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这个内部肃反文件时,预料到对人的处理问题,所以“指示”明确规定:“对这次运动 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 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用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就是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发给一定的工资。”这是我们国家出台的第一份有关劳动教养的红头文件,从此,“劳动教养”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接着,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又发出 《关于各省、市立即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于是,劳动教养在全国办起来了。详细
(1)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 (2)罪行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受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 (3)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内,有劳动力,但长期拒绝劳动或者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 (4)不服从工作分配和就业转业的安置,或者不接受从事生产劳动的劝导,不断地无理取闹,妨害公务,屡教不改的。详细
任建宇2009年7月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当年获重庆市选派到彭水县郁山镇担任大学生“村官”,后被录用为公务员。 2011年8月,这个工作了两年即将转正的大学生村官,被警察带走,随后进了劳教所。判得不轻:两年;罪状吓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劳教书 指他从2011年4月至8月多次发表“负面言论和信息”,但任建宇表示,自己被认定违法的100多条微博信息,主要是转发了别人的微博。 任建宇申诉案得以有律师接手,却是因为2012年6月,同样因言获罪的重庆市民方洪获得平反,代理律师浦志强让他找找看,重庆还有没有类似的人,方洪推荐了跟他一起在劳教所里待过的任建宇。详细
赵梅福,甘肃兰州人,2012年11月来京看望在北京理工大学读研的儿子郭大军却被警方遣送回老家,并且被判接受劳教一年。郭大军通过微博展开了救助母亲的行动。赵梅福被抓劳教的原因是她20年来一直上访。详细
彭洪,重庆渝北礼嘉镇人。2009年9月,在重庆打黑期间,彭洪因在天涯论坛中转发打黑漫画《保护伞》,加点评“这把伞好怪哟”,结果出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电脑右下角当即弹出对话,叫他去市公安局网监总队自首。之后彭洪被重庆市劳教委认定为诽谤,处以劳教两年。 今年9月,他的遭遇在经过人民网官方微博访谈后,成为舆论关注焦点。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彭洪拿到了重庆市劳教委下发的撤销劳动教养决定书。这份决定书认为,对彭洪的原劳动教养决定不当,决定撤销对彭洪的原劳动教养决定。详细
2006年10月,湖南永州11岁女童乐乐(化名)被劫持强奸、轮奸后,被逼卖淫并遭受了多人的轮奸和毒打,这些被告在2006年10月以来的两次 重审和四次判决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乐乐的母亲唐慧因不满法院判决结果不断上访反在今年8月2日被永州市公安局零陵分局依法劳教养一年六个月。 8月2日夜,唐慧的律师将这一消息发至微博,激起轩然大波。8月5日,永州市公安局公开回应外界质疑,叙述了唐慧先后7次“闹访”的行为,但主 流舆论认为、唐慧上访主要因为案件处理过程中的不公,并对劳教制度的合理性百余名嫖客未得到惩处以及个别执法人员存在的渎职欣慰展开发酵式讨论。详细
劳教制度之争议性,其一便在于其适用范围。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施行,她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以至有学者形容:“劳动教养变成了一个筐,什么人都可以往里装”。许多轻微违法者也成了适用对象,连“游手好闲”分子也要被劳教。详细
劳教作为一种制度,本应意在防止和惩罚破坏社会正常秩序事件的发生,而不是“制造”这种事件。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公安机关中,若提前完成劳教、行政拘留、刑事案件破案任务等,将会得到上级表扬或奖励。这也使劳教被指为“有任务”、“有指标”,引来巨大争议。详细
此外,劳教制度还存在着诸如劳教对象不确定、程序不完善、期限过长等问题,加上部门地方利益作祟,这一制度明显被滥用了。甚至有不少媒体和法律学者称,劳教制度本身就不合法。详细
去年10月,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发表时承认,“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也存在问题”,并表示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中国劳教制度改革提上日程。详细
去年,已经有甘肃、山东、江苏、河南的四个城市正在进行劳教制度的改革试点。详细
然而改革之路永远不平坦。在学术上,对如何改革,改革具体方案究竟如何设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目前均有不同意见,尚未完全形成共识。有人主张完全废除,以治安管理处罚和刑罚取而代之;有人主张通过建 立类似国外、境外的保安处分制度,将劳动教养制度纳入保安处分的范畴;有人主张改造、重构劳教制度,使之司法化或准司法化。详细 在实践层面,更是困难重重。详细 本文根据新华网、中国新闻周刊、东方早报、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青年时报、都市快报、正式见报稿整理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