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3-28 17:25|查看: 336|评论: 0|来自: 法制晚报

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排名发布:北京第六

今天下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发布“2012年度中国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评价结果报告”,公布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的评分和排名。这是该报告连续第4年公布。

记者今天上午了解到,此次113个城市平均分为42.73分,连续第三次增长,但年度增幅却呈明显下降趋势,显示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正遭遇瓶颈。在113个城市中,北京排名第六。排名第一为宁波,排名最后的是枣庄。


三大关键信息公开不足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记者,多数城市在日常监管、企业排放和环评报告三项最关键信息的公开上无实质进展。

日常监管信息包括企业超标、超总量排放信息和环保行政处罚记录,涉及企业能否遵守环保法规,是最重要的信息,但113个城市此项平均得分都不高;在美加、欧盟、日韩等国,企业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其排放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而在中国,虽有《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部分企业的排放情况披露作出要求,但执行相当有限。

再有就是,环评信息依然缺乏实质公开。马军说,中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逾30年,但与发达国家最核心的差别就是,缺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在2012年度的评价中,依然没有看到有城市对环评报告书全面公布,也没有城市通过环评听证会让公众获取信息。


污染源监管信息曝光不够

马军说,中国的环境保护受制于三大难:执法难、诉讼难、社会监督难。面对当前严峻的大气、水、土壤污染形势,必须尽快改变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零散、滞后、不完整、不易获取的局面,尽快实施污染源监管信息的全面公开,将环境执法放到阳光下运行,突破对污染企业的地方保护。

全面公开污染源监管信息包括:实时发布重点污染源企业的在线监测数据;系统、及时、完整地发布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信息;定期公布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数据。

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应公开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包括:突发污染事件应第一时间公开、废水、废气排放总量、各地区污染源排放量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说明、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环境影响评价公开收集的公众意见。

马军表示,全面公开污染源监管信息,既可让公众了解企业排污状况,监督企业减排,还能够为环境诉讼提供数据基础。


专家解读
财政拨款应与环保业绩挂钩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环境法专家胡静表示,环境信息公开分两块,即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公开。

企业信息公开我国立法比较薄弱,仅在《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中有规定,即超标、超总量的,并且名单被环保局公布出来的企业,才有义务公开。而政府信息公开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胡静说,我国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有20多部,但执法存在问题。为什么有的环保局没有动力去执法?有的地方政府要阻挠环保局执法?不能简单把责任归咎于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要对税收、就业率等负责。

企业有动力违法,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没有动力执法。地方政府应属于环境法律关系的一个组织,要让地方政府执法执得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就应该给其甜头,可以将项目和财政拨款与地方政府在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性、效果挂钩,而不能像现在这样,仅以GDP为考核指标,这是指挥棒有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应向民众开放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环境法专家杨素娟认为,目前,已有更多公众将关注的着眼点放在了拟建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公众是否能够有效参与等问题上。这对处在环境敏感时期、刚刚起步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杨素娟说,2012年,什邡、启东、宁波相继发生市民反对新建项目的事件,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带来不利后果而集体反对,说明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公众参与不充分。

专家认为,不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使公众对环境安全的警觉与预防心理增强,对环境知情及参与的权利意识也日渐提高。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核心正是倡导公众参与,让受到项目切身影响的社区和公众参与环评决策。

杨素娟表示,只有积极与民众沟通,才能建立监管决策与公众之间的信赖关系,形成对政府部门环境管理的有益补充。


☆ 相关报道
关于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在北京注册的非营利环境机构。自2006年5月成立以来,IPE开发并运行中国污染地图(www.ipe.org.cn)数据库,以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促进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

⊙ 记者:汪红


2012年度北京PITI评价8项指标得分及各项满分
日常监管信息公示

24.2

28

8

8

8

18

8

4

18

污染企业集中整治

4.2

清洁生产审核公示

0

企业环境行为整体评价

1.6

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公示

16.1

环评及竣工验收结果公示

5.6

排污收费相关公示

3.2

依申请公开情况

18

(注:PITI指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分别由上述8项指标构成,各项指标分数总和为100分)

图例

各项满分

指标得分

排名 城市 得分 与上年比较

1 宁波 85.3 平

2 东莞 74.9 平

3 青岛 74.4 升

4 深圳 73.1 降

5 扬州 73 升

6 北京 72.9 平

7 广州 71.4 升

8 杭州 70.8 升

9 重庆 70.7 升

10 温州 70.4 平

113个城市PITI得分前十名

排名 城市 得分 与上年比较

104 鄂尔 22.6 平

多斯

105 锦州 22 升

106 阳泉 21.8 降

107 张家 21.6 升

108 吉林 20.2 平

109 长春 20 降

110 克拉 19 平

玛依

111 咸阳 19 降

112 大同 12.2 降

113 枣庄 12 降

113个城市PITI得分后十名

村民微博发布李克强调研:小区散步看到李总理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13:05,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