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沟、余窑、王岭和邢村四个村镇所提供的汝州市国土资源局开具的用地和勘探证明上,加盖的“汝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印章被认定是造假的印章。 余窑村建造的安置房屋,用树干支撑屋顶,水泥板间有一指宽的缝隙
中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记者:韦雪)昨天,《新闻纵横》报道了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余窑村、蟒川镇王岭村、夏店乡黄沟村以及焦村乡邢村四个乡镇,伪造国土资源局印章骗取扶贫款的事情。实际上,对于四个村镇骗取扶贫款的行为,汝州市纪检委上个月已经展开调查,但至今事件仍有不少谜团没有解开。 四个村镇伪造国土部门印章,究竟有没有立案?虚假公章如何而来?省市两级财政下拨的400多万元扶贫款,又去向何方?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汝州市的相关部门。 2012年,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余窑村、蟒川镇王岭村、夏店乡黄沟村以及焦村乡邢村经批准,成为汝州新一批的扶贫搬迁安置点,但四个村镇在申报扶贫搬迁项目资料过程中,均弄虚作假。四个村镇所提供的汝州市国土资源局开具的用地和勘探证明上,加盖的“汝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印章被认定是造假的印章。 汝州市纪检委曾对这次事件中负有直接责任的9名责任人进行了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但实际上,伪造公章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的,最高可处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村民反映,对于余窑、黄沟、王岭和邢村四个村伪造国土资源局印章的事情,汝州市公安局至今也没有立案,记者曾致电汝州市公安局负责刑侦的张队长询问案件进展,张队长以无法核实记者身份为由拒绝透露案件信息。 记者:听说现在也没有立案,是能够确定没有立案是么? 张队长:你说的也不一定对。 记者:到底立案了没有,您不能够透露是么? 张队长:我现在不能确定你的身份。 记者:您要怎么样才确定我的身份? 张队长:我现在还有事…… 昨天,报道播发之后,记者再次拨通了张队长的电话,询问案件进展。即使确认了记者的身份,对于伪造是否已经立案,这位张队长依旧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张队长:我们马上要开会了,我不方便跟你说。 记者:那大概什么时候时间方便我再给您打过去? 张队长:随后再说吧。 记者:您能不能给一个确定的时间呢?我其实就是想知道这个案件到底立案了没有,我们就是想知道一个确定的答案就行。 张队长:我们也不方便跟你说,就这啊,我要开会了。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案件的立案活动,并不需要动用秘密侦查手段,汝州市公安局应有义务解答媒体疑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我们所说的有义务解答,指的是,他没有义务主动告知,但有义务被动解释。立案活动不涉及到侦查办案,也不涉及到搜集的证据材料的情况,所以他不属于应当暂时予以保密的法定范围。 汝州市委宣传部曾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汝州部分乡镇政府造假骗取扶贫款问题调查情况的说明》,其中提到,5月7日,汝州市纪检委已经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相关乡镇,就四个乡镇在易地安置扶贫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彻查。但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不仅案件是否立案,外人无从得知,甚至连上级下拨的扶贫款的去向,也成了谜。 据了解,余窑、黄沟等四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申请省级财政扶贫搬迁资金350万元,汝州市配套资金87.5万元,共计400多万元。按照汝州市的要求,这些资金应全部用于农户建房补助。如今,四个村镇已被查明提供了伪造的证明文件,按照政策,扶贫款也应退回。昨天,记者致电汝州市财政局农业科,询问扶贫款去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扶贫款的账户由专人管理,但负责的李科长不在,无法接受采访。 工作人员:刚才还在这,出去办事去了。 记者:那您有没有他的手机号什么的,我好跟他联系一下。 工作人员:没有。只有这一个办公室,你等会再打。 之后记者多次拨打汝州市财政局农业科的电话,再也无人接听。 经过多方协调,今天凌晨,汝州方面派出了市委农办主管扶贫工作的副主任马二培回答记者疑问,关于伪造公章的案件是否立案以及扶贫款的去向等核心问题。但是马二培所在的市委农办并不是调查组成员。 马二培:我们只是配合调查,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应该是被调查。 记者再次向马二培询问,伪造印章的事情是否立案。 马二培:对于它这个事,公安机关现在已经受理,现在还在调查取证。 记者:就是还没有立案是么? 马二培:反正就是已经受理,还在调查取证(笑),作为农办我们也协调不了公安部门,现在我们从他们那边得到的答复就是正在受理,还在调查取证。 记者:像纪检委已经在五月份就已经展开调查了,为什么到现在还在调查取证的阶段,我不知道您和公安部门有没有沟通? 马二培:这一块我不清楚。 至于扶贫款的去向,马二培表示,扶贫款经过市乡村三级联合验收合格之后,拨付到农户的一卡通账户,已有133套建成拨付,剩余的将等待房屋建成验收后全部拨付。但实际上,四个村镇再申请易地扶贫安置项目时所提供的土地地类和地质灾害影响证明,已被证实伪造,按照政策,扶贫款也应退回。记者就此向马二培求证。 记者:之前已经查明这个证明是假的,是不是应该把扶贫款收回来呢? 马二培:这个我没法回答。 采访中,马二培还特意对记者此前报道中所提到的,177套安置房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做出回应。 马二培:关于质量问题我邀请你再来实地看一次,村里因为这他们也说了他们愿意接受质量部门的(检验),你如果觉得质量不合格咱们可以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检验。 记者:那像拿树干来顶住房梁,每个水泥板之间都有缝隙,在您看来都属于质量合格的是么? 马二培:那不是那个意思,咱去质量验收的时候只要房屋主体竣工就可以接受验收。 马二培表示,其中的房屋主体并不包括屋顶。 马二培:人家村也考虑到了,本来说是不盖(屋)顶的。 余窑村上报的安置房造价为每套49049元,如果不含屋顶,仅建用一层红砖建造三间房屋是否需要这么多钱?记者再次提出四个村镇公开建筑材料账目的要求: 记者:比如说他们这四个村庄在建设过程中都使用了什么建材,他的账目是可以公开的么? 马二培:那你这个需要去问……,这个我没法向你回答。 对于汝州市四个乡镇伪造公章骗取扶贫款的行为,河南省扶贫办主管处室也曾汝州市发出通知,限定其在5月15日前,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到省扶贫办。但河南省扶贫办综合处汪处长向记者透露,至今河南省扶贫办也没有收到有关处理情况的报告。 汪处长:他们还没有报,结果还没有往这边报。 上个月七日,汝州市纪委就已经联合调查组,表示要对骗取扶贫款的乡镇进行“深入彻查”,我们不知道,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联合调查组究竟做了哪些工作,为何连是否立案这样的问题都无法解答?我们也不知道,作为联合调查组成员的公安、财政、国土等部门又有什么样的苦衷无法接受记者采访,而需要一个正在被调查的单位来解答媒体疑惑。我们更不知道,虚假公章如何而来?是否有更深的幕后操纵者?对于这些问题,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原文标题:河南四村镇骗取扶贫款续:涉事部门三缄其口 扶贫款去向成谜)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