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旅游 Previous成都市  宝光寺 2001-8-25旅游Null
Previous上一篇
宝光寺 Baoguang Monastery ⊙雷康/编



  宝光寺坐落于新都区内,2001-7-15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是成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一座佛教寺庙,每年前往游览、朝拜者在百万人次以上。

山门/宝光寺/新都县/雷康 摄
山门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内供设法神、金刚力士和明代县人杨廷和、杨升庵塑像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宝光寺·新都镇·新都县·成都
时间2001-8-25 10:29

  宝光寺相传始建于[东汉],但无信史可考。隋代名“大石寺”,寺中的塔叫“福感塔”。公元880年,唐代黄巢起义军攻破了长安。次年,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内修建行宫,并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唐僖宗晚上看见寺中福感塔下发出祥光,随后挖出一内藏13颗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为“宝光寺”,将舍利子置于塔下,改塔名为“无垢净观舍利宝塔”,又称宝光塔。
  宋代香火极盛,僧侣达3,000之众,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寺庙毁坏。清代康熙九年(1617)在原来基础上重建殿宇。此后一百多年间,不断扩充和改建,至清代咸丰年间,才奠定了目前的规模。现在的建筑是清道光年间妙胜和尚主持扩建的。
  宝光寺坐北朝南,全寺占地100,000m2,建筑面积20,000m2,殿宇深幽,古木葱茏。整个建筑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是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门前乃一雄浑的“”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层层递进。寺院主体建筑由400多根轻则数吨的巨石柱支撑,工程极为浩大;门窗、檐拱或塑飞禽走兽,或雕瓴毛花卉,做工精细,技艺高超。
  宝光寺内文物非常丰富,唐代舍利宝塔、梁代玉佛和石雕舍利塔,还有[蜀汉]章武铜鼎、唐代显庆陶塔、[元代]金银粉写的《华严经》以及被寺僧称为“寺中三宝”的舍利子、优昙花和贝叶经等。寺藏名家手笔真迹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宋微宗、慈禧、唐伯虎、祝枝山、竹禅和尚、徐悲鸿张大千、康有为、赵熙谢无量等古今书画家近千人的1,000多件稀世之宝。1964最年2月,周恩来总理来寺,在鉴赏文物时,特别指出徐悲鸿所画立马图是国内收藏品中大的一幅,再三叮嘱寺僧务须妥为保存好此幅真迹。
  具有一塔、五殿、十六院宏追赶建筑规模的宝光寺,自照壁到藏经楼后紫霞山长约100m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和藏经楼。中轴线两侧建有钟鼓楼、伽蓝殿、客堂、极乐堂、祖堂、念佛堂、罗汉堂、禅堂、影堂、戒堂以及东西方丈室。布局严谨,次第有序,其主要殿宇有:

山门
  创于乾隆年间,内供设法神、金刚力士和明代本县人杨廷和杨升庵塑像。

天王殿
  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佛德和堂建,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月和堂建,中供弥勒佛,两侧供四大天王,殿檐悬“一代禅宗”匾额。殿后因有明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石刻《尊胜陀罗尼咒》经幢,故此殿又名尊胜殿。

舍利塔/宝光寺/新都区/雷康 摄
微向右斜的舍利塔
地点宝光寺·新都镇·新都区·成都
时间2004-02-18 13:55:38

舍利塔
  位于天王殿与七佛殿之间的院落中央,高30m,形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造型奇巧。隋代系“木浮图九级”,一殿。此塔建自唐僖宗中和年间,历千余年,屡有残破,屡有培修,现为密檐式十三级四面塔,高约20m,每级四面各嵌佛像三座。塔底护以石,底层正面龛内塑释迦牟尼座像。龛壁:

