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年度首场大型外企招聘会在财大举行。晨报记者 陈征
⊙ 记者:林颖颖 “本来我们还担心企业的数量和岗位数,但现在看来,比预计的好很多,这次有100多家企业来招人,比去年多了20%,岗位达到1000多个,比去年多了10%。”昨天下午,在本年度上海首场大型外企招聘会现场,中智上海招聘服务中心总监朱诗勃给出了一串令人振奋的数据。 今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回暖,近日来,记者从沪上多个高校就业部门都得到类似的好消息。而企业加入抢人大战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影响。
昨天的“外企进名校”招聘会在上海财大举行,集结诸多全球500强在内的100余家外企,提供1000多个岗位。 朱诗勃告诉记者,相比去年,本年度的“外企进名校”招聘会在近3个月的招募中,受到了企业热烈的响应。“受到经济形势影响,去年有将近一成的企业决定暂停当年校园招聘的计划,今年,这些企业又回来了,去年对应届毕业生冻结的岗位,今年也放开了。”她介绍,今年热门的岗位主要包括IT、贸易、金融、物流等。 今年招聘的热度不仅在财大校园。上周五同济大学举行的校园综合招聘会,408个招聘摊位在半月内就被抢订一空。因场地容量有限,至报名结束仍有数十家单位在排队等待退订摊位。“我们本来也担心今年企业会来得少,结果需求和去年相比有增无减。”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红说。 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刘金华告诉记者,今年校园招聘开局还不错。除了本市的用人单位招聘意向踊跃,一些外地省市企业及央企也组团前来复旦招聘。
记者了解到,相比往届,今年“外企进名校”招聘会上的企业超过三分之一是新面孔。主办方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港口、物流、金融、贸易、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都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催生了大量人才需求。因此,在本届招聘会上,上述几大行业的招聘企业数量相比以往大幅增加。 “我们今后可能会到自贸区开设分公司,所以现在想招一些具有国际化视野、对信息化商务平台有一定掌握能力的毕业生。”招聘会上的一家外贸企业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海财大就业办副主任朱立民表示,自贸区刚刚设立,目前进驻其中的企业招聘对象可能不会以应届生为主。“毕竟要涉及很多新的业务范围和运作模式,企业会更倾向于招聘熟手和中高端人才。” 但是,这些岗位的内部流转,必然会有空缺的岗位出来,这就催生了招聘新人的需求,此外,更多的招聘潜力在于,今后有意进驻自贸区的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人才储备,这也将拉动近两年的校园招聘形势。朱立民表示,其实,自贸区企业要求的国际化视野和综合发展能力,都贯穿于近几年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中,而相关培养也将在今后针对相关需求,更加集中和聚焦。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