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9-19 01:55|查看: 223|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青海三江源地区首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束

原标题:三江源地区首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束

新华网西宁9月18日消息(记者:吴光于)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三江源地区首次生物多样性综合本底调查于近日结束。

此项调查由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大学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开展,预计为期三年。今年的调查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个核心区──通天河沿岸保护区和索加—曲麻河保护区进行。世界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吕植等来自多学科领域的生物多样性专家参加了调查。

科研人员除了对大型鸟兽的数量进行调查外,还着重对草地、小型兽类的生物量和密度定量评估,综合评估三江源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是三江源地区第一次对生态系统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本次调查还邀请了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积极参与保护的当地社区人员参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会长扎西桑俄表示,回到家乡后将培训自己协会的“乡村科学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并订出有针对性的保护计划。

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2005年,中国政府投入75亿元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1年批准建立三江源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客观评价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确立可行的保护目标开展有效地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调查就是为制订一个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和考核标准服务的。”吕植表示。

梁光烈:中美应不断提升两军关系发展水平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04:12,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