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69|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花芬雪地 发表于: 2009-12-21 00:57:3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夏商周鱼凫文化在温江的折射

 [复制链接]
一、温江是鱼凫文化的立足点
http://www.phoer.net ! e6 m% ?% ^. O1 Y  ]( h  从《蜀王本纪》留下的历史线索得知,古蜀国的创建距今6000多年,近年考古发现已充分证实其可靠性。6700年前的广元中子铺、张家坡遗址,5500年前的茂县营盘山遗址,都凸现出蜀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在古蜀国开头1500年内,曾经有三大王朝活动在政治舞台上,依次为蚕丛、柏灌、鱼凫,各自历时数百年。根据社会发展的迹象,那时分散的氏族部落,已经联合组织成酋邦,制定代表邦国的族徽(可能引用酋长族的图腾),比如蚕丛是吐丝的蚕,柏灌是柏木制造的船,如此等等。邦国首领在酋长族中推选,实施军事民主制度。从那时的蜀人墓葬来看,里面并没有什么陪葬品,说明当时社会财富基本公有;而且只重视现世生活,死后的事不太考虑。由于遗址规模一般不大,说明古蜀国人口不多,但已从单纯狩猎采集生产,过渡到农牧渔经济时代;因而蜀人大多定居,并从山区向平原转移。据任乃强教授氐羌族母系氏族制时代较长的论证[1],推测三大王朝仍以母系族制为主,蜀王多为女王,但军事领袖则推举男性,也就是郭沫若、吕振羽诸先生推测的“双头制”,政治和军事首领各有一人,分工合作。笔者早年有《古蜀王多为女性考》一文,根据蚕丛祠庙早期塑为女像,并称之为马头娘;古人描述的蚕多称女子,养蚕自古就是妇女的专业;而鱼凫在《山海经》里称为鱼妇;并且鱼一直是阴性的象征等[2];故而得此结论。
http://www.phoer.net % k0 \5 O' J0 V  古蜀最早的三大王朝中,鱼凫是最后一个。这时黄河流域部落联盟双头制的尧舜禹时代,已逐渐过渡到夏后氏家天下,政治形势产生剧烈动荡,使古蜀鱼凫王朝面临考验。《华阳国志》所述后继的杜宇王朝,起始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与鱼凫王朝前后并不连续,因此鱼凫王朝实际上处在一个历史上 空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鱼凫时期是古蜀史中最值得研究的阶段,但遗憾的是文字资料相当缺乏,只能依靠考古发现和地名线索加以补充。  v. X: u- b) y5 g+ E0 o+ y& } http://www.phoer.net
  温江是研究鱼凫文化的一处重要基地。宋代地志就有“温江县北十五里,有古鱼凫城”之说;清嘉庆《四川通志》温江县“鱼凫城在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氏所都。”又云:“大墓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土人云:是鱼凫王墓。”“古鱼凫王墓,在县北二十五里。”这表明温江是鱼凫王朝的核心都城。宋《太平御览》卷888引《蜀王本纪》: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卷31引唐卢求《成都记》:“鱼凫治,在今导江县。尝猎湔山,得道;乘虎而行。”湔山即今九顶山,为岷山东南支,地近今都江堰市;导江县故地在今都江堰市聚源镇,是从岷江上游山区下到平原的必经之地;鱼凫族转移到成都平原定居,留下“湔山—导江—温江”的轨迹。温江位于岷江东岸,地势平衍,水草丰茂,适合捕鱼和放牧,这两项生产方式,不像山区打猎那样要冒很大危险,既安全,又稳定;加之发展农业和蚕桑,还可保蜀民衣食无忧。因此,在温江形成核心都邑,有着经济合理的客观条件。由此可见,温江应当是鱼凫文化的重要立足点。
http://www.phoer.net : U( T, U* [8 }+ ~5 N# m" {9 }  世代相传,温江城北5.5公里万春镇清平乡直属村与故县村之间,有个“古城埂”,即鱼凫古国都城。《成都文类》载南宋孙松寿诗“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之句,注明鱼凫城“在县北十里,有小院存;”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7温江县“鱼凫城: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所都;”所载与之吻合。