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省人大代表现场提出意见,财厅副厅长表态将研究 记者郑锐 通讯员:任宣 2014年全省财政用于底线民生保障的资金,有望出现两位数增长,但已经十年雷打不动的医疗救助标准,仍无任何提高迹象。多位代表昨日现场提出意见,省财政厅副厅长当场回复,称改动“正在计划中”。 目前的医疗救助标准,城镇、农村分别为每人每年331元和302元,不到今年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医疗救助标准不提高,很多压力就转嫁到基层医院。”代表、云浮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小清对该市医院调研一番后得知,2009到2012年间,医药费被拖欠的金额不断攀升,而且越大的医院、业务越多,欠费比例就越高。 通过对欠费人群的分析,杨小清发现,其中40%为城乡低保人口,30%的人因为大病无钱医治,10%是“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真正恶意欠费的,仅5%。“这说明底线民生没有得到较好保障,远未达到病有所医的局面。”她说。 “个人认为医疗救助非常重要,很多人因病返贫,成为低保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黄平也认为,医疗救助标准有待商榷。
“代表的意见一定好好研究” 14名代表依次发言后,欧斌专门就医疗救助标准问题表态,称相关问题正在计划中,代表们的意见“一定好好研究”。 欧斌表示,底线民生在明年财政各类支出中将处于最优先保障位置,一方面要“稳高”,对目前处于全国前列的指标,继续保持领先位置;另一方面计划“托底”,即统筹中长期财力安排,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并争取中央支持。按照计划,广东将通过“1-2年乃至若干年的努力,至少达到或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原文标题:医疗救助标准十年不动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