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5-24 17:38|查看: 297|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曾颖:剖腹自医,不忍见以“祸”求“福”

我们的社会应急救助机制,能否更便捷地直达最需要的人群?

53岁重庆农妇用菜刀剖开自己的肚子,放出腹部积水自医,事发一周后,在有关领导的关注下,吴远碧被送到江北的重庆市中医院。(5月23日《重庆晨报》)

这条新闻最让人痛心的就是结尾处病人邻居的一句话:“如果这一次能根治这个病,吴远碧也算因祸得福。”这句话,让人心悸──这些年,这样的“因祸得福”是不是太多了点?什么“儿子为救母打劫,母亲获捐款治病”……这些撕裂人心的新闻,让人觉得,在弱势状态的人与“福”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他们获取“福”的路径,实在是太过于悲壮。

其实,这就是时下某些底层百姓遇到困境获得救助的一般模式:媒体报道──领导重视──职能部门积极行动──问题得到解决──媒体再次报道事件解决过程,并得出“因祸得福”结论。

这样的机制缺陷就在于官员和媒体都有自己的专门属性,不可能对多数常态的病痛与苦难全方位做出反应,里面有撞大运的成分。

我们的社会应急救助机制,能否更便捷地直达最需要的人群?比如通过热线直接与民政救助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取得联系,得到他们从资金、政策咨询到具体求助的帮助,而无须撞大运式地去等待从天上降下的“福”或干脆以极端“祸”的方式,去求得所谓的“福”。

两条鱼在干涸的河道上相互吐泡沫式的救助固然感人,但我相信,包括它们在内,所有的人不会乐于去看这样的感动,倒更宁愿看到它们都在清莹的水波中,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

⊙ 曾颖(作家)

乔子鲲:代驾行业三不管必生乱象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02:23, Processed in 0.5148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