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36|回复: 5
#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5年男子江中捞出44根乌木被扣 政府:将奖励5000元

 [复制链接]
广东惠州渔民挖出千年乌木 警方接报后暂扣
源自:羊城晚报

  惠州东江江底挖出千年“乌木”
  记者陈骁鹏摄影报道:惠州东江底挖出四十四根千年“阴沉木”?羊城晚报记者近日接到接到惠州市民爆料称,在位于惠州东江观音阁江段惠城区江岸边,停放着数十根从江底打捞出来的木头,部分木头乌黑呈碳化状,像是传说中的乌木,价值连城。
  记者30日晚上在惠城区公安局报案中心大院看到,约40根从江底挖出来的木头已被公安机关暂扣,并被移送到该地。
  30日晚上11时许,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了惠城区公安局报案中心,在该中心大院里面,一辆起吊机和一辆大货柜正在作业,一名警官正在指挥,起吊机将巨大的木头吊起放置在空地上,地面上已经停放有几十块大木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海腥味。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木头都只有裸露的躯干,上面已经没有树皮了,用手敲打,感觉木质紧密,部分材质乌黑呈碳化状。现场有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懂行的人看过,其中大概有几根是古木头,可能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些都是我们从江底挖出来的阴沉木。”记者在中心大门口,见到了木头的打捞者林伟育等人。据了解,林伟育是惠州惠东人,自己有一架铁船,平时靠在江边和海边打捞物品为生计。
  他告诉记者,2014年底,观音阁江段附近一名刘姓渔民,在该江面打鱼撒网,经常被江底异物划破网线,就怀疑江底有大量的东西存在。随后该渔民多次联系林伟东等人过来捞东西。
  直到今年五月份,林育东与游振芳等人负责出资出人力打捞,刘姓渔民带路,双方约定打捞出物品“七三”分账。
  没想到的是,林育东等人潜入江底后,竟摸到底下是大量木头,他们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陆续从水底打捞出四十四根木头。
  “捞出的木头长度从10到20米长不等,一般几米长的我们都不要。”林育东告诉记者,据他们测算,全部打捞上来的木头,刚上岸时有五十多吨重,因搁置在岸边被烈日暴晒后,水分蒸发轻了十吨左右。
  “每块木头刚从水中吊上来时,江水像水龙头开闸似的哗哗向两边流出。”他说,木头出水后几乎都看不到数皮,只剩下树干,一般水中的树皮在水底至少要十年才腐烂,这说明木头在水下时间很长了。另外,出水的木头还很坚固,并未腐烂,说明材质很好。
  打捞到这么一批宝物,他们十分开心,从五月下旬起到处找懂木头的商人来看货,打算卖掉分钱。27日,有几个做家俬的商人,来到了江岸边看货。判定这四十多吨木头主要分为20多吨樟木和30多吨杂木,其中收购价是3000元每吨和1000元每吨,一共出了十多万。
  “他们出的价格太低,我们要价20多万,双方没谈拢,商人就走了。”林育东告诉记者,可能是动静太大,有当地人打电话报警。
  27日晚上,当地警方开始介入,30日中午,警方派出作业人员,将木头拉走。期间,民警曾一度与林育东等人意见不一致,随后,警方向林育东等人开具“沉木暂扣证明”,林育东等人同意木头暂时被警方保管。
  “木头又不是古董和文物,都是我们凭本事找出来的,当然属于我们。”林育东认为。
  “对于木头的鉴定还没有结论。”据惠州惠城区芦洲镇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此批古木的鉴定,镇政府已经上报惠城区文广新局。“将由区里专家组织进一步鉴定”。该镇政府人士介绍,“接下来对林先生的补偿,政府肯定会考量到这一块。”
  记者向惠城警方求实此事,警方有关负责人表示,27日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目前由惠城公安分局介入调查此事。截止至记者发稿,仍未获得警方对木头的处理情况通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西蜀教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西蜀教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一所中学围墙坍塌3名孩童身亡 中方:亚投行和金砖银行无一方主导一方次要问题
5# 华蓥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7-4 07:27: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男子江中捞出44根乌木被扣 政府:将奖励5000元

源自:央视
  6月28日,广东惠州市民林先生,从东江捞出了44根疑似乌木的木头,可木头刚从江底捞出来,林先生就被人举报,说他“倒卖古木”,警方根据报警线索,暂扣了林先生捞出来的这批木头。
  林先生是惠州市惠东区人,平时就爱倒腾木材。去年年底,他听说,有渔民在东江惠城芦洲段打渔时,渔网总是被割破,这引起了林先生的好奇心。
  经过勘察,林先生等人认为江底可能有乌木。因此,林先生与人合伙出资,雇渔船和吊机等设备,从今年年初开始,陆续将疑似乌木的木头从江底打捞上来。林先生他们陆陆续续从江底共打捞起44根疑似乌木的木头,可这木头刚捞上来,林先生就被人举报了。
  惠城区警方随即介入调查,出于办案的需要,警方将林先生打捞上来的44根木头进行了暂扣。

