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4-10 08:25|查看: 272|评论: 0|来自: 青年时报

张玉胜:“裸女敬礼”折射抗战剧技穷

“全裸敬礼”的情节不过是导者以时下的“开放”思维对似是而非的故事进行的炒作开发

⊙ 张玉胜

有网友微博爆料,在要求很严格的抗战剧中,居然也出现了裸体美女的身影。而且,美女裸体的时候,还与红军战士相互敬礼致敬。图片曝光后,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应该,还有很多网友认为太与时俱进了。(4月9日《东北新闻网》)

继“手撕鬼子”、“被奸女兵起身杀敌数人”等雷人镜头遭批之后,美女裸体与八路军战士相互敬礼的低俗画面,再次成为人们诟病抗战剧娱乐化的热议焦点。至此,科幻、武侠、悬疑、时尚、性感……一切能够博人眼球的手段都尽显于原本应当严肃庄重的抗战剧中。惊颤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过度娱乐化的“戏说”,不堪入目的裸体敬礼究竟向世人传递怎样的教育讯息,历史剧还要不要守住道德底线?

抗战剧首先是历史剧。尽管文艺创作允许作者或编导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但这种虚构必须合情合理,经得起历史的拷问。忠于历史、再现当时,应该是历史剧创作的执业底线。以裸女敬礼为例,尽管有网友爆料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60多年过去了,如此细节的“真实”故事该如何考证?而按照当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农村少女应该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如此“全裸”的大胆暴露在那个愚昧保守的年代可能吗?即便是农村少女受到士兵“马上就要血洒疆场还未碰过女人”的遗憾“感动”,其会有主动“献身”的精神境界吗?再说,纪律严明的八路军战士能够对其“脱光”之举袖手旁观吗?由此看来,“全裸敬礼”的情节不过是导者以时下的“开放”思维对似是而非的故事进行的炒作开发。

抗战剧娱乐化倾向何以大行其道,制度化规范的缺失当数重要原因。文艺创作如何坚持道德操守,行业监督需要怎样的制度约束?以低俗作品误导社会甚至贻害民众的始作俑者,是不是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付出必要代价?抵制低俗不能只靠口诛笔伐,制度规范才能釜底抽薪。

马想斌:“人生几百米”背后的公共管理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08:38, Processed in 0.312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