1995年冬季起,考古人士便对传说遗迹逐一考查发掘。结果在岷江两岸清理出史前古城址不下6处,岷江东岸的鱼凫城便是其中之一。根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年度发掘报告[3],鱼凫城原先建在台地上,城内地面明显高于城外,城墙主要修筑在台地边缘,因此属于平原台城型。目前断续分布在地表的城垣,一般高约2米,宽15~20米,仅南垣较为完整,长约600米;北垣与之基本平行;西垣约370米;东北垣约280米;东南垣与西北垣基本平行;以前没有发现东垣,1999年在与西垣平行的方向,找到残存长50米的东垣,其走向为正北。因此整个城区的平面形状是个规则的六边形,在众多长方形古城中十分独特。
http://www.phoer.net ! U5 c( k/ j: U: u( A) @' A  鱼凫城内北部有条大致东西向的低洼地带,长700米,宽15~30米,最深处达到2米,应该是古代的河道。另一条旧有河道自北向南流经城区东缘,长400米,宽70~190米,深约1.5米。推测古城被毁,主要是洪水成灾。因城址位于平原区腹心地带,在众多古城址中保存得最差;但仍能发现南垣东段城墙底部垫有卵石层,城墙外侧还斜筑一层卵石;墙体内也掺有细小卵石,这些都与其他城址不同;但土墙仍以斜坡夯筑方式,断面略呈梯形,很像防洪堤。考古人士发现,在城区中心有一些房屋遗迹,还有许多倾倒垃圾的灰坑、灰沟,可见是当年蜀民活动频繁的地方;房屋有基槽式和干栏式两种建筑形式,而基槽又有泥土墙基和卵石墙基两类。东南部不仅有灰坑、灰沟,还发现了窑址和祭祀坑,表明那是重要的生活区;南部则是墓葬区。从这些迹象判断,鱼凫城内人口较为集中,城市使用的时间较长,古城大约始建于公元前26世纪,废弃于公元前18世纪,历时3期。前两期结束于公元前23世纪,恰为笔者推测的鱼凫王朝末世[4]。因此证明温江确实是鱼凫王朝的都邑。古城址出土器物,主要是石器、陶器和一些竹片。石器以小型为主,通体磨光,多为斧、锛、凿;还有精致的石矛,应属礼器。陶器特征多平底器、圈足器,而无三足器;圈足上都有镂孔,而且陶罐口沿有花边装饰;呈现距今4000年以上的蜀器特色。
http://www.phoer.net   E, M! ~* f$ V/ f  _  t9 s  与鱼凫城同在岷江东岸的郫县三道堰镇古城,时代较鱼凫城晚得多,约起始于公元前21世纪前后,大概是鱼凫王朝结束后所筑。隔江相望的崇州宝墩古城,时代与鱼凫城相当,规模较鱼凫城为大,是否为鱼凫族渡江所建?尚待研究。温江鱼凫城面积约40公顷,在众多古城址中仅次于宝墩,折射出较为先进的文明:(1)城市内存在功能分区;(2)古城构形奇特,并发现祭祀坑和礼器,标志精神文明的进步;(3)建筑物采用不同形式,具备多样化特征;(4)重视就地取材,利用卵石构筑;(5)具有防洪意识,利用城墙抗洪。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芬雪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芬雪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东站将引入渝湘渝西高铁 还将有4条轨道线“接驳” 从古桑硅化石回溯盐亭嫘祖文化
2# 四姑娘山
 楼主|花芬雪地 发表于: 2009-12-21 00:58:1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二、鱼凫史实的修复+ n1 R4 ?4 Z% | http://www.phoer.net
  鱼凫王朝历时500年以上,最后被迫举族迁移,有一系列地名线索为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74彭山县:“鱼凫津,在县东北二里。一名彭女津。在彭亡山南,导江、皂江等水会之处。”宋罗泌《路史·国名纪》:“今眉之彭山县北,东二里有鱼凫津。”《读史方舆纪要》卷71彭山县写作鱼凫山:“县东北二里,或曰:即鱼涪津也。”这里是岷江重要渡口,是鱼凫族离开温江后的第一站。宋王存《元丰九域志》眉州眉山县,记有“鱼蛇”镇名。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仁寿县:“鱼蛇水在其北。”青神县:“鱼蛇水在县东南二十里,源出仁寿县界之木梓山,流经县境,入大江。以水中有鱼似蛇,因名。”实际得名或因鱼凫族曾在此居留。《汉书·吴汉传》李贤注引《续汉书》:“犍为郡南安县有渔涪津,在县北,临大江。《南中志》曰:渔涪津广数百步。”南安即今乐山。《路史·国名纪》导江注引《南北八郡志》:“犍为有鱼凫津,广数百步。”明正德《四川志》记叙州府(治所在今宜宾):“鱼符津,在治北三十里。”《蜀中名胜记》南溪县:“鱼凫津。按《郡国志》云:南溪县西三十里有津;津南有鸳鸯圻是也。”清嘉庆《四川通志》永宁县又记有鱼凫关,在叙永厅东三里,又作鱼浮关。这些地方都在川南,可证鱼凫族沿长江东下。今奉节县在汉代称为鱼复。《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周成王大会诸侯,靠近长沙的鱼复古国进贡“鼓钟钟牛”,可见西周初年,那里有鱼凫国存在。湖北沔阳县东十五里有鱼复古城,载于《太平寰宇记》卷144。表明当年鱼凫族从温江中心都邑转移,是沿岷江南下,到达川南;再顺长江东去,直至鄂西。: r( _! L. ]: _0 Q0 C0 k9 z http://www.phoer.net