当地警方:暂扣木头符合法律规定
  乌木学名叫“阴沉木”,经过上千年的碳化而形成,有“东方神木”、“植物木乃伊”之称。其外表呈黑色,所以又叫“乌木”,是制作工艺品、家具的珍贵木材。
  在惠城区公安局办案中心,记者见到了这批被警方暂扣的木头。警方介绍,这44根木头被林先生从江底打捞上来之后,由于保护不得当,已经有4根氧化腐烂,目前警方根据惠城区文广新局的指导,已经用棉被将剩下的40根木头进行了覆盖保护。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79条规定,对于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掩藏物,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因此警方报请了相关的政府,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求公安机关暂时代为保管。
  对于市民向警方报警称林先生“盗卖古木”的报案,警方认定,林先生没有违法行为,不予立案。

初步确定是乌木 将奖励林先生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把这批古木移交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也就是惠城区文广新局进行调查。经过前期调查,这批古木初步确定是“乌木”,不过具体的价值、埋藏年限还需要经过广东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的鉴定才能确认。
  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告诉记者,如果这批木头需要上交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将对补贴林先生等人的打捞费用。
  此外,为了表彰林先生上交国家文物的举动,当地政府还将对林先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般给予个人奖励5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目前,经过惠城区文广新局的勘探,还有两根古木在江里需要打捞,林先生等人正在配合当地政府,一起将剩下的这两根古木打捞上来。

乌木之争频现 法律界定待明晰
  双方最后达成了一致。其实近几年,由乌木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而各地的处置情况也不尽相同,甚至诉诸法律。其实有关乌木的权属和定性,根据现有资料并没有明确界定。而现实中昂贵的乌木一旦被发掘之后,政府的介入,又不可避免地会和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清晰界定权属、定纷止争,完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国有”边界更清楚,民众权利得到保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奥燕 发表于: 2015-7-3 11:31:03|只看该作者

村民打捞44根乌木被暂扣 警方:无主埋藏物归国有

源自:北京晨报
  惠东人林育东的木头“生意”黄了。他原本估计,自己雇人从东江惠城芦洲段江底捞出的44根阴沉木估价应在50万元以上。6月28日,阴沉木被警方暂扣。经初步鉴定,这批阴沉木属乌木。警方介绍,依据《民法通则》,江底乌木属无主埋藏物,应属国家所有。
  2014年年底,林育东从渔民刘某伟处获得消息,刘的渔网在东江江底遇到些木头,“每次都要下水去把网拣出来”。2015年3月,林育东合计和刘某伟一起将江底的木头捞出来。
  此后,林育东与村民游振芳共同出资雇潜水员打捞木头。在约两个月内,接连打捞出44根木头。“当时就觉得很激动,认为可能小赚一笔”。
  木头被打捞上岸,林育东也开始四处寻找买家。而当地村民发现林育东等人与他人谈判售卖木头,村民认为江底木头是国家财物,于是报警。
  6月30日晚,两辆货车先后抵达惠城区公安分局办案中心,一辆吊车先后将林育东等人打捞出的木头吊运至地面。当晚,芦岚派出所押走了41根木头到办案中心,7月2日上午,剩余3根木头也被运走。

▲ 释疑
  警方:无主埋藏物归国家所有
  惠州惠城区公安分局法制室副主任马吉飞介绍,依据《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埋在东江河底淤泥中的乌木,理应为无主埋藏物。对这种埋藏物,群众若发现后应当上缴,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据《南方都市报》
3# 峨眉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7-2 08:47:00|只看该作者

