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前组镜片的新设计,再来看看后组镜内设计。 内部电路板 打开后组卡口,便看到了镜筒内部的电路板。整个电路板设置的非常整齐,整个内部组件没有采用类似胶粘的低劣做法,而且是非常有序整齐的进行摆放。 固定的长螺丝数量比较多 揭去上层的绿色电路板,露出了镜体内部。进行固定的长螺丝数量比较多,其数量远远不止通常的3、4个固定长镙丝。内镜筒为塑料材质,但看上去相当厚,显得很结实。 拆去6个固定螺丝,镜头又拆去了一层外壳,变焦焦距触片、镜筒、镜身边上的开关键可以整体取下。拆完之后,剩下的中间镜片组与USM环形马达形成了一个独立模块。 中间的为后组镜片,旁边的金属锯齿环为USM环形马达 镜头拆解 二代24-70/2.8L的距离标尺采用金属材质,这样可以防止以往用塑料标尺带来的漏光问题。从图来看,外层的USM马达总成与镜片组被一套螺丝固定,只要拆除镙丝,两个部件就可以轻松分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块化设计。请看下面拆解后的效果。 镜头拆解 镜头内部拆解 我们再来看看拆下的镜组。整个镜组的滑槽较粗大,固定的较为紧密,整个结构比一代镜头更为结实。 您可以注意一下镜筒中间位置延伸出的几个金属扣。这是之前在其它镜头中没有看到过的结构。它是用来定位外镜筒与USM环型马达的,也可以控制外镜筒合理的伸缩位置。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变焦滑槽内部部件的魔损,对延长镜头的使用寿命非常有好处。 用来调整镜片的螺丝 再看一下上面这张拆解图。图最上面的两个螺丝是用来调整镜片的。松动这两个镙丝,可以调整后组镜片以校正光轴位移。这样的设计不会象一代镜头那样容易受到碰撞的影响而使得光轴发生位移。
从这次两代24-70/2.8L拆解对比看,二者在内部设计上有了比较大的差别。当然,两代产品的定价方面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佳能EF 24-70/2.8L II设计得更为坚固、镜头的使用寿命也应更长。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两代产品的内部结构,至于这第二代24-70/2.8L的成像表现如何,请关注我们之后 的佳能EF 24-70/2.8L II的画质测试环节。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