表于: 2019-2-8 01:08:00|显示全部楼层

德媒:这个行业的未来将由中国说了算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从生产线到全球标准实验室 德媒:这个行业的未来将由中国说了算

  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在电动汽车和未来驾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相关的报道已经越来越频繁。最近,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一项研究中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表明,2018年上半年售出的电动汽车有一半是被中国顾客买走的。同时,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扩建充电基础设施的力度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另外,中国还为自动驾驶设置了新的测试道路,在这方面,德国汽车制造商迄今为止一直自视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中国消费者将广泛参与推动电动汽车的进步,并将积极使用共享汽车和拼车等服务。
  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1月30日报道,“没有哪个国家对新技术和汽车服务业的态度如此进步和开放。”罗兰贝格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沃尔夫冈·伯恩哈特说。相反,大多数传统汽车大国在这方面将停滞不前,或者只是缓慢前进。他表示,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从生产线发展成为全球标准的行业实验室。中国如今既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市场,又是最大的生产基地。
  不仅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研究这样认为。传祺Enverge概念汽车外观呈流线型,能在4.4秒内达到时速100公里。中国制造商广州汽车集团的这款最新全电动车型是专门为北美市场打造的。相比之下,雷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古森去年10月在巴黎车展上为称赞自家电动汽车几乎费尽了力气。对欧洲人而言,雷诺的K-ZE概念车也是一个拗口的名字。不过,这款售价仅约1.1万欧元(约合8.47万元人民币──本报注)的电动汽车也根本不是为欧洲市场定制的。它是雷诺和日产与它们的中国合作伙伴为中国市场生产的。
 dilei110 发表于: 2018-8-5 10:46:00|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的魔咒 蔚来难以幸免?

源自:全天候科技
  摘要

  刚出生就自带明星光环的蔚来汽车近日再次豪掷千金在上海核心区增开体验店,而与此同时也被曝出巨额“亏损”、交付困难等问题。持续烧钱,量产难题依然在困扰特斯拉,蔚来正在经历特斯拉类似的挑战。

⊙作者:姚安 编辑:叶丽丽

  8月2日,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小鹏汽车宣布获得40亿元B+轮融资,公司估值近250亿元。这又是一起互联网电动车企的大额融资。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以前觉得别人做车需要100亿元太夸张,后来自己做车才知道200亿元都不够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也曾经说过,“200亿元是造车的门槛,没有200亿元的资金准备就别想进来。”
  作为互联网电动车企领域的明星企业,媒体曝出的一份蔚来汽车2017年9月的融资文件显示,蔚来汽车总融资已经超过150亿元,至今股东超50家。
  对于这些互联网电动车企来说,资金、造车资质、落地生产、供应链管理,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何小鹏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即使有了钱,造车的难度也比互联网创业要难10倍以上。
  尽管颇受资本市场青睐,在汽车的生产上,蔚来汽车也遇到了问题。近期有媒体曝出蔚来汽车面临量产交付问题。
  去年12月,蔚来汽车发布ES8车型时,李斌表示,这款车将在2018年4月开始首批交付,后来蔚来汽车又宣布调整到五月份交付。在5月18日的一次ES8试驾活动中,李斌表示6月内要交付550辆车。但据全天候科技获悉,从3月份至6月末,蔚来ES8市场零售交付总数在130辆左右。
  而蔚来的资金面也并非高枕无忧。李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亏损将不止51亿元,并表示,蔚来汽车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公司,他更愿意称之为投资和投入,而并不是“亏损”。
  在汽车行业内,把出身于互联网科创公司或者其他非关联产业跨界从事智能电动车制造的入局者称为“造车新势力”,以区别于传统汽车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新势力企业超过50家,比较有知名度的是蔚来、小鹏、奇点、威马等。
  作为电动汽车的鼻祖,特斯拉一直面临资金和量产问题。今年8月2日特斯拉公布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净亏损为7.175亿美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85.29%。加上第一季度7.85亿美元的净亏损额,上半年特斯拉亏损已超过15亿美元。
  同时,特斯拉也面临量产问题。自去年7月推出以来,特斯拉Model 3一直面临量产问题。最初特斯拉预计在2017年12月达到每周5000辆的生产量,在去年11月特斯拉将这个目标推迟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后来再次推迟。直到今年第二季度末才成功实现周产5000辆Model 3的产能目标。
  对于特斯拉的中国门徒们来说,在大额融资之后,很快也将面临特斯拉遇到过的问题。