  鱼凫之名,古文献中只有一处存在异写。《太平御览》卷166引《蜀王本纪》,把“鱼凫”写作“鱼易”;而下文又写成“鱼尾”;北方语音“尾”与“易”同音,疑当写为“鱼鷖”,《诗经·大雅》有“凫鷖”诗篇,凫和鷖连在一起,代表羽毛不美和很美的两种鸟。标准的写法,应该还是“鱼凫”;现代学者对“鱼凫”一词曾有一些不同解释。邓少琴教授说“鱼凫”就是鱼和凫:鱼凫部族“盖喜水居而渔,若凫之成群捕鱼水中以为生活之计,故以鱼凫名之,犹之‘鸟鼠之山’之得名也[5]。”如果此说正确,笔者可猜想当时双头制领袖中,政治首领以鱼为徽记,军事首领以凫(野鸭)为徽记。但任乃强教授却说“或曰:鱼凫,鸟名也。色黑,善捕鱼,渔家养之,今俗呼鱼老鸹。”[6]这里的“或曰”,不知出自哪位专家?虽然得到任教授的引述,但认真考究起来却是一种误解。由于现在这种释义几乎成为主流,所以笔者不能不详加辩白。
http://www.phoer.net 5 K3 C, _5 d. v5 j  V  古代动物名称冠以“鱼”字并能捕鱼的鸟,有鱼虎、鱼师、鱼狗,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释为“翠碧鸟”;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说:“《尔雅》谓之鴗,又曰鱼狗,大如燕,喙尖长,足短,红色,能在水面捕食小鱼。”这种鸟还有“鱼虎”之名,与“鱼凫”音近,但却决不是鸬鹚。与鸬鹚形态相近的,有一种鱼鵁,《本草纲目·禽》称“似鸬鹚而蛇头,长项,冬月羽毛落尽,栖息溪岸,见人不能行,即没入水中。”但这种鸟的名字,与“鱼凫”读音相差很大。鸬鹚的别名还有鱼鹰、鱼鹞等,也与“鱼凫”读音有所区别。遍查古代文献,从未有过“鱼凫”是鸬鹚一说,因此将“鱼凫”释为鸬鹚,是不能成立的。: W3 I; ?8 t2 G4 R! R% q http://www.phoer.net
  清张澍《蜀典·堪舆》引古书张勃《吴录》,提出另一解释:“南有鱼凫之国,古蜀帝所都。娄县石首鱼秋化为凫。鱼凫之名义,溯此可求诸?”这里说南方有鱼能变化成凫,则鱼和凫竟然一而二、二而一了。书中又引《吴地记》:“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头中犹有石也。”张澍推想:“蜀之先名鱼凫,亦或以此耶?”按这一新说,鱼凫的形象并不是鸬鹚,而是野鸭。因为《说文》凫:“舒凫,鹜也。”《广韵》则明确指出:“凫,野鸭。”野鸭虽能飞,却飞不很高,所以成为古人弋射的对象。《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载翱载翔,弋凫与雁”就描写了这一情况。* n- H& F6 Y! P8 I+ p( U http://www.phoer.net
  1983年成都三洞桥考古遗址发现一件战国时期的铜勺,勺面刻有5个图象文字:中间是一鳖,右边是鱼和蝌蚪形文,左边是张翅的飞鸟和云雷文。这段文字,应当是开明时期精简而又标准的史记。铜勺上居中的鳖,明指开明王朝开国之君鳖灵;出自对国君的尊敬,所以放在中心位置。铜勺左边的飞鸟,明显就指杜宇。《禽经》说望帝禅位给鳖灵之后,便到西山隐居,化为杜鹃鸟,此鸟即称“杜宇”。铜勺右边的鱼,应该就指鱼凫了。蝌蚪形文下文另释。左边飞鸟下面的云雷文,是巴蜀文中常见的字,相当于今人所喊的“万岁”;这是全文的总结,表达器物主人对鱼凫、杜宇、鳖灵三代蜀王的崇敬。1998年蒲江飞龙村战国船棺墓中,出土一件形状奇特的鱼形铜印,印文以十字格划分成4个部分。右上方刻有一鱼和一条吐丝的蚕,无疑就指鱼凫和蚕丛了;左上方刻有一条竖立的船和三瓣花,船应是指柏灌,而三瓣花则指三大王朝名号皆已罗列。由此可证鱼凫族徽主要是鱼,不含有鸟(凫、鸭)。8 X* z  _& i; Y1 w+ y& b3 I http://www.phoer.net
  《蜀王本纪》上历史信息过少,应当扩大视野。蒙文通教授发现《山海经》的《海》《荒》等经,可能是蜀人或近蜀者的作品①,其中存有更多的古蜀信息。果然,在《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鱼妇”神话中,发现了“鱼凫”族一段佚史,而且与黄帝族的颛顼挂上了钩:, p% V6 U. j3 s! I8 B http://www.phoer.net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O  K: J- T, D, T4 h http://www.phoer.net
