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下月起实施 今天上午 市住建委副主任张农科表示── 群租房扰民可向房管部门举报 (记者:陈斯)在房屋打多个隔断让房屋超负荷使用的群租房将受到公众监督。同楼栋居民均可向区县房屋管理部门进行举报,而主管部门将出面进行制止。 今天上午,市住建委副主任张农科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节目,对5月1日起即将实施的《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早在2009年,北京市公安局、市规划委等八部门已联合发出《通告》,要求加强出租房屋安全管理,禁止违法改变出租房屋的结构和使用性质。 房屋出租人违法改变房屋结构或使用性质,将房屋隔成若干居室对外出租的,应当拆除隔断,恢复原状。 一直以来,对于自家小区的“群租房”,居民们虽然不满,但投诉无门,解决的办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人报警,有人找物业协调,甚至起诉到法院。 即将执行的《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一旦发现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载结构的、经鉴定为危险房屋未治理的,都会被记录在安全档案里。 群租房私自打隔断的行为,增加了房屋结构的荷载,属于违规行为。 除业主和承租人可以申请进行安全鉴定外,邻居一旦发现,也可以向当地的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主管部门会出面制止。 邻居举报群租房,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办法》规定,超过设计时使用荷载来使用房屋建筑的,将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房屋也有生命:《办法》中首次提出了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 据张农科介绍,房屋建筑就像是个“生命体”,也有童年、青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入住前五年是“童年”,开发商要履行保修责任。五年到三十年是“青壮年”,业主通过委托专业公司对房屋建筑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在“老年期”,业主要自己掏钱大修房屋。 仿效国外经验,北京今后也要求房屋建筑的设计师要履行责任,建筑到达使用年限时应主动告知产权所有人。 建立房屋档案:截至目前,北京有9 亿多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如何对这么大面积的建筑进行管理? 张农科透露,年内北京将建立房屋建筑的健康档案。届时,每个建筑都将有详细的情况记载,可供业主或者其他相关权利人查询。 此外,对于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作出鉴定结论24 小时内书面告知委托人,同时报告属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