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5日发布消息说,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活化石”中华鲟在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顺利破壳而出。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第一批全人工繁殖中华鲟于10月4日下午成功出苗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生态修复研究室主任、子二代课题项目组组长郭柏福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找到了不依赖稀有的野生亲鱼就能把中华鲟长期保存下来的有效途径,同时能使野生中华鲟的自然产卵行为免受人工捕捞的惊扰,从而更好地保护野生亲鱼资源。4年来,研究人员攻克了中华鲟后备亲鱼人工驯养、性腺发育诱导、人工催产等技术难关。今年9月29日至30日,分别对一组同步成熟的雌雄子一代中华鲟进行人工催产、授精。经过91个小时的孵化,第一批全人工繁殖中华鲟于10月4日下午成功出苗。据介绍,中华鲟研究所本次共获得约2.8万枚中华鲟受精卵,初步估计,最终将有1.5万至2万尾中华鲟出苗。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