  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n/ }! R4 G% c http://www.phoer.net
  这两段文字,是西汉刘向父子校正不同来源经文时,并存下来的两个版本记载。核心内容是有条半枯的鱼,或者说半截是蛇、半截是鱼,名叫“鱼妇”。众多学者皆以为,此名应等同于“鱼凫”。有风从北边刮来,带来了暴雨洪水,直到颛顼死后,她才恢复原状。那么,史实背景竟然意味着鱼凫族受到颛顼族的迫害,同时表明洪水毁掉温江鱼凫城;这可是《蜀王本纪》漏记的历史,足以补充鱼凫族大迁移的原由。5 k; ~& }2 X! E1 Y http://www.phoer.net
  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地形训》,对《山海经》作了不少摘录,其中有《海》《荒》二经的材料。《大荒西经》那段话的前后文,书中摘录成这样:% T* j" t4 M1 D: y  d http://www.phoer.net
  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4 b/ ]! P  V2 N$ y: ]5 Z9 K- x http://www.phoer.net
  所谓“其人”,指的不是颛顼,而是“半鱼”的鱼妇。“在其间”,是讲鱼妇居地在“后稷垅”和“建木”之间。这两处标志性地点,十分重要。古书里的“垅”,皆指坟墓。《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那墓地所在的“都广之野”,是个出产“膏菽膏稻”的坝子,还是“百谷自生”“百兽相群”的乐土。蒙文通教授以为,那便是今天的成都平原②。《地形训》上文说过,“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若木在建木西。”而若木,与若水不无关系,其地在蜀。《海内西经》又指出:“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这话的上文,写在它前面的《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原来氐人的徽记也是一种“半鱼”。由此可见,鱼凫族应该属于上古的氐族。而鱼凫蜀国的地理位置,从上面一系列记述中可以定位:
http://www.phoer.net . s- l; T) Q1 ^7 s, H  Q' X  后稷垅(成都平原)·鱼妇·氐人国·建木《汉书·地理志》记录的西汉“氐道”属于陇西郡,在今甘肃天水与宕昌之间;“甸氐道”和“刚氐道”属于广汉郡,在今甘肃文县西南和四川平武一带;“湔氐道”属于蜀郡,即今四川松潘;都在岷山山系之中。上古的氐人国,应该就在这一范围之内。这块地方与成都平原之间,应该就是“鱼妇”的领地,恰恰就在今岷江上游茂县叠溪、汶川一带,古代有蚕崖、蚕陵等地名遗存,近年发现的营盘山新石器时期遗址,也在那里,相传为蚕丛建国之地。现在得出了鱼凫领地与蚕丛居处重合的结论,再次表明《蜀王本纪》记载的可靠性。& s8 w. }$ c0 k# S3 { http://www.phoer.net
  上述各条线索,都归结到同一点上:鱼妇应该就是蜀王鱼凫,译音用这个“妇”字,意在表示那是一位女王。她的徽象是半鱼半蛇。近年出土的开明王朝青铜兵器和印章上,有个常见的组合字称为“心手文”──左边是曲尺状的手,意义很明白,不外乎是保卫和致敬之意;而右边的科斗形字,学术界众说纷纭:心脏?花蒂?巴蛇?白海螺?直到现在,弄清了鱼妇的原形,这才知道,原来那就是蛇和鱼的综合体,亦即晚期鱼凫族的徽记,或称“鱼妇”。
http://www.phoer.net " d6 i/ E+ j& x) h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正妃西陵氏女嫘祖,生下两个儿子:老大玄嚣,降居江水,亦即岷江流域;老二昌意,降居若水,应即雅砻江支流安宁河流域。《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大戴礼记·五帝德》说:“颛顼母,浊山氏之子。”蜀、淖、浊这三个汉字,古音完全相似。可见颛顼先辈皆与蜀山氏联姻,而蜀山氏居地无疑是在蜀境西部。《汉书·律历志》所抄《帝系》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1世纪,开国之君夏启,是禹的儿子,上溯到颛顼有七辈人。若按每辈平均28年计算,其间历时就有200年之久,那么上推到颛顼,就该是公元前23世纪左右的人了。前面我们推测末代鱼凫王约在公元前23世纪,与此恰相重合。因此鱼凫族受到放逐,肯定与颛顼子孙夏启有关。“鱼妇”的称号,应该表现一位忍辱负重的女王。
