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除了从商之外,公职人员拥有的选择还有很多,只有实现行业之间的相对公平,才有可能激发人才流动的主观动力。人力资源处于充分的自由流动状态,才会激发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雷辞职从商,目前已出任浙江某民营企业总裁。据悉,官至副厅级的“博士官员”孙雷辞职前,曾有广州市主要领导出面挽留。 抛去副厅级“博士官员”的光环,孙雷也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他在职业上做出个人选择,从事另一份工作,原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各行各业之间存在充分的人才流动,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方设法挤进某个行业,才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活力。 公务员辞职从商,或许不该成为新闻。从劳动者的本质上来说,公务员跟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没什么区别,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也拥有跳槽的自由。2006年开始实施的公务员法就规定,公务员享有“申请辞职”的权利。这件事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公务员的高福利、高保障,对很多劳动者而言拥有特殊的吸引力,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很多都把考公务员当做首选。所以,每当有公务员“跳槽”的消息爆出,都会引发舆论的热议,这恰恰反映了行业之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 事实上,人才在各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也是社会活力的一种体现。不同的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实现人尽其才。要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挤进某个特定的行业,其他行业的活力肯定会受到影响,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没好处。另外,把希望都寄托在“铁饭碗”上,即便是找到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稳定工作,也不利于发挥个人的潜力。副厅级“博士官员”主动放弃仕途,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官本位的旧思维,也给了年轻人启示:想实现个人价值,不必非要去抢“金饭碗”,投身竞争激烈的市场,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是有前途的。 当然,对于官员辞职从商一事,人们也有担忧。从新闻报道来看,包括近期辞职的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跳槽官员”的新选择多是去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担任管理者。这难免让人担心,他们会不会利用在政界的影响力,为现在的工作牟取不正当利益。早在2008年6月,中纪委、中组部就发布了《关于规范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监事的通知》,就是为了防止离任的官员利用原有职权或者地位牟取不正当利益。虽然《通知》特指的是中管干部,但对“跳槽”从商的各级官员都有警示作用。 除了从商之外,公职人员拥有的选择还有很多,只有从分配体系、福利保障上入手,实现行业之间的相对公平,才有可能激发人才流动的主观动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官员跳槽不再引起舆论的关注,他们的选择也不只是从商,也有可能从事农业或工业劳动。只有人力资源处于充分的自由流动状态,才会激发整个社会更大的发展活力。 原文标题:官员“跳槽”可以激发社会活力)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