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历史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09-7-23 07:29|查看: 3910|评论: 0|原作者: 魏柯|来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

古镇节点:民俗文脉聚集的体现

节点一般指连接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物体的点,特别是指连接线形物体的关键之处。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中对城市节点做了一个定义:节点就是一些要点,是观察者借此而进入城市的战略点,或者是日常往来的必经之点。这实际上早在中国古代的城镇建设中就运用了。一般古镇的道路交叉口,转向点、广场、入口等功能明确的地方,某种用途的集中或者功能强化放大之处,就是城镇的节点。古镇节点除了具备现代城市这些特点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特点。同时节点内在结构的文脉也是古镇的重要特点。


一:节点的空间特点

古镇的整体格局和空间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最大的是古镇所处的大环境空间,其次是古镇里的主要街道环境空间,第三层次是古镇建筑内部小空间。而节点位于第二个层次,属于中观因素,它影响着古镇空间格局,是古镇特点的重要象征,许多重要的节点在空间上具有连接、汇聚和发散的功能。

人类是社会的产物。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类社会中,人们的公共聚集和家庭生活的隐私共同构建了人类生活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在古镇建设中,这种文化通过节点淋漓尽致地得到了反映。古镇节点主要的作用是对古镇空间的汇聚和发散。汇聚最典型的表现是街道的连接或者是街道某种特点的集中,也可以认为是古镇街道空间的突然变异。最明显的体现之一是古镇街道的交叉路口,多条街道汇聚于一点,街道空间也随之在这里交汇,空间的汇聚一般导致空间的放大,交叉节点则主要形成以下三种类型,十字交叉口、丁字交叉口与广场型。对于的十字交叉来说,形成的节点空间都会适当向四边扩展,宽度上有所加大,空间拓展方向往往是对角。这种空间拓展,体现出传统古镇的形成结构,它涉及一个十分有趣的“偶发”理论。古镇的形成过程中无意识经历了一种由“独”到“众”的过程,即单个建筑体逐渐增多,传统的幺店子逐渐发展成为场镇,街道空间逐渐形成。在局建筑聚集的地方往往产生大量交易,形成市集,人流聚集,同时空间扩展,形成这种十字交叉的空间扩展。对于丁字交叉口而言,节点空间一般向三个方向扩展,大多是因为交通功能形成。交通的融汇导致流量的增加,古镇建筑边界自然退缩,空间放大,但边界的退缩并未导致这里一系列组织化活动的退缩,反而由于交通的方便,商业贸易和各种人的交往在这个节点展开。对于多条街道空间相交,节点在接纳了大量的街道空间以后,往往扩展形成广场,所有组织都始终基于物质环境场景并与之紧密相联,……它们都拥有一个物质底层,即以财富、器具形成而存在的环境装置特定部分,还有一个产生于活动的增益部分。广场作为古镇的一种物质形态,往往是多条街道汇集形成,它延伸了街道的功能,同时将其功能进行扩展,形成人们聚集或者大规模交易的广场。广场节点产生了功能增益,空间的肌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由“静”的街道变为“集”的广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际构成网络也比单一的街道复杂。

这类节点有着古镇重要的空间记忆元素,它承载着古镇空间的记忆,体现出中国古镇公共和私密的两极倾向,街道空间的交叉,体现出公共性,节点也作为一种“虚”的元素出现,体现出实体古镇的品质,它联系着周围的建筑或者其它实体,让它们产生一种相对应的公共交流姿态。围合节点的界面则是一种过渡性,空间再向建筑内扩展就形成了私密性,互换层次清晰,体现出古镇一种原生聚落文化的特点。

