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给王建勋鼓劲(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 记者:段艳超 实习生:孙李爽 32岁的他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女儿与他拉钩约定:“爸爸,你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病。” 然而,两次化疗已经花费20多万元,接下来的化疗、骨髓移植,可能还需要五六十万元。对于已经借遍亲朋的家庭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7月2日,坐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病床上的王建勋,戴着口罩,表情憔悴。因为化疗,他的头发掉了一半。 王建勋是驻马店市上蔡人,以做门窗为生。3月中旬,他突然连续高烧,夜里周身出汗,以为是感冒,他就自己吃点退烧药,有效,但病情总是反复。 3月20日,是王建勋32岁生日。妻子万丽娟说,女儿鸣鸣嚷着想吃蛋糕,当晚,她炒了几个菜,一家四口给丈夫过了个简单的生日。 没想到,32岁的生日将他与健康分隔。因病情反复,王建勋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 “第二天到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当天就让住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是白血病,而且是最难治的那种,我觉得天都塌了。”万丽娟回忆。 平日,万丽娟在家照顾9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以往身体很好,干起活来没日没夜。” 在驻马店化疗、住院一个月后,因为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建议转院。 临行前,鸣鸣和王建勋拉钩约定:“爸爸,你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病。”丈夫的苦笑,让万丽娟心头酸涩。 治病掏空了家底 好在骨髓配型成功 万丽娟拿出的药费单显示,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化疗一次、住院的两个月,共花费185000元。 王建勋家中积蓄并不多,在驻马店治病花费两万多元,已将家底掏空。 “去天津前,我和丈夫两边的亲戚,总共借给了我们20万元。”万丽娟说。 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在天津化疗后,因为要防止被感染和出现并发症,连续十几天,每天都要存1万元医药费。 “有的进口药,一支就要3000多元,这些药还不能报销。眼看着钱花光了,病却没控制住,我越来越绝望。”万丽娟抹着眼泪说,她不敢在病房里当着丈夫的面哭,只能等到买饭时,哭着出去,哭着回来,到病房前再擦干眼泪。 庆幸的是,王建勋和哥哥的骨髓配型非常成功。6月19日,王建勋转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万丽娟说,因为很同情她家的遭遇,村里组织捐款15000元。他们也到县红十字会去问过,得到的答复是只有18岁以下的白血病患者才能得到补助。 她说,接下来的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还需要五六十万元。“现在,亲戚朋友都借遍了,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王建勋的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王建勋说,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孩子。 这几个月来,读四年级的鸣鸣,都住在学校老师家里,经常有同学问她:“你爸爸的病好没?”对此,鸣鸣总以沉默回应。 河南商报记者去看望时,坐在病床头的鸣鸣说,爸爸生病后,弟弟被送到姥姥家,她很想弟弟。她没和弟弟说爸爸得病的事,“他还小,说了他也不懂。” 而当记者问她知道啥是“白血病”吗?她低下头,望着地面,很久才说出四个字:“知道,害怕。”之后便再不说话。 主管医生说,骨髓配型确实非常成功,但有些检查结果还没出来,要等看了具体的检查结果后,才能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而王建勋一家人,对下一步的治疗,既期待又恐惧。 原文标题:爸爸,你要听医生的话)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