1
高端形象的代价

  7月28日,蔚来汽车的第七家体验店开业。该店位于上海市地标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一层面积1300多平米。发布会现场,李斌详解了这家店面的来之不易,而媒体关心的是价格不菲的花销。
  蔚来汽车的销售模式类似于特斯拉,订单式生产、自建销售体系。目前蔚来汽车的销售体验店已经开到第七家,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核心城市。蔚来的体验店一般都开在前述城市的CBD区域,比如长安街、太古汇、珠江新城等,这使得租金成为一笔大额支出。
  据悉,蔚来汽车在太古汇门店的投入约达8000万元,北京东方广场的年租金也预计在8000万元左右,上海中心的年租金至少要达到上亿元。以此推算,单七家门店的运维支出,每年将超过5亿元,而这一数字,随着蔚来汽车门店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特斯拉选择直营销售,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无奈之举。在《电动车战争》一书中,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在电动车的早期发展过程中,汽车经销商因不擅长处理电动车售后问题而故意引导消费者购买传统燃油车,且经销商环节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这间接导致了电动车的推广困难。
  而蔚来汽车却出于完全不同的考虑。李斌认为,中国汽车进口关税降低后,国外豪华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等,在中国将更具备竞争优势,这会对中国的国产电动车形成压力。而提升品牌形象,就是蔚来的未雨绸缪。“一个品牌的高度是由最低的地方决定,不可能说我车卖得跟宝马、奔驰一个档次,然后其它方面比他们矮穷挫一节。”李斌说。
  从蔚来汽车选取地标性建筑开门店、豪华而颇具科技感的店面装修风格来看,蔚来汽车在营造一个高端汽车品牌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有来自蔚来汽车的消息人士称,未来该企业在店面方面的支出很可能会超过汽车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
  “初创企业门店的投入不能单纯切割来看,他们一定是有过较为周全的计算,可以算作一种获客成本。”专注于汽车市场信息服务的跨国资讯平台J D Power中国区副总裁梅松林对全天候科技说。在他看来,如果网红门店能够带来口碑和客户,这种投入就不能简单称之为“刷存在感”。
  事实上比起令人咋舌的“形象投入”,去年蔚来汽车的新闻发布会同样大手笔,耗资巨大。2017年12月末,蔚来汽车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召开首款量产车型ES8的新闻发布会。这个场馆,也是贾跃亭的乐视超级汽车LeSEE首款概念车的发布地。
  8架飞机、60节高铁车厢、19家五星级酒店、5000名ES8准用户以及当红乐队 Imagine Dragons。这场耗资8000万元的发布会,一度成为科技记者朋友圈的刷屏事件,这一发布会,让这个电动车初创企业在赚足了眼球的同时也饱受质疑。
  ES8是一款纯电动7座SUV。基础版补贴前起售价44.8万,“代工厂”为江淮汽车,双方于2016年4月签署了约1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一期规划产能5万辆。
  比起定价颇高的新车,行业热议的还是换电模式。纯电动车目前普遍存在里程焦虑,蔚来汽车为解决这一痛点,为旗下产品提供充电和换电两种服务模式。换电是指直接为消费者更换充满电的电池组,可节省车辆自带电池充电的等待时间。
  蔚来汽车称,其一次换电可在3分钟内完成。至2020年,蔚来汽车计划在全国建设1100个换电站。实际上换电并非蔚来首创,特斯拉也有类似方案,但最终因为成本过高而未普及。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达到与加油站一样普及率的换电站,需要千亿级资本推动,依靠一家企业难以做到,因此落地难度极大,比较像一个“噱头”。
  罗兰贝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钊告诉全天候科技,对于创业型企业,持续的市场的活力有助于增加对资本的吸引力,这或许也是马斯克一直“颇为高调”的原因。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有一个号称产品对标特斯拉Model X的“效仿者”。在互联网行业浸润多年的李斌,曾一手把经营十年的易车网扶持上市,深谙互联网的时代营销的重要性。“还是要做品牌,做一个高端品牌,在胡同里面搞个店,那不靠谱。”李斌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2014年成立之初,蔚来汽车就因为豪华的投资团队先声夺人。2014年11月,李斌、李想、马化腾、刘强东、雷军、张磊共同成立蔚来汽车。2017年9月媒体曝出的一份融资文件显示,蔚来汽车总融资已经超过150亿元。其投资方不仅有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还包括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红杉资本、愉悦资本、淡马锡、新桥资本、IDG资本等投资公司以及国开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
  今年2月,蔚来汽车将要赴美IPO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悉,蔚来汽车已经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美银美林、瑞士信贷、花旗集团、德银、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在内的八家银行为上市做准备,意在为自动驾驶和电动技术领域的发展寻求资金。一时间蔚来或存资金缺口的猜测声不绝于耳。
  全天候科技在多方询问过程中,不管是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还是蔚来资本高管,均对资金现状三缄其口,称“资金问题是公司机密,不便回应。”根据网传版消息,蔚来赴美上市的融资规模最高将达20亿美元,这遭到了蔚来汽车高层的否认,蔚来官方宣称,目前正在全力备战ES8的交付,无心顾及其他。
  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蔚来汽车的部分供应商因为甲方还款不及时,已经把原来约定数月账期的付款方式更改为周付,以避免对方还款不及时造成的还款压力。
  此前亦有媒体报道称,蔚来内部人士透露盈利预测报告,蔚来汽车计划2018年实现整车3万辆的销量,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时预计亏损51亿元。对此李斌称“亏的不止51亿元”,不过在他看来,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尚未打开市场,前期投入难以称得上“亏损”,他更愿意称之为投资。
  另外,多位接近李斌的汽车行业人士均表示,作为互联网以及汽车圈内的相对成功人士,李斌有自己的渠道和资源,其资本联合方优于小鹏汽车等其他同行,即便存在资金压力也只是短期周转不灵。

