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历史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12-2 11:56|查看: 287|评论: 0|来自: 《文史杂志》2013年第5期

试论纵目青铜像的造型内涵

1986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二号祭祀坑里,出土了54尊纵目青铜人像。这些青铜人像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尤其是那双突出的眼睛。根据其两个主要特征──1.眼球向外突(例如最大的一件其双眼瞳孔呈柱状外突,直径13.5厘米,长达16.5厘米),2.两眼角向上翘,整个形状看起来像眼睛是竖起的──考古学界将它命名为“纵目青铜像”。

纵目青铜像是三星堆遗址的标志器具之一。但它究竟代表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仍是谜团。美国学者贝格莱在文章中写道:“这种青铜面具,它的眼睛凸出16.5厘米,即使最大胆敢言的解释者也会踌躇,迄今为止,这一怪物仍然难以理解。”[1]

虽然被说成是“怪物”,但仍有许多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华阳国志·蜀志》曾记载过“其目纵,始称王”的蜀人先王“蚕丛”的形象。刘章泽先生认为纵目青铜像是蜀人的太阳神形象。[2]赵殿增先生认为这种巨眼高悬的神,有可能是古代“蜀”字的起源依据。[3]王红旗先生认为纵目是表示“望远镜”,即一种测量距离的仪器,表示古蜀人对“望远镜”的崇拜。[4]美国学者巫鸿先生则认为:二号坑所出柱状眼睛的面具这个特殊造型可以反映某种“开目仪式”,空出的瞳仁首先单独做出而后经过二次浇铸,把它安装在面具空洞的眼睛上。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则认为:“三星堆铜人目凸出作柱状,可作直目看待,也许摹仿日神烛龙,取其可烛照九阴,在举行燎祭或大傩时,以作祀事对象,使众鬼惊恐无所遁形”[5]。还有人将纵目青铜像阐释为“德”的意思。[6]更有甚者,把纵目青铜像比附为外星人来蜀地留下的形象。

关于将纵目青铜像阐释为“德”的观点。甲骨卜辞中有“徝”字,从“彳”从“直”,一些学者将它释为“德”字。但“徝”在卜辞中呈现的是近似“巡查”、“征伐”的意义。因此,郭沫若等认为这不是“德”字,商人还没有“德”的概念,“德”是周初才出现的,是周人独有的概念。三星堆文化承接宝墩文化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宝墩文化距今大约4500年,而周朝建国当在前11世纪中期。重要的是,周人的德与礼乐制度相辅相成,物质载体为鼎,与古蜀地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故而将纵目青铜像分解为纵目──方牙,表示测定天象;耳朵──鸟的翅膀,表示德行天下,未免有些牵强附会。而一味将中原文化当作巴蜀文化的源头,并不符合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格局。关于将纵目青铜像解释为“以作祀事对象”的观点。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为此提到烛龙的传说。该传说屡见于上古文献。如《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淮南子·地形》:“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云:“蔽,至也。委羽,北方山名也。一曰: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可见,烛龙当是中原文化的产物,具体而言,它原是楚文化的产物,后传播于北方地区。[7]楚文化传播至蜀则必当经过巴地,但目前考古工作者尚未在巴地发现此类祭祀迹象。此外,如果说古巴蜀人一开始便以其他文化区域的神话产物──烛龙作为原型参与隆重的祭祀活动,其可能性应该不是太大。

关于将纵目青铜像理解为反映某种“开目仪式”的观点。“开目”直译为张开眼睛,正常的人类都有一双眼睛,因而不太会作为特殊的道具使用。这里可能表示打开另一只眼睛,即打开第三只眼。作为一种仪式的话,它反映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同祭祀有关。第三只眼应该作为人与神灵沟通的工具,“开目仪式”便是祭祀时人与天联系的途径。但是,古蜀人通天的神物,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应为三星堆出土的神树。神树座呈圆形,有的座上有面向外下跪的武士铜人,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铃、蝉等,是蜀人的“众帝”所上下往来天地之间的天梯。[8]

关 于 纵目青 铜 像 为“蜀”字 起 源 的 观点。“蜀”字,《说文解字》说:“葵中蚕也。”《淮南子·说林》:“蚕与蜀状相,而爱憎异也。”《韩非子》:“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蜀”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便颇似虫形。

在四川绵阳盐亭县境内出土了石斧、玉璧、石璧、古桑化石、古桑残骸、金蚕、铜蚕、陶蚕、陶蚕房、陶茧、陶蛾、陶茧箔、陶俑、陶罐、陶缫丝盆、陶缫丝架、谷父蚕母、青铜跪俑像,兽骨指挥杖化石、“王凤瓦”、嫘祖轩辕石像等数百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土的古桑树化石和石斧,表明史前时代该地已宜于农桑种植。盐亭境内遗有西陵山、西陵寺古地名,印证了《史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的记载。再联系到嫘祖养蚕的神话传说,“蜀”字起源当与养蚕有关,而同纵目人并无太大关系。

