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0-9-29 19:11|查看: 212|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网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零窗口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零窗口发射

9月28日各路记者云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熟悉采访现场,以及时报道这一盛事。中新社记者 宋吉河 摄


嫦娥奔月

西昌,一个与月亮有缘的西南小城。自古在川康地区便有“清风雅雨建昌月”之说,其中,“建昌月”说的便是西昌的月亮。西昌地处高原,海拔较高,雨雾少、空气洁净度高,月亮显得又大又圆,汉代司马相如曾在此留下“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千古佳句,“月城”也因而得名。

3年前,千百年来一直以“月城”闻名的西昌,终于有了与月亮“亲密接触”的机会。

2007年10月1日,一声惊天巨响划破了安宁河谷的宁静,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古老的传说和今天的现实,在月亮城实现了完美对接,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一梦千年。

“如果您保证火箭在‘零窗口’成功发射,我一定实现嫦娥一号可控撞月!”3年前,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有一个约定。

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经计算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每天发射窗口仅35分钟。这意味着一旦错失窗口,发射将推迟到下一年。

同时,由于自转与公转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飞行距离不同,所消耗卫星燃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嫦娥一号卫星的工作寿命!

根据任务要求,只要火箭在窗口时间内成功发射,并将卫星送至预定轨道,便可算成功。

然而,精益求精的西昌航天人却有自己的“小算盘”:瞄准窗口前沿发射将比35分钟后,节省120公斤卫星燃料!

面对航天技术难题,中心技术人员自加压力,对任务全过程进行识别,开展风险分析,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受控。

发射场区组织全系统人员开展科技大练兵,各分系统、各岗位,数万台套设备,步调一致地进行操作。

气象系统调出场区30年来的气象资料,对历年来同一时段的温度、湿度和降水进行科学分析,为确保“零窗口”发射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

为适应“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需要,2006年,中心原三号发射工位除导流漕外全部拆除重建,新塔高85.5米,比原来提高了10米,重1800吨,发射能力由1.5吨提高到了2.6吨。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长三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分秒不差地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在轨运行时间延长4个月,完成大量拓展性试验探测任务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可控撞月。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被誉为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2010年10月,中国探月的第二次远征即将启程。

由于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将直接被发送至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相比,对火箭的推力要求更大。因此,此次发射采用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在二号工位实施发射。

为能够提高“嫦娥二号”卫星在轨紧急处置能力、增加卫星深空探测工作内容,此次任务,仍将瞄准“零窗口”进行发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入新一轮高密度任务期,全年预计将执行8次卫星发射,“嫦娥二号”之后,还将有3次任务。多次任务交叉,其中,“嫦娥二号”期间便出现“三星一箭”、“两星两箭”同时在场区进行测试,这对发射场的组织指挥、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状态转换、后勤保障等工作都提出很高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射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9月5日鑫诺六号卫星成功发射,9月12日,“嫦娥二号”任务火箭便转往发射阵地。

“能够在短短7天时间内完成二号工位发射后恢复和状态转换,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发射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科技人员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西昌发测站站长李本琪告诉记者。

由于任务交叉重叠,氮氧站开机生产时间达到了历史性的50多天,设备24小时不停机。白加黑、五加二、三班倒,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只有工作日。

“过去最头疼的问题是白天睡觉,如今习惯了,大白天也能睡着了。”操作手刘永春告诉记者。

随着高密度任务常态化,中心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思想动员,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各系统认真查找解决深层次问题,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去年以来,中心先后完成发射场空调系统、常规加注系统、卫星测试厂房氮氧站、场区试验接待站等一系列设备设施改造项目,测控通信系统大量更新设备,气象系统引进了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2.5万亿次/秒,同普通计算机相比,进行一次预报的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了一个小时。

针对卫星、火箭技术状态变化情况,各系统按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修订试验文书,优化测试流程,制定预案措施,广泛开展针对性训练,掌握设备状态,培养出一大批岗位技术能手。

当前,“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任务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发射场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测发、测控、通信、气象、勤保五大系统的密切协同,直指“零窗口”发射。


情系山沟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这是中心第一批建设者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西昌航天人就在那个被亲切称为“沟里”的地方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这里除了巍然矗立的发射塔架之外,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青山,所有在这里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叫做奉献。

因为,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爱已经深深地凝固在了这一片热土之中。

谢兆胜,一个在发射场工作了21年的加注系统操作手。每天他会很早起床,准时到操作间,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每一项工作。不了解他的人绝不会想到,外表平常的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1992年6月16日,在加注燃烧剂时设备出现故障,涡轮流量计一只叶片突然脱落,进入防空罐内。为排除隐患,操作手王京辉主动请缨下罐检查,陶勇春紧随其后。由于罐内氮气浓度太高,两人先后窒息昏倒。紧急关头,谢兆胜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求下罐救人,终因氧气不足也倒在罐内。因窒息时间过长,王京辉、陶勇春抢救无效,献出了18岁和20岁年轻的生命。谢兆胜被紧急送往医院。

当时,西昌医疗条件落后,中心专门从北京请专家前来为其治疗,在此期间,为了防止出现脑积水,医生用冰块把他的头部冻了起来,在昏迷了七天七夜之后,他居然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

“要不停地问他叫什么名字!”这是专家组临走前唯一的交代,因为偏二甲肼可能会影响老谢的记忆。于是,在住院的三个月里,每天每名护士都会问他同一句话:“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什么名字?”

采访中,当谈到出院后为什么还愿意回到这块“伤心之地”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这条命都是领导和同志们救活的,所以组织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就是一个被人称为“活烈士”的老加注人的回答。

在发射场谁都知道整天和剧毒、易燃易爆的火箭推进剂打交道如同刀尖上跳舞。可他自打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之后,又在这个危险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干了整整18年!