2
量产交付成难题

  在诸多质疑中,行业内聚焦的还是蔚来首款车ES8的量产交付问题。在去年12月的发布会上,李斌曾表示,ES8将于今年4月开始首批交付。至4月下旬北京车展,量产交付跳票,蔚来汽车的官方解释为由于产品需要进行安全性检验,造成实际交付时间比此前内部计划有所延迟,将调整至5月下旬。
  5月31日,蔚来汽车完成了10辆ES8创始版的首批交付,交付对象为蔚来汽车内部员工,包括李斌、秦力洪等高管。6月28日蔚来汽车开始面向普通用户交付。根据蔚来汽车最近的计划,预计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1万辆创始版ES8将全部交付。
  不过,这一目标或难达成。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组成员李颜伟统计,从3月份至6月末,蔚来ES8市场零售交付总数在130辆左右。李颜伟称蔚来汽车6月零售数据中单位用户占63%,存在蔚来竞争品牌购买用作对比分析的可能性。
  另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蔚来汽车一年内给某零部件供应商的设计图已经更改不下三次,且下单量仅为数百辆的小单。有资深汽车研发人员告诉全天候科技,这意味着,该企业的产品尚处于质量测试阶段,距离稳定量产尚有很大距离。
  目前ES8的量产车间是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共同打造。由于ES8是全铝车身,制造工艺不同于传统钢制车身,因此需专门的生产线,其技术难点在于铝材的焊接。有业内声音质疑道,江淮汽车一直专注于经济车的制造,并无高端车型的制造经验,或难保证新产品的质量。
  今年4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江淮汽车回应称,该公司与蔚来汽车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做好ES8的高品质量产、交付的准备工作,该厂区的设计产能可达10万辆。不过据一位6月曾到该厂区的汽车行业资深人士透露,在其到访期间合肥工厂不似寻常厂房作业声隆隆,这一方面与厂区自动化程度高有关,但也不排除其作业线不饱和的可能。
  李斌在今年4月给一家财富管理公司站台时,曾坦言其经商之道,“以前我觉得找到牛的人、足够多的钱、产品定义好、合作伙伴找好,再加上在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就应该很有竞争力。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钱,还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没有太多的机会给我们犯错。”
  2018年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非同寻常,蔚来、小鹏汽车、奇点、威马几家互联网车企,都曾经宣布在今年年底前交付量产。现在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各家的竞争火 药味也越加浓烈。
  在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将首批车交付给内部员工时,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在“2018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直言,“新造车企业最大的挑战是真正意义上的交付,不是只交付给内部员工或者个别熟人,而是一般的普通用户。”
  根据此前宣布的计划,威马汽车在今年9月也要开始交付首款车型威马EX5,首批一万辆车要在年底前完成交付。
  其他的车企,诸如前途、奇点等也很快要面临量产大关。何小鹏曾经提到,规模交付的难度比想象的要高,没有一家新兴造车企业能够在今年实现规模交付。而随着此前宣布的量产时间越来越接近,留给这些“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dilei110 发表于: 2018-7-12 12:26:00|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中国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49eJ-hfefkqq3431246.jpg

