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历史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11-15 09:56|查看: 284|评论: 0|来自: 四川日报

尽品蜀都味

有机会先睹松乔先生《天下古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令我这个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人为之感佩。一位知名的媒体文化人、作家,能把古代成都娓娓道来,讲得如此清晰、动人、精彩,难能可贵。

梁启超先生曾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近年来,史学界中大历史、微历史、活历史之类创新写作日见其多,而社会领域通俗史学、公众史学,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也正日益“走热”。但以文物为线,在系统背景中聚焦巴蜀文明和发展历程的重大节点,从文物、古迹背后提炼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却不多见,《天下古成都》于此独具魅力。

该书在全国坐标、世界背景之下,分别以成都地区史前古蜀、秦汉丰碑、唐宋辉煌、清代“填四川”四个历史发展高峰、高潮为对象,并将存在不到半世纪却千秋凛然的三国蜀汉以及蜀地历史上自立为帝的几个割据政权单独介绍,深入浅出、文采斐然、耐人寻味。它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述说、描绘的同时,以图说史,文图并茂,浑然一体。大量的文物和文化遗址、景观,在“印证”中复活了远古及古代的文明,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蜀都历史故事。

文物是文化的物证,是凝结在历史遗迹、遗物中的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文物是人类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因,是民族和国家记忆的实证。但长期以来,我们好些“纯粹”的史学家写史都是恪守史实、隔尘绝俗,广大民众则很难读懂“学术模式”的史籍和历史研究著作,有碍史学研究终极目的的实现。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大问题。

松乔先生用文物说话,用文学的手法表达,赋予历史以肌理和血肉,通过普及历史、阐释人文理念和人文理想,做到了“史”、“识”、“趣”的上佳结合和学术研究价值与审美、传播价值的有机统一,是文化人用心去感知、发现的历史。

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松乔先生此书堪称成功,相信读者开卷有益,会有各自的收获。

意在笔先。我很赞同松乔在书中《前言》所言:“一座城市,纵然‘大饼’铺得再大,高楼长得再高,GDP数字再多,如果没有自己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做底子,称不上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四川是全国名列前茅的文物大省,省会成都市,更拥有上百座形色各异的博物馆,留存着数十万件文物藏品、展品,幸存了几十处大大小小的历史遗址与人文景观,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为之感到自豪,也为省市文博事业的突飞猛进由衷高兴。与此同时,又不能不深怀忧虑:从文化的视角看,我们的城市还远远没有“伟大”起来,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据我所知与亲眼所见,在世界上好多国家,熟悉与热爱自身城市的历史,已经是多数民众的基本修养。而去博物馆看文物,则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欧洲国家民众参观博物馆是人均一年8次,中国则是零点几次,差距之大,毋庸置疑。我们四川、成都的博物馆,精品多多,多数也是免费开放,参观人数虽在逐年递升,总量上仍不尽如人意。如果要拿打麻将的人与去博物馆的人做一个比较,那更会是一个叫人十分尴尬的结果。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领导重视的到位、场馆陈设与展品“营销”(扩大影响)的讲究、媒体关注的程度、社会教育的普及等等。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社会合力而为,让更多的人懂些历史,热爱文物,形成风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桥梁与着力点,便是通过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文化艺术作品,使世人对巴蜀文化由知之到敬之到爱之,有了这个基础,很多事情就不难办了。

(作者系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首席专家,资深研究员。)

男子遇车祸严重毁容 3D打印重塑面容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13:33,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