寺镇牟尼青色宝,山飞舍利紫霞光

为现代著名高僧太虚法师撰画。每级翘悬铜质风四个,全塔供铜、石、玉等质料雕铸造的佛像一百四十尊,舍利子十三粒。塔刹冠以金铜宝顶,映日夺目,是佛教著名圣迹之一。史称宝光寺中与初祖、清初著名高僧笑宗印密曾赋诗赞塔曰:“宝塔凌空利似剑,几经鏖战圃周唐。清平天下无能及,留与业作栋梁。
  宝光塔微向西斜,素有“东方斜塔”之称。相传古时地震,宝塔摇摇欲坠,佛教信徙冒生命危险前来保护,感动了天帝,派来四位与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个用力过猛,塔就从此向西倾斜了。

七佛殿
  宽五间,深四间,单檐歇山式,殿前檐柱下有两个浮雕盘龙石础,是寺内唯一的唐僖宗时的遗物。明代状元杨升庵曾以此为题诗曰:

唐帝行宫有露台,础莲几度换春苔,
军容再向业狩,王气遥从骆谷来。
万里山川神骏老,五更风雨杜鹃哀,
始知蜀道蒙驾,不及胡僧渡海杯。

殿内三龛高五十cm的须弥座上,供世间庆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阿弥陀如来等七佛立像,分别高4.4m和3.1m,神态壮严,造型宏伟,有较高艺术价值。佛龛前供1.36m汉白玉卧佛,系1991年缅甸佛教信徙捐赠。此殿为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真印和尚募建。

大雄殿
  高五丈,广五楹,面积700m2,清笑宗印密初建,乾隆年间恢章和尚改建,道光年间妙胜和尚重建。全殿用四十二根石柱支撑,雄伟壮严。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旁立迦叶、阿难尊者,雕塑工艺精湛。殿悬一副对联: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藏经楼
  全寺最大的一座殿堂,高17m、宽40m、深18m,全是石柱支撑,为该寺杰出建筑之一,清道光年间妙胜和尚修建。上为藏经楼,贮有敦煌藏经四十三册,房山石经二十二册,北藏经和频伽藏经各一部,共七百二十八函,七千二百八十卷。殿中供千手观世音菩萨像。四壁有诸天画像,画工精细,充分体现了清代艺术风格。藏经楼楼下为说法堂,乃历代方丈说法处。

念佛堂
  位于寺院东侧自南向北的极乐堂后面,堂高10m,宽九楹,清同治年间真印和尚建。堂中有石舍利塔一座,高约5.5m,直径2m,由三块巨石镂空雕成,呈六方宫殿式。塔内精细地雕刻有以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为中心的各式各样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六根石上盘以飞龙,造形生动。整个石塔玲珑剔透,是寺内艺术价值较高的雕刻之一,相传为清代三个名工历时三年刻成。历代住持皆以此作净土宗道场。

石舍利塔/宝光寺/新都县/雷康 摄
石舍利塔,高约5.5米,直径2米,由三块巨石镂空雕成,呈六方宫殿式。塔内精细地雕刻有以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为中心的各式各样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六根石上盘以飞龙,造形生动。整个石塔玲珑剔透,是寺内艺术价值较高的雕刻之一,相传为清代三个名工历时三年刻成。历代住持皆以此作净土宗道场
地点:念佛堂·宝光寺·新都镇·新都县·成都
时间2001-8-25 12:26

罗汉堂
  详见“罗汉堂”(含8照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寺院大多遭破坏,周恩来总理亲自派一个团的兵力驻守,宝光寺得以保护而安然无恙。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尉健行、吴邦国、田纪云等先后来寺游览。他们盛赞宝光寺是“新都胜景”、“文物荟萃重地”、“香城宝地”。众多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佛教界人士也前来观光、旅游、朝拜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寺内宝物
  罗汉堂,需查看杨裕勋(笑笑居士)所画的荷花

历代高僧
  遍能法师,贞意法师,广永法师。

现任当家
  意寂法师。
纪实
  1. 2008-05-12日:佛诞日的大地震←论坛版
  2. 2006-10-15日(上):遍能法师追思法会
  3. 2001-08-25日:数码新机看新都
相关标签成都·地理|成都·服务|佛教|僧尼居士
下一篇Next
《巴蜀网》对该旅游景点的综合推荐值为:5panda.com5panda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12-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