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2-6 12:32|查看: 122|评论: 0|来自: 重庆晚报

城市白领下乡养鸡帮助村民致富

卜继红、贾咏梅走在回鸡舍的机耕道上,她们希望帮助村民脱贫。

卜继红、贾咏梅走在回鸡舍的机耕道上,她们希望帮助村民脱贫。

海拔940米的大有镇水源村独水岗,卜继红、贾咏梅给鸡喂玉米。

海拔940米的大有镇水源村独水岗,卜继红、贾咏梅给鸡喂玉米。

卜继红(右)、贾咏梅希望“900鸡”能成为大有土鸡的金字招牌。

卜继红(右)、贾咏梅希望“900鸡”能成为大有土鸡的金字招牌。

卜继红、贾咏梅到村民家交流饲养经验。

卜继红、贾咏梅到村民家交流饲养经验。


上山养鸡

11月30日,南川区大有镇政府会议室,卜继红、贾咏梅再次和镇长罗远翔碰头商量如何搞好生产──她们两家投入大笔资金在该镇租地养土鸡,希望将土鸡养成村民们的脱贫鸡、投资者的致富鸡。

⊙ 记者:易行 张质 摄影:报道


一碗鸡汤 让知青妻子再下乡

2010年初夏,家住沙坪坝区的贾咏梅跟着丈夫所在的车友会一起前往南川区大有镇旅游。当年,她的丈夫在这里下乡当知青。

途中,车队在山脚一家饭馆午餐,门口揽客的大招牌写着3个大字:土鸡汤。他们好奇地点了一份,“鸡汤看上去稍黄一点,喝起来就完全不同了,差别就像菜市场的平菇和深山里的野生菌。”

贾咏梅向老板打听鸡汤的做法。老板坦言:做法上没秘诀,秘诀在于大有镇自产的土鸡。

饭后,车队从山脚爬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到达大有镇,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与鲜美的鸡汤形成悬殊对比。“这里的土鸡不就是资源吗?”贾咏梅和丈夫觉得,养土鸡完全可以成为村民脱贫的途径,投资者和村民可以实现双赢。

回到主城后,贾咏梅拉着朋友卜继红入伙,去年秋天下乡养鸡了。


一块招牌 让干部村民很无力

大有镇镇长罗远翔说起当地的土鸡资源颇为自豪:“大有土鸡生长在平均海拔超900米、金佛山没有开发的风景区,主要是村民散养。小贩都是主动上山收购,销路不愁。”

但村民积极性不高。罗镇长解释:镇党委、政府有意重点打造土鸡产业,甚至提出建立连接重庆、贵州区域性土鸡交易市场。镇上有两个村尚未脱贫,1.8万人口有7000壮劳力外出务工,我们也着急啊。”

问题在哪里?“大有土鸡缺少一块招牌,和其他土鸡一个行情。其实,高山土鸡生长周期长,村民都是用粮食喂养,如果卖价和其他地方的土鸡一个价,村民们就要亏本了。”罗镇长说。

“打块招牌谈何容易?”罗镇长摇头,镇里今年本打算拉几百只鸡到主城让市民试一试,后来考虑这样的“大投入”宣传效果未必理想,还是放弃了。“镇里提出的目标是年出栏100万只土鸡,是现在的3倍,就现在情况看还是个梦。”


一股热情 构想招牌“900鸡”

卜继红、贾咏梅都没有养鸡经验,先后买了5000只鸡仔,自己留了3000多只喂养,其余的送给村民,今后以保护价收购。至今,她们在租地、修房、买鸡仔等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

她们平时都是全职太太,来到这海拔940米深山养鸡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山里的美景和村民的单纯给了她们动力。土鸡是村民的希望,也是她们的希望。12月1日,一位主城的车友专门开车进山买了10只鸡。他开玩笑说:“我爬上900米才吃得到你们的鸡哦!”

“干脆,我们的土鸡就叫900鸡!”卜继红惊呼:“海拔900米,肯定是在原生态的环境长大的!”两个女人都清楚,目前这样的运作很难成功,仅靠她们两家人的力量也实在有限,如果整合全镇孵化、兽医等资源,再把“大有900鸡”这个招牌打出去,希望就大了。

父亲因失败感点燃暴躁脾气踢死3岁女儿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21:37, Processed in 0.670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