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得逞数同比大幅上升 图CFP (首席记者:潘高峰)11月12日到12月23日的6周时间里,上海电讯信息诈骗案件发案数呈现大幅提升。全市接报的电讯信息诈骗案件同比上升263.7%,诈骗得逞案件也大幅上升。 另据市公安局统计,6周里全市共成功防范、劝阻此类案件1161起,同比上升242.5%,避免群众经济损失6700万余元。昨天,警方披露了这些案件的发案规律和手法变化,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据警方统计,11月份接报的既遂电信诈骗案件,主要集中在浦东、松江、宝山、普陀和嘉定5个区。 从作案手法来看,3种手法最为常见,需要市民注意防范── ▲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信用卡欠费、身份信息泄露、银行涉嫌洗钱、邮包藏毒、宽带故障为由,要被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的行骗手法占了58.3%。 ▲假冒亲友,以发生车祸、嫖娼被抓需要缴纳罚款等为由行骗的占了14.2% ▲以买车买房退税和退义务教育学费为由行骗的占6.7%。
据警方统计,既遂案件中,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下案件数占了近九成,10万元至50万元案件涉案金额总值占比最高,被骗100万元以上案件多通过网上银行转账。 警方提醒,由于网上银行与传统柜面银行相比有着无需排队、24小时营业、功能强大、转账金额不受限制等特点,正逐步被各年龄层次储户所接受,使用网上银行进行金融操作的储户不再局限于年轻人。但其非接触式的操作法及便利、高效的特性,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从积累案件看,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案件中大部分都为中老年人通过网上银行转账被骗。
在被骗百万元以上的案件中,有一起以“资金审查”为由,利用黑客技术实施诈骗的案件采用了全新的作案手法,被骗受害人居然还是刚从银行退休的工作人员,说明欺骗性很强,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11月21日上午10时许,本市一银行退休员工陈某在家中座机接到一自称“东方有线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以陈在南京申请有线宽带恶意欠费半年为由,将电话转接至南京公安局“王警官”处。 “王警官”称陈涉嫌金融诈骗及洗钱犯罪,需封停其银行账户2年以便进行审查。在陈的请求下,“王警官”向其提供了所谓的“最高法院资金审查网站”,并称只要插上中国工商银行U盾进行资金审查,即可在24小时内解封银行账户。 陈信以为真,在插上U盾登录所谓的“高院网站”(实为黑客钓鱼网站)输入银行卡信息、进行“资金审查”时,被对方使用黑客技术关闭电脑显示器,分4次盗划人民币100万元。 警方认为,此类手法与以往的电讯信息诈骗案件不同,该案作案人员不口头套取被害人银行账号,也无需被害人进行转账汇款操作,极具隐蔽性。 【相关链接】 ▲12月6日,被害人谢某在家中固定电话先后接到自称“东方有线公司”“检察院”“公安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以其“家中宽带故障将停机”、“涉嫌洗黑钱”为由,诱骗谢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转账人民币199.8万元。 ▲12月17日21时13分,被害人黄某在家中固定电话接到自称“中国电信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以其“涉嫌网络赌博”为由,诱骗黄通过中国银行网上银行转账人民币140万元。 ▲本市某酒店一员工被骗109万元。12月12日,被害人朱某在家中固定电话接到自称“金山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以其涉及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为由,诱骗朱通过中国银行柜面转账人民币109万元。 ▲12月2日,被害人李某在其手机上接到自称“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对方以其“涉嫌洗钱”为由,诱骗李分别通过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网上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柜面转账人民币100.6万元。 ▲12月15日,被害人许某在家中固定电话接到自称“中国电信公司”“公安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以其“利用家中宽带涉嫌聚众赌博”为由,诱骗许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转账人民币100万元。 ▲12月14日,被害人吴某在家中固定电话接到自称“金山公安分局民警”打来的电话,对方以其“涉嫌重大刑事案件”为由,通过中国工商银行柜面转账人民币100万元。 原文标题:警惕 电信诈骗得逞数同比大幅上升)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