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文化艺术艺术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3:35|查看: 239|评论: 0|来自: 新闻晚报

吴冠中未尽的身后事

导语:吴冠中老先生25日深夜去世了。在我有限的视野中,和很多值得尊重的老先生一样,作为艺术家的吴冠中在去世后被很多人谈起,反倒不是因他的作品,而是作为一名批评者,一位说真话的老先生而被人议起。我对吴冠中老先生了解不多,几年前零零散散对其有些认识,更深刻的记忆来自于2年前他接受《南方周末》访谈时,对中国美术界、(画院)美协制度的批评。若没记错,真正的艺术家是养不出来的,即是当时吴老所说。

难以理解,但凡说了几句大实话的老先生,身后都能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我们社会像吴老这样还愿意说几句大实话的人,确实太少。我只能说,吴老配得上“独立风骨,不负丹青”八个字。作为中国当代最后一位公派留法的艺术前辈,吴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个读书人,出版有文集。既是艺术家又是读书人,这往往是吴老那一辈人区别于今天艺术家的重要特征──他们博学,甚至可以被称作学贯中西,至少在其领域是如此,而且他们真诚、正直。

这些话说得有些绝对,但对吴老绝无溢美之意。在艺术上,吴老是非常真诚的,甚至可以说像孩子一样天真。晚年吴老有三个愿望,第一个是毁掉不满意的作品。以他的地位和身价,什么作品都能拍出高价,但越近晚年,他对以往的作品越是苛刻。我看到过好几个版本的说法,他一次次把不满意的作品张挂起来,用挑剔的眼光审判,忍痛毁灭自己的作品。吴老说,“生命末日之前,还将大量创作,大量毁灭,愿创作多于毁灭!”“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这是他对艺术的真诚。

吴老的第二个愿望是给满意的作品找个归宿。这个归宿不是高价卖出,吴老也没有要求任何地方任何机构为其建立个人美术馆,他选择的都是公立美术机构、博物馆,生前他曾多次向公立美术机构捐赠作品。按照相关规定,对向国家捐赠作品的艺术家做适当奖励,但吴老都谢绝了。他说,捐献就像嫁女儿,自己只是想在有生之年为“她们”找个好归宿。当然,他希望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中国。

但他也希望对方善待他的作品。或许正因此,吴老尽管希望将最好的作品留在中国,但他毫不吝惜地将自己部分作品捐给了海外。这引起了极大争议,一时间招来了吴冠中不爱国的指责。对此,吴老的回应是这样的:我这一辈子的观点就是,画家有国界,作品无国界。把作品送给新加坡,和送给上海、北京、香港是一样的。新加坡是我尊敬的一个国家,它的道德品质介于中西方之间,文化与中国接近。我把画捐给它,希望促进其对美育的重视。

说完想说的话,这是吴老的第三个心愿。这一点将一位老者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吴老反复说,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老者说出了那些被人认为“激进”的话:中国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向国家负责,向后代负责,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取消画院,取消美协。这些话是否偏颇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位老者以负责任的态度执着于自己喜欢的艺术。

应该说,吴老的三个心愿完成了一部分,毁掉了不满意的作品,捐赠出了满意的作品,并一遍遍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美术体制的看法。活着的时候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已经是一件幸事。

《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自律能否灭假?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7:09,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