原文标题: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中国拥有汽车的未来

  【环球网科技记者 王楠】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知道,他们行业的未来是电动汽车、自主汽车和中国汽车。
  据CNN旗下财经网站报道称,包括宝马(BMW)和大众(Volkswagen)在内的德国知名汽车制造商本周已经和中国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快在中国开发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步伐。
  外媒指出,这表明大家都认为,中国手握着通向汽车产业未来的钥匙。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otor vehicles Manufacturers)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生产的乘用车总计约2500万台,中国已经成为许多全球汽车品牌的最大市场,而且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周二德国大众集团承诺将在中国投入15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研发。新任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博士表示,该公司将“系统性地扩大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
  与此同时,宝马集团则将与中国长城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宝马还将加入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的阿波罗项目,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7月9日,德国戴姆勒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可持续交通研究领域的合作。未来三年,该联合研究中心将每年投入经费数百万元人民币,重点扩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继续推动交通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发展。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Hubertus Troska)表示:“中国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引领者,更是全球创新引擎。作为中德交通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清华大学-戴姆勒在该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将有助于我们为中国客户带来兼具可持续性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创新出行体验。”
  外媒指出,随着中国政府努力降低污染水平,推动科技行业发展,中国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LMC全球动力总成业务总监Al Bedwell表示,电动车是在汽车产业变革后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外国汽车制造商非常希望在中国大力推进电气化的过程中不被甩在后面。
 honjehai 发表于: 2018-7-7 08:23:00|显示全部楼层

传中国考虑2019年将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削减逾三成

源自:界面
知情人士:中国考虑2019年将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削减逾三成
  知情人士称,中国正在考虑明年进一步削减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因政府希望以此敦促汽车制造商依靠技术创新,而不是财政补贴来开发新能源汽车。明年电动汽车的平均补贴可能会比2018年降低逾三成。新政策还包括一次充电续航达到200公里及以上的电动汽车才能获得财政补贴,目前的要求为150公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honjehai 发表于: 2018-7-5 08:23:00|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支持汽车业混改 纯电动汽车准入门槛抬高

源自:新京报
  发改委:支持汽车业混改,纯电动汽车准入门槛抬高
  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低成本进入窗口已基本关闭
  (记者:任娇)7月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强联合,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

混改成为提升整个产业水平的重要手段
  近期汽车行业重组和合作传言不断流出,这是否意味着汽车行业整合大幕将悄然拉开,这从征求意见稿或可见一斑。
  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联合研发产品,共同组织生产,提升产业集中度。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强联合,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
  招商证券分析,首先是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会有改革的压力。此外,产业龙头公司未来会进一步合并,类似于日韩的汽车行业崛起过程,强强联合,技术互补,最终龙头走向国际化。在2022年股比放开的背景下,混改会成为提升整个产业水平的重要手段,自主逐步替代合资的趋势将持续。

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
  近年来关于燃油车“瘦身”的消息屡见报端。征求意见稿也提出,禁止建设以下燃油汽车投资项目,如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现有汽车整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燃油汽车生产能力,未列入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的现有燃油汽车企业整体搬迁至外省份。
  对现有汽车企业扩大燃油汽车生产能力投资项目,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产量、上年度汽车出口量(含境外投资企业销量)与生产量占比等均需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燃油乘用车扩能投资项目,异地新建扩能投资项目建设规模不低于15万辆且企业上年度总产量不低于30万辆。
  招商证券分析,由于龙头的量大且利用率高,接近100%,其他则处在80%边缘水平,因此,扩产能只有真龙头才有资格参与,普通的龙头会因为产能利用率、新能源占比、国际化等问题出局。

纯电动汽车准入门槛抬高
  《征求意见稿》对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不得在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省份建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同产品类别新能源汽车僵尸;现有同产品类别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产量未达到建设规模的80%。
  此外,征求意见稿对申请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的企业法人,提出明确条件:所有股东在项目建成且产量达到建设规模前,不撤出股本。股东拥有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车用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且对关键零部件具有较强掌控能力。拥有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并得到授权或确认。上两个年度累计研发投入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
  并要求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建设规模,纯电动乘用车不低于10万辆,纯电动商用车不低于5000辆,项目建成投产后,只生产自有注册商标和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
  招商证券分析,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未来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政策核心就是:整车、动力电池龙头集中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低成本进入窗口已基本关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28 19:20,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