关于纵目青铜像是蜀人的太阳神形象的观点。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是人类早期共同的文化心理,在世界各地的早期岩画和文物中,有关太阳(神)的图案或其纹饰多得不胜枚举。但是,将纵目青铜像作为太阳神形象尚未有同类型的物品作为参照,当属孤证。出土于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出土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可能更符合作为太阳神的标准。

《华阳国志·蜀志》载:“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纵目”是蚕丛氏的体貌特征,石棺椁是蚕丛氏的丧葬方式。“纵目”即竖目或直目,反映在实物中,可能就是眼球外突和眼角上翘。流传于茂汶羌族地区的《羌戈大战》记载了戈人也即戈基人的特征:纵目、有尾、居石洞、葬石棺,与上述的蚕丛有很大的相似性。根据林向先生的说法,“纵目人”为岷江上游的古老居民,所谓纵目者,即戈基人也。民间传说提到,戈基人眼睛不能平视,平视须埋头纵目,人矮且壮,眉骨凸起,面宽目纵,齿大如指。后来戈基人在与羌人的斗争中失败。他们被羌人赶走后,去向成谜。按多数学者的看法,蚕丛氏当是羌人的一支。[9]由此而论,既然戈基人与羌人都同出岷江流域,他们的体貌特征应该具有相似性,这便是“纵目”也反映在蚕丛氏体貌特征上的生物学依据。故而林向先生断言:“纵目人是古蜀国蚕丛氏之特征。”[10]

蚕丛从川西高原来到川西平原后,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放弃了原有的一些习俗(如石棺葬,因在川西平原不容易找到石头而被抛弃);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却保存下来。这反映在物质层面上,便是制造出纵目青铜像。“其目纵”乃是该人种的生理特征,“纵目青铜像”是其祭祀仪式上的文化符号。对“纵目人”的纪念,也就是对祖先的崇拜。这方面,徐学书先生的观点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这种巨大的,具有蚕丛氏体质特征,并为蚕丛氏之后第三代蜀王鱼凫氏崇祀的,人兽形象合一的偶像,应是此次祭祀被祭的历代蜀人所共同的祖先神──蚕丛神的偶像。而青铜立人像,当是此次祭祀的主祭者。其余众多的青铜人像,当为参加祭祀的民众。”[11]既然纵目青铜像是古蜀人心中的偶像,那么其造型有所夸张当属情理之中,但夸张的部分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符合艺术夸张的定义的。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历时8个月寻找,在四川平武发现了古蜀国“纵目人”遗民,为破解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根据科考队的介绍,在龙门山深处摩天岭上的刀切加寨某家村民均为“纵目人”。这个家庭中的某女与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比较,相似度达90%以上。在平武白马乡的水牛家寨、扒普加寨、色腊路寨,有“纵目”特征的人也较普遍。另外,科考队在刀切加寨发现了“三目神”面具,它是当地人在祭祀山神、跳传统“曹盖舞”时佩戴的。在当地惟一继承了“三目神”面具制作手艺的老艺人家里,科考队看到了仅存的两个面具,该面具的眼睛与三星堆青铜“凸目”人像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12]

结合以上材料,我们有理由认为,青铜像的“纵目”当是岷江上游族属的生理特征。后来蚕丛氏从川西高原迁徙至成都平原后,出于对祖先的崇拜,制造了此纵目青铜像。而此青铜像又附着上艺术的加工,使得原本凸出的双眼更加明显、更加传神。纵目青铜像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极为夸张的眼与耳都是为强化其神性。它应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是对祖先的崇拜。


※ 注释

[1]转引自〔德〕罗泰:《奇异的凸目》,巴蜀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宋镇豪、肖先进主编《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赵殿增:《从眼睛崇拜谈蜀字的本义和起源》,《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4]王红旗:《三星堆人有望远镜吗》,《文史杂志》2002年第1期。

[5]饶宗颐:《西南文化创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6]蒲卫平:《我对三星堆纵目面具的认识》,《重庆晚报》2011年6月29日。

[7]蔡哲茂:《烛龙神话的研究──以现代天文学来印证》,《国立政治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类)》第68期上册,1994年。

[8]参见段渝、邹一清:《三星堆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参见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附一《蚕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林向:《周原卜辞的“蜀”──兼论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为蜀人墓葬》,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徐学书:《关于三星堆出土青铜人面神像之探讨》;《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

[12]参见《三星堆之谜新解:平武发现“纵目人”后裔》,《成都商报》2007年12月31日。


@ 联系方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成都)

新人结婚当天大打出手后离婚 彩礼金信物退回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11:57,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