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旅游 Previous成都市 Previous武侯祠  武侯祠祭祀 2002-1-14旅游Null
Previous上一篇
武侯祠祭祀 ⊙源自:恋海如歌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追寻唐代诗人·杜甫诗句所描写的意境,我来到了武候祠。高大的照壁、门前峨然耸立的石狮,显示出古祠雄伟庄重的气势。祠院门楼前,树叶在冬日里懒散地飘零,一种斯人已去,江山依旧的复杂心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叹,曾几何时,谦虚谨慎、认真尽职的诸葛武候,如今一代睿智雄才沉眠的魂灵,只能游戈在这祠堂的天上地下。
  武候祠,始建于[西晋]末年,坐北朝南。跨进汉昭烈庙大门,可见前方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东侧碑廊内那通唐碑,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勒石上碑,因文章,书法,镌刻都出自名家,所以后世称之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穿过过厅,可见两侧廊坊内各有14尊真人大小的塑像,这就是[蜀汉]文臣武将廊房。
  古朴的青石路自大门始,宛如一条通往渺远的古代战道,把游人引向逝去的岁月,去领徊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们的风采。院内古柏参天,浓阴匝地;殿宇高大壮丽,气势宏伟;楼阁廊榭造型典雅,翘角飞檐。
  倘徉在那红墙碧瓦,古柏翠草之中,站在昭烈庙前,我有一种层云满胸,沧桑袭卷的感觉。两厢的文武塑像似乎都在与我对白,那一刻,生与死,沉与浮,千军万马与空城沙场,浑沌了,飘升了,岁月在浓缩,历史在延伸,诸葛亮运筹帷幄,一声令下,阶前的三面釜鼓雄浑激昂,预示着他的队伍拔灶起程,西征出发。此时,战马仰啸,悠悠古乐从心底溢出,浩浩大军从眼前驰骋,我仿佛成了军中的一员,跟随军师在古栈道上健步如飞。
  诸葛亮,这个被孙权赞扬为“信感阴阳,诚动天地”、被司马懿“恨之入骨”为“天下奇才”,被称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他“诚信公道,赏罚严明”、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文武兼资”。
  杜甫在他的诗里说“诸葛大名垂宇宙,忠臣遗像肃清高”。诸葛亮死后,他成了后人崇拜的偶像。他被认为是“聪明、正直、而一者也”的超过普通人的人。诸葛亮一生,所行的是一个“”字。他从“”字出发,对君上的忠是诚,真心真意地尽忠,这是忠诚。对朋友、同僚与部属和谐共事,守信用。诸葛亮因为诚,所以能公。公是没有私心,能够以诚信待人,忘记了小我,一切为对方着想,因此所有的表现,都昭昭然是一个公字,从而做到赏罚分明,被称赞为“开诚心,布公道”。
  诸葛亮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以身作则,力求改变[东汉]官员企图享乐、浮华淫逸的官场风气。他生活十分俭朴,井常以[春秋]楚相孙叔敖自比,从他在最后北伐前给刘禅的上疏中,公布自己的财产,便可看出这一代权臣、名相是如何的刻苦自持,以正社会风气。
  原蜀中大老张高,本来对诸葛亮颇不服气。但在出任丞相长史,和诸葛亮朝夕相处后,不禁感叹道:“明公(诸葛亮)有赏时,远方之人只要有功,绝不会被遗漏,惩罚时,只要有罪,再亲近者也逃不掉;爵位绝不予无功之人,刑罪也不避尊贵大官,所以贤人、愚人均可感受他的大公无私而努力工作,不去计较个人利害。
  [北宋]大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诸葛亮诗》中便写道:“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广。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评论道:“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问己之示,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清代名君康熙皇帝称:“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我漫步在殿堂里,脚步轻轻,惟恐惊忧了诸葛先生。他生前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来,便“三顾频繁天下计,两厢开济老臣心”,忠贞死节为天下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蜀任丞相期间,戎马倥偬,在“貔貅刁斗阵前过,虎帐中军练夜营”中度过,赤壁之战、火烧连营、草船借箭、泪斩马谡、木牛流马、七擒七纵孟获、白帝城受刘备病托,辅佐后主刘禅,死前遗嘱葬简殓。正如他的《出师表》中所云:“侍卫之臣懈于内,忠志之士忘于外者”,让今天的我辈汗颜愧疚,无地自容。
  我久久凝视着这尊诸葛亮泥塑,感觉到了它的生命韵力。大殿高堂上,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肃然清正,容貌甚伟,他在思考,在探索,其睿智多谋之风,儒雅风流之气,让人不禁想起他独自端坐城楼,惊退城下大军的那场“空城计”。两道利剑般的目光穿透巴山蜀水的阴云浓雾,追踪着将士们拼杀在疆场。此刻,我仿佛又听到了诗圣杜甫那苍凉豪放的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纤等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相关标签成都·地理|成都·服务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