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记者:朱立毅)“企业都在割肉,胖的割的时间长一些,瘦的没几下就割完了。”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沈维新告诉记者,当前铅蓄电池的售价比成本价还低,市场陷入一片乱战。 经过十年快速发展的蓄电池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残酷的价格战,行业普遍进入微利和亏损的境地。而在价格下跌的背后,是大型企业在行业大洗牌过程中紧锣密鼓的跑马圈地。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新一轮价格战的兴起,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严冬期。
每年春节后,以及第三季度原本是蓄电池的销售旺季,但今年的市场销售一直处于“旺季不旺”的状态,而且还有继续走弱的势头。为拉动销售,价格大战无法避免地上演着。 从今年4月份开始,几个大品牌陆续降价,随后大量中小企业被卷入其中,原有的价格体系被打破。6月底,考虑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制定的《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即将在7月开始实施,门槛提高后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些企业上调了价格,希望“不亏,或少亏一些”,但由于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价格战的僵局还是没能打破。 到10月底,电池的价格比年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以48伏12安时电池为例,一线品牌约每组360元,二三线品牌为300多元。而年初一线品牌可以卖到约460元,二三线品牌也可以卖到近400元每组,目前的价格下降了20%左右。 沈维新告诉记者,不仅是大企业带头降价给全行业带来压力,还有一些环保不达标,甚至是偷税漏税的地下黑作坊也在低成本生产,给原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市场造成很大冲击。铅蓄电池企业普遍亏损,企业之间只是多亏一点还是少亏一点的区别。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