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8点左右,武义县下茭道的郭老伯,到桃林里撒化肥。他感觉竹林里有东西一蹦一跳。凑过去一看,吓一跳,他发现了一个“怪物”──像牛又不是牛,像羊也不是羊,这是啥东西? 老郭有些纳闷,不过,他见这“怪物”被野猪夹夹住了,很痛苦的样子,于是打电话报警,找人解救。后经了解,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鬣羚。
过了10来分钟,武义县公安局茭道派出所民警俞伟锋和同事赶到了现场。 山里刚下过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小路也很泥泞,俞警官看来看去,也是束手无策。 旁边围观的村民有人认出了这是鬣羚。 俞警官用手机上网搜索,才知道它跟穿山甲、小熊猫一样,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于是他请来了武义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 陈连荣是武义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站站长,他一眼就认出这是鬣羚。 眼前这只鬣羚伤势很重,左后蹄被野猪夹夹住了,还缠了铁丝,血淋淋的;右后蹄也骨折,伤口溃烂,显然也是被野猪夹夹过。 伤归伤,这动物脾气不小,拼命挣脱,怎样才能顺利解救它呢?陈连荣想了想,叫来了兽医站的麻醉师,准备先麻醉,再运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治。
11点30分左右,麻醉师来了,拿着一根两米多长的空心铁棍,里面放着麻醉标。 对着它吹一口,麻醉标打中了鬣羚的脖子。 也就两分钟功夫,这动物便晕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喘着粗气,吐着舌头。 几个人围了过来,把蹄子上的铁丝拆掉,不过,由于它两只脚都骨折了,无法正常行走。 大家决定先把它运回去,进行治疗后再放生。 要扛起这大家伙可不容易,5个大汉用布条把它绑了起来,深一脚浅一脚,才把它从竹林里挪了出去,二三十米的路,走了五六分钟,好不容易才搬上一辆三轮车。 昨天下午,记者得知,这头鬣羚的右后蹄骨折严重,要截肢,这意味着,它将来不能到野外生存了,林业部门打算将来把它送到动物园。 初步预计,要治好它的伤,得花几个月时间。
据围观的村民说,附近山上经常有野猪夹,“我们这里山多树密,野猪挺多,种的桃子、番薯,经常被野猪吃掉。” 就在大家拯救鬣羚时,放置野猪夹的男子骑着电动车也出现了,民警在他骑的电动车上,找到了不少跟野猪夹有关的工具。他姓王,今年19岁。 4月份是禁猎期,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昨天下午,记者得知,放置野猪夹的王某已被刑拘。 据了解,前几年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比较多,武义县森林警察大队一年就要处理涉及刑事责任的案件10来起,“近几年我们查得比较严,慢慢少了,一年只有一两起。”
鬣羚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被称为“四不像”。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鬣羚喜欢生活在海拔1000~4400米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中,偶尔也到草原活动,武义县茭道镇下茭道村附近有很多小山丘,灌木丛生,很适合鬣羚的生存。 ⊙ 通讯员:徐文荣 记者:朱丽珍 实习生:马敬伦/摄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