对于街道另外一些部位诸如街道转弯处,街道局部扩大的广场以及古镇街道的端头,也都可以认为是节点。它们一般没有明显汇聚空间的作用,比如街道的转弯点只是对街道空间方向进行变化。在古镇中,单纯的街道直角转弯形式并不多见,街道的转弯一般和交叉路口相联系。单条街道中间局部扩大的广场可以认为是街道空间的突变,也可以理解为两条街道空间的汇聚,因为空间碰撞而发散形成一个大的广场。实际上这也导致了古镇功能的复合,这里不仅是交通道路空间,也是当地居民进行交易与人际交流的空间。交通和交流功能的整合,使街道广场的活力也体现出来。而对于古镇街道端头,往往以重要的建筑物作为收头,以形成端节点。如黄龙溪正街端头的镇江寺和另一端头的古龙寺,从街道上看镇江寺,在街道界面的遮挡下,若隐若现,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含蓄的“幽”,镇江寺因为街道空间止于端头无法直线延伸,因此空间扩展,形成广场。这里广场带有过渡性,是作为宗教场所的寺庙与市民文化的街道的分界处,为冲突的两极提供了文化融合的公共场地,形成了空间界面,兼有市井文化与宗教文化结构的动态性和模糊性。双重文化界面空间并延伸到寺庙内部,形成固有联系和相互折射。这种文化的组合处于一种“任自然”的状态,受中国封建礼制的束缚相对较少,颇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许多建筑空间止于端面,节点空间无法直接拓展,因此内聚性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但镇江寺端头节点空间侧面却有向河流的对外缺口,还有新开发的道路空间从河边上进入了端面,空间随之间接发散,向有缺口的外围扩展,扩展到了河面,豁然开朗,由古寺庙的“幽”变成了河面的“犷”。孔子在“仁”的基础上,认为个人的心理欲求同社会伦理规范两者交融统一,从而把事物限制在伦理道德所划定的狭隘范围之内,因此古镇总体来说内聚性比较强。但黄龙溪镇江寺在这里空间突然发散到古镇外面的河流上,这种限定的范围得到破坏,因此内聚性就不会象死胡同那样强烈,给游人“路到尽头何处觅?柳岸花明又一村”之感。

端头节点在新开道路空间的引导下,有演变成为交叉口节点或者转弯节点的趋势。城市设计的图底理论来看,寺庙内的空间和外部空间比例大致均等,公共和私密的两极关系对等独立,体现出古镇的空间中的内外有别的特点。端节点中所体现的是一种古镇文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内在与外在空间的矛盾,是古镇端节点的表现出的二元属性;空间的渗透,表明了端节点是一种流动空间。这是通过包含在内而获得艰难的统一,不是通过排斥而得到简单的统一的势态,体现了黄龙溪“天人合一”的建构观念。

节点也具有空间发散作用,整个古镇的系统可以认为是由多个节点及其节点发散空间构成。通过古镇黄龙溪街道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其街道的空间都可以认为是节点的延伸和扩展,凯文林奇认为,所谓的街道(路径)实质上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节点所构成,有的明确,有的不那么明确,在一般的城市中,广场、车站、码头等是最显著明显的节点。通过这些点,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城市的布局,规模以及特点。在古镇中,交叉路口、桥、牌坊、寺庙等节点则显得更明显。这些节点将街道空间发散出去,与另一些节点发散出的空间融合,形成了古镇连续不断的街道。在黄龙溪古镇中的牌坊、桥、寺庙等都是发散力很强的节点,其发散出来的空间几乎控制着古镇的格局。将这些节点联系起来,几乎完全包含了古镇的核心区域,在这里节点可以说是文化功能整合的一个缩影。中国文化是通过多条路线的发展整合而成,它包括对事物的认识、对技术价值的理解、社会关系的形成、符号意识的过程等等。节点或因为市集因素,或因为特定的功能,或因为人际之间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而呈现,同时它们又都表现着技术的价值──通过建筑体现出当地的人文文化,这种文化的多源性是长期历史文化演变与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整合多种元素的节点将文化元素向外扩散,相互之间产生连接,便形成了目前传承古老文化的一条条街道。节点的发散性体现出古镇历史沿革的连续性,它反映出黄龙溪古镇构成的重要肌理,它内涵了古镇的艺术、存在和记忆,因此它就是古镇的一种纪念场所,具有相当的经久性。这些节点是对古镇发展具有推动性的元素,只要这些元素存在,古镇的往昔就会不断地被体验,纪念性就随之不断延伸。