男子打捞乌木55吨欲卖被扣 警方称依法收缴

源自:南方都市报
  记者祝勇 惠东人林育东的木头“生意”黄了。他原本估计,自己雇人从东江惠城芦洲段江底捞出的44根阴沉木估价应在50万元以上。6月28日,正与买家谈判的他被村民举报盗窃国家财产,此后阴沉木被警方暂扣。经初步鉴定,这批阴沉木属乌木。警方介绍,依据民法通则,江底乌木属无主埋藏物,应属国家所有,但打捞者行为不属违法犯罪,因此不予立案处理。惠城区文广新局有关人士表示,将对打捞者的打捞成本予以补偿,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出水:雇人江底打捞木头55吨
  惠州惠城区芦洲镇与博罗县观音阁镇隔江相望,两个镇之间的东江江面上,40多岁的惠东人林育东开一艘渡船改装的打捞船,专门在江面收集有价值的水面垃圾变卖。
  2014年底,林育东从渔民刘某伟处获得消息,刘的渔网在东江江底遇到些木头,“每次都要下水去把网拣出来”。2015年3月,林育东合计和刘某伟一起将江底的木头捞出来。
  此后,林育东与村民游振芳共同出资雇潜水员打捞木头。在约2个月内,接连打捞出44根木头。“当时就觉得很激动,认为可能小赚一笔”,林育东对南都记者介绍,出水木头刚上岸时约55吨重,比较大的三棵木头被沉在岸边,多数木头被搬上岸。

暂扣:村民举报警方介入调查
  木头被打捞上岸,林育东也开始四处寻找买家。惠城区公安分局介绍,经调查,林育东等人将多数木头放到了博罗观音阁一侧的岸边。6月28日,林育东邀请一家具厂老板来看货,林育东的渡船将对岸的一些木头运到了芦洲镇的码头。
  惠城区公安分局称,正是在该码头附近,当地村民发现林育东等人与他人谈判售卖木头,村民认为江底木头是国家财物,于是报警。此后惠州惠城区芦岚派出所对林育东等3人进行调查,同时暂扣林育东等人运出来的木头。
  6月30日晚,两辆货车先后抵达惠城区公安分局办案中心,一辆吊车先后将林育东等人打捞出的木头吊运至地面。南都记者当晚前往探访,现场的芦岚派出所民警介绍,“里面有一根木头至少上千年,这是镇里文化站鉴定的”。
  当晚,芦岚派出所联合惠城区文广新局等部门押运41根木头到办案中心,昨日上午,剩余3根木头也被运来。

进展:省级考古专家将赴惠州鉴定
  昨日上午,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少辉介绍,该局请到本地一些了解木头材料的行家进行初步鉴别,初步判定为乌木,多数为樟树树种,县区级的考古工作者也认为这些乌木被埋时间至少有几百年。“被埋年份是600年,800年,1000年,这些需要进一步鉴定”,刘少辉介绍,惠城区文广新局已经向广东省考古研究院报告这一发现,在正式函告程序后,后者将派多名专家到惠州进一步鉴定。
  刘少辉介绍,“如果是乌木,就有经济价值和考古价值,肯定属于国家财产。如果经鉴定不是乌木,只是一般木头,没有什么价值,是可以归还给发现者的。”
  他称,有关专家已在电话中告知,应尽快对上岸的乌木进行保湿处理,“比如用棉被盖住木头”。
  刘少辉介绍,政府将补偿木头打捞者的成本付出,另外也会给予村民和组织打捞者精神及物质奖励。至于木头价值到底几何,需省里专家进行评估,如确属乌木,则是东江惠城江段第一次发现乌木。
  昨日,惠城区公安分局已将44根乌木移交给惠城区文广新局。媒体记者清点现场发现,乌木数量并不是此前公布的44根。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少辉回应,有4根古木因在岸上的时间较长,有1个多月之久,该局在接受时就发现这4根乌木已变质腐烂。对此文广新局已经拍照做了资料留存。他还介绍,昨日傍晚,该局已用湿棉被覆盖到乌木上进行保护。
  刘少辉表示,待专家对古木的性质进行最终确认后,在专家指导下将对古木进行妥善保管,然后将古木保存在惠城区文广新局下属的陈列馆展出。

● 释疑
木头为何被暂扣?警方:无主埋藏物属国家财产

  林育东不解,自己和朋友出资约3万元捞到的木头,为何能被警方暂扣?为何不能属于打捞者所有?
  昨日,惠州惠城区公安分局法制室副主任马吉飞介绍,依据《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埋在东江河底淤泥中的乌木,理应为无主埋藏物。对这种埋藏物,群众若发现后应当上缴,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马吉飞介绍,警方根据上述法律对“有人盗窃国家财产”的报案不予立案,也不会追究林育东等人的责任,因为“他们没有违法”。
  昨日,林育东的朋友李先生也提供了另一种法律意见,称乌木这类财产应视为无主物,而无主物的归属应适用法律的一般原则,即“先占原则”:谁先占就归谁。
  对此,广东省凯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波介绍,《民法通则》遵循“凡是法律规定不属于个人所有的,一律归国家”的立法逻辑。而无主物“先占先得”的观点即使到了诉讼阶段,也较难获得法官支持。