临走时,偶然从战友那听到2002到2005短短3年间,他的岳母、妻子和父亲相继去世的故事。回头看了看坐在操作台上的老谢,一股热流不禁夺眶而出。

一段心酸的往事,一个坚强的汉子,一座晶莹的丰碑。

在发射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两代航天人献身航天事业的动人故事。

姜于,西昌发测站地面设备站空调岗位操作手,他的现在工作的单位也是他父亲姜秋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20年前的6月15日,姜于的母亲于书莲带着刚满5岁的小姜于告别丈夫返回山东老家。4天后,她突然收到丈夫单位的电报:“夫病危,速来。”刚迈进家门的她,又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赶回西昌,此时,夫妻见面的地方已是医院的太平间。

1990年6月19日,“长二捆”火箭正要转往发射场时,卫星测试厂房的加注电动大门突然发生故障,如不及时修复,不仅火箭发射要推迟,而且还直接威胁卫星的安全。

“抢时间就是保成功!”当时,年仅31岁的技术员姜秋江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地爬上了10多米高的电动大门。经过数小时奋战,故障排除了!当他修复好电机返回时,不慎将门框底板踏落,从10多米高处摔了下来,奉献了他31岁的年轻生命。

姜秋江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便撒手而去,此时的姜于才仅仅5岁。当看着妈妈二十多天里瘦了近60斤,懂事的姜于把摆在屋里的爸爸的照片全部藏了起来。

在5岁孩子幼小的心中,也许并不知道爸爸具体是干什么的,但他却清醒地记得爸爸工作地方有高高的塔架和长长的火箭,印象最深的是火箭腾飞时的壮丽场景。

2002年,坚强的母亲亲手将儿子送到了丈夫曾经工作过的岗位,继续着父亲未能了却的心愿。

如今,每次发射成功之后,姜于都会在卫星厂房的门口默默站立,低声对父亲说:“爹,又一颗卫星上天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大山深处的发射场西昌航天人牺牲奉献的何止是青春和生命,而是一名航天人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我的妻子,我的爱人。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你,离开了我们温馨的家。亲爱的,你不要悲伤,当我选择了这项神圣而危险的事业的时候,我们不是已经共同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吗?”

1984年初,担任中心发射测试室主任的李联林在执行首次发射前,分别给妻子、女儿和父母写下了三封遗书。

虽然,后来遗书始终没能派上用场,但是却真切表现出了一名航天人的在生死考验面前的坚定态度。

1992年3月22日晚,“澳星”发射点火后紧急关机。

此刻火箭在发射台上已经错位,装有400多吨燃料的火箭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卫星和发射场危在旦夕。此时,发动机还在喷射余火,发射台严重缺氧,充满毒气。

西昌航天人来不及戴防毒面具,用手绢捂着鼻子便冲向了发射台,操作手王招华为了第一时间固定火箭,在没有任何工具和防护设备的情况下用手操作,四个手指被烫得粘在了一起。在充满毒气的环境里,抢险队员们在没有工作梯的情况下,搭着人梯钻进40厘米见方的火箭舱口,取出了20多个火工品,断掉了近百个火工品电源,成功保住了卫星、火箭和发射场。

据世界航天资料记载,像“澳星”发射出现的这种故障,抢险成功概率几乎为零。国外航天界同行由衷赞叹:“这是中国航天最成功的失利!”1992年8月14日,“澳星”再次发射圆满成功。

在发射场还有一种感动叫做执着。

李本琪,曾经连续12次任务中担任发射嘲01指挥员”。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到西昌发测站站长,自从1992年踏进发射场的那一天起,他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大山,18年,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18年?但在李本琪看来,能把人生最宝贵的18年献给自己所钟爱的航天事业,献给这大山深处的发射场,他知足了。

车著明,曾经只是一个中专生,当过工人,通过10年时间的努力,先后考取了大专、本科学业,1990年考入国防科大应用数学概率论专业。1993年硕士研究毕业后,怀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中,他勤于钻研,人称“数据迷”,先后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在国家科技核心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上了国际八大检索,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2008年获国家特殊津贴。曾有国内知名企业以年薪四十万相邀,可执着的他毅然拒绝了。

采访中,还有这样串数字让人非常感动:

通信线路维护员李三保,工作21年,巡查线路公里数超过25000公里,相当于两次长征。

工程机械操作手汪传光,工作21年,从9岁的儿子出生到现在,父子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5个月。

蒸汽锅炉岗位操作手傅云健,工作16年,经过他手里的煤不下6000吨,如果用载重5吨的卡车来运输,可以装满1200辆。

“老李,发一次‘嫦娥’不容易,你也带嫂子去现场看一次嘛。”

“那可不行,我的岗位就在电杆下。再说以后看发射的机会多的是。”

采访中,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中心工作了24年,经历过50多次任务的焊工李建文竟然没有到现场看过一次发射。

原因很简单,每次发射时,李建文所在的修理所都要抽人去守电线杆,每个电杆下面一个人。

记者心中暗自嘀咕,不就是守根电线杆嘛,换谁去不都一样?可李建文不这么想,组织让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岗位,他服从,更是对得起肩上那份责任。

在发射场,每一个人都如同这里的青山和流水一样的朴实无华,“在嫦娥二号”卫星飞天的背后他们都是功臣。采访中,很多人并不愿意自己的名字见诸于报刊,但却非常乐意被别人称呼为“西昌航天人”。因为,这个名字在大家心中是一个英雄群体的缩影,也是一种宝贵精神的传承。 ●

嫦娥二号将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60次任务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22:16, Processed in 0.436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