http://www.phoer.net - q8 ~3 f- g3 ?  《山海经》多处提到颛顼的陵墓所在,《海外北经》说在务隅之山,《大荒北经》说在附禺之山,《海内东经》所附古《水经》说在汉水发源地鲋鱼之山。务隅、附禺、鲋鱼字虽不同,音却一样,显然是一个地方。奇怪的是这个山名竟是“鱼凫”的倒读。蜀语里常常有正倒一致的现象,如热闹可以说成闹热,公鸡可以说成鸡公,所以凫鱼之山,也可以视为鱼凫之山。既然那里是汉水发源,就该在今秦岭一带了。难道那里原是鱼凫部族的老根据地?难道这一部族后来向西迁往岷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花芬雪地 发表于: 2009-12-21 00:58:44|只看该作者
三、鱼凫文化延伸出仙道和治水文化$ i8 {- v# {+ f" B, E' {7 y1 T' u http://www.phoer.net
  《蜀王本纪》透露蜀人立祠的原因,是由于首代鱼凫王从湔山“仙去”,跟随蜀王的蜀人也都成为“化民”,直到杜宇复国,化民才逐渐复出。仙道传说是古蜀文化中一大特色,从《山海经》里也不难看出。《海外西经》说“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郭璞注:其国在山南边也。《大荒经》曰:岷山之南)。其不寿者八百岁。”《大荒西经》也说“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从“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来看,那里应在成都平原北部一带。这些长寿不死之乡,组成仙道流行的基础。书中将都广之野(成都平原)描述成一年四季都出产粮食,野生稻随处皆有,天然物产十分丰富,在其中居住的蜀人,当然都想多活几年,享受美好的生活。鱼凫文化中的仙道思想,在政治中心的温江肯定也有不少遗存,后来东汉张陵在鹤鸣山创立初期道教,以治病、长生为号召,并不是偶然的。$ x2 ^8 c1 i" J) t. v* N: W, R http://www.phoer.net
  宋代《古今集记》记有“温江治西三十五步有女郎祠”,纪念张天师后代中的女仙。《四川通志》又说温江城北有“女仙观”。按《太平广记》录自《集仙录》的说法,女仙便是张陵的曾孙女张玉兰,生活在三国时代。她从小就不吃荤腥,爱好洁素。十七岁时忽然肚子大了起来,她妈妈以为她是未婚怀孕,狠狠训斥了一顿。晚上她告诉侍婢说,不能无端受辱,希望剖腹明志,于是便无疾而终。家人按她遗嘱剖开腹部,发现有一朵莲花,里面竟然有道教《本际经》10卷,接着将她安葬。一百多天之后,到了农历三月九日,忽然天昏地暗,雷电大作,坟墓突然裂开,棺盖飞到一棵大树顶上挂着,玉兰也随之飞升上天,成为仙女,是为“尸解”。从此以后,每年三月九日,温江人都要到女郎祠去烧香祭拜。4 `' C* [! \0 c! b) x http://www.phoer.net
  《四川通志》记有唐代始建的文殊寺,在温江县东十里,也是个仙迹所在。相传鲁班仙师曾在这里塑过人像,修庙时砌进墙壁里面,游人走到这堵墙的面前,只要拍拍巴掌,墙壁里头便会发出琴声,与之相应。
http://www.phoer.net ! Y: F) E7 y( W1 E. D  仙道人物除了鲁班,还有唐朝的袁天纲,此人早有半仙之体。温江县西二十五里的天纲井,就是他的遗迹。袁天纲本是成都人,善于历算,是个数学家;曾经担任过火井县令,此县即今邛崃火井镇,世界上最早开发的天然气井便坐落在那里。《通志·风俗》提到袁氏来历时,谈到温江县西二十里有个淘坝镇,天纲井位于镇上,袁家子孙一直围绕着这口井居住。后代有个叫袁芝的,在那里还修了一座庙,据说有些灵异;宋代许多文士曾为此庙作记。此后袁芝的后代越来越多,镇上实在挤不下去,传了四代人以后便搬到温江城里去住了。
http://www.phoer.net / ^  T- p2 @; v* e, l" B! ~: h  温江县西一里,过去还有块“天牙石”。据《通志》所载,此石位于府河西岸,地面以上有六尺多高,接近两米;周长也有五尺多,直径在50厘米以上;地面以下的部分,大家都不知道有多深。有个人很好奇,想了解地下的情况,便挖掘了一下,谁知马上狂风骤起,雷鸣电闪,吓得他连忙罢手。从此以后,没人再敢触动这一怪石。现在这石头已经不知去向,但那是远古大石文化的遗迹则可以肯定,而且与鱼凫文化可能还有某些联系。
http://www.phoer.net 6 e5 Z% P9 k7 a; @1 D3 E  仙道文化在温江可作为鱼凫文化的延伸。此外就是治水文化。