乌木在广东少见吗?专家:广东多条河流曾发现乌木
  “树种是否材质坚硬,是否有汛期或泥石流,是否有较多淤泥”,昨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周顺彬介绍,这3种条件是乌木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在广东,除东江外,北江、珠江等多条河流均有发现乌木的历史。
  周顺彬说,乌木形成,需要树种木质坚硬,“木质较软,泡在水里容易腐烂”。而在广东特别是珠三角,不少河流沿岸都有榕树、樟树、龙眼、荔枝等质地较硬的树种。此外,广东的河流汛期发生河岸崩塌及泥石流的次数也较多,这会造成整片树林沉入河底。最后,广东的部分河流并不湍急,河床底部会有较多淤泥。“淤泥能隔绝一些厌氧菌,杀灭被埋树干的一些细菌,同时却保留原有的纹理和光泽”,周顺彬称。

乌木价值连城吗?价值尚待考古专家鉴定
  昨日,有媒体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上述出水的木头。但打捞者林育东介绍,他估计的情况是,这批55吨重的阴沉木可以以大概50万元的价格卖出,但出价者只愿开价10万元。林育东透露,家具厂商愿意出价仅为一千多元每吨。
  昨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周顺彬介绍,此类阴沉木在广东并不少见。不同材质的阴沉木价格不同,但总体上价格并不会特别高,“如果有较高的价格,也是市场追捧到一定程度”。
  昨日,惠州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少辉介绍,对于这批阴沉木的价值认定,尚需广东省考古研究院专家的认定,专家两三天后可能抵达惠州。

知多D
什么是乌木?

  乌木又称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并在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成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7-2 08:31:02|只看该作者

惠州东江江底挖出44根千年乌木 曾有人开价十多万

源自:羊城晚报

  惠州东江江底挖出的木头
  记者陈骁鹏摄影报道:惠州东江底挖出44根千年“阴沉木”?羊城晚报记者近日接到惠州市民爆料称,在位于惠州东江观音阁江段惠城区江岸边,停放着数十根从江底打捞出来的木头,部分木头乌黑呈碳化状,像是传说中的“乌木”,价值连城。
  记者6月30日晚上在惠城区公安局报案中心大院看到,约40根从江底挖出来的木头已被公安机关暂扣,并被移送到该地。在该中心大院里面,一辆起吊机和一辆大货柜正在作业,起吊机将巨大的木头吊起放置在空地上,地面上已经停放有几十块大木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腥味。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木头都只有裸露的躯干,上面已经没有树皮了,用手敲打,感觉木质紧密,部分材质乌黑呈碳化状。现场有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懂行的人看过,其中大概有几根是古木头,可能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些都是我们从江底挖出来的阴沉木,乌木和阴沉木都是业内对江底老木头的一种说法。”记者在中心大门口,见到了木头的打捞者林伟育等人。据了解,林伟育是惠州惠东人,自己有一架铁船,平时靠在江边和海边打捞物品为生计。
  他告诉记者,2014年年底,观音阁江段附近一名刘姓渔民,在该江面打鱼撒网,经常被江底异物划破网线,就怀疑江底有“大件”东西。今年5月,林育东与游振芳等人负责出资出人力打捞,刘姓渔民带路,双方约定打捞出物品“七三”分账。他们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陆续从水底打捞出44根木头。
  “捞出的木头长度从10米到20米不等。”林育东告诉记者,打捞到这么一批宝物,他们十分开心,从5月下旬起到处找懂木头的商人来看货,打算卖掉分钱。27日,有几个做家私的商人来看货,判定这些木头主要分为20多吨樟木和30多吨杂木,收购价是3000元每吨和1000元每吨,一共出十多万元。
  “他们出的价格太低,我们要价二十多万,双方没谈拢,商人就走了。”林育东告诉记者,可能是动静太大,有当地人打电话报警。
  27日晚上,当地警方开始介入,30日中午,警方将木头拉走并向林育东等人开具“沉木暂扣证明”,林育东等人同意木头暂时被警方保管。
  “木头又不是古董和文物,都是我们凭本事找出来的,当然属于我们。”林育东认为。
  “对于木头的鉴定还没有结论。”据惠州惠城区芦洲镇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此批古木的鉴定,镇政府已经上报惠城区文广新局。“将由区里专家组织进一步鉴定”。该镇政府人士介绍,“接下来对林先生的补偿,政府肯定会考量到这一块”。
  记者向惠城警方求证此事,警方有关负责人表示,27日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目前由惠城公安分局介入调查此事。截至记者发稿,仍未获得警方对木头的处理情况通告。
1# 贡嘎山
 楼主|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7-2 01:27:01|只看该作者

