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文化艺术文学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2:15|查看: 166|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百年中国思想关键词

导语:金观涛、刘青峰是学术思想界并不多见的长年在相同领域进行合作研究的一对夫妇,他们在过去二十年里主要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研究、著述和编辑杂志的工作,而所出成果几乎都是以繁体字在海外印行的。他们所著的《观念史研究》,先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此后还进行了重樱而此书简体字版的问世,让内地的读者能够直接阅读和了解他们近二十年里精心研究的学术成果。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万花筒”中的思想碎片

研究中国思想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政治哲学,是近年学界的一大热点,不仅在华人学术界,而且在国际学术思想界也引起诸多关注,这大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激发了人们更多的兴趣。而今天的中国思想意识状况正是历史发展的延续,是我们的父辈、祖父辈继承传统、引进外来意识并且对其进行改造重建的结果。

然而,近现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变化巨大、迅速、多样,《观念史研究》以“打烂的万花筒”来比喻思想界斑斓万千。“万花筒中的图像虽然有趣,却是由一些固定的碎片组合而成的。没有这些碎片,就不可能建构意识形态,亦不会发生意识形态的迅速变迁。”

因此,要理解革命意识形态及其消解、启蒙及其未完成之缘由、意识形态建构和解构何以发生,以及国人的思想现状,就必须考察组成思想体系的那些基本要素,即变化中相对稳定的碎片。这正是本书作者为自己设定的研究课题,也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深刻启发的闪光点,让我们看到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走向。


“以例句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

作者在这部倾注了多年心血的力作中,总结出不同于史学界公认的另一种划分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思想史的三阶段分期方案:其一,19世纪中叶以后的洋务运动时期,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的意义进行选择性吸收;其二,从甲午到新文化运动前的二十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其三,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其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建构了现代中国主要的意识形态。

这种分期显然不同于学界传统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阶段分期,即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从戊戌变法到立宪共和)与价值层面(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

本书作者这三个阶段的结论,不是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从实证研究得出,这就是作者所全力开启的“以例句为中心”的观念史研究新方法,而不是学界采用较多的以代表人物或著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传统方法。

作者“关键词例句为中心”的数据库方法,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中大量的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得出了上述三阶段的基本结论和其他一些重要的结论。

作者还根据所讨论的十大基本观念,整理出十余万字近一百个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意义演变词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当代重要政治术语动态演变的辞典。这种研究方法无疑是相当新颖的,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学术创新尝试。正因如此,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被中国思想史王尔敏先生称为“当今哲学界的统计学派”。

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我们看到太多墨守成规和亦步亦趋式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看个开头,几乎就可以猜出结论是什么,没有严谨的论证和可靠的材料,只是充当权威的传声筒和脚注,了无新意。


观念演变的立体图像

《观念史研究》收录的十余篇论文,依据丰富的统计资料,对诸如公理、真理、权利、民主、共和、个人、社会、世界、革命、经济、科学等现代政治重要术语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述,让我们得出一幅幅观念演变的立体图像,理解了许多观念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模样。

以民主观念为例,它用来指涉西语中的democracy。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民主,用的是偏正结构,意为“民之主”,“民主”是帝王的别称。到《万国公法》用民主来指涉主谓结构的“民作主”,是一个重要的意义转化,用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现代意义来指称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相反的事物。此外,在19世纪,国人还用民主来指第三种意义,即西方民主制度下选举出来的最高统治者,如美国总统。中国近代政治术语用得更多的是共和,而不是民主,只是当政治观念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时,民主才取代了共和,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即使如此,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中,民主一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后者更多地强调民主的阶级性,以及政治行动上夺取政权的革命意义。本书作者就民主这一关键词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既印证了上述三阶段说,也为我们理解今天国人所理解的民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依据。

温故而知新。了解过去政治观念的发生发展,才能更好地认识今天、预见未来。我们不是宿命论者,不认为未来的一切都已经先定了,历史是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的。了解观念史的基本要素,为的是更好地认识今天政治文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今天的中国,正在向一个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发展,但离政治和文化大国还有相当的距离。而文化改造的前提则是了解自己的政治文化基础,包括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书评人/顾肃

我为什么翻译《常识之败》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12:30, Processed in 0.296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