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6-4 15:48|查看: 148|评论: 0|来自: 新闻晨报

蛟龙号正式出征挑战马里亚纳海沟

将冲击7000米下潜的潜航员付文韬(左)和唐嘉陵

将冲击7000米下潜的潜航员付文韬(左)和唐嘉陵

6月1日,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蛟龙”号进行7000米下潜前的最后一次集结演练,也是“蛟龙”号的第45次下潜

6月1日,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蛟龙”号进行7000米下潜前的最后一次集结演练,也是“蛟龙”号的第45次下潜

⊙ 记者:杨育才 江苏江阴报道

昨天上午9点30分,江阴苏南国际码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搭载着“蛟龙”号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缓缓驶离,沿江东去。它此行的目的地是马里亚纳海沟,在那片海域,“蛟龙”号将冲击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一旦冲刺成功,“蛟龙”号将成为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的“王者”,可在全世界99.99%的海洋洋底畅行无阻。


侧看的“蛟龙”号像条鲨鱼

6月1日上午9点,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白色的“向阳红09”静静地泊在岸边。船尾甲板上,是白肚皮、红脊背的“蛟龙”号,胖乎乎的体型,惹人注目。

从侧面看去,“蛟龙”号酷似一条短胖的大鲨鱼。头部张开的“大嘴”里,密布着各种照灯、摄像头,以及两支粗壮的机械手臂,就像大鲨鱼嘴里的牙齿。前上方左右两侧,各嵌入一个螺旋桨,像是鲨鱼的眼睛,炯炯有神。尾部上下左右四个红色的尾鳍,将四个螺旋桨分隔开来。

在“蛟龙”号旁边的甲板上,还堆放着几堆条砖形的铁块。“向阳红09”船政委陈崇明告诉记者,“蛟龙”号的下潜和上浮,都采用无动力方式。这些铁块是压载铁,下潜前装到“蛟龙”号上,利用重力下潜。到达预定深度后,抛掉其中一组,并通过可变压载水泵进行微调,实现悬停。水下工作完成后,再抛掉另一组压载铁,“蛟龙”号就可以浮上海面。


最后次演练检查收放设备

10点30分,身穿蓝色潜航服的潜航员叶聪、付文韬和唐嘉陵站在潜水器上部,舱门打开,三人依次进入潜水器,开始舱内检查。

10点50分,船上喇叭里传出海试总指挥刘峰的声音:“我宣布,第45次下潜试验开始!”

这是“蛟龙”号冲击7000米试验前的最后一次集结演练。据悉,“蛟龙”号的每一次海试,都要多次下潜,这次集结演练,是“蛟龙”号的第45次下潜。

随着工作人员的遥控操作,承载着“蛟龙”号的轨道车缓缓驶向船尾,脱离脚手架的包围,停在巨大的A型吊装架下。一名工作人员爬上“蛟龙”号的脊背,将粗大的白色吊缆与“蛟龙”号背部接口连接起来。待他下来,“蛟龙”号被缓缓吊起,脱离轨道车。几分钟后,“蛟龙”号就越过船尾,到达水面上方。吊缆缓缓伸长,“蛟龙”号潜水器逐渐接近并触碰水面。仅仅几秒后,“蛟龙”号就沉到水下,只有红色的脊背露出水面。

在水中呆了五六分钟后,“蛟龙”号被缓慢起吊,放回到轨道车上。舱盖打开,3名潜航员鱼贯出舱。

“这次演练,主要是检查船上的收放设备。”陈崇明告诉晨报记者,正式下潜时,还需要蛙人下海手动解开吊缆。


海试时每天只能潜一次

“尽管这次没有解开吊缆下潜,但收放的过程,和正式冲刺7000米海试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陈崇明说。

按照计划,“向阳红09”船将于6月8日左右抵达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海域试验区,从10日开始冲击其7000米级载人深潜极限。海试完成后,于7月中旬返航。

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透露,按照计划,这次海试第一次下潜的目标是5000米,第二到第四次争取完成6000米,然后再冲击7000米。如果7000米中发现问题,把故障解决后,还要再冲击一次。“每天只能下潜一次,遇到海况不好,就只能推迟,因此整个海试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希望能看到更多深海生物

“蛟龙”号就将冲击深潜7000米,在7000米海洋深处,是鱼群如织、美如龙宫,还是一团漆黑、危机四伏?

在“向阳红09”船的海试指挥大厅里,坐在记者面前,即将跟随“蛟龙”号一起冲击7000米深潜的潜航员付文韬和唐嘉陵看起来十分轻松。蓝色潜航服的左胸前,鲜艳的五星红旗十分耀眼。

“在下潜过程中,我们不开灯,能看到一些发光的海洋生物,就像夜空中的萤火虫一样,非常漂亮。”付文韬说,前几次海试,选择的海域都不是鱼群最多的地方,希望这次能看到更多的深海生物。


为出征准备了101个预案

“为完成这次7000米级海试保障任务,‘向阳红09’船今年3月份进行了108项维修和维护。”该船政委陈崇明介绍说,在去年的5000米海试中,一场暴风雨曾导致“蛟龙”号和母船短暂失去联系,这让海试团队认识到“向阳红09”的定位能力还有待提高。此次进厂维修时,就将原来的超短基限更换为长基限,增强了对“蛟龙”号定位的速度、方向和深度等,还为母船配备了GPS,防止“失踪事件”再度上演。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更好地应对7000米深潜可能出现的海上突发情况,北海分局先后制定了101个应急预案。从江阴出长江,通过第一岛链,最终到达马里亚纳海沟,然后返回祖国,在整个6000多海里、历时50多天的航程中,101条应急预案涉及沿途可能出现的台风、危急病情、海盗、消防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蛟龙”号冲击7000米面临的挑战

硬件上:高压低温带来的影响

到7000米深度时,“蛟龙”号的外壳每平方米要承受700吨压力,高压会不会引起外壳变形、渗漏?

