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几名少年在屏山县楼东乡金沙江水域捕鱼时,捕到一条28厘米长的鲟鱼并将其放归金沙江,“楼东捕获野生中华鲟”的消息随即在当地和网络上传开。8月30日下午,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表示:捕获的鲟鱼疑似达氏鲟而非中华鲟。 据屏山县福延镇水管站工作人员王龙发介绍,8月29日15时左右,楼东乡沙坝村3组少年杨成等在金沙江“沙坝”江段捕鱼时,捕到一条“怪鱼”。有村民根据“怪鱼”的体形特征,判断其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于是向110报警。经过福延镇水管站工作人员测量,“怪鱼”身长约28厘米、体重约180克。根据其特征,初步判定为中华鲟。但由于工作人员并非渔业专家,无法完全肯定。当日17时左右,该“中华鲟”被放归金沙江。 昨日下午,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在听完记者对于被捕鲟鱼特征的描述后,初步排除其为“中华鲟”,而确定其为“达氏鲟”。穆天荣说,中华鲟和达氏鲟都属鲟鱼类,而且外观上区别不大,普通群众无法准确区别。但是中华鲟是属于洄游类鱼类,到了一定季节会游回大海,而不会在长江或金沙江定居。但达氏鲟属于定居鱼类,会长期生活在一定水域内。近段时间以来,屏山县、宜宾县、云南省水富县已先后有10余次渔民报告捕获中华鲟,但经专家鉴定均系达氏鲟而非中华鲟。(成都商报 王小敏 黄富强 彭屏 摄影报道)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