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7日上午召开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审议,并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举行的第二次专题询问,也是首次以联组会议形式进行的专题询问。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国家粮食局等九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并对提出的询问一一作了回答。 ●
问:今年以来,我国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多大?对今年粮食收成有什么样的预期?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今年的自然灾害的确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今年主产区早稻单产下降,预计产量有所减少。 但我们对力争今年粮食有个好收成还是有信心的。秋粮占全年粮食的70%以上,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关键取决于秋粮。从目前的情况看,夺取秋粮丰收还是有基础的,一是播种面积增加,二是长势普遍较好。入夏以来雨水充沛,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问:最近国际市场粮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国内粮价是否会受其影响?今后粮价走势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国际市场粮价是否会大幅上涨当待观察,即便出现大幅上涨,也不会对国内粮食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一方面国内外粮食市场关联度较小。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影响。 另一方面,国内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库存充裕,可以妥善应对国际市场粮价波动的影响。 从下半年看,当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可确保粮食市场不出现大波动。
问:外资的进入对国内粮食安全有哪些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目前外资进入农业和粮食领域主要是在食用油脂、饲料和粮食加工等方面。外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对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有一定作用。但在市场调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以及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影响。对此,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中就明确,今后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开发生产等方面,只允许中方控股。 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修订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产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不要采取非常规手段实现 (记者:杨华云)面对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能耗下降20%目标的艰巨压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不宜采取非常规手段完成目标,以防明年反弹。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受国务院委托昨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说,“十一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年均降幅4.2%,要完成“十一五”的节能目标,今年全年还要再下降5.2%。 在审议该报告时,石秀诗委员表示,今年半年已经过去,而上半年实际执行的结果是累计上升0.09%。他建议,“政府不要为了追求完成指标,而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办法,以免出现到年底指标完成了,但明年年初又出现反弹的情况。”如果实在完不成指标,可以实事求是地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完不成的原因,并通过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措施。 袁驷委员则提出,高度重视“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最好不要落空,“但是从报告来看,看不出能够完成的迹象和可能。”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