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4-26 15:38|查看: 266|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周刊

广东打造2372公里绿道网 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

中国经济周刊201116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201116期封面

珠三角绿道网全景图

珠三角绿道网全景图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胡雪琴I 广东报道

30年前的广东,追求的是速度。

速度,更快的速度。那时候的广东人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口号曾经像灯塔一样,照亮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慕、对于未来的期许以及对新生活的展望。

速度,改变了广东,也改变了中国。

这一次,广东人希望慢下来。

他们希望在经过了30年竭尽其能、不计体力的奔跑之后,能够稍微停下来,看看路边的光景,看看自己曾经创造的一切,奇迹和苦果,快乐和哀伤,幸福和不幸,喜剧和悲剧。

让幸福跟得上脚步,成为广东的新选择。

让广东慢下来的是一条路,以及无数条相同的路。他们把这条路叫做“绿道”,无数条绿道形成的路网,就叫做了“绿道网”。他们指望绿道网的出现,可以使广东从失衡回到均衡,从失调回到协调,可以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摆脱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能源扼颈的“幽灵”,对30年不曾暂停的双脚进行慢慢的调养。

他们要幸福。

绿道网是他们幸福的新指望,是他们的幸福突破口。

“绿道网是加快广东转型升级与建设幸福广东的结合点。”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

3月底的广州,在那条叫做“绿道”的道路上,满目都是夺人心魄的绿。相同的绿、相同的标识、相同漫长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单车道上,有两人骑着双人自行车在风驰电掣,也有人骑着单车在你追我赶;人行道上,有人在散步,也有人在轻快奔跑,还有人徜徉在路边的花丛中……尽管你无法从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幸福、畅快、惬意,但至少可以确信,没人会选择在绿道上抒发哀伤。

“绿道”在以标准化的模式绿了广州的时候,东莞也绿了起来,增城也绿了起来,还有很多城市计划绿起来,像广州一样,用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速度,织出一张能够使他们慢下来的路网。他们用连锁和快速消费式的一致行动,来为自己寻求未来的幸福。

人人都喜欢幸福。2010年11月1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珠三角省立绿道1号线珠海段时,称赞建设珠三角绿道网“这件事情办得好”。省委书记汪洋则感慨:“从来没有哪个工程像绿道网这样受到老百姓的热捧。”分管珠三角绿道网的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走上绿道,你就能体会到那种幸福的味道。”

这一次他们不再迷恋“广东速度”,不再迷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次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改革开放看广东,宜居城乡还是看广东。”

他们以为,绿道网可以为广东引发一场超越经济、超越GDP本身的革命,就像30年前那场被叫做“改革开放”的革命一样。


“绿”、“道”、“网”

绿道网,由绿色的道路组成的网络。权威的释义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

2010年,广东省完成了珠三角九个城市的绿道网络,全长2372公里,将珠三角连成了一张大网。

这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绿化带”,还包括171个驿站和休息点,以及停车场、自行车租赁、餐饮、卫生、安保等服务设施。

如此看来,这巨大的网,本义应是:用道路,来取悦每个行走其上的普通人。

但绿化带并不陌生,尤其在南方,怎样能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在绿化方面我们曾经有过很多工程,譬如青山绿水工程、河流整治工程等等,为什么绿道网与以前所有的绿化工程都不同?因为绿道网有两个关键因子,一是绿道,二是联网──这些都有严格的规范标准来界定。而过去的绿化工程标准不同,景观各异,较难达到整体效果。”3月24日,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3月24日,广州。这是2010年刚刚建成的一条广东省立绿道。左边是珠江沿岸,有大片的绿地公园;右边则毗邻主干道,不时有机动车呼啸而过,但有绿化带隔离,另有两条道路夹在郁葱之中,一条是人行道,一条是自行车道,尽管不宽,但显得惬意,安全。

自行车道上,不时有人骑单车掠过;人行道上,有行人在缓步前行。几位老人在珠江边公园里,走着,说笑着,到一个绿道驿站中休息。

在外观上看,绿道与其他绿化景观不同的重要一点,是它有自己独特的身份标识。在广州、东莞和增城,记者看到了不同的绿道,有位于繁华市区的绿道,也有位于乡郊野外的绿道,但它们都有共同的标识系统,有统一的内部标识牌,还有统一的外围指示牌,清一色的白柱绿标。

“网”是绿道最重要的特征。“一定要成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林木声副省长反复强调,“绿道一定要成网,没有网就没有功能。”

因为成网,所以“一眼望不到尽头”,它们都通向远方,与其他绿道互联互通。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了解到,在建设“网络”时,各市都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盘点自己的自然资源,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世界遗址之类,过去都散落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由于绿道网,很多被人们熟视或忽视的这些自然、人文景观,重又被重视起来。

其次,串联。通过绿道网将这些点串联起来。

“绿道最重要的标准是对慢行道两边的绿化带作出严格的规定。绿道分为三种,宽度也有不同。都市型绿道,每边要建10米绿化带;郊野型绿道,每边要建50米;生态型绿道,每边要建100米。”广东省东莞市绿道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常路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东莞绿道连通线上,串联了沿线旅游景点及兴趣点200多个。这些点都有一个共同的专业名称即生态节点。在这些生态节点上,一般会建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如厕所,休息驿站,或者小卖部等。每个驿站会配备数百辆自行车出租给游客。

3月25日,记者走访东莞市松山湖绿道时,看到驿站附近,很多年轻人骑着单车飞驰而过;路旁有一个小小花园,很多人走进花园,在花丛中观赏、拍照。东莞市民老吴告诉本刊记者:“东莞越来越漂亮了。到周末,我们一家就会开着车到松山湖绿道网,把自行车架在车上,到了目的地就下来骑车,一家人玩得非常开心。”

123下一页
广东部分菜价跌幅过半 菜农每亩地亏两三百元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17:08,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