“蛟龙”号潜水器上有很多充油的设备和液压系统,润滑油在高压、低温的联合作用下,其粘度会增强,7000米深度时,高压会不会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蛟龙”号其实可潜万米深

崔维成介绍说,“蛟龙”号的安全系数是1.5倍。其设计最大下潜深度是7000米,并不是说它只能承受7000米深度以上的压力。1.5倍的安全系数,是指从强度角度来说,载人舱到了 10500(7000×1.5)米深度也不会变形渗漏,但是为了绝对安全,在实际下潜中不允许超过7000米。“这就像汽车一样,仪表盘上最高速度标到了240公里每小时,但实际驾驶时,你不能超过160甚至120公里,才能保证安全。”

更换更低粘度液压油

据崔维成透露,在5000米海试时,由于润滑油在深海中粘度增强,导致机械手臂动作缓慢。潜航员曾试图抓取海底生物,但是因为机械手臂动作变慢未能成功。返航之后,就更换了粘度更低的液压油,还升级了软件设计、控制电路和软件集成,使得对机械手臂的操作更加方便。

软件上:深潜7000米考验体力

对潜航员来说,在狭小的载人舱里深潜至海底7000米的深度,无论是心理还是体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下潜前节食避免有便意

对此次挑战7000米深度,潜航员付文韬和唐嘉陵均表示:“深潜过5000米后,心理压力不会太大了,但这次7000米对体力的要求更高。”

据唐嘉陵介绍,去年8月下潜5000米时,下潜和上浮需要5小时,水底工作时间约三四个小时,总共八九个小时。7000米的深度,途中时间将增加到7小时,这意味着他们呆在“蛟龙”号里的时间将超过10小时。

载人舱是直径为2.1米的球体舱,空间十分狭小,潜航员在舱内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保持坐姿。“下潜前不能吃得太饱,不能喝太多水,小便可以解决,大便绝对不能有。”

尿不湿降低舱内湿度

在5000米深度时,海水温度只有1-2摄氏度,舱内基本能保持14摄氏度左右。内外温差导致舱内潮湿,潜航员只能用类似尿不湿的东西降低湿度。

潜航员接受心理辅导

为备战此次7000米海试,付文韬和唐嘉陵在前期进行系统的封闭训练,包括体能训练以及心理辅导,如每天早上的7公里拉练,下午的拓展训练。

另外,上海交大心理辅导团队还专门到现场给他们进行了心理测评和辅导。


[最新消息]
“蛟龙”号海试团队遇台风抛锚避风

⊙ 据新华社报道

搭载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向阳红09”船因受台风“玛娃”影响,3日晚间将抛锚避风。

记者从海试现场指挥部获悉,“向阳红09”船3日上午从江阴苏南码头出发后,航行约155海里后,计划当日24时前在长江口外绿华山锚地避风,择机继续航行,预计不会对“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造成影响。

现场气象保障人员介绍,“玛娃”两天前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生成,之后一直朝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向阳红09”船如果继续朝预定航向航行,预计5日左右会受到台风严重影响。

此外,为“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提供海洋环境保障的我国“海洋6号”科学考察船2日从广州起航后,同样因受“玛娃”影响,目前已在珠江口抛锚避风。


■ 对话“蛟龙”号副总设计师

探索深海资源大有用武之地

“蛟龙”下水造福人类但绝不为祸海洋

晨报记者:今年3月,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独自乘坐潜艇“深海挑战者”号,下潜近11000米,探底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挑战者号”是否才是真正的王者?

崔维成:卡梅隆是探险家,他潜水时就是一个猛子扎下去,本来计划6个小时的,结果只呆了3个小时就上来了,一半的推力器都坏了,只有视频摄像是好的,但是什么生物都没看见。

“蛟龙”号跟他不一样,不只追求下潜深度,还要下去能够干活,完成很多科考、探测和取样任务。“深海挑战者”只载一人,载人舱可以做到很小;而“蛟龙”号要载3个人,舱壁需要很厚,大大增加了加工难度。

晨报记者:“蛟龙”号的自主化程度如何呢?

崔维成:“蛟龙”号40%的部件设备来自国际采购,60%由国内研制。严格来讲,属于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独立完成海试,“蛟龙”号的技术成就,是国际深海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实不用一味追求所谓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手里掌握着总体优化设计和集成技术,这就够了,这为国产化打下了坚实基础。7000米海试成功,我们就挤进了美、日、法、俄“深海探测俱乐部”。“蛟龙”号的成功,让中国拥有了在该领域平等谈判的资格。2002年“蛟龙”号刚立项时,我们申请去俄罗斯看他的“和平号”深潜器,人家根本不让看;现在他们就主动欢迎了。

晨报记者:“蛟龙”号此次进行7000米深潜试验,其意义何在?

崔维成:“蛟龙”号的意义,不亚于神舟飞船上天。7000米海试结束后,“蛟龙”号将交付青岛深海基地,进入实际应用阶段。首先是寻找海洋资源,其次是开采海洋资源,深潜器可以协助安装深海开采设备;另外,海上发生事故,深潜器还可以参与救援打捞。

而且,“蛟龙”号不能只有一艘,以后还会有“蛟龙二号”、“蛟龙三号”,还会有深海空间站,能够在深海里收放深潜器。

“蛟龙”号这条龙,是为人类造福,绝不是造祸。我们不能利用它来激发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贪婪。海洋环境非常脆弱,拥有先进技术,更要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四核没有必要 市售热门双核手机推荐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03:20, Processed in 0.390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