http://www.phoer.net 2 b* M# K% y: }  w, _  “温江”的得名,有几种说法。唐《元和郡县志》说,由于大江南流,距县城只有一里,江中又出“麸金”,也就是沙金矿,“俗谓之温江”;所以城市名称是治水文明的产物。《新唐书·地理志》记有温江一条漂木河道,称为新源水,隋代蜀王杨秀最早开挖,唐代长史章仇兼琼进行过扩建。当时县名定为温江,是因为“江水温润”之故。宋任慥《渠堰记》说:从岷江开渠引水,直到郫县的栅头;另外分出一支为温江,《通志》认为那就是后来的杨柳河;分水点称为九昇口,是个相当出名的地方。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便是在那里参观修竹索桥时所作:“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温江究竟是大江,还是人工渠,最初如何得名,已难考证;但这个名称来自兴利除害,则可以肯定。
http://www.phoer.net ( E$ d% U( K/ A5 F* K
http://www.phoer.net : i% O4 X* K) D" S. O7 j4 k※ 注释
http://www.phoer.net ' L. G4 K0 S3 f/ }  ①② 蒙文通:《古学甄微·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53-54页。又《古地甄微·再论昆仑为天下之中》,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71页。
http://www.phoer.net 2 `( |; k& y; D# x0 y; s
http://www.phoer.net / L# e3 ^. H9 y% N0 s参考文献:$ I' ]- d2 |6 v' i" l; f) t9 g& a! K http://www.phoer.net
  [1]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http://www.phoer.net 8 G1 I! ]$ k% P  a  [2] 冯广宏.古蜀王多为女性考[J].成都文物,1992(4)
http://www.phoer.net % ?1 {( C7 z  [8 D+ p! [  [3]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温江鱼凫村遗址1999年度发掘[M]//成都考古发现(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http://www.phoer.net 2 l* t: s( c1 U3 }7 A! _! j0 G/ r  [4] 冯广宏.鱼凫时代是古蜀社会转型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 q0 O' d3 Q$ N# Q, K, Y5 Y http://www.phoer.net
  [5] 邓少琴.巴蜀史稿[C]//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1:21" K. U: @/ @; n/ W+ C/ q. ` http://www.phoer.net
  [6]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9" W/ _) w: `/ T& Y8 p# I) L2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0 |' J2 U& }& f0 i9 c⊙ 作者简介
http://www.phoer.net 7 W, y% b  U9 o9 L  冯广宏(1931~),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水利科研院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巴蜀古史、巴蜀文字、传统水利科技等方面的研究。
http://www.phoer.net 4 Q2 r7 [1 u# S/ [7 |& Q1 ?  源自:《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
4# 金佛山
 一条江 发表于: 2010-6-16 15:26:13|只看该作者
史学好文,值得精读细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3 20:23,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