广东警方回应暂扣渔民所捞疑似乌木:依法依规

源自:羊城晚报
  今天下午,在暂时存放往该批出水木头的惠城区公安分局办案中心操场上,疑似乌木的木头在露天的空 地上,依然没有防护,被烈日暴晒了一个下午。
  4根出水木头已经腐烂 将不被纳入国库
  警方:该批木头属于无主之物
  记者陈骁鹏报道:惠州东江河底发现数十吨“乌木”一事,引发全国关注。今天,惠州惠城区政府组织当地木料业内行家对木头做了初步鉴定,已确定44根木头是“乌木”,并至少有几百年历史。此外,当天下午,被警方暂扣的该批木头,已经移交改给惠城区文广新局处理。双方交接时,已有4根木头已经腐烂掉,只有40根是完整的。

是否千年乌木?疑似,等待省级专家考证
  今天羊城晚报报道出街后,引发全国网友关注,乌木的归属权归谁,在江中挖木者是否涉嫌违法、乌木的保护是否到位等问题备受各界关注。

疑似乌木多数为樟树木种
  当天中午,惠城区文广新局刘少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当天上午,该局请来了一些惠州当地了解木头材料行家进行初步鉴别,得出的初步判定是乌木,县区级的考古工作者也认为,应该至少有几百年历史,最终结论要以省专家认定判断为准。“如果是乌木,就有经济价值和考古价值,肯定属于国家财产。如果经鉴定不是乌木,只是一般的木头,没有什么价值,是可以归还给发现者的。”
  “能不能到达千年要等到省里的专家组前来认定,惠州已经跟广东省有关专家取得联系,正在发邀请函,他们近期将来惠州对该批木头进行专业的鉴定。”他解释说,所谓乌木是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比如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而形成“乌木”,是一种统称,各种乌木的树种不一样。“这些木头的树种初步认定大多数都是樟木,也有少数的其他杂木。”

记者现场观察:未见有保护措施
  今天下午4时许,羊城晚报记者再次赶到暂时存放往该批出水木头的惠城区公安分局办案中心操场看到,该批木放在露天地面,现场未看到有防护物,也未看到有相关保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操场空地上海零落着一些松垮的木头块。
  因现场工作人员不允许记者上前观看,经肉眼观察,现场摆放的木头不足40多根。截止至记者5点左右离开,现场依然未有政府方工作人员出来接受采访。更为关键的是,摆放在空地上的数十根木头又被爆嗮了一个下午。而现场工作人员则一再向记者强调,“领导们正在屋内开会,我们也没有办法处理。”
  是否存在木头减少的情况? 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惠城警方及有惠城文广新局负责人一再否认,截止至记者发稿,双方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确认,双方已完成木头交接工作,44根木头全部由惠城文广新局代表地方政府接收。

4根出水木头已经腐烂 将不被纳入国库
  “我们接收了44根,但交接前,已确认有4根木头腐烂,完整的只有40条。”当天下午,刘少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已经坏掉的4根木头,一旦由专家确定为“乌木”,作为国有资源,将进行注销登记。“就跟到了报销年限的公车一样,注销登记后就不纳入公数了。”
  刘少辉解释说,据他们了解,该批木头有些已经别打捞上来放置了一两个月,可能因为打捞者没注意防护,那4根木头经过暴晒和淋雨水后,就腐烂掉了。
  据刘少辉强调,在今天下午6时许,他们已经将该批木头做了保护防湿的处理,即采纳了省级有关专家的电话建议,用湿漉漉的棉被将木头包裹住,存放在原地,以等待专家组的到来,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处理。

警方:打捞者无违法行为 不予立案
  今日,惠城警方就该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该事件的一些情况。据惠城区公安分局法制室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惠城警方是28日晚上接到当地村民的报案,称有人在当地的码头盗卖树木。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码头上堆放了众多老树木已经林先生等3人,于是将3人传唤至派出所调查。
  经初步调查,林先生等3人承认老树木系从东江河博罗江段河底打捞起来的,疑似乌木。随后,警方向惠城区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后,依法对该批树木进行暂扣。
  有外界观点认为,林先生等人打捞古木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该负责人解释,经调查,该批木头属于无主之物。根据《民法通则》以及《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这批树木为埋藏物,应属国家所有。因此,警方根据政府部门要求,暂扣了该批树木,依法依规。
  该负责人强调,最初接群众报料,是有人“盗卖古木”,但经警方调查,根据有关法规解释,林先生等人不存在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不予立案。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而《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文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原文标题:惠州东江江底发现千年乌木续:多数为樟树木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1:57,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