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旅游 Previous内江市  圣水寺 2004-11-12旅游Null
Previous上一篇
圣水寺 Shengshui Monastery ⊙雷康/编


  坐落于四川省内江市城郊火车站附近的圣水寺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圣水寺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名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被视为灵泉,故更名为“圣水寺”。
  圣水寺占地面积20,000m2,建筑面积8,000m2余,庙房200多间,常住僧伽50余人。圣水寺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轴线上自西向东布局的圆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均属明清风格;中轴两侧是回廊,有客堂、五观堂、禅堂、念佛堂等;寺院左侧有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再向左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院右侧以祖师殿为主体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
  圣水寺现有石刻67龛、450余尊,总长60m余。从年代可分为唐、宋、元、明、清石刻群;从内容上看,有阐释教人的,有宏扬佛法的,有教化众生的,有启迪人发愿祈福的;从题材上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其中千手观音石刻造像,高宽各8m,面颐丰满,体态健美,结构协调,代表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风范。圆觉楼里的十二圆觉像,装饰华美,璎珞缀身,雕工细腻,代表了宋代石刻造像风格。此外,明代所建的石拱桥和放生池以及藏经楼前经幢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圣水的书法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明代的“名相大儒”赵贞吉所书“圣水寺”和“书圣水岩石”豪情奔放,飘逸俊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因为圣水寺人杰地灵,历来就是八方香客和僧伽朝拜的地方。1997-4-14日至5-14日,内江圣水寺在四川省佛教协会的支持下,如法如律地举行了“四川省第八届传戒法会”,这也是圣水寺建国以来首次合法举办的公开的大型宗教活动。这次法会共接待了来自四川各地及邻近省市的受戒沙弥共298名,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如今,圣水寺更是香火旺盛,经禅慧众,成为历史以来的中兴时期。

寺内宝物
  。

历代高僧
  圣水寺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几名高僧大德,他们是丈雪、可拙、默野、清德诸师以及王恩洋居士。
  可拙和尚是今江苏省溧阳人,属梁平县的双桂堂的破山祖师的弟子,清代康熙年间只身来到圣水寺,率领众僧,历经艰辛,修复了早巳破败的寺院,并开期传戒,使圣水寺达到极盛,跻身于四川八大丛林之列,占地30,000m2余,常住僧伽120余人。其时,寺内树木参天,临沱江一面楠木成林,后山古柏森森,香火鼎盛。
  默野和尚,生年不详,清代雍正初来圣水寺。他写的那副“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识之真智慧,无幻相无呆相僧者净也极空明”的楹联意蕴深长,令人久咏,解者不衰,成为蜀中楹联绝唱。乾隆58年,默野在圣水寺中,以炭书4句诗于地:“天地中空日月明,无人不向此间生。从今撒手西归去,免得拖泥带水行。”书毕,端坐圆寂,肉身不化,干瘦不枯,后人崇敬者众,香火不断。

现任当家
  智海法师『现任方丈』。

其他人物
  居士·马世江

相关标签内江·地理|佛教|僧尼居士
下一篇Next
《巴蜀网》对该旅游景点的综合推荐值为:5panda.com5panda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