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9-3 09:16|查看: 109|评论: 0|来自: 北京晨报

陈辉:警惕致命的自负

近日,一篇题为《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的帖子轰动网络,作者用排比句法表明,梦鸽对自己儿子涉嫌犯罪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90%以上的网友回帖表示赞同。

作者的主观意图是好的,当李某某涉嫌犯罪消息传出时,相信每个有正义感的人都会怒发冲冠,在了解到他日常的一些错误言行后,我们都曾坚信这是一个教育失败的范本。但,应注意的是,我们了解的信息皆源于媒体,而非一手资料,而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为了效果最大化,难免会扭曲事实。

用不准确的事实,怎能乱下判断?可问题是,在我们的人性深处,总有一种好奇,希望挖出“恶”的根本原因,比如社会、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就默认了人格缺陷是“必然”的,是环境缺陷的结果,这就落入了“致命的自负”的陷阱中,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甚至丧失了自我反省的能力。

生活无限复杂,用简单逻辑根本无法概括它。溺爱也许会使孩子走向犯罪,但并非“必然”如此;错误的家庭教育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却未必“一定”结出恶果……在当然、肯定、必然之类的背后,其实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灰色地带,信息不充分,怎能匆忙做出结论?又怎能以此结论为立场,对他人大肆挞伐?

不知道的事,不应妄断,因为这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今天大家集体炮轰梦鸽,明天就可能轮到我们自己。

理性是重要的,但必须有边界,对不能判断的事,只能审慎地保持沉默。因为我这么做这么想,大多数人这么做这么想,就要求梦鸽也必须这么做这么想,这其实是一种绑架,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既然没有足够的信息,就应小心求证;既然不能以己度人,就要学会克制;既然法律还没给出结果,就必须保持耐心;既然与他人隐私相关,就只有尽可能绕开,而非指手画脚。对现代人来说,有义愤也要看场合,有立场也要讲专业精神,否则将误人误己。

陈辉

王华:河南宋基会真的有人在“调查”吗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9 10:41, Processed in 0.296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