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洛杉矶1月15日电(记者:高原)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吸烟者吸入的香烟烟雾可在数分钟内对人体基因造成伤害,并提高吸烟者罹患癌症的风险。这项新发现再次向吸烟者敲响警钟。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斯蒂芬赫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毒物学化学研究》杂志上报告说,已有证据表明香烟中一类有害化合物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而他们的研究重点关注多环芳烃对人体脱氧核糖核酸(DNA)造成伤害的具体途径。 研究人员在香烟中添加了一种多环芳烃标记物“菲”,然后让12名吸烟志愿者吸食含有标记物“菲”的香烟,并对他们体内的“菲”进行追踪。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吸入香烟烟雾后,他们血液内的“菲”迅速转化成一种可对DNA造成伤害的有毒物质。这种有毒物质可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引发癌症。志愿者在吸入香烟烟雾15分至30分钟时,他们体内这种有毒物质的量就达到最大值,其速度之快让研究人员感到吃惊。研究人员说,这相当于向血液中直接注射这种有毒物质。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