二:节点的景观特点

古镇中的节点是古镇景观开发与保护的重点,是古镇体现古韵,体现空间与景观魅力的关键。古镇一般都从多样化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留下了丰富的空间结构和迷人的街道景观。节点既是体现这种景观的重心,也是观察与体验街道空间的重要视点。拿黄龙溪的入口节点来说,入口的牌楼(新建)作为整个景区的进入的标志,通过它可以观赏到坡下逐渐展开的镇龙街景观,街道两侧连续的川西民居建筑,以檐廊和四川独有的封火云墙为特点,能让游人形成强烈的高低挫落、叠加起伏的韵律感。随着第二个节点的到来──古桥和几条街道交汇的广场,预示着即将进入古镇老区的街道空间。从桥头广场看几条街道,最左侧的是新开辟的沿河小道,最右侧的是新建的仿清街。但这两条道路因为古镇韵味欠缺或者景观不足,从而使广场上过去游览的人比较少。人流主要流向了具有古味的复兴街和具有商业韵味的新街,其中原因就是从节点空间看过去,复兴街弯曲的空间景观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随着复兴街弯曲的街道延伸,又预示着下一个节点空间的到来,即复兴街与正街的丁字交叉口,游人从此交叉口可以隐约看见正街一个端头的节点~镇江寺,两个节点间视线与景观相互交融,体现着古镇特有的韵味。弯曲的街道将空间导向节点,体现出节点空间对景观的聚集效果,同时节点引导景观走向街道空间,又体现出节点对景观的发散作用。

节点除了统领与扩展景观的功能之外,其本身的景观也有一定的特点。如果把建筑看作三维因子,那么建筑体就是一个个实体位于大空间里面,节点空间可以认为是被动形成。如果将节点空间认为是从建筑实体中切割出来的空间,那么空间就作为一种主动的要素。在这种主动要素的前提下,古镇节点空间景观实际上是以一定方式将古建筑和街道空间在一个点空间中联系起来,在非人为设计的情况下协调,它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空间体,各种文化因素融合在其中,因而矛盾的存在不可避免。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的作用下,矛盾体得到统一,形成“模糊矛盾”。特别是建筑体边界突出与收进的随意变化,形成很多交流的积极空间,因此秩序感相对较弱。现代城市节点组织,在现代功能主义指导下,建筑体被强行按照某种机械的模式进行布局,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堆砌各种复杂的因素,各种文化因素被生硬的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未能完全融合,多元矛盾紧张并列,形成文化冲突。建筑布局整齐,秩序感一般较强,特别是建筑的平行布局,所有的平行线消失在同一个灭点上,给人一种相对严谨,紧张的感觉,而对秩序感较弱的古镇节点而言,建筑往往非平行布置,产生不规则的空间布局,形成一种视觉景观比较复杂的街道或者节点画面,往往给人松散,相对柔和的感觉。

不论从什么角度来分析,节点景观是人与古镇建筑的想象关系,古镇的美学不是人们思维中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种大脑和客观表象之间的一种感观,如果这种客观的表象存在着某种历史上的文化性,这种景观可以导致传递感、紧张感、柔和感、冲突感,这种融合可以导致永远存在。对黄龙溪而言,整体上依水就势形成,秩序感相对松散,因此主要产生一种柔和感,这种柔和体现出川西平原古镇与自然充分融合的特点。


三:节点对游客的吸引作用

通过以上节点空间分析和景观的分析,可以看出,节点在古镇旅游开发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古镇旅游开发的增长“极核”,它对古镇内部空间格局以及旅游开发起着关键的作用。纵观黄龙溪古镇的整体,古镇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是形成古镇整体格局与风貌的核心,同时也是吸引游客的重点。游客在古镇中容易停留和集聚的地方一般都是节点,如入口、广场、祠堂、寺庙、码头等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地方建筑实体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节点空间的吸引效果。如黄龙溪的三座寺庙、千年水码头(重建)、几个重要的交叉路口都是人流聚集之处,结合前面所谈的节点对空间的影响,空间扩展地一般是最能吸引游客喜欢停留的地方。从分布区域来看,人们一般喜欢在节点的边界处,边界意味着一种分界线,它是根据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形象在这里感觉最强,可以对古镇文化进行最好的观察和体验。在部份广场中,人们的聚集点可能立于广场的中心区域,这是为了一种总体的体验,感知空间的场所感,是游人观察欣赏各条交汇街道特点的最佳区位。从这方面看,节点不仅对游客有较强的驱动聚集力,而且还具备驱动分散力。节点将游客吸引过来以后,在观赏完整体空间景观之后,转而对细微处观赏,这便实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节点内部适当的驱动分散。

特别是在黄龙溪正街上,因为节点空间的连续,形成了连续的有古韵的街道,因此吸引游客是最多的。从旅游方面分析,节点从功能上来说就是游客的汇聚和分流。而在内涵上来说,就更有游人心理、当地景观资源、节点空间拓展与收缩效果、人文资源聚集效应等多层面的因素。由于古镇节点形成的自发性,总体秩序感一般不强,而通过节点散发出去的街道、檐廊、封火山墙的连续出现,则有一定新奇感和韵律感。当游人在有一定韵律的、连续的街道中游览以后,进入了秩序感不够强烈的节点,这种变化往往导致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因此驻足停留,形成聚集,进而观望决定下一步的游览动向,以求在古镇中寻找另一个有特色的街道或者节点进行步行观赏。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街道、河流、节点、建筑风格差异等游客的视点也发生变化,从周围街道边的民居建筑转向节点空间或者节点中更加有特色的物质因素进行体验。

黄龙溪古镇中间还有一些微小的节点,这些节点大多是极窄的小巷与街道的交叉点,小巷空间与街道空间在节点交融,但人们不太容易注意到街道空间有微小交叉口的变化,而只是通过小交叉口注意到小巷内部狭窄、幽暗的特点。这类小巷一般有三种功能:其一是连接两条主要的街道;其二是通往各家各户的小路;其三是通往小型交通点的路径。黄龙溪主街道中有许多通向河边小码头的小巷。巷街节点,它是一种次要的空间,宽度小,山墙距离接近,顶上屋檐甚至相互搭接。游客在街道上游览,从微小节点可以不经意的发现这些小巷空间,引发游客进去猎奇,探幽。

这种小巷的形成以往多处于连接主要交通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形成了古镇的重要的元素特点。四川古镇中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穿斗式,穿斗的梁系统成为古镇中最重要的元素符号,这种符号超越了功能和物理上的意义。穿斗符号已经根深地固植于人们大脑中,小巷中的白墙与暗褐色的构架正好印证了人们大脑中美、奇、幽等符号,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正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古镇文化体验的吸引力之处。


四:
■ 结束语

节点是古镇中重要的中观因素,以节点为中心的聚集可以形成一系列的中观空间,进而构成古镇的宏观整体格局和风貌,以节点为中心的发散,也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小空间,体现出古镇的微观空间和具体的街道景观特点。节点也是古镇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对古镇文化的发展与建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古镇节点控制着古镇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它的保护与开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古镇风貌的“古韵”,它也是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0:42

[2](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M]童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6

[3](波兰)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黄建波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1

[5](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9

[6](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刘珩译华夏出版社,2005:154

魏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晚清遗稿《四川南阆盐务图说》仿真印出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7:21, Processed in 1.778403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