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旅游 Previous成都市 Previous昭觉寺  回访成都昭觉寺 2000-11-29旅游Null
Previous上一篇
回访成都昭觉寺 ⊙源自:西蜀后生


  少年时候居成都,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位于成都东北的昭觉寺。到昭觉寺一定要去看看、摸摸的是昭觉三圣迹。就是:柱离凳、延瓢飞、树包碑。
  传说当年破山祖师复兴昭觉寺后,广收弟子,光大了双桂禅系。有一天,破山祖师告述弟子们,他要出去云游,并说:如果殿内的庭柱离开了下面的石砧凳、香案上的延瓢飞了、殿外的两株黄桷树包住了中间的石碑,他都还没有回来的话,就另立方丈,主持寺院、传承双桂禅法。
  祖师走后三年的一天,祖师殿内的一根木柱果然离开了石砧凳;又过了三年,大雄宝殿香案上的延瓢果然不意而飞;再过了三年,大雄宝殿外的两棵黄桷树已长大并且包住了中间的石碑。但是,破山祖师却没有回来。留下的是他的传说和众人可以见到的遗迹。

雷康在大雄宝殿前烧香礼佛/雷康 摄
1991年春节初四,雷康在大雄宝殿前烧香礼佛
地点:昭觉寺·成华区·成都
时间1991-2-18 13:00

  成都人后来把“柱离凳”的殿称为“吊足楼”。殿高约9m,有十六根楠木柱,直径约一尺五寸。其中殿内的四根柱子中,靠外近门左侧的一根的下端悬着,离鼓形的石砧凳约一尺高。是木结构古建筑的一项奇观。

  由于印契了该寺古德明代道魁禅师之预偈:“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编者注:清定上师回昭觉,悬空之柱头落地,檐瓢早已不翼而飞,菩提树飞速猛长,将石碑包得丝毫不现』。故世人称之道魁禅师再来,法威顿长,贯横海外。

  昭觉寺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初名建元寺,唐代宣宗时赐名昭觉。[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曾将其改名为宣华苑,宋徽宗时又复名为昭觉寺,明末毁于战乱之中。清代康熙二年,当时著名高僧破山和尚发起重建,并开荒种田,植树造林,筑堤引水,修石堰长达7.5km。破山和尚采取的一系列生产自救措施,终于使寺庙发展成为“川西第一丛林”。康熙皇帝曾题诗赞它“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
  千余年来,昭觉寺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高僧辈出,代不乏人,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过突出贡献。至今,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许多佛教寺庙还把昭觉寺视为祖庭。著名高僧圆悟禅师所写的《碧岩录》《圆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他所著《茶禅一味》传入日本300余年,至今还被日本茶道界奉为至宝。昭觉寺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土地也被动物园占去近半。
  进入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清定上师受僧众迎请,主持昭觉寺的复兴,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圆通宝殿,昔日川西“第一禅林”的光彩再现于成都平原。故有“中国第一比丘尼”之称的隆莲法师在大雄宝殿落成时感叹曰:清定上师是破山祖师再来。

雷康在藏经楼前烧香礼佛/雷康 摄
1991年春节初四,雷康(左三)在藏经楼前烧香礼佛
地点:昭觉寺·成华区·成都
时间1991-2-18 13:10

  在下有幸,重返成都,特别回访了少小喜游的故地。
  寺外照壁依然。转过照壁,便见往日的山门依旧。正门的上方,“第一禅林”的黑底金字扁额还是那样引人注目。进得山门,门内两侧还是那两尊哼、哈二将造像;内旁两边双桂堂施住员外和他的儿子的塑像依旧端坐着,告述世人:佛教始终尊敬世间的供养人。下了山门的阶沿,便是沿中轴线延伸的一条笔直的主道,放眼望去,透过八德池、八德亭,便可见天王殿前香烟缭绕。一股往事如烟的感概悠然而生。“昭觉寺”,您昔日的风貌还依旧吗?
  天王殿内,还是弥勒佛的笑脸,慈善的注目迎接着芸芸众生。两厢的四大天王,仍然向世人告示着“风、调、雨、顺”,我还是向朋友们依自己的体会介绍这四大天王的名字: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广目,是打开眼界,多见;多闻,是多听,广泛听取多方面的知识和意见;增长,自然是多见、多听,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增长;这样一来。您就具有了“持国”的能力。宗教何常不是这样在教化着众生呢?!

敲钟上殿/雷康 摄
敲钟上殿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昭觉寺·成华区·成都
时间2001-10-4 16:00

  穿过天王殿,眼前突然一亮。一座双层飞檐,庄严雄伟的大殿耀入眼帘。这就是新建的大雄宝殿了。让人格外惊喜的是,殿前一棵枝繁叶茂、形如华盖的大树告述我:那就是“树包碑”的两棵黄桷树?!树还在,那离凳的柱还在吗?祖师再来了,飞去的延瓢是否回来?
  我急忙跨入大雄宝殿。但见:三座汉白玉石雕的三世佛象端坐在两米多高的法坐上,慈悲智慧的法眼在观察着世间的众生;两厢的十八罗汉造像,形态各异,告示着人们佛法修行的千姿百态。香案上,左瓢右磬,啊!延瓢回来了!

两棵黄桷树枝叶繁茂/雷康 摄
两棵黄桷树枝叶繁茂
地点:昭觉寺·成华区·成都
时间2001-10-4 15:57

  然而,祖师又去了。『编者注:清定上师已于1999年圆寂。』可惜的是,大雄宝殿再没有了“柱离凳”、“延瓢飞”,惟有殿外的两棵黄桷树枝叶繁茂,形如华盖,其中当年自己曾摸过的石碑当然已被树包了个严严实实,再也摸不着了。留下的,只是往日的记忆:柱离凳、延瓢飞、树包碑,以及关于禅宗古德的传说。
  世事难料!“显密圆通”的昭觉堂上,包着碑的黄桷树后的大雄宝殿中,香案上的延瓢还会再飞吗?殿内的支柱能否再离凳?

相关标签成都·地理|成都·服务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