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浩翔 东方网5月9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昨日发布首个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白皮书透露2012年度上海金融犯罪趋势,对当前金融犯罪风险作出预测预警,并披露基金经理郑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的细节。 白皮书显示,2012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849件1188人,审查起诉案件2490件3381人。案件主要特点是:金融犯罪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同比增长了78.5%,其中信用卡诈骗犯罪仍居首位,占79.1%;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和内幕交易案件共受理6件,高于前三年同类案件的总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数量上升,共受理案件23件,有30人受到刑事处罚。 白皮书提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覆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私募等各个金融行业,案发环节更散布于银行存贷、保险理赔、证券保荐、基金管理、资金募集等多个金融业务领域。其中典型案例是通过“老鼠仓”获利1200余万元的“郑拓案”。 2009年,被告人郑拓在担任某基金公司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稳健基金)经理期间,与被告人夏某红、夏某玲预谋后,利用职务便利,在稳健基金进行股票买卖的信息尚未披露前,亲自或指使夏某红、夏某玲根据其掌握的未公开信息,借用客户原某某在中信建投哈尔滨某营业部和国泰君安北京某营业部开设的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所管理的稳健基金买入相同股票,从中牟利。2009年2月28日至8月20日间,郑某3人采用上述方法买入“西山煤电”、“保利地产”等11只股票,成交280余万股,交易金额人民币4638万余元,获利金额人民币l242万余元。 被告人郑拓等人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万至五十万元。 白皮书指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破坏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诚信体系,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必然会受理法律的严厉打击。对于此类犯罪,司法机关和证券监管部门的打击将趋向严厉,查处力度继续加强,处罚力度必将加大。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