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影像世界纪实报道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08-5-16 11:21|查看: 1375|评论: 0|原作者: 郭建勋|来自: 郭建勋

5·12大地震康定亲历记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一个极为普通一刻,然而,因为一个极为重大的突发灾难的发生,变成了一个极为难忘和极为难过的一刻。这一刻,成了横断山区地震带、乃至于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又一个值得永远铭记、永远纪念、永远敬畏的一刻,也永远镌刻在中国的灾难史,乃至人类的灾难史上。
也许大海啸给我们带来的只是遥远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和感受,也许缅甸的灾难似乎又远离身居内陆的人们的遇灾经验,也许康定2月27日的地震,那一瞬而过的感觉,让人有一种一笑而过的坦然,而没有真正让震区外的人们产生恐惧和揪心的牵挂,为了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人,我们彻夜难眠,只为那份人类面对巨大灾难时的感同身受,纯真感情。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正准备午睡,刚掀开被盖准备躺下。此时,一种无法描述的声响和左右摇晃的感觉,一种事后回忆和总结出的感觉。(也许,地震时的个人感觉,永远也没有人能用相同的文字描述。)刚开始,我以为附近的矿山或建筑工地在施工放炮,(这种相法,也是事后总结的。)当时思维停顿了几秒钟,之后,晃动更强烈,我大叫一声,地震了!叫上妻子,往厨房的一大方桌下躲避。如何到桌下的细节我记不得,事后妻说,我当时拖着她。只记得到了桌下后,我抱起妻子,我没有戴眼镜,妻子要出去拿铺盖,我强拉着她,这时晃动很强烈,而且持续时间长。我往饮水机看,里面的水如波浪般呈南北向地晃动。妻子说,她害怕,我对她说,不要怕,等暂时不动了后,我们马上下楼。
这个过程太漫长了,远远超过了我的少有的地震经验。木制家俱被摇动,发出吱吱的声音,还有东西掉下来的声音。当时,我没有恐惧,我想的就是等停后,需要做的事情。等晃动结束后,我们急忙去穿衣,妻在换眼镜时,我在这个间隙,看到宿舍下,已聚集了许多人,有的人将自己的汽车开离宿舍。如果地震强度很大,逃离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后来看了电视,在重灾区,楼房倒塌的时间就只有几秒时间,人的反应是来不及的,只有依靠本能和在房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楼房倒塌的时间差及倒向。也就是说,破坏性大地震,人们只有听天由命之感,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控制的。
到了楼下,大家互相述说,有的人是赤脚,有的穿的是衬裤。手机已打不通,大家处于一种信息不通,对于此次地震的相关信息的不知,导致的更多的是不安。随后,陆续的信息在人群中传播,地震的面广,南充、重庆也有感觉,当时,我们不知道成都的情况,就往成都打,但是手机根本没有反应。拨号后,立即又回复到屏幕。又过了一会,终于有一个消息传来,T老师,本校本部门一退休教师说,经D的男的说,此次地震震中在茂汶,震极是7。6极。我的直接反应就是,叠溪海子的一湖江水下,那个已被淹没的城镇。于是我们又为阿坝师专的朋友担心起来。妻子的小灵通,能够往外界联系,雅安的家里也有感觉,而且家人也在外面暂避。随后与康定、泸定联系,自己的亲友都安好,心里就更踏实了。下午本校已不上课了。妻子想回屋,我觉得不放心,也上了楼,到了家后,将电脑放在家里,把重要的资料拷到移动硬盘上,带上了手电,又回到在一楼ZJ所在的过道里,吃绿茶瓜子。后来上网,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在汶川,是7。8级,而且W总理已往灾区赶。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立刻平静了许多,自认为,以后的余震不会超过这次,决定回家一会,打开电视,正在直播,心里更感宽慰,同时也得知,此次地震所涉及的范围广。后来,我们又下楼,到ZJ处看电视。边看电视,边到外面看。后来,我们在外面与老师们聊会天。后来我们坐校车,该车上只有四位乘客,一人说,瓦斯沟有一人被地震时的流石击中不幸死亡,同时也谈到了相关的信息。
进了B区,学生已在校园的空地上,我们与学生呆到七点半后,又回到了A区。晚上,我们三人在一楼ZJ处看电视,同时打开了收音机了解最新信息。一直呆到晚上十点过,我们又回到了家里,看电视,打电话。就这样,一直呆了通霄。我一直没睡,妻子在五点过后,到床上小睡。我则一直在沙发上,边看电视,也小睡一会。一直到了天亮。我打开电脑,上网,看新闻。收到了台湾WMK老师急切的询问汶川的消息,我就所知和担心发给了他,并又试着给汶川阿师专的LQM打电话,竟然通了,心里还一阵激动。接电话是朋友的妻子,有事恰好在成都,本来应在12日下午回汶川,但因事情没有办完,没有回去,幸而避开了地震,但也给她带来了更大的担心,一种更加难受的心理磨难和煎熬。可以想像,她是如何渡过这个揪心的夜晚的!
早上,妻起来,煮了青菜,蒸上方方酥。吃过饭后,我们一直就在家里,上网,看电视直播,一面为灾区人民流泪,为电视上的一个画面,一句感人的话,为那些身处灾区的人,那些在废墟中的以坚强意志生存的人;也为举国的涌动、弥漫着的爱心;更为人类面对灾难时的一种道义、责任和义务。

心系汶川:成都在行动 后一篇前一篇 沙特对华援助6000万美元居世界第一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10-27 23:11, Processed in 0.780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