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旅游 | ![]() | ||||||
慈云寺
Ciyun Monastery ⊙雷康/编 慈云寺位于重庆市的南岸区的玄坛庙的狮子山上,濒临长江。寺门左侧卧一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素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 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原名观音庙,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建,起初规模不大,传承法系为临济宗。著名祖师和兴寺大功德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云岩大师,民国十六(1927年)1927年云岩法师募资重修,扩建为十方禅寺院,更名为慈云寺,始具丛林规模。为广结善缘,云岩法师打破旧例,适应各地僧尼和男女居士上朝峨眉,下朝九华、普陀的需要,在寺内设有“爱道堂”,安置尼众,遂成四众丛林,成了当时全国唯一的僧尼合庙寺院,沿袭至今。 慈云寺临长江,殿堂依山而建,沿山势而布局,寺庙建筑与周围的园林、山色相互衬托,使寺庙曲径通幽,园林环境更加优美,成为重庆的旅游胜地。建筑面积约4,000m2,殿宇依山势而建,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法,布局别致。 慈云寺建筑具有中西风格,在中国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韦驮殿、普贤殿、三圣殿、地藏殿以及爱道堂等。寺庙现存佛教建筑有十八亭楼、大殿、普贤殿、六殊殿、观音殿、韦陀殿、千手观音殿、古佛洞等,大部为唐代所建,最后一次修整是在1936年。 1983年,慈云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进寺门沿石阶而上有雄伟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另有望江亭和其它楼亭屋阁。沿幽静的小苑攀山而上,山顶是一大花园,藏经楼建在这里,园内还有八德功水池等。尤其是十八亭楼,其建筑风格是欧洲近代建筑艺术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融合而成,从而使该寺庙在建筑上独具特色。 相邻景区 朝天门码头。 ![]() 寺内宝物 寺内大雄宝殿正中,供奉有释迦牟尼玉佛一尊,系由缅甸迎来,1931年抵重庆。佛高1.87米,宽1.34米,重1500公斤,是我国寺庙中现有的四大玉佛之一,另三尊,一在上海玉佛寺,一在北京北海团城,一在武汉归元寺。玉佛前悬挂着四个金刚幢,上面有五色金线盘结粘贴而成的《金刚经》全文。寺内还珍藏许多金绣佛挂像、千佛衣、金刚幢和古代指画、指字及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画等,十分珍贵。寺内珍藏佛经130部,最珍贵的版本是宋代《碛砂藏》和《频伽藏》,被视为镇寺之宝。寺内还有一株民国初期从印度移植来的菩提树,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时树曾枯死。没想到10多年后,在政府落实宗教政策的1982年,菩提树又奇迹般地苏醒复活,香客僧众甚奇之。树下池内有雕塑莲花一朵,上立释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条龙,口喷清泉,曰“九龙浴太子”。 历代高僧 慈云寺从扩建以来,先后经历了六代住持。首任为云岩法师,历时近二十年。继任为澄一法师,几年后圆寂于此,曾为其修建骨灰塔在现在的西方三圣殿前。当澄一法师骨灰塔建成之时,刻有长沙沈德建撰,临海屈映光书《澄一法师塔铭》一文,此塔惜于十年动乱中夷为平地,现将抄存的塔铭原文录下,用识旧貌。 澄一法师塔铭 澄一法师,佛而儒者也。少契三空,长修四忍,参念佛是谁之案,悟无学一乘之玄。开圆形以示真修,谈圆理以明真性。凝心寂照,显像勤劳。悲群生之阱溺,接引随机;阐正法之精微,析理无碍。住世六十一年,弘法一十七载。早知灭度有期,难忍传灯莫续。躬建安心之室,室内常宣无念之机;编就微笑之枝,枝头屡示不言之妙。综括宏远,旨义幽深。事既竟而遗形,言虽绝而成化。加被后学,永注慈怀,但企因缘,同离生灭。然阳光普照,合目终是迷途;圣域非遥,明心即为觉路。故迷悟之际,端在因缘;而生灭之机,厥为心肇。忘中止之往相,息连续之攀缘。情识犹存,体用毕露。凡办肯心,皆承法趣。同尽行因,同证真实。塔成有日,简识为铭。 佛历二九七○年(即公元一九四三年七月) 长沙沈德撰,临海屈映光书 继澄一法师后,为觉通法师,又十余年至解放时止。嗣由海定法师任方丈,为时较短仅一年余。后由定九法师继承衣钵,又约十余年。至今为释惟贤担任。 抗日战争初期,禅宗高僧虚云法师(慈云寺的开示)曾在慈云寺主持“护国息灾法会”七天,祈祷抗战胜利,世界和平,并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广设七个坛场。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亲到寺里拈香,国民党元老戴传贤居士等均来此拜佛,参加朝拜者先后二、三百人。 抗战时期,北碚汉藏教理院附设的大雄中学迁来此寺开办,海定担任校长,董事长为住持觉通法师,当时学生约两百人左右。 抗战中期,乐观法师领导的“国际佛教步行宣传队”也是在这里组织出发的。 此外,还成立了重庆市僧侣救护队,由觉通法师担任队长,每遇空袭,该队即出发进行救护工作,青壮僧伽们穿着圆领短装,偑戴红色的佛字袖章,抬着担架,参与救死扶伤,颇引人注目,备受好评。 按照丛林组织,规模较大者在方丈和尚之下,设有四大板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再下设八大执事:即都监、监院、知客、副事、书记、维那、寮元、僧值,和尚之上有退隐和尚、若有山林的还要设置巡山。 慈云寺的组织,根据其具体情况,除方丈云岩和尚外,只设有四大执事,(1)监院,管理库头事务;(2)维那,管理坛场法律;(3)知客,管理交际待客;(4)纠察,管理戒律规矩。在这四大执事的组织下有四十余人,对各项具体分工,专司其职。 云岩法师担任住持前后,全寺所住僧尼约有二百人,解放前经常均住有一百多个僧尼。 佛事活动略有以下四种: 一、水陆法会:平均每月举行一次,最少为期七天,多则超过一月为期四十九天,每次均由云岩法师主持,故云岩法师又曾有“水陆法师”之称。 二、普通佛事,内容有放焰口、念经拜忏、打普佛、供天等。一是自己举办,一是应信众请求举办。 三、朝暮课诵:按佛教寺庙的传统习惯,每天早晚僧众都需聚集在大雄宝殿里,礼拜讽诵经咒。早晨以诵《楞严咒》为主,晚上以诵《阿弥陀经》、《蒙山施食文》为主,每逢初一、十五日,礼拜和课诵内容,尚有增加。 四、晨钟暮鼓:按照佛教教义,为了引起人们警觉,破除昏醉沉迷,促使精进修学佛法。每于塑望(即初一、十五)和各菩萨诞生之时,均要在大殿两侧的钟楼、鼓楼、撞钟击鼓,伴以沙弥高诵的《钟声偈》声彻遐迩。 现任当家 现任方丈惟贤法师。 现任监院为正慧法师,原籍四川省眉山市人,1988年出家,师从惟贤法师,曾毕业于重庆佛学院。兼任重庆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人大代表。 沿途路况 交通路线:乘304路公共汽车到五院车站下,步行10分钟可达。或在朝天门码头坐船直达。 寺庙电话 023-62871040。 开放時间 8:00~18:00。
| ||||||||
《巴蜀网》对该旅游景点的综合推荐